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環境保護現狀調查報告(精選7篇)
我們深入探討了身邊的環境問題,揭示了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污染現象。這份調查不僅反映了學生們對環境的關注與責任感,更彰顯了他們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探索。通過實地觀察與數據收集,我們發現塑料垃圾、噪音污染和水質問題是最為突出的環境挑戰。希望這份報告能激發更多同學與家庭對環保的重視,攜手共筑美好家園。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1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成為我們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最近幾天,我們小學生開展了一項關于環境污染的調查,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一、水體污染。
工廠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忽視了水體污染的嚴重性。很多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了水質的嚴重下降。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幾家工廠將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水面上漂浮著大量泡沫,散發出刺鼻的氣味。生活在河邊的居民常常隨意將生活垃圾和剩余食物拋入河中,導致我們美麗的河流日漸變得污濁,令人心痛。
二、空氣污染。
在我們所在的區域,許多工廠在生產時產生的廢氣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大氣中。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外來人口的增加,家庭中使用的煤和液化氣等能源大幅提升,廢氣排放量也不斷增加。街道上,機動車輛數量猛增,汽車和摩托車的尾氣讓空氣質量惡化,含有的有害物質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威脅。
三、垃圾污染。
伴隨生活品質的提升,大家使用的一次性產品越來越多,一次性袋子、餐具等物品的丟棄也隨之增加。我們的調查顯示,許多垃圾被隨意丟棄在街頭,散發出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給市容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若風一吹,滿地的垃圾隨風飄揚,畫面令人心痛不已。
除了上述問題,噪音污染和土壤污染的現象同樣讓我們的生活受到了影響。我們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能夠重視這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讓每個人都能享有清新的空氣和優美的生活空間。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2
一調查目的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非常關心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社區有著美麗的公園和清澈的小河,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環境問題逐漸顯現出來。我們決定開展一項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旨在了解社區的環境現狀,并尋求改善環境的辦法,為保護我們的家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我們的調查主要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考察和與居民交流的方式進行,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希望真實地反映出社區的環境狀況。我們在公園和附近的河流進行觀察,走訪了一些居民,了解他們對環境污染的感受以及看法。雖然我們的能力有限,但我們仍然對社區的環境現狀、影響和發展趨勢進行了一些初步的評估。
(一)實地觀察過程及結果
在實地調查中,我們重點關注了空氣和水質的污染情況。觀察顯示,公園的空氣質量較好,但在某些區域,河水顏色變得渾濁,還散發出異味。我們對水樣進行了PH值測試,結果表明河水呈酸性。通過查閱資料,我們得知污染主要是由于附近工廠的廢水排放和生活垃圾的處理不當造成的。
(二)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多數居民對目前環境狀況表示不滿,認為與過去相比,社區的環境狀況有了明顯惡化。許多人提到河水污染嚴重,偶爾空氣質量也不達標。居民們普遍認為,應該加強環境保護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來改善現狀,大家紛紛表示愿意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社區貢獻力量。這表明居民們對于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意識到,快速的城市發展雖然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的重大威脅。所以,改善環境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單靠專業的環保機構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提升每個人的環保意識。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三)改進意見
為此,我們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大家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努力做到:
1、盡量節約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2、選擇環保清潔劑,減少對水體的污染。
3、不隨意亂扔垃圾,將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地點。
4、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使用可重復利用的購物袋。
5、多宣傳和學習環保知識,積極向相關部門舉報污染行為。
6、增強環保意識,珍惜和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社區會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為我們的地球家園出一份力吧!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3
調查目的: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地球日,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推廣環保知識,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調查內容:
1、關于環保知識的認知情況。
2、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環境問題的看法與行為。
3、調查小問卷
你在參與環保嗎?
