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成人资源,狠狠干狠狠久久,av最新在线,日韩免费va

混凝土冬季施工計劃(實用6篇)

584個月前

冬季施工給混凝土工程帶來了獨特的挑戰,低溫環境不僅影響水泥水化反應,還可能導致混凝土的強度下降。制定合理的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至關重要,這包含了溫控措施、保溫材料的使用以及適當的添加劑選擇。通過科學的指導和細致的實施,能夠有效保證混凝土在寒冷天氣中依然能夠達到預期的強度和耐久性,確保工程的安全與質量。

冬天混凝土施工方案

冬天混凝土施工方案 1篇

 一、施工概況

1、在冬季施工中,需要結合施工特性和相關標準,各分項工種與整體項目必須做好詳細的計劃安排。

2、在冬季施工期間,必須合理安排各分項工種,確保措施到位。

3、編制原則:首先要保證工程的質量,其次要確保經濟合理,盡量減少增加的費用。

4、冬季施工方案的內容包括:施工程序與方法;現場的布置;設備、材料、能源及工具的供應計劃;安全防火措施;測溫與質量檢查制度等。

 二、施工前準備

1、工程概述:在制定冬季施工方案之前,需全面了解工程的質量要求、安全標準以及當地氣候資料。

2、組織措施:在冬季施工前,需組織專人編制施工方案。確定后,該方案應包括冬季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例如摻加外加劑、進行理化保溫、鍋爐和火爐的管理等,并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項技術培訓,確保每位員工明確職責,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3、施工內容:冬季施工的項目包括墻面抹灰、涂料施工、墻地磚鋪貼及壁紙施工等。

 三、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

在寒冷的冬季,應合理儲存液體和易凍壞的材料,確保其量足,盡量避免在低溫下進貨。

在冬季施工過程中,進場材料在第二次搬運時,應做好覆蓋保護,并及時搬運到裝修現場,確保遠離潮濕和寒風。

準備好現場封堵材料,做好封堵工作,以防止室外寒氣侵入。

易燃易爆材料需存放在專門區域,并確保配備足夠的滅火器。

2、機械準備

在冬季施工中,室內裝飾機械與工具一般不受影響,只需確保在使用時避免淋雨雪,妥善保管并定期檢查臨時電設施。

3、現場準備

在冬季施工中,室內溫度至關重要,每天需早晚檢查并記錄溫度變化,通常室內溫度不宜低于8度,最低不應低于5度。

4、技術措施

墻體施工:抹灰工程應按一般要求進行冬季施工。

涂料施工:涂料施工中需保持室內溫度均衡,避免溫度突然變化。

墻地磚施工:在這一工程中,溫度相當重要,必須達到要求,防止受凍。

墻面壁紙施工:在這一項目中,需注意門窗縫隙的封堵,并指派專人負責測濕、排濕和通風,以防止成品受凍。

 四、管理措施

在各個區域安裝溫度表,以記錄每日室內溫度變化。一旦溫度低于標準,需采取臨時封閉等措施。

 五、保溫措施

封閉門窗,使用取暖器供暖,并控制門口的人流量。

 六、飾面工程

在冬季施工方案中,飾面環境需保持恒溫和恒濕,關注室溫的變化。

 七、涂料工程

在進行涂料工程時,室內溫度應保持均衡,避免突然變化。

 八、質量保證措施

1、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及技術規范進行施工。

2、所需特殊材料須先進行實驗,以確定施工工藝參數,并按規定進行施工。

3、各項目開工前,施工人員需進行技術與質量交底,明確質量要求及操作注意事項。

4、實施質量控制。

 九、安全措施

1、施工過程中須佩戴安全帽,嚴禁吸煙;

2、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應統一布置;

3、涂料需封閉存放,廢料應及時清理出室內。

冬天混凝土施工方案 2篇

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時,應采取冬季施工的技術措施進行混凝土作業。混凝土能夠凝結、硬化并獲得強度,是由于水泥與水之間的水化反應。水化反應的速率在一定濕度條件下主要受溫度影響,溫度越高,強度增長的速度也越快,反之則會減慢。當溫度降至0℃以下時,水化作用幾乎停止;溫度繼續降低至-2至-4℃時,混凝土內部的水開始結冰。這時水結冰后體積膨脹8%至9%,在混凝土內部形成冰晶應力,導致強度較低的水泥石結構產生微裂紋,同時減弱了水泥與砂石及鋼筋之間的粘結力,從而使混凝土后期強度受到影響。即使凍融后的混凝土強度仍能增加,但通常無法達到原設計強度等級。

