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成人资源,狠狠干狠狠久久,av最新在线,日韩免费va

圓形管道涵洞施工計劃(精選8篇)

853個月前

圓管涵施工方案涵蓋了工程概況、施工準備及具體實施步驟,旨在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施工準備包括清理現場、檢查設備、安裝水電供應、組織團隊及準備充足材料。施工方案涉及基坑開挖、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筑及維護等環節,強調對承載力的檢測與處理,確保按設計要求進行建設。涵管安裝前需對管節進行質量檢查,確保接縫及沉降縫處理符合標準。回填土和防水措施也是關鍵環節,確保涵洞的穩定性與耐用性。制定嚴格的質量控制與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均符合規范要求。這一綜合方案旨在實現高質量、高安全的圓管涵施工。

圓管涵施工方案

圓管涵施工方案 篇1

一、工程概況:

二、施工準備:

(1) 清理施工現場的雜物,確保作業區域整潔;

(2) 檢查所需的主要施工設備和工具;

(3) 安裝施工現場的水電供應設施;

(4) 組織施工團隊,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司其職;

(5) 材料準備充足,確保施工需求。

三、施工方案:

(一) 圓管涵的開挖及基礎施工:

1) 作業放樣。對施工藍圖進行詳細審查,準確把握設計意圖。依據圖紙確定構筑物的具體位置和標高,精確計算樁坐標和軸線方向,進行放樣定位。為便于后續檢查,基礎軸線控制樁應延伸至基坑區域固定。放樣完后,根據基礎結構尺寸放出邊線,需向監理工程師申請復查確認后,方可進行基坑開挖。

2) 基坑開挖。

A、依據現場施工設備及環境條件,基礎開挖可采用挖掘機作業,并配合人工修整。開挖過程中,需指定測量人員實時監測基底高程,以防超挖。如遇地下水情況,應在基坑周圍開挖排水溝,保持良好排水,確保整個施工過程不受水害影響。

B、對于部分埋設在I級非自重濕陷性黃土的基礎,開挖后需進行重錘夯實,利用輕型觸探儀檢測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基礎混凝土。如承載力不足,則需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換填石灰處理,墊層的厚度和寬度依據承載力驗算而定。換填石灰時,石灰與土的比例采用體積比3:7,集中在拌合站進行拌合,拌合后,通過運料車運輸,人工攤鋪整平,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壓實度采用小型氣夯進行夯實,達到監理工程師認可。

3) 模板與支架:

A、基礎混凝土模板應選用尺寸標準、表面平整光滑的竹膠板,模板必須確保表面平整,縫隙處不得漏漿。

B、模板安裝前,應在其表面涂抹脫模劑,嚴禁使用易附著于混凝土上或導致混凝土變色的油料。

C、支立模板時,為防止其移位變形,需在模板外部設置支撐固定,以確保結構穩定。臺身側模應設置對拉桿固定,澆筑混凝土時的拉桿設計應遵循可拔出要求,拉桿需外包塑料管,模板拆除后可進行重復利用。

D、模板安裝完成后,必須對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等進行自檢,合格后方可報監理工程師抽檢,只有經過確認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發現模板偏差應及時糾正。

4) 混凝土的澆注及養護:

a. 材料選用。各原材料需嚴格把關,確保滿足設計及施工需求。

b.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罐車運輸并配合吊車進行澆筑。拌合前應嚴格檢查各類原材料質量。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運至施工現場時需進行嚴格檢查,如坍落度和和易性等。

c. 澆注前需檢查支架、模板和預埋件,清理模板內的雜物和積水,確保模板縫隙嚴密。

d. 為防止混凝土傾卸時發生離析,澆筑時吊車傾卸高度不超過2米,并通過串筒緩慢下落。

e. 按一定順序和水平方向分層澆注混凝土,上層混凝土應在下層初凝前完成;若同時澆注時,上層與下層應保持1.5米的距離,澆注厚度不得超過30cm。

f. 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移動距離不得超過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間隔保持5至10厘米。

g. 混凝土澆注應連續進行,如因故中斷,其間斷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h. 混凝土澆注完成后,需盡快進行養護,采用灑水養護,并確保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