親愛的同學們,你是否在生活中養成了環保的習慣呢?環保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若你愿意成為環保小衛士,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量,那就請花幾分鐘時間來填寫這份調查問卷吧。不過,請務必真實反饋你的態度和行為,不要因為外在因素而隱瞞真實情況,這樣才有利于我們的調查結果。
1、你會主動將垃圾丟進垃圾桶嗎?()
a、會 b、不會 c、有時會有時不會 d、其他
2、你經常使用不易降解的產品嗎?(例如塑料袋、電池等)()
a、是 b、不是 c、常常是 d、有時是 e、其他
3、如果看到有人亂扔垃圾,你會怎么辦?()
a、勸他不要這樣做 b、主動撿起垃圾扔進垃圾桶 c、無動于衷 d、其他
4、你重視環保嗎?()
a、是 b、不是 c、其他
5、當父母浪費水時,你會如何反應?()
a、上前勸阻,告訴他們需要節約用水 b、隨他們去 c、跟著他們一樣
6、如果垃圾桶倒了,你會去扶正嗎?()
a、會 b、不會 c、其他
7、你了解環保的小知識嗎?()
a、知道 b、不知道 c、知道一些
調查問卷分析
我們學校同學的環保意識如何呢?為全面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小組開展了一系列調查活動,結果如下:
1、你會主動將垃圾丟進垃圾桶嗎?選擇“會”的同學占到了58%,選擇“不會”的占30%,而選擇“有時會有時不會”的占12%。大多數同學在這方面表現積極,希望大家繼續努力,讓我們的校園更干凈。
2、你經常使用不易降解的產品嗎?本題的結果顯示,選擇“是”的有20%,選擇“不是”的占12%,選擇“常常是”的有15%,選擇“有時是”的占53%。雖然這些用品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我們仍然應該盡量減少使用,保護我們共同的環境。
3、如果看到有人亂扔垃圾,你會怎么辦?選擇“勸他不要這樣做”的占22%,而選擇“主動撿起來”的占到48%,選擇“無動于衷”的占30%。大家對待他人環保行為的態度還有待提高,鼓勵大家行動起來,不僅要做好自己,更要影響他人。
4、你重視環保嗎?這道題選擇“是”的占82%,而選擇“不是”的占18%。雖然大部分同學意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但仍需提升每個人的環保認知。
5、當父母浪費水時,你會如何反應?選擇“上前勸阻”的占72%,選擇“隨他們去”的占20%,選擇“跟著他們一樣”的占8%。絕大多數同學表現出良好的環保意識,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在家中繼續倡導環保。
6、如果垃圾桶倒了,你會去扶正嗎?選擇“會”的占54%,而選擇“不會”的占26%。這道題的結果顯示,雖然大多數同學愿意去扶正垃圾桶,但還需更多的同學主動參與。
7、你了解環保的小知識嗎?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知道”的占64%,選擇“不知道”的占10%,選擇“知道一些”的占26%。這表明學校的環保知識普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同學需要進一步了解環保知識。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認為,增強學生參與環保活動的意識與能力,不只是依靠一時的宣傳教育或說教,而是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方式與實踐活動,使其內化為自身的環保意識,外化為實際的環保行為。
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首先需要具備扎實的環保知識,并對環境教育工作持之以恒、認真負責。這樣才能培養出未來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人才。
環境教育應通過課堂教學滲透到各個學科中,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環保,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要將評選及表彰機制引入環保教育活動中,激勵更多學生自覺參與環保活動,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促進學校的環保教育更加廣泛深入。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4
一、問題的提出
環境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基礎,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然而,隨著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污染不斷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現象愈發明顯,極端天氣如颶風和暴雨頻繁發生,傳染性疾病如新冠病毒和禽流感時有爆發,這些都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一切呢?對此,我對周圍的環境開展了一次調查。
二、實地考察