實驗表明,混凝土在凍結過程中所受的危害,與凍結時間的早晚、水灰比等因素密切相關。凍結時間愈早,水灰比愈大,則強度損失愈嚴重,反之亦然。

經過測試發現,混凝土在達到一定強度后再遭凍結,其后期抗壓強度損失會有所減少。通常將遭遇凍結后期抗壓強度損失在5%以內的預養強度值定義為“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對于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的混凝土,其受凍臨界強度為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30%;而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的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則定為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

一、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選擇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方法可以選擇不加熱的養護方式,包括摻加化學外加劑的方法,外加劑可選擇早強劑和防凍劑。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要求

(1)在冬季拌制混凝土時,應優先使用加熱水,當加熱水無法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及骨料的加熱溫度需根據熱功計算來決定。

(2)配制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時,應優先選擇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42.5Mp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水灰比不得大于0.6。

(3)骨料必須保持清潔,不得含有冰、雪等凍結物。

(4)在攪拌前應使用熱水或蒸汽清洗攪拌機,攪拌時間應比常溫延長50%。拌制時的投料順序應為骨料、熱水,再加入水泥和外加劑。確保混凝土的出機溫度不低于15℃,入模溫度不低于5℃。

(5)混凝土運輸應盡量縮短距離,運輸和澆筑混凝土的容器應具備保溫措施。

(6)在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及污垢,運輸和澆筑混凝土所用的容器應具備保溫措施。混凝土在運輸和澆筑過程中的溫度須符合熱工計算的要求,如不符合應采取措施調整。

(7)嚴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質量、外加劑及水灰比,應盡量縮短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的等待時間,做到隨到隨澆。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的養護

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使用的外加劑包括早強劑、防凍劑、減水劑和引氣劑,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早強性、抗凍性、促凝效果、減水及降低冰點。這是一種有效的冬季施工方式。當摻加外加劑后仍需加熱保溫時,稱為正溫養護;如摻加外加劑后無需加熱保溫,則為負溫養護工藝。

1. 防凍劑和早強劑

防凍劑的功能是降低混凝土液相的冰點,確保混凝土早期不被凍住并保持水泥的水化進行;早強劑則是指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而對后期強度無顯著影響的外加劑。

常用的防凍劑包括氯化鈉(NaCl)、亞硝酸鈉(NaNO2)、乙酸鈉(CH3COONa)等。

早強劑主要由無機鹽類構成,如氯鹽(CaCl2、NaCl)、硫酸鹽(Na2SO4、CaSO4、K2SO4)、碳酸鹽(K2CO3)、硅酸鹽等。氯鹽長期以來被廣泛應用:氯化鈣的早強效果較好,常用作早強劑;氯化鈉則以其優越的降冰點作用,常被用作防凍劑。有機類外加劑如三乙醇胺、甲醇(CH3OH)、乙醇(C2H5OH)、尿素、乙酸鈉(CH3COONA)等也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氯鹽的摻用效果因摻量而異,過量會降低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并增加混凝土的收縮量。由于氯鹽對鋼筋有銹蝕作用,因此規范對氯鹽的使用及摻量有嚴格的規定。

在鋼筋混凝土中,氯鹽的摻量按無水狀態計算不得超過水泥用量的1%。

2. 減水劑

減水劑是在不影響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能夠減少用水量且提高強度的外加劑。常用的減水劑包括木質素磺酸鹽類、奈系減水劑、樹脂系減水劑、糖蜜系減水劑、腐殖酸減水劑和復合減水劑等。

3. 引氣劑

引氣劑是指在混凝土中經攪拌能引入大量均勻分布的微小氣泡的外加劑。這樣,當混凝土在受凍時,部分水會被凍脹壓力壓入氣泡中,有效緩解混凝土受凍時的體積膨脹,從而防止凍害的發生。常用的引氣劑包括松香熱聚物、松香皂、烷基苯磺酸鹽等。

四、混凝土的保溫

澆筑后的混凝土應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并在上面鋪上一層棉氈保溫;應延緩混凝土側模的拆除時間,拆除后需立即用塑料薄膜和棉氈包裹。