5) 施工縫的處理:

由于基礎臺身、臺帽分別澆注,施工縫需認真處理,應采用人工鑿除。在混凝土澆筑完1-2天內,處理表面水泥砂漿及松軟層,拉毛并用水沖洗干凈。在澆筑次層混凝土前,應在水平縫處涂抹1:2水泥砂漿,確保接縫的連續性。

6) 沉降縫的處理:

根據設計圖紙,每墻4~6米設一道沉降縫,沉降縫設置需嚴格按照施工圖進行,并上下貫通成一條垂線?;A墻身依據沉降縫的設計長度分段澆筑,澆筑時需在沉降縫位置放置木擋塊,待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值后再拆除。

7) 洞底鋪砌:

本涵洞底面需整平硬化,由測量人員控制基底標高,按設計標號的混凝土進行澆筑,若涵洞內坡度過大,需設定5%的反坡以確?;A穩定性。

8) 蓋板的預制、運輸和安裝:

蓋板預制。

① 鋼筋加工、綁扎成型:鋼筋在車間按圖紙要求進行下料、彎曲、現場制作,確保焊接、綁扎符合規范,安裝時尺寸準確。

② 模板支立:選用高硬度竹膠模板,應具備足夠剛度防止澆筑時變形。在模板表面涂刷脫模劑,注意檢查模板內側鋼筋接觸情況,以確保保護層厚度滿足要求。

③ 混凝土拌合、澆筑:嚴格依據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進行配料,采用強制式拌合機集中拌合,確保拌合均勻,混合料顏色一致。在澆筑前需進行檢查,確保支架模板穩固,清除模板內雜物和積水,處理縫隙,保持嚴密。

④ 混凝土養生:澆注后,待表面收漿后盡快灑水養生,保證養生時間不低于7天,結構物在拆模前需保持濕潤。

蓋板的運輸、安裝:成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搬運,利用拖車運至現場,采用Y-16T型吊車進行起吊。安裝前需檢查涵臺尺寸,板底與臺帽間墊1cm厚油氈,完成后需用栓釘鋼筋進行固定,確保密封。安裝后清除吊環,在板端用水泥砂漿填充。

9) 臺背回填:

當涵身強度達到80%以上及蓋板安裝完成后,方可進行臺背回填,按1:1邊坡填筑10%石灰土,確保分層填筑,采用小型碾壓機碾壓,達到95%以上壓實度,禁止單側填土。填土時強度需達到設計要求。

(二) 鋼筋混凝土圓管涵:

1) 開挖基礎:

a) 開挖前,準確放線并設立十字樁,進行精確高程控制。

b) 采用挖掘機及人工配合進行基礎開挖,測量人員需及時記錄基底高程,嚴禁超挖。如承載力不足需換填石灰處理,換填比例同上。

2) 基礎模板與支架:

a) 應使用高強度、剛度好的組合鋼模,確保不漏漿要求。

b) 模板安裝前需涂刷脫模劑,避免使用易粘結的油料。

c) 塑立模板時要設置外部支撐,確保不變形。

d) 安裝完畢后,對模板進行檢查,確保所有參數合格,才可進行混凝土澆筑。

3) 基礎混凝土的澆注及養護:

采用相同的澆筑和養護程序,確保混凝土質量達到設計標準。

4) 涵口八字墻施工:

完成涵管后,設定兩側洞口的八字墻位置并精準定位,開始支立模板,施工過程與基礎相同,完成后進行相應的回填作業,同時確保壓實度達到標準。

圓管涵施工方案 篇2

一、圓管涵的設計參數:孔徑和直徑為1.0米,與路線呈90度交匯。

二、施工放樣流程:根據設計圖紙和相關資料進行現場放樣,進行校核以確認合規,然后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報告以獲得認可,接著開始基坑的開挖作業。

