六年級體育課程教學方案【通用3篇】
我們不僅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注重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身體,也在不斷的挑戰中學會了如何面對挫折與勝利。這一階段,正是孩子們性格與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們的教學目標不僅是提升技能,更是塑造健全的人格,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勇敢追夢,團結友愛。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1篇
在六年級的體育教學中,主要著眼于提升學生的速度和耐力,以此為核心,全面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教學內容以快速跑、耐久跑為主,其次加入蹲距式跳遠、上步沙包擲遠及基本體操知識,同時強化1分鐘跳繩的練習。
教學目的
六年級的體育教學旨在增進學生的健康,增強他們的體質,同時促進德、智、體的全面發展。本學期我們將致力于達到以下幾個目標:1、掌握基本的衛生保健知識,了解簡單急救和體育相關常識。2、熟悉快速跑、耐久跑的動作技巧,以及1分鐘跳繩的要求,以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依據新課標及教材要求,六年級的教學重點集中在快速跑、1分鐘跳繩、蹲距式跳遠、仰臥起坐、跳高及各類球類運動上。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特別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與身體姿勢的正確培養。
教學內容
1、跑
提升快速跑與400米耐久跑的途中跑技術,培養學生正確的跑步姿勢,教學內容主要圍繞50米與400米跑步進行。
2、跳躍
掌握跨越式跳高與蹲距式跳遠的助跑、起跳、空中姿勢和落地的四個環節,特別強調助跑和起跳的結合,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遠將是重點教學內容。
3、投擲
鞏固原地投擲的能力與上步投擲的方法,初步掌握協同用力的技能,教學中以上步擲沙包作為重點。
4、基本體操
主要教學內容為1分鐘跳繩和跪跳起。
5、游戲與韻律操
評量方式:
1、課堂學習態度(包括穿著體育服裝)30%
2、技能測驗40%
3、健康常識測驗30%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2篇
一、學情分析
我負責六年級的體育教學,觀察到學生們在這幾年的學習中逐漸適應了課堂要求,學習習慣也在不斷改善。從生理發展的角度來看,靈活性和柔韌性是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目標,速度的訓練也是不可忽視的。根據評估,學生的柔韌性表現良好,但體型鍛煉仍有提升的空間。為了更好地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還需要增加速度練習的比重。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的體育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中各學習領域的“水平三”目標及相關活動需求而編寫的,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和實踐的技巧,促進體育課程的有效實施。在小學六年級教學中,主要圍繞《課程標準》中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領域展開。在走和跑的練習中,著重于提升學生的速度和耐力,全面增強身體素質。教學內容以學校的趣味運動為核心,六年級的測試項目是400米跑,這要求課堂上必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柔韌性的訓練。實施體育與藝術的“2+1”項目,有助于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進一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文體活動,推動體育與藝術課程的改革。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上體育課和鍛煉的重要性,掌握一些保護身體健康的基本常識和方法。
2、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運動、游戲、韻律活動和舞蹈技巧,以提升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
3、讓學生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遵守紀律,培養與同學的團結合作精神。
四、教學任務:
1、持續關注課堂教學常規,提升教學質量,嚴格執行體育教學大綱及課程計劃,做好備課和授課,引導學生自覺參與身體鍛煉。
2、加強對體育教學的研究,通過聽取隨堂課、記錄備課筆記和總結課后反思,促使教研組的老師們相互學習,提高共同成長。
3、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富有實效的課外文體活動,激勵學生自覺鍛煉,提高他們的活力與實踐能力。
4、在教學中讓學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體,并掌握鍛煉的基本知識及方法,學習一些體育和衛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他們認真鍛煉的態度。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和小球類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提高身體素質。
5、落實“2+1”項目的實施,幫助學生養成參與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提升審美素質,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積極參加各類課外文體活動。
五、教學方法
1、在教學中采用精講多練的方式,結合講解與實際操作,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施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鍛煉,以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六、教學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三基教學”的重視,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教學的各項任務。