冬天混凝土施工方案 3篇

 一、主要理論

1.負溫混凝土(機理)方法。

依據混凝土在低溫環境中硬化的基本原理,要確保混凝土在負溫下能夠正常硬化并達到設計強度,首先必須保證液相的存在。通過添加抗凍外加劑,可以降低水的冰點,促進混凝土在寒冷條件下的硬化。使用抗凍劑時,其用量應當適中,當氣溫降至預定值以下時,允許有30%~50%的水結冰。摻入抗凍外加劑后,不會對混凝土造成明顯的損傷。隨著水泥水化過程的展開,所需的水分可通過融化的冰來補充,直到冰的含量減少并最終消失。

然而,即使添加了抗凍外加劑,仍需警惕第二種受凍方式可能產生的損害。這種現象通常在正負溫度交替的情況下發生,當混凝土被冷卻和加熱的速率在1~5℃/h之間時,常見于初春、初冬或冬季溫度回升時融冰的情況。空氣濕度增加時,混凝土中水泥和抗凍外加劑的用量較大,受凍模式可能加速。這種情況下,外加劑溶液可能在混凝土中發生遷移,導致在構件的某些部位集中,通常是在表面或截面變化的地方,或者是構件內部有缺陷的區域,隨后可能發生結晶析出并引起體積膨脹,從而在構件內部造成局部損害。造成負溫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原因,不僅僅是由于寒流的侵襲,還需關注突然到來的暖流。

2.臨界強度(理論)方法。

混凝土在負溫環境中抗凍的臨界強度是指其抵御凍害的最低強度。不同的負溫環境、不同類型的水泥配比,以及不同等級的混凝土,其臨界強度值均有所不同。而且,在使用不同防凍劑的情況下,其臨界強度值也會不同。臨界強度,指的是混凝土受到凍害所需的最低強度,通常對應最短的養護時間(即I臨界齡期)。在考慮這個過程時,須綜合考慮水泥的水化程度、水化生成物的結晶度及孔隙結構等多種因素。一般而言,混凝土的強度是一個關鍵參數,是評估混凝土結構形成與破壞過程的標準,因此選擇臨界強度作為允許受凍的指導指標。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1.選擇冬季施工方案時考慮的因素。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主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根據設計強度要求確定最短的養護周期;二是在冬季條件下如何防止混凝土在初期遭遇凍害,以免影響其其他性能。在選擇冬季施工方案時,需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氣溫、結構類型、水泥種類、工期限制及經濟情況。然而,許多情況下,人們在決定施工方案時,往往僅根據經濟因素進行單一比較,忽視了整體工程的經濟性,導致工期延誤。

2.冬季施工方法。

(1)蓄熱法施工。蓄熱法是指將混凝土原材料(水、砂、石)進行預熱,然后在攪拌、運輸和澆筑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正溫度,利用保溫材料覆蓋混凝土,以防止熱量過快散失,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熱,使混凝土在正溫條件下提高強度。蓄熱法適合用于氣溫不太寒冷的地區或秋冬及冬末的施工。蓄熱法施工需要進行熱工計算。

(2)蒸汽養護法施工。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當需要混凝土強度快速增長而蓄熱法無法滿足要求時,通常采用蒸汽養護法。

(3)電熱法施工。電熱法設備簡單,效果迅速,可在任何氣溫下使用,因此在工程要求緊急且條件允許時,可以實施。我國的電熱法主要分為直接加熱法和間接加熱法。

(4)化學外加劑法。我國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開始使用化學外加劑始于1950年代,目前已有五種主要類型,分別是氯鹽及其復合劑、三乙酵胺及其復合劑、硫酸鈉及其復合劑、亞硝酸鈉及其復合劑、以及減水劑及其復合劑。氯鹽的優點在于施工簡便,無需加熱,能夠降低工程費用約20%,但其缺點是硬化慢、早期強度低,并且加劇鋼筋銹蝕。氯鹽的使用量和范圍已受到限制。

(5)遠紅外線法養護。該方法通過遠紅外輻射器向新澆筑的混凝土發射遠紅外線,新拌混凝土與遠紅外線的吸收介質之間在共振作用下,介質分子進行強烈運動,將輻射能有效轉化為熱能,從而對混凝土進行密封輻射加熱,使其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所需的強度。由于遠紅外線養護時間短、效果好,而且能源多樣,隨著技術研究的深入應用,這項技術為冬季混凝土施工開辟了新的途徑。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藝