三、施工步驟:
1、基坑開挖:基坑應依據設計圖紙的基礎外緣進行挖掘,之后由人工進行整修,并使用水準儀檢查基底的標高,確保達到設計要求。基坑成型后,要檢查地基的承載能力,若不符合標準,將采用片石或砂礫進行墊層的換填。
2、基礎施工:基坑經過檢查并合格后,按圖紙要求鋪設砂礫石,隨后實施20號混凝土管基的施工。
3、管節安裝:涵管由指定的構件廠統一采購。安裝前需重新放出涵管的軸線,使用吊車進行管節的吊裝,確保每個管節在使用前都經過合格檢查。安裝完成后,需進行校正,并對管節進行處理。當管節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進行管底上部混凝土的澆筑。
4、端墻砌筑:根據設計尺寸進行砌筑,確保表面平整,頂面高度不得超過設計標高。
5、臺背回填: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規范的要求,分層對稱地進行臺背回填,并使用小型機械進行夯實,以達到設計標準。
6、洞口施工:根據設計要求,對洞口的形式進行施工,確保符合相關規范。

四、質量控制體系:
1、建立三級監督管理制度,從項目總工(技術負責人)到工地質檢員和領工員層層把關,確保嚴格的質量管理。
2、明確質檢人員的職責,制定各崗位的責任制,確保工程質量管理的系統化。
3、設定質量管理原則,明確質量目標,并采取措施確保質量的達成。
  a) 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為先”的原則;
  b) 明確創建優質工程的目標;
  c) 實行嚴格的質量獎懲制度,并與經濟利益掛鉤;
  d) 定期檢查各自的工作,進行評比,提高各崗位的積極性;
  e) 確保施工機械的充足,并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5、確保工期的主要措施:
  a) 及時合理優化施工方案:根據施工情況的變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確保勞動力組織、機械設備和工期安排協同有利于施工生產;
  b) 強化機械設備管理:配備維修人員,保障常用配件的充足,確保機械的正常運行,順利推進工程的機械化施工;
  c) 按計劃組織原材料進場,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6、環境保護措施:
  a) 開工前對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文明施工和《環保法》的培訓;
  b) 運輸車輛在學校200米內及居民區100米內禁止鳴響高音喇叭;
  c) 對廢水、廢物、廢油和垃圾進行專門處理,避免環境污染。

7、安全生產措施:
  a)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b) 建立健全生產管理體系,項目經理部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在下達任務時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c) 對特殊工種的工人進行專業培訓,確保持證上崗;
  d) 建立健全機電設備檢查、保養和維修制度,確保施工安全;
  e) 開工前進行嚴格的安全交底,并定期與不定期地開展安全檢查,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

圓管涵施工方案 篇3

 一、工程概況

本項目為圓管涵施工,設計圓管直徑為1.2m,涵長24m,圓管涵與道路中線成90度角?;A采用C25混凝土澆筑,涵身部分選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防水處理符合行業標準。

 二、圓管涵的施工方法

圓管涵的施工主要程序為:地形勘測→開挖基坑→基底驗收→基礎澆筑→圓管安裝→回填土壤→防水層施工→附屬設施完善。

(1)施工準備:在開工前,根據設計圖紙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涵洞位置、基礎寬度、高度及管道方向進行復核。如發現設計與實際情況不符,需報請設計單位進行調整。需做好現場排水的安排,以不影響施工進度。

(2)基坑開挖:采用機械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基坑開挖,確保開挖深度符合設計要求。當發現地下水滲出時,應設置集水井進行抽水處理。如果基底承載力不足,需依照設計要求進行加固處理;基底承載力符合要求后,將基底整平并報請現場監理驗收。

(3)圓管安裝:在圓管的安裝過程中,應確保以下幾點:

1)圓管必須無裂縫、無缺陷,抗壓強度應符合設計標準。

2)在安裝前需要對圓管的尺寸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其與基坑的匹配。

3)圓管安裝完成后,周圍應及時用土回填并壓實,以防止沉降。

(4)回填土壤:圓管涵安裝完成后,確?;靥钔恋姆謱邮┕ず蛪簩嵈胧?,避免因為回填不均勻造成的沉降?;靥畈牧蠎显O計要求,且回填厚度應按照規范規定進行。

(5)后續防水層施工:完成回填后,應對圓管涵進行有效的防水處理,防水層的施工須確保均勻、不漏點,且防水材料性能需符合相關標準。

 三、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質量管理機構設置

(1)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指定專人負責工程質量,確保各個環節都有專人把控。

(2)定期組織質量檢查會議,確保所有問題能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和解決。

2、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措施

(1)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并嚴格按照方案執行,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在控制之中。