2、通過游戲和競賽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自覺鍛煉的習慣。
3、要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運動強度和量,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4、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勇敢、頑強、充滿朝氣與進取心的精神,注重能力的培養,啟迪思維。
七、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資料
一
1、體育健康常識:課間體育活動的作用與方法
2、50米跑:(1)高抬膝跑、后蹬跑(2)游戲:追氣球
二
3、(1)50米跑:蹲距式起跑(2)游戲:保齡球
4、(1)韻律操:《童心舞動》(2)乒乓球:看誰顛的
三
5、50米跑:(1)40~60米放松跑(2)游戲:上下傳球
6、50米跑:(1)高抬膝跑、后蹬跑(2)游戲:追氣球
四
7、(1)50米跑:40~60米加速跑(2)復習:韻律操:《童心舞動》
8、(1)50米跑測試跑(2)游戲:打標靶
六
9、(1)蹲距式跳遠(2)手腳并用爬垂桿
10、(1)蹲距式跳遠(2)擲紙飛機
七
11、(1)韻律操:《童心舞動》(2)乒乓球
12、(1)蹲距式跳遠(2)游戲:套圈比賽
八
13、(1)蹲距式跳遠測試(2)游戲:擲紙飛機
14、(1)韻律操:《童心舞動》(2)乒乓球:自主練習
九
15、(1)小足球:腳內傳球(2)游戲:推小車
16、(1)分腿騰越山羊(2)游戲:學小代鼠蹦
十
17(1)蹲距式起跑(2)游戲接力賽
18、(1)分腿騰越山羊(2)游戲房
十一
19、體育健康常識:課間體育活動的作用與方法
20、(1)分腿騰越山羊(2)游戲:小角球
十二
21、分腿騰越山羊。(2)打標靶
22、(1)助跑投擲壘球(2)游戲:“8”字接力
十三
23、(1)蹲距式跳遠(2)游戲:套圈比賽
24、(1)棒操(2)小足球:腳背正面接球
十四
25、(1)小足球:正腳背射門(2)棒操
26(1)助跑投擲壘球(2)游戲:移石過河
十五
27(1)助跑投擲壘球(2)游戲:蹲距式跳遠
28(1)助跑投擲壘球(2)小足球:各部位的左、右腳射門
十六
29、(1)助跑投擲壘球(測試)(2)游戲:帶球繞桿比賽
30、(1)技巧:前滾翻交叉轉體180度接后滾翻起立
十七
31、(1)技巧:前滾翻交叉轉體180度接后滾翻起立
(2)游戲:穿越火力網
32、(1)跳長繩(2)穿過火力網
十八
33、(1)跳長繩(2)助跑投擲壘球
34、(1)跳短繩:編花跳(2)小足球――定點射門
十九
35、(1)400米跑500~800米放松跑(2)自選:看誰投得準
36、(1)400米跑800~1000米自然地形跑(2)自選:跳背接力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3篇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在性格、興趣、身體素質等方面表現出明顯差異。此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因而需要通過多樣化、有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程的參與度。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課程內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比如增加趣味項目、球類活動及自主鍛煉環節,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對自己的身體有初步認識,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同時學習體育和衛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煉身體的意識。
2、初步掌握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發展身體素質,提高基本運動能力。
3、激勵學生對各種體育項目的學習興趣,培養勇敢、頑強、不驕不躁、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良好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規范體育課堂教學行為,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2、田徑、體操以及球類的學習與訓練。
(2)教學難點
田徑與體操的技巧掌握。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材內容涉及(一)、體育衛生基礎知識(二)、運動技能(三)、身體健康(四)、心理健康,課程內容廣泛,涵蓋了跑、跳、投等基本技術,同時還包括體操、武術和球類等項目,全面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體育衛生基礎知識的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同時適當開展討論。室外課程主要旨在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方法和技能,讓他們養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實現“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標。
五、教學與措施
1、認真備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
2、加強思想教育,增進體育教師之間的交流,認真聽取他人的課堂教學,學習有效的教學方法。
3、每堂體育課都要認真授課,充分體現課改精神,突出學生主體性,推行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4、根據學校的趣味體育方向,設計趣味游戲,增強體育活動的娛樂性。
5、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他們勇敢、頑強、積極向上的精神,注重能力提升,啟發思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力。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1 教學常規、隊列隊形
2 隊列隊形
3 隊列隊形、游戲
4 廣播體操、游戲
5 國慶長假
6 廣播體操、游戲
7 廣播體操、游戲
8 廣播體操、游戲
9 踢毽子、跳繩、游戲
10 各種快速啟動的跑、追拍跑、接力跑、游戲
11 立定跳遠、跳遠、游戲
12 跳遠、跨越式跳高、游戲
13 跳高、前后拋實心球、游戲
14 前滾翻、肩肘倒立、游戲
15 肢體懸垂、實用性攀爬、游戲
16 器械體操、韻律操
17 武術基本功
18 小球類和球類游戲
19 小球類和球類游戲
20 復習、期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