1.混凝土的攪拌。在常溫條件下進行施工時,通常選擇自落式攪拌機來攪拌塑性混凝土,而干硬性混凝土則宜使用強制式攪拌機。在冬季施工時,除了考慮上述因素,還應注意混凝土水灰比的控制和外加劑的添加,宜選用強制式攪拌機,以確保混凝土的攪拌質量。冬季施工時還需合理選擇攪拌機的型號,確定裝料容積、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等。

(1)裝料容積。混凝土攪拌機的規格通常以裝料容積標識,裝料容積一般為攪拌幾何容積的1/2至1/3。一次攪拌完成的混凝土體積稱為出料容積,約占裝料容積的55%-75%。混凝土攪拌機的規格通常用出料容積(m3)×1000來標定,常用規格包括150L、250L、350L等。

(2)投料順序。冬季攪拌混凝土時,合理的投料順序應考慮材料的加熱條件。一般應先投入加熱的水和骨料,攪拌一定時間后,當水溫降至約40℃時,再加入水泥,繼續攪拌至設定的時間,以避免水泥出現假凝現象。

(3)攪拌時間。為確保各組分材料之間的熱平衡,冬季配制混凝土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相比常溫下的攪拌時間,建議增加至1.5倍。

2.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

(1)混凝土的運輸。在混凝土拌和物出機后,應及時運輸到澆筑地點。在運輸過程中,需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溫度過快下降及凍結現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強運輸工具的保溫覆蓋,或者制作專用的保溫運輸車,或使用加熱設備進行運輸。運輸途中,混凝土溫度每小時降低不得超過5~6℃。混凝土澆筑的初溫除了與拌和物的出機溫度相關外,還主要受到運輸過程中的熱量保存影響。運輸速度要快,運輸距離要短,倒運次數要少,并且保溫效果要好。

(2)混凝土澆筑。在澆筑之前,必須清理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及污垢。施工縫處接槎澆筑混凝土時,應去除水泥薄膜與松動的石子,并將其表面濕潤清洗,同時確保接縫處的原混凝土溫度高于2℃,隨后涂抹水泥漿或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的砂漿層。當已澆筑混凝土的強度超過1.2MPa時,方可進行下一步澆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熱風機清除模板與鋼筋上的冰雪并進行預熱。當分層澆筑厚重整體式結構時,已澆筑層的混凝土溫度在被上層混凝土覆蓋時,不得低于熱工計算的最低要求,也不應低于2℃。對于與內部接頭的混凝土(或砂漿)澆筑前,應先將接觸面的溫度加熱至正溫。澆筑后的接頭混凝土(或砂漿)在溫度控制在不超過45℃的條件下,需養護至設計要求強度;若設計無相關要求,則強度不得低于設計標號的70%。在冬季,一般不得在強凍脹性地基上澆筑混凝土;在弱凍脹性地基上澆筑時,需對地基土進行保溫;而在非凍脹性地基上澆筑時,可以不考慮土對混凝土的凍脹影響,但在受凍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得低于受凍臨界強度。

3.蓄熱法養護。混凝土采用蓄熱法養護,是通過對原材料進行加熱及水泥水化熱所產生的熱量,適當保溫以延緩混凝土降溫,使其在降溫至0℃之前達到預期強度的施工方法。

(1)蓄熱法的適用范圍:蓄熱法適用于初冬或早春季節,室外日均氣溫為-10℃,最低氣溫不低于-15℃的環境。由于蓄熱法施工簡單,冬季施工費用相對較低,且易于確保施工質量,因此在冬季施工中應優先選用。蓄熱法所用保溫材料應優先選擇傳熱系數小、價格低及易于獲得的地方材料。

(2)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在寒冷地區進行混凝土冬期施工,由于多種因素,要求混凝土完全不受凍既不現實也不經濟。這需要增加很多防護措施,且往往導致工期延長。在一定條件下,允許混凝土在早期受凍而不損害其各項性能,以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新澆混凝土在受凍前需達到某一初始強度值后再遭遇凍結,當溫度恢復正常后,混凝土強度仍會繼續增長,經過28天的養護后,其后期強度可達到設計標值的95%以上。這一初始強度值即為混凝土早期受凍的允許臨界強度。