在街道、公園、小河旁等多個地點進行實地考察時,我發現污染源包括汽車尾氣、隨地吐痰的個人行為、隨意丟棄的塑料袋等垃圾,以及工廠排放的廢氣和植被減少等。這些因素共同引發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匱乏、環境惡化和生態失衡。人類不斷向環境排放的污染物,超過了自然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因此惡化,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和生存。
三、調查分析與資料整理
1、池水因垃圾而不流動,逐漸變成了“死水”;
2、一些工廠排放的廢氣對周圍水源造成了污染,人們對廢氣知識的缺乏使得很多飲用水和食品成為健康隱患,甚至引發了畸形兒童的出現;
3、隨地吐痰是導致痰液傳播的主要原因,加重了疾病的蔓延;
4、樹木的大量砍伐正在導致土地沙化。
資料顯示:汽車尾氣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對人的身體健康構成多種威脅,呼吸過程中,空氣中的顆粒物和有害物質會進入體內。汽車尾氣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這種氣體能夠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影響氧氣運輸。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在強烈的陽光下會生成臭氧等有害物質,刺激人的眼鼻喉部;而氮氧化物則主要傷害呼吸系統,有可能導致肺氣腫和肺癌等病癥。如今,每天產生的垃圾中,不少是無法焚燒或降解的,如塑料和玻璃等,這些都是人類的“敵人”。工廠排放的污水不僅臟臭,還在污染水源和河流,間接危害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等環境問題,皆源于大氣污染。淡水資源日益短缺,地球上97%的水為海水,只有不到3%的水是淡水資源,而我國超過300個城市面臨缺水危機,每年缺水量高達58億立方米。樹木的砍伐使得土地荒漠化,樹木能有效阻擋風沙和吸收二氧化碳,同時釋放氧氣,增強空氣質量。每公頃的闊葉林每天可以吸收一噸二氧化碳并釋放出0.73噸氧氣;它們對二氧化硫和氟化氫等有害氣體也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我們的家園正在受到侵害,沙漠化和自然災害的頻發讓生活環境更加嚴峻。隨地吐痰不僅污染環境,也容易傳播疾病,痰液中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呼吸道疾病如肺結核、氣管炎等都能通過痰液傳播。
四、結論與建議
1、一些人不文明,隨地扔煙蒂或吐痰,使得環境衛生堪憂;
2、有些人帶著寵物外出,卻不清理寵物的排泄物;
3、垃圾箱旁常常堆滿垃圾,因為不少人選擇將垃圾隨意扔在旁邊;
4、小孩子吃零食時邊吃邊掉,導致周圍環境被污染;
5、使用過的塑料袋也是亂扔成風,導致垃圾飛舞,社區的環境管理和防護意識亟待提升;
6、工廠的廢氣與煙霧不斷排放,令天空失去了以往的蔚藍……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來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提出幾點建議:
1、堅持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產品;
2、愛護草坪,積極鼓勵周圍的人參與植樹活動;
3、駕車的同學可以考慮讓父母騎電動車或自行車上下班,這樣對環境十分有利;
4、關注水源保護,參與社區的環境管理和防護活動;
5、充分利用廢物,動手做一些小手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希望大家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去“擦亮”我們的藍天,讓我們的環境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行動,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5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我們正在讀書的孩子們來說,這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挑戰。然而,許多同學似乎對環境保護漠不關心,甚至不具備環保意識。那么,我校同學的環保意識究竟如何呢?以下是本次調查的報告內容。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小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2、改善校園衛生與活動場所的整潔程度。
3、維持校園環境的干凈與美觀。
4、通過調查結果提升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二、時間與地點:
1、時間:20xx年1月10日
2、地點:幸福小學五年級教室
3、調查人員:xxx
4、調查對象:本班學生
三、調查經過
在調查當天,我向班級內的56名同學發放了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順利完成了此次任務。
四、調查問題:
簡答題1:如果你在路上見到別人扔紙屑,你會怎么做?
簡答題2:發現地上有垃圾時你會怎樣處理?
簡答題3:如果手中有一張紙,周圍又沒有垃圾桶,你會怎么處理?