(2)在施工前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讓所有施工人員明確施工要求和標準。

3、材料質量保證

(1)所有入場材料必須經專人檢驗,確保其符合使用標準,材料的每一筆采購都需追溯來源。

(2)建立材料的使用登記制度,確保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可追溯性。

4、安全保障措施

(1)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成立安全監督小組,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確保防范措施落實到位。

(2)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并進行定期考核。

(3)在施工中嚴格遵循安全作業規程,杜絕一切安全隱患,對事故隱患采取“零容忍”政策,確保施工安全。

圓管涵施工方案 篇4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項目涉及四處圓管涵的施工與重建,具體位置包括:k0+431.059處φ1.2圓管涵的接長4米,k1+300.078處破除原有涵洞并重新鋪設φ1.0圓管涵8米,k1+957.143處φ1.0的接長4米,及k2+467處破除舊涵洞后重新鋪設φ1.0圓管涵10米。

二、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將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合理布置,采取整體施工的方式。所有鋼筋混凝土管節需選擇合格的成品進行現場安裝。

1、本工程的鋼筋混凝土圓管涵施工工藝流程為:測量放樣(需全面破除現有路面和涵洞)→基礎開挖→基坑承載力檢驗→澆筑基礎→澆筑管座→安裝圓管→出入口漿砌→進行防水和防滲處理→涵管回填

2、在基坑開挖之前,需要測量原地面高程,以確保開挖深度的準確,開挖尺寸需比圓管涵基礎寬70cm?;娱_挖將由人工與挖掘機結合完成,開挖至設計標高上方20cm-30cm時,改用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應仔細檢查基坑的平面尺寸、位置和標高是否符合要求,同時進行承載力試驗,若基底承載力不足,則需進行換填并做硬化處理。

3、墊層施工:在基坑驗收合格后,進行墊層施工,按分層回填沙礫并夯實,確保壓實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安裝模板:基礎模板的安裝需設置支撐以固定模板,確保模板的頂部標高與縱橫向的穩定性經過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

4、澆筑基礎:按照施工圖紙和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混凝土澆筑。

5、混凝土圓管的安裝及管座的澆筑:管節的安裝將通過人工和吊車配合完成,確保每節管道無反坡現象,安裝模板后澆筑混凝土管座。

6、在管節連接處需進行防水和防滲處理,對于平接管,接縫寬度應控制在10~20mm之間,禁止通過增加接縫寬度來滿足涵洞長度需求;接口表面需平整,使用有彈性的不透水材料進行密實嵌塞,確保無間斷、裂縫、空鼓和漏水等問題。

7、涵管回填。

圓管涵施工方案 篇5

一、工程數量

本合同段共涉及圓管涵項目,包含鋼筋混凝土圓管涵300m/3座,鋼筋混凝土圓管涵120m/1座。

二、施工隊伍及工期安排

計劃安排兩個圓管涵施工隊伍,每隊40人,共計80人,若施工過程中勞動不足,將從當地緊急征調工作人員。圓管涵一隊負責施工鋼筋混凝土圓管涵300m/3座,圓管涵二隊負責施工鋼筋混凝土圓管涵120m/1座。

工期安排:20xx年11月1日~11月15日的15天為施工準備期;20xx年11月16日~20xx年12月31日的45天為施工期。

三、施工方法

1、圓管涵基礎施工

1.1 基礎開挖

基坑開挖采用機械與人工結合的方式,挖掘完成后進行基坑驗收,并在合格后鋪設碎石墊層,使用小型振動壓路機分層壓實,確保壓實度達到95%以上。基礎混凝土將在管節安裝前后分兩次澆筑,重點監控新舊混凝土的結合,以及基礎混凝土與管壁的結合,及時養護。

1.2 涵管安裝

涵管由指定廠家預制,合格后運輸至施工現場,準確測算管涵全長、管節配置及端墻定位,從下游開始安裝,確保接頭始終朝向上游。每節涵管需緊密貼合在已鋪好的基座上,以保持均勻受力。

