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體制的實施與管理報告
調查研究報告制度強調真實可靠和務實推進的重要性,要求深入了解第一手資料,抵制形式主義。領導干部需走進群眾,傾聽師生員工的心聲和建議,以匯聚智慧、總結經驗。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落實國家政策、學校工作部署、基層問題及解決方案、師生意見反饋等。調研工作要求校級領導每學期確定調研主題,定期深入基層,避免影響正常工作秩序。各級領導需建立調研檔案,選擇有針對性的課題撰寫報告,并推動成果應用。調研活動將納入考核,并設立專項經費支持相關課題,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與創新。
(一)真實可靠,務實推進,必須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真實的第一手資料,講真話,做實事,追求實效,堅決抵制形式主義和表面化的行為。
(二)走進群眾,深入基礎,聆聽廣大師生員工的心聲,匯聚師生員工的智慧,及時總結和采納來自教學及科研一線的寶貴經驗和創新思路。
(三)緊密結合實際,強調關鍵,圍繞一流研究型大學的建設,結合本單位及部門的實際工作,重點開展調研,使調研成為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和促進工作的有效途徑。
(四)與時俱進,創新拓展,通過開展調研,持續解放思想,集思廣益,推動本單位及部門工作的改革與創新,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二、調查研究制度的主要內容
(一)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國家和上級機關的重要決定、工作部署及重要會議精神在學校的落實情況;
(二)校黨委和學校行政的重要工作部署及會議精神在各基層單位和部門的貫徹情況;
(三)本單位和部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影響本單位和部門改革、建設與發展的其他事項;
(四)基層單位和師生員工對學校政策、決策及制度的意見和建議;
(五)師生員工對學校及本單位、本部門工作的其他反饋,對學校和本單位、本部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評價;
(六)師生員工的思想動態及關注的熱點問題,關系到廣大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事項和相關政策;
(七)上級單位安排的調查研究任務;
(八)其他需要進行調查研究的內容。
三、調查研究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校級領導干部應以身作則,積極參與調查研究工作。每位校級領導干部原則上每學期應確定1-2個調研主題,每月至少安排1-2個工作日進行校內調研,全年深入基層的工作天數不得少于15天。調研工作采取集中調研與分散調研相結合、專題調研與綜合調研相結合、校內調研與校外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黨政辦公室將協助安排調研工作。
(二)機關各部門的負責人和管理干部應定期深入基層,在教學和科研一線開展調研,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增強溝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調研時間原則上每月不少于2個工作日,全年累計不得少于20個工作日;副職領導每月應至少1個工作日,全年不得少于30個工作日;其他管理干部的調研任務應依據崗位性質由部門具體安排。
(三)各學院、系部等單位的領導干部應參照上述要求,落實調查研究工作制度。
(四)各級領導干部的調研工作應本著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避免因形式主義而影響基層的正常工作,干擾基層單位的正常秩序。
(五)自本規定實施起,各級領導干部應建立調查研究工作檔案,記錄調研的時間、對象、內容和方式等信息(見附表)。調研檔案應在每年年末提交黨委組織部存檔。
(六)領導干部應根據實際工作需求,選擇有針對性的調研課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撰寫報告和研究論文,形成研究成果,并推動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機關各部門的領導干部一般每年至少需提交一份調研報告或研究論文,由發展與規劃研究室負責接收。
四、調查研究工作的管理
(一)領導干部的調研活動應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由黨委組織部和人事師資處負責將其納入考核方案。
(二)對各級領導干部在調查研究期間形成的報告和論文,發展與規劃研究室每兩年評審一次,優秀成果將獲得學校的表彰和獎勵。
(三)學校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專項經費,以支持校級調查研究課題和計劃,鼓勵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開展校內外的調查研究,發展與規劃研究室將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