冬天混凝土施工方案 4篇

一、冬季施工準備

為確保我公司所生產的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達到龍建集團二十分公司的質量標準,將依據《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的相關規定進行施工。在大氣溫度連續五天內平均氣溫低于5℃時,施工將正式啟動,并持續到次年3月中旬,當連續五天內平均氣溫高于5℃時,冬季施工將結束。根據冬季施工的實際情況及相關的規程,我方制定以下實施措施:

二、成立冬季施工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

三、準備工作:

1、確定冬季施工所需的各種原材料。

包括砂、石、水泥的選擇與儲存,以及防凍劑的選用,確保冬季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與確認;由試驗室負責。

2、對冬季加熱鍋爐進行檢修,同時做好外加劑的保溫防凍措施,確保室外管道及水箱的防凍處理;由生產經營部樸順成負責。

3、采購冬季施工所需的砂石料及其他物資,材料部根據各部門上報的計劃進行采購;由魏向東負責。

4、管理混凝土運輸車輛,確保防凍保溫措施落實;由惠炳友負責。

四、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措施:

1、原材料要求:

1)水泥:冬季施工時應使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28天強度不得低于42.5Mpa。我們將繼續使用質量穩定的北京琉璃河水泥廠生產的長城牌P.O42.5水泥。

2)防凍劑:冬季施工前,將由試驗室選取一種無氯鹽、無尿素、無污染的防凍劑,在對樣品進行檢驗后,確保其符合JC475-2004防凍劑標準;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批量進貨,從而保證混凝土滿足冬季施工的要求。我站的試驗室根據相關標準進行了多次試驗,選定了北京豐盛建材廠生產的JH-10型復合防凍劑。

3)砂料:在冬前要保證充足的砂石儲備,十一月后進場的砂石含水量不得超過3%,以防止濕砂石凍結成塊,無法使用;同時不得含有冰雪、凍塊等雜物。此事項材料部已妥善處理。

4)攪拌用水:我們設有專用的鍋爐,以滿足生產熱水的需求,水溫控制標準如下:

當大氣溫度在5℃至-5℃之間時,拌合用水溫度不得低于40℃;

當大氣溫度在-5℃至-10℃之間時,拌合用水溫度不得低于60℃;

當大氣溫度在-10℃至-15℃之間時,拌合用水溫度不得低于70℃;

確保水溫不超過80℃。

2、配合比設計及確定:

根據《普通混凝土設計規程》和《冬季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設計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選擇必須遵循市建委的相關規定并滿足用量及摻量的要求。在標養28天強度結果出來后,最終確定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生產過程的技術要求:

1)在冬季施工期間,需做好溫度記錄,每天記錄大氣溫度,并在6:00和15:00各測一次最低和最高溫度。

2)原材料及混凝土溫度記錄:生產過程中,每天需分六次測量即將使用的砂、石、水和攪拌機周圍的環境溫度,并實時監控混凝土出機溫度和入模溫度。開盤后,第一車混凝土出機溫度須達到技術要求后才能批量生產,否則需及時調整水溫。混凝土拌合物出機溫度不得低于15℃,施工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如施工現場有特殊要求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調整。

3)在混凝土開盤之前,需用熱水或蒸汽沖洗攪拌機,攪拌時間應為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以確保混凝土拌合物充分攪拌均勻。

4)拌合投料順序應遵循:先加入砂、石、水攪拌不少于5秒后,再加入水泥、外加劑及摻合料,攪拌時間不得少于30秒,禁止80℃以上的熱水直接與水泥接觸。

5)在鏟運砂石料時需注意是否有凍塊,若發現少量凍塊,應用鏟車拍碎后使用;若有大量凍塊,應鏟運至其他場地,待處理后再使用,禁止凍塊砂石裝入備料倉內。

6)施工現場需具備冬季施工的保溫措施,如現場不具備保溫條件的結構部位,應通過雙方協商明確責任并制定措施。

7)若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需暫停生產,雙方應及時溝通;泵送作業時務必將泵及管道內混凝土排除干凈或進行循環作業,防止混凝土受凍影響后續作業。

五、運輸及卸料

1、進入冬季施工后,我站將對罐車加保溫套,接料前先用熱水沖洗轉動車罐數分鐘以排除積水后再灌裝混凝土;從我站到加州水郡高爾夫會所工地的運輸距離為18公里,我們將盡量提高運輸速度,確保及時到達施工現場。