簡答題4:在無人監視的情況下你會隨便扔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通過被調查同學在不同情境中的反應,評估他們的環保意識與應對能力。
2、通過他們對垃圾處理方式的認知,判斷環保意識的強弱。
結果顯示,在56名同學中,有30位的環保意識一般,18位同學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仍有8位同學的環保意識較差。
六、調查分析:
這一結果讓我感到震驚,只有部分同學在心中樹立了環保意識,而不少人對于自身的環保行為則顯得漠不關心。調查顯示,在校同學中約有一半的人缺乏基本的環保意識。
七、結論:
1、部分同學在環保問題上的意識薄弱,遇事時判斷力不足。
2、一些同學缺乏對環保的正確認知,甚至會將垃圾隨意丟棄在綠化帶上。
八、建議:
1、學校應多開展環保主題活動,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實踐。
2、家長也應加強對孩子環保知識的教育和引導。
3、組織一次綠化與環保的宣傳教育活動,提升大家的環保意識。
4、每班設立環保回收箱,鼓勵學生記錄與反映環保衛生情況。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6
一、我的調查
在20xx年4月1日至4月4日期間,根據學校的要求,我對我周圍的環境狀況進行了細致的調查,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污染問題,其中一些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和健康,這值得我們認真的思考和反思。
二、我的發現
第一天(4月1日):河水里漂浮著工廠排放的廢油,四周的草地上滿是塑料袋和其他垃圾,整個環境顯得十分不堪。
第二天(4月2日):市區的交通噪音十分大,尤其是經過的公交車和貨車,排放的廢氣讓人難以忍受;有些建筑工地在施工時產生了大量的灰塵,讓空氣變得渾濁。
第三天(4月3日):小區內的綠化帶被嚴重壓縮,許多樹木被砍掉,剩下的樹木枝葉上都覆蓋了一層灰塵,看起來十分可憐;花壇里的花草也因為缺乏養護而枯萎了。
第四天(4月4日):部分居民的生活垃圾隨意堆放,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小區的垃圾桶常常溢出,附近隨處可見散落的垃圾。
三、我了解到的相關資料
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了幾個主要的環境問題,并在家人的幫助下查詢了一些相關資料。
1、空氣污染問題:根據有關數據,20xx年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高達數億噸,尤其在城市地區,霧霾天氣頻繁出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2、水污染問題:數據顯示,全國大部分河流的水質處于輕度污染狀態,某些地區的湖泊甚至出現了中度污染,水源安全受到威脅。
3、垃圾處理問題:每年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不斷增加,但實際能夠完成無害化處理的垃圾比例依然很低,造成了垃圾分類和處理的巨大壓力。
四、我的思考
通過這次調查,我深刻體會到我們的環境正被嚴重污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我們每天都在吸入污染的空氣,飲用著被污染的水,吃著生長在受污染土壤中的農產品,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真是令人擔憂。
五、我的環保建議
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從自身做起,采取行動,共同維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1、改善空氣質量。呼吁工廠提升環保技術,減少有害排放,倡導更多的人參與植樹活動,增添綠色空間,提升空氣質量;個人也應推行低碳生活,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2、保護水環境。建議企業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嚴格控制污水排放,政府應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確保水源的清潔。
3、妥善處理垃圾。每個人都應增強環保意識,做到不隨意扔垃圾,學習先進的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經驗,推動垃圾的資源化處理。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7
調查目的:
了解小學生對環境污染的認知現狀,探索影響學生對環境保護認知的因素,并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同時宣傳相關環保知識,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問卷主題:
增強環保意識,關注環境污染問題。
問卷內容:
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關于環境污染知識的了解情況;二是對環境保護意識的調查;三是在日常生活中環境保護知識的應用情況。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某小學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主要方法)以及個別訪談、觀察法。
一、樣本分析