在裝卸、運輸和安裝過程中,需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節損壞以及產生裂紋;涵管的裝卸及存放地點須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安裝時嚴格遵循相關規范。

1.3 接縫處理

按照設計要求設定接口橡膠圈,使用M10砂漿填塞接縫,確保接縫寬度不超過1cm,接口處保持平整,實現穩定連接。禁止通過加大接縫寬度來滿足涵管長度要求。

1.4 回填土及涵頂施工

圓管涵施工完畢,待涵洞砌體砂漿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進行回填土作業。回填土要符合質量標準,涵洞處的填土需在涵身兩側不小于2倍孔徑范圍內水平分層、對稱填筑及夯實。使用機械回填時,涵頂填土厚度需大于1m時才允許機械通過,且在震動壓路機工作時禁止開啟震動源。

需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及密實度,指定專人監督檢查。從每50m2中檢驗1點,不足50m2時至少檢驗1點,確保每點合格,采用小型機械進行壓實?;靥钔恋姆謱雍穸葢獮?.1~0.2m,壓實度需達到95%。

2、圓管涵施工的質量及安全保證措施

2.1 質量保證措施

在機械挖基時,須預留20cm的人工開挖,以便達到設計標高后檢測斷面尺寸及承載力,確保滿足設計要求,經監理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步施工。

2.2 對材料的檢驗

對鋼筋材料進行出廠證明審核及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需進行調直、除銹,電焊工需持證上崗,焊接頭須經試驗合格后方能正式作業。

2.3 模板及支撐施工

模板應橫平豎直,搗固時需安排專人負責,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和布點振搗,防止蜂窩和麻面現象的出現。

2.4 安全保障措施

施工現場必須設置配電箱,電纜線應有保護措施,嚴禁使用不合規的電纜;開挖基坑時,需依據設計邊坡,并做好臨時支撐以防坍塌。

2.5 高空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帶,周邊需設防護欄,同時禁止高空作業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2.6 建立完善的現場治安防護措施,確保施工現場符合防火、防汛、防爆及防雷電等安全要求。

2.7 定期檢查施工現場的照明、護欄及安全標志,確保其正常使用,及時維護。

圓管涵施工方案 篇6

圓管涵施工標段的路線起點樁號為K25+000,終點樁號為K27+500,路線長度2.50公里。全線設有直徑為1.2米的圓管涵3道,總長為176.2米;直徑為0.8米的圓管涵2道,總長為40.5米,挖基量為1850.0立方米,砂礫墊層需求量為72.0立方米,C20混凝土用量為150.0立方米,C25圓管混凝土用量為90.0立方米。

一、施工計劃

1、K25+300、K25+750、K26+200的施工計劃將在7月10日前完成,K25+100、K26+500、K27+000的施工將于7月25日前結束。K26+000因需配合設計方案調整,待確認后將在20天內完成施工。

二、準備工作

1、材料準備:

(1)水泥需為國標合格品;

(2)中砂需為長江砂,泥量不超過5%;

(3)碎石來源于宜興,5-16mm和16-31.5mm需進行連續級配,針片狀顆粒比例不超過20%,含泥量不超過3.0%,最大粒徑不超過10cm,并且不應含有機物。

2、機械準備:挖掘機1臺、砼拌和機1臺、75kw發電機2臺、裝載機1臺、10t起重機1臺、混凝土運輸車1臺、振動夯1臺、排水泵3臺、混凝土振動棒、手推車、料斗、鐵鍬、鐵耙、塑料水桶、膠管、噴霧器若干。

3、施工放樣:

使用全站儀實施極坐標法進行施工放樣,特別注意管涵的上游和下游長度、管節的布局及洞口翼墻的準確位置。在放樣資料整理后,需報監理工程師審批,方可開展下一步施工。

4、管節預制:

我們將直接購買成品管節,確保質量符合標準。

5、管節運輸與裝卸:

在運輸和裝卸過程中,每節圓管底部需使用斜面板防止滾動及碰撞,采用吊車進行裝卸。

三、涵洞施工:

1、基坑開挖:

根據施工放樣圖紙上的尺寸,采用挖掘機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開挖基坑。在開挖至基底標高50cm時,需進行人工清理。同時需設置集水坑和引水槽,確保排水暢通,避免對路基及涵洞基礎造成影響?;娱_挖后,及時處理,并在必要時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待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砂礫墊層鋪設。

2、基礎混凝土第一部分施工:

管基可分為兩次澆筑,澆筑前需填20cm砂礫墊層并驗收合格后再進行模板的安裝。模板應使用剛度和強度足夠的鋼模板,內側需涂抹脫模劑。模板接縫處必須密封。沉降縫布設按設計要求進行,保證每段管基沉降縫寬度為10~15mm,基礎沉降縫寬度為30mm。澆筑時注意砼的振搗,確保無過振或漏振現象,完工后模板在24小時內拆除并進行養護。

3、圓管安裝:

(1)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后方可進行圓管安裝,如發現基礎沉降或裂縫應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后方能恢復;

(2)安裝前檢查管節的端面及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確保與軸線垂直;

(3)在基礎頂面放樣,標出管節位置;

(4)采用吊車進行管節的安裝,人工調整位置;

(5)各管節安裝需按照流水坡度,確保管縫和管節的穩固,不得有雜物殘留。

4、基礎混凝土第二部分施工:

支模應達到設計要求,確保新舊混凝土良好結合。所有環節應遵循第一部分的施工作法保證施工質量,注意填土高度問題。

5、管節接頭及沉降縫施工:

在接頭上涂兩層瀝青并進行密封,確保無空鼓和漏水。接口需用水泥砂漿抹帶處理,沉降縫處應設防水層,防水層需環繞管壁,確保防水效果。

6、端墻及帽石施工:

端墻采用一字墻形式,模板需保證平整,澆筑時對砼振動要嚴格把控,避免任何缺陷出現。拆模后應覆蓋并進行養護,確保強度。端墻及帽石應符合幾何尺寸要求,保持外觀質量。

7、洞口鋪砌:

采用7.5號漿砌片石,確保片石符合強度標準,并在砌筑時采用座漿技術,確保飽滿且勾縫順暢。

8、涵背回填:

(1)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

(2)回填土需符合規范要求,分層壓實,每層厚度控制在15cm以內,確保達到95%的壓實度;

(3)大型機器無法到達的部位需手工夯實,確保密實度;

(4)當涵頂覆蓋土厚度小于0.5m時,禁止重型機械通過;

(5)每層回填后需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施工。

圓管涵施工方案 篇7

一、工程概述

本項目涉及圓管涵的施工與重建,總計包括四處涵管。具體位置包括:k0+431.059處φ1.2圓管涵接長4米,k1+300.078處破除原有涵洞并重新鋪設φ1.0圓管涵8米,k1+957.143處圓管涵接長4米,k2+467處則將原有涵洞破除并重新鋪設φ1.0圓管涵10米。

二、施工工藝流程

本施工工藝流程將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整體安排,現場施工布置將確保各項作業順利進行。所需鋼筋混凝土管節均為合格成品,現場進行安裝。

1、本施工工藝流程包括:測量放樣(包括破除原路面及原有管涵或箱涵)→基礎開挖→基坑承載力檢查→基礎澆筑→管座澆筑→圓管安裝→出入口漿砌→防水和防滲處理→涵管回填。

2、在基坑開挖前,需測量原地面高程以控制開挖深度,開挖的尺寸需確保比圓管涵基礎寬出70cm。開挖工作可由人工結合挖掘機進行,開挖達到設計標高的20cm-30cm后,需改用人工清理至準確標高,隨后檢查基坑的平面尺寸、位置和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進行承載力試驗。如驗收不合格,需更換填料并進行硬化處理。

3、墊層施工:基坑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墊層施工,需分層回填沙礫并夯實,確保壓實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安裝模板:基礎模板需正確安裝,在模板外設置支撐以固定模板支架,頂部標高節點及縱橫向穩定性必須仔細檢查。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