2、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后,控制卸料入模溫度不低于國家標準5℃;值班調度要做好車輛調配與協調工作,盡量避免施工現場的車輛擁堵,確保混凝土盡早澆筑完畢。

3、罐車司機需在發貨單上記錄清楚到達時間和澆注完畢的時間,混凝土到達現場后至開始澆注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

4、希望貴方能安排人員迅速完成已達現場混凝土的澆筑,以避免混凝土因時間過長導致坍落度和溫度的損失。

六、生產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1、砼罐車和泵車必須及時清洗,清除體內殘渣并排放余水,確保自備水箱的水排放干凈,以免造成冰凍;清洗車輛需在指定地點,禁止隨意亂洗亂倒,以防現場結冰導致路滑。

2、備料倉內不得儲存隔夜砂石,以防產生凍塊影響后續生產。

3、生產結束后,要將外加劑、水等管道及水箱中的余水全部放干凈。

七、施工注意事項

1、根據北京市的氣候特點,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可采用蓄熱法或綜合蓄熱法進行養護,并做好應對氣溫驟降的保溫準備。

2、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及污物,禁止使用蒸汽融化冰雪,以避免再度結冰。

3、混凝土運到現場后應盡快入模,澆筑完畢后,需在混凝土表面使用塑料薄膜等防水材料覆蓋,并采取保溫措施;切勿采用潮濕的保溫材料,也不得將其直接覆蓋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在養護期間應避免外露表面,并防止風干和失水。

4、做好混凝土的入模及養護溫度測量工作。施工時應合理設置測溫點,以監測混凝土的溫度。測溫點埋入深度應為10-15厘米,或為板或墻厚度的一半;在混凝土達到抗凍臨界強度(4Mpa)之前,應每隔2小時測一次,之后每隔6小時測一次,同時記錄環境溫度。測溫儀器應與外界隔離,并在測溫孔內保持不少于3分鐘。

5、冬季施工中,模板和保溫層應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并冷卻至5℃后方可拆卸;當混凝土溫度與外環境溫度相差超過20℃時,拆模后應及時覆蓋,以緩慢冷卻。

6、在負溫條件下,嚴禁澆水養護,混凝土外露表面必須覆蓋。

7、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之前,禁止踩踏或安裝模板、支架。

8、冬季施工的大體積混凝土或其他特別技術要求時,需提前與攪拌站溝通,制定技術方案,以確保冬季施工質量。

9、按照規定留置標養試塊及同條件試塊,確保標養條件符合要求,同條件試塊的養護條件應與施工部位的養護條件一致。

10、如有其他特殊要求,雙方應協商解決。

冬天混凝土施工方案 5篇

 一、編制依據

1、編制本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參考標準及規范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104-97《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范》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210-200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二、工程概況

本項目位于某城市的中心區域,周邊交通便利,土壤條件良好,混凝土澆筑面積約為5萬㎡。為確保工程順利推進,需要在冬季施工期間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進度。

項目部主要負責混凝土澆筑、路面硬化及相關附屬工程的施工。考慮到冬季施工的特殊性,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施工進度,將制定詳細的冬季施工方案。

1、根據當地氣象資料,當外界氣溫連續5天低于5℃時,即啟動冬季施工模式,直至次年春季氣溫穩定回升。

 三、施工安排

3.1人員安排

為確保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順利進行,需成立冬季施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3.2冬季施工項目

在冬季施工期間,主要包括混凝土澆筑、養護以及相關的防凍措施等。

3.3施工進度計劃

(1)在冬季施工階段,結合工程特點與相關規定,對各個分項工程進行合理安排。

(2)確保冬季施工期間必須完成的項目能夠按照預定時間節點推進,措施必須到位。

 四、冬季準備工作

4.1組織措施

(1)在進入冬季施工之前,需組織相關人員編制冬季施工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學習與交底。

(2)在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相關業務培訓,明確職責,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3)保持與氣象臺的聯系,及時獲取天氣預報,防止突發寒流的影響。

4.2圖紙準備

對冬季施工項目的施工圖紙進行復核,確保其適應冬季施工的要求,若不適合,需及時調整。

4.3材料準備

(1)對液態和易凍材料進行合理儲備,確保冬季施工前充足,儲存環境需保持溫暖。

(2)在冬季施工期間,進場材料需做好防護,并合理碼放,遠離潮濕和風寒。

(3)準備封堵材料,檢查封閉施工現場的工作,防止寒氣進入。

(4)對易燃、易爆材料進行專庫管理,并備齊滅火器材。

4.4機械準備

冬季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和工具應妥善保管,避免浸泡在雨雪中,并定期檢查電氣設施。