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70份。其中三年級295份,四年級275份。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學生們對環境污染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識水平較低。
1.關于“你認為環境污染對我們的生活有影響嗎?”的問題,結果如下:
有影響 有點影響 沒影響 沒關心
多數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對生活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他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2.學生對一些基本的環保知識了解較多。在詢問“你知道‘保護環境,珍惜資源’是重要的環保理念嗎?”時,有390/570的學生表示知道這一理念,另外150/570的學生表示聽說過;只有30/570的學生不知道這一理念。這表明大部分學生在日常教育中接觸到了環保知識。
3.關于“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污染源嗎?”的問題,有510/570的學生能夠回答出幾種污染源。這說明在學校的環保宣傳和教育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雖然學生們知道一些污染信息,但在實際生活中,觀察發現仍有一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浪費資源的行為。這表明在環保教育中需要通過實踐活動,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5.學生們對環境相關術語的理解較為局限。在列出的十個環境保護名詞中,對“可再生資源”、“垃圾分類”和“清潔能源”等名詞理解較高,超過70%的學生知曉其含義。但對“氣候變化”、“生態足跡”等名詞的了解則相對較少,約有40%的學生對此不熟悉。教育工作者應繼續加強環境術語的普及,以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環境保護意識較強,但對整體環境問題的關注度偏低。
1.關于“你對環境保護活動感興趣嗎?”的問題:
非常感興趣 有點興趣 不太關注 完全不關注
從統計結果看,學生們對環境保護活動的興趣普遍較高。
2.學生獲取環保知識的主要渠道為學校教育、媒體等:
學校教育 媒體宣傳 家長指導 其他
在570位學生中,有420位表示他們的環保知識主要來自于學校課程,這說明學校的環境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顯著。
3.然而,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討論環境問題的機會較少,對整體環境狀況的認識并不明確:
經常 有時 很少 從不
只有88/570的學生表示他們會經常和家人或朋友討論環境問題,絕大多數學生對環境狀態的討論非常有限,這反映出他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仍需進一步提升。
(三)學生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較高。
1.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表現出了良好的環保習慣。
優良 及格 不及格
根據問卷結果,學生們普遍在日常生活中表現良好,體現了學校老師在環保教育中的努力,但仍有提升的空間。
2.許多學生愿意參與環保實踐活動。在提問“你是否愿意參加學校的環保活動?”時,有460/570的學生表示愿意參與。這表明學生們有較強的環保責任感。
3.學生們對校園和身邊環境的關注,積極提出建議。例如:
⑴對校園環境改善的建議:
①希望學校能增加綠化植物。
②希望開展更多的環保知識宣傳活動。
③希望定期組織校園清理活動。
⑵對社區環境的看法:
①社區內存在垃圾堆積現象,需改善清潔工作。
②人行道上的小攤販影響市容,建議整治。
三、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的環境知識、環境意識和環保行為的比較。
1.四年級學生的環保知識水平明顯高于三年級學生,尤其在理解名詞的準確性方面:
90分以上 70-90分 70分以下
三年級 75 / 300 150 / 300 75 / 300
四年級 120 / 300 150 / 300 30 / 300
從數據分析來看,四年級學生在環境知識方面的掌握明顯優于三年級學生,這表明他們在環保教育中得到了更好的學習。
2.四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意識也明顯強于三年級學生。
85-95分 65-85分 65分以下
三年級 100 / 300 150 / 300 50 / 300
四年級 150 / 300 130 / 300 20 / 300
可以看出,四年級學生在環保行為方面得分普遍較高,但在一些細節方面,如節約用水和不隨意丟垃圾,仍有改進的空間。應繼續引導他們樹立環保意識。
四、針對調查結果的建議和反思
根據對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及觀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為全校學生制定系統的環境教育計劃,讓環保教育落實到每個年級。
2.增加社區參與的環保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與提高。
3.在各學科的教學中融入環保教育,形成全校性的環境教育網絡。
4.加強日常行為中的環保意識,確保學生在節約資源和減少浪費方面能夠自覺遵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