4、基礎澆筑:應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與技術規范進行混凝土澆筑。

5、混凝土圓管的安裝及管座澆筑:管節安裝采用人工配合吊車進行,每節管道不得出現反坡,需安裝模板并澆筑混凝土管座。

6、圓管接縫需進行防水和防滲處理,平接管時接縫寬度不得超過10~20mm,嚴禁通過加大接縫寬度來滿足涵洞長度要求;接縫表面應保持平整,使用彈性、不透水材料進行填充,確保無間斷、裂縫、空鼓和漏水等問題。

圓管涵施工方案 篇8

一、施工準備

1、仔細審閱施工圖紙,進行技術交底,確保所有相關人員理解施工要點。

2、準確放樣,測量基坑的位置、尺寸、高程及涵洞兩側的原地面標高,確定基坑的開挖范圍。將軸線控制線延伸至坑外適當位置并加以固定,同時做好保護工作。

3、根據設計要求及相關施工規范,選取涵洞施工所需的水泥、砂、碎石、片石和鋼筋等材料類型與規格,并進行原材料檢驗。經過檢驗合格的材料將由項目部材料管理人員根據工程進度分期送達施工現場。同時與具有資質的涵管制造商協調定購圓管涵,并提供相應圖紙,確保其依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從而保證施工質量。

4、結合天氣狀況和基坑周圍地形條件,做好地表的防排水措施,以防止水患對施工的影響。

二、施工工序

1、基坑開挖時,首先需遵循安全和技術交底要求,采用人工開挖探溝,確認無管線后方可使用挖掘機進行開挖。施工過程中要避免超挖,并確保邊坡坡度正確。對于深度超過4米的圓管涵基坑,應使用塑料薄膜對邊坡進行覆蓋保護。機械挖掘接近設計基底標高或邊界時,需保留300毫米厚的土層,由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油谕旰螅瑢拥走M行中線抄平和修整,并在達到設計標高后,及時進行地基承載力測試并報請監理工程師檢驗。

2、墊層施工在基坑清理干凈后,進行墊層施工,采用C15混凝土。施工后需檢查墊層是否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

3、基礎施工時,需重新設定縱橫軸線,利用經緯儀和鋼尺對基礎平面尺寸進行詳細放樣?;炷劣杉邪韬险具M行拌合,并按照設計圖紙及規范澆筑管座基礎,分層進行,每層厚度30厘米,振搗并抹平。

4、涵管吊裝待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75%后,使用吊車進行涵管的吊運和安裝。在吊運和安裝過程中,注意避免撞擊管節以防破損。安裝涵管時,從下游開始,確保接頭面向上游,每節涵管應緊貼于基座上,保持均勻受力,所有管節需按照正確的軸線和坡度進行敷設。若管壁厚度不同,應保證內壁齊平,并在敷設過程中保持管內清潔,避免雜物和多余砂漿的存在。

5、在澆筑管壁外側混凝土時,首先固定好涵管,支模后同時澆筑兩側混凝土。

6、涵管接縫寬度不得超過5毫米,使用瀝青麻絮填填接縫內外側,以形成柔性封閉層。然后用兩層15厘米寬的浸透瀝青油氈包纏接縫。

7、洞口砌筑需分層坐漿進行,砌筑前應做好砂漿封面,待砂漿干燥后再進行砌筑。砌筑完成后,需進行勾縫處理。

8、回填時應在安裝符合要求且砌體砂漿強度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及時進行?;靥畈牧蠎x用經批準的、能充分壓實且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分層、對稱地進行回填,每層厚度不超過15厘米,第一層控制在30厘米左右,使用振動夯進行夯實,確保達到設計標準。

《圓形管道涵洞施工計劃(精選8篇)》.doc
將本文下載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導出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贵州省| 陇南市| 黑水县| 沭阳县| 达拉特旗| 和田市| 长寿区| 九台市| 来安县| 江油市| 灯塔市| 三河市| 郴州市| 阜新市| 汤阴县| 巴彦县| 普陀区| 雅安市| 天峨县| 小金县| 文化| 通州区| 陇西县| 紫云| 万源市| 鹿泉市| 呼玛县| 凭祥市| 广南县| 寿光市| 鄯善县| 芦溪县| 池州市| 湖口县| 商水县| 长顺县| 遂川县| 武乡县| 壶关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