4.5技術準備

(1)工程管理人員需熟悉相關標準及冬季施工知識。

(2)技術人員需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確保冬季施工方案落實到位。

 五、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5.1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澆筑應在室溫維持在5℃以上,避免溫度劇烈波動。

(2)混凝土在澆筑前,應使用適當的防凍劑,并確保攪拌均勻。

(3)澆筑完成后,應及時覆蓋保溫材料,確保混凝土的溫度不低于5℃。

5.2養護

(1)混凝土養護期間,應保持濕潤,并做好防凍措施。

(2)養護時,應定期檢查混凝土表面溫度,確保其在規定范圍內。

 六、施工管理措施

1、氣溫低于5℃時,立即實施冬季施工防護措施,并記錄每日溫度、濕度。

2、確保施工現場重要區域的臨時封閉,保持室內溫度。

3、冬季施工中需保持環境的恒溫和恒濕,避免因濕度過高產生凝結水。

 七、質量保證措施

1、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相關技術規范進行施工。

2、特殊材料需先進行試驗,確保工藝參數符合要求。

3、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質量要求與注意事項。

4、隨時對施工過程進行質量檢查,確保符合驗收標準。

5、加強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處理關鍵問題,確保最終工程質量。

 八、安全措施

1、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持證上崗。

2、施工現場禁止吸煙,明火作業需審批并設立專人看管。

3、統一布置電源設施,并做好防護,禁止私拉亂接。

4、施工過程中保持良好通風,及時處理廢棄材料。

5、高處作業應確保安全措施到位,必要時搭設腳手架。

6、使用電動工具時,務必遵循操作規程,確保安全。

7、消防措施

(1)指定消防負責人,負責消防安全監管。

(2)嚴格執行防火規定,確保施工安全。

(3)施工現場嚴禁吸煙,明火作業需辦理相關證書。

冬天混凝土施工方案 6篇

 一、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概述

結合本項目的施工進度與總體安排,并考慮到當地冬季氣候特點,我們決定從今天起實施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該方案著眼于確保工程質量及安全,確保施工過程不受低溫天氣影響,特別是屋面混凝土結構層和內外墻抹灰作業的順利開展。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我們計劃完成這些關鍵工作。

 二、方案實施的組織結構

1、組織構成:

為確保冬季施工方案的有效執行,我們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導的管理班子。施工員負責具體技術措施的落實,質量員負責工程質量的檢查,安全員確保冬季施工安全,材料員保證施工物資的及時供給,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冬季施工管理機制。

項目經理:xxx,負責整體協調

施工員:xxx,負責技術措施的落實

質量員:xxx,負責質量檢查與控制

安全員:xxx,負責安全責任落實

材料員:xxx,負責物資保障

2、物資保障:目前,冬季施工所需的物資已準備到位:

電熱保溫棉氈100條

保溫棉氈300條

混凝土早強防凍劑300kg(大地牌,西安產)

塑料保溫膜600㎡

保溫燃料700kg

備用加熱水桶3個(每個容積2m3)

3、氣候影響與應對措施:

1、每日安排專人監測氣溫,并做好記錄,至少記錄4次。如果整天的平均氣溫低于-5℃,應立即停止該區域的施工;如果連續五天的平均氣溫低于-5℃,則應暫停全項目施工。

2、我們將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通常選擇在溫暖的白天進行施工(早9點至下午4點),其余時間用于保溫養護,避免在夜間低溫時段進行施工。

 三、施工技術措施的保障

依據《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當室外溫度連續五天低于5℃時,需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1、技術措施:

本工程將采用自拌混凝土以及砂漿,結合蓄熱法和防凍劑,確保混凝土達到抗凍臨界溫度。具體防護措施包括:屋面板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膜和一層電熱保溫棉氈,外加兩層麻袋片及一層保溫棉氈。我們將確保入模溫度不低于5℃。

