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農產品品質安全工作總結報告
在鄉鎮發展的脈動中,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僅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更是保障農民利益和消費者健康的基石。通過對過去一年工作進行全面我們深刻認識到,規范的生產流程、嚴格的質量監管以及有效的市場監督是實現安全農產品的三重保障。本報告將呈現我們在實踐中獲得的寶貴經驗與教訓,同時也為后續的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依據。
一、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一)強化組織,明確職責
1.制定年度工作規劃。年初,我鎮編制了《20xx年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方案》,明確了監管目標、原則和重點,確定了以農業投入品和企業生產行為的規范化為重點的專項整治措施,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整治工作,統籌安排各項重大行動。
2.完善應急措施。根據實際情況,我鎮健全了《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優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機制,以確保生產源頭的安全,提升對突發重大農產品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
3.安排假期值班計劃。針對元旦、春節、國慶等重要節假日,安排監測站工作人員值班,密切關注全鎮農產品生產情況,確保在水果、蔬菜上市前進行檢測,保持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及時向上級及相關部門報告異常情況,確保信息暢通。
(二)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隊伍
目前,我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編制人員為3人,轄區內7個村設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服務點,各村配備1-2名工作人員,負責對本地區農產品質量進行定期檢測,同時研究和推廣新的檢測技術與方法。鎮級檢測服務中心主要負責轄區內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日常檢測。
(三)加強種植基地日常監管,規范生產與銷售行為
1.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定期對監管對象進行巡查,規范種植基地的生產和銷售行為,進一步強化企業和市場對守法的意識和質量安全的責任。
2.節假日期間加大監管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在元旦、春節、國慶等節假日,開展以食品安全為核心的質量安全檢查,重點核查農資經營網點的產品標簽及其合法性和準確性;檢查生產及銷售的檔案記錄等情況。節假日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25人次,車輛16輛次,加強對源頭農產品的抽樣檢測。
(四)開展農業投入品專項檢查,維護市場秩序
1.加大檢查力度,落實執法責任制。將農資經營門店劃分區域,實行責任到人制,確保良好的市場秩序,杜絕高毒有機磷農藥及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設立投訴舉報機制,鼓勵群眾舉報經營假劣農資的行為,今年共檢查門店18次,出動執法人員35人次,檢查化肥、種子等85個品種,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2.加強對農藥銷售門店的管理。與轄區內8家農藥、種子銷售店簽訂守法經營承諾書,確保不銷售高毒農藥及假冒偽劣農藥,并組織培訓宣傳《農藥安全知識手冊》及禁限用農藥名單,定期監督指導銷售門店,檢查企業的經營記錄和庫存情況,確保合法經營。
(五)加強宣傳培訓,提升信息報告效率
1.通過法治宣傳、安全生產等活動,積極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知識。今年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無公害種植手冊》等宣傳資料300余份,提升群眾對農產品安全的意識。
2.在宣傳欄公布投訴電話及地址,方便群眾舉報,確保對接到的投訴能夠及時處理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