冬期施工期間需多保留兩組試塊用于養護檢測,一組用來測試混凝土在受凍前的臨界強度,另一組用于28天后的強度測試。這些試塊將在澆筑現場取樣制作并進行規范的養護。

2、由于冬季常出現大風和寒流,氣溫驟降,我們將在建筑物的西側和北側采取防寒舉措。在外腳手架上加裝編織布,對墻面的小洞口用麻袋圍擋,較大的開口則用塑料薄膜、不燃聚苯板或木板封閉,確保防風及保溫效果。

3、混凝土的澆筑時間應盡量安排在上午進行。白天的負溫只在少數寒流來襲時出現,故選擇上午有利于混凝土的早期正溫養護。在夜間氣溫降低時,由于水化熱的作用,混凝土內的溫度會有所上升,從而保證良好的早期溫度環境。白天澆筑混凝土時,因環境溫度與混凝土出機口溫度差小,有助于減少熱量損失,確保初期的養護溫度。

4、冬期施工前,所有材料、機械及工具需提前準備齊全,并落實專人負責、統一調度。需密切關注天氣預報,確保溫度監測工作到位。測溫工作應包括:日最高、最低氣溫,混凝土、砂漿攪拌前的水、石子、外加劑溫度,混凝土的出料及澆筑階段的溫度等,以確保混凝土和砂漿在運輸過程中的保溫工作到位。

5、為防止混凝土受凍,我們需關注天氣預報,確保在風力達到5級以上時暫停澆筑,且澆筑時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如施工作業夜間環境溫度低于-15℃,則需適時調整施工安排。

6、進行內墻體抹灰施工時,應采取保溫措施,采用火爐加溫,并增設蒸汽桶以確保室內適度和溫度。

7、抹灰施工的溫度控制應參照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相關控制措施。基層抹灰需在界面劑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用1:2.5水泥砂漿進行打底,每層厚度不得超過10mm,并確保每層在前一層凝固后再進行。抹灰拉毛灰的配比為水泥∶砂=1∶2.5,且在施工作業前需對底灰澆水,以保證適宜的濕度條件。

 四、安全保障措施

1、冬季低溫天氣容易導致鋼結構的韌性降低,因此每日應定期檢查腳手架固定螺栓、連接扣件及安全網等,確保無裂紋和變形,及時處理隱患并做好記錄。

2、高空作業時,所有人員應佩戴安全帶、穿防滑鞋,以防止高空墜落。施工現場需及時清理積水、積雪與冰面,并確保斜道上設置可靠的防滑設施。

大雪后,務必清掃架子上的積雪,并檢查馬道平臺,如有松動下沉現象,立即處理。

3、施工時應注意防燙傷,特別是在接觸熱水或氣源時。現場明火使用需加強管理,并確保使用煤氣時保持良好通風,以預防煤氣中毒事故。

4、現場明火作業必須經項目經理部簽字的動火證,確保消防設施完備,并在施工現場顯著標記消防用水、滅火器及消火栓,避免隨意挪用。

5、禁止將食品與施工用品混放,尤其是對亞硝酸鈉等有毒物質必須加以妥善保管,以防誤食。

6、加強施工層的臨邊防護及龍門架口的安全設施檢查,發現隱患時需要及時排除。

7、配電設施需統一布置并加鎖,以防隨意拉線。應專人負責安全用電管理,并進行定期檢查,確保施工用電安全,做好記錄。

加強夜間巡邏,確保防火、防盜,創造有利條件以保證工程質量與進度。

8、在抹灰施工前,需檢查腳手架的安全性,每班前后都應確認腳手架的牢固性,若發現不安全因素,需立即處理。同時要定期清理腳手板上的雜物,保證施工環境安全。

9、在室內采用明火加強保溫時,需在使用前報負責人審查并檢查安全,并安排專人值守,特別是在夜間,值守人員不得擅自離開。

《混凝土冬季施工計劃(實用6篇)》.doc
將本文下載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導出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浦城县| 宁强县| 安达市| 平果县| 武义县| 礼泉县| 临朐县| 巢湖市| 玉树县| 辽源市| 南投县| 长岛县| 盖州市| 昭觉县| 连云港市| 湘潭县| 珲春市| 社会| 新宁县| 承德市| 自治县| 龙江县| 兴安县| 平昌县| 乐清市| 岳西县| 若尔盖县| 维西| 潞西市| 思茅市| 韶关市| 汝州市| 穆棱市| 孟连| 抚松县| 加查县| 宣城市| 广东省| 宁河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