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工作計劃方案
危房改造實施方案不僅僅是消除安全隱患,更是提升居住環境與生活質量的關鍵舉措。通過科學評估和因地制宜的改造措施,我們不僅要重建房屋的安全性,更要關注居民的參與感與滿意度,確保每一處改造都能真正實現“安居樂業”的目標。此方案的實施,將為改善人居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根據《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州發展改革委、州財政局關于印發黔東南州20xx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黔東南建通〔20xx〕28號)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錦屏縣20xx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錦府辦發〔20xx〕8號)精神,為確保我鎮20xx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結合本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造計劃任務
20xx年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計劃完成危房改造任務300戶。
二、改造對象及補助標準
優先解決最危急和最困難群眾的危房改造問題;重點結合我鎮20xx年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脫貧任務,確保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農村危房的類別由原來的“四類三級”簡化為“兩類三級”,即將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農村低保戶和五保戶中的危房戶認定為貧困戶,其余的農村困難住房戶則被認定為困難戶。危房等級分為一級危房、二級危房和三級危房。
為了切實改善貧困戶的住房安全,同時兼顧一般困難群眾的危房改造,各類農村危房的政府補助標準調整如下:
貧困戶:一級危房戶補助4萬元,二級危房戶補助2萬元,三級危房戶補助1.5萬元。
困難戶:一級危房戶補助1萬元,二級危房戶補助0.5萬元,三級危房戶補助0.3萬元。
三、改造時限
20xx年3月底啟動,6月底前開工率不得低于85%,11月底前主體工程要全部完成,12月底前完成竣工驗收。
四、改造要求及措施
(一)危房改造方式。開展農村危房改造時,需堅持個人自籌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多方位、多渠道籌集改造資金;堅持舊房利用與新房建設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多種方式推進危房改造;堅持統一組織建設維修與住房自主修繕相結合的方法,切實確保推進危房改造工作。原則上,一級危房采取拆除重建或異地新建方式進行改造,二、三級危房則以修繕加固為主。改造工作要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與村莊整治、土地整治、村莊綠化等工作相協調,綜合考慮移民搬遷、殘疾人住房改造及農村困難群眾的意愿,采取新建、改造、修繕等多種方式,確保危房改造工作的完成。
1、新建住房。對于沒有住房或現有住房無法居住的,若本村房源無法解決的,可以采用新建的方式。
2、改建住房。對于原住房已成危房但還有一定利用價值的,可以通過改建的方式解決。
3、修繕住房。對于原住房嚴重破損但經修繕后仍能使用的,可以采取修繕原住房的方式。
(二)危房改造要求。
1、各村在分解改造任務時,獲得貧困戶補助的農危改戶必須為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或屬于農村五保、低保戶對象(具體名單由鎮扶貧辦和鎮民政辦確認)。申請危房改造的貧困戶和困難戶須按改造時限等要求完成,逾期未完成的,將不予補助,并另行調整危房改造戶任務指標。
2、對于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困難家庭,子女有經濟能力但不履行贍養義務造成住房困難的,享受過危房改造資金補助的,將不在此次解決范圍內(違反計生政策的戶需處理好計生問題后方可申請實施)。
3、嚴格控制新建房屋面積,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的要求,貧困戶一級危房的住房面積應達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戶均建筑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以內,3人以上農戶(含3人)的人均建筑面積不得超過18平方米。
4、質量標準。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要注重改善房屋安全隱患,確保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實用、經濟”。具體要求包括:(1)新建和改建住房應為單層磚混或磚木結構平房,地面鋪設水泥,內外墻壁刷漆,確保安全實用。(2)修繕住房可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墻壁維護、屋頂修繕、鋪設水泥地面、刷漆等,確保安全適用。
5、對于列入20xx年整村、整自然寨、整組搬遷的村,原則上不再安排危房改造指標。
(三)工作程序。
1、戶主申請。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家庭需以戶主身份向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每戶一申請,原則上一戶只能享受一次危房改造),填寫《國家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申請表》,并提供戶籍、貧困人口信息卡、計生誠信證明、住房和低保等相關證明材料。
2、評議公示。村民委員會對申請表進行評議,確定危房改造對象及等級,并進行公示,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評議公示后,符合條件的由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報鎮政府;不符合條件的應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3、審查公示。鎮政府對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等方式核實申請人住房和家庭經濟狀況。符合條件的報鎮建設、民政部門審批;不符合條件的將材料退回村委員會并解釋原因。審查結果需在鎮政府政務公開欄進行公示。
4、核準上報。民政部門主要對低保戶和優撫對象進行復核,建設部門主要對危房改造戶情況進行復核,符合條件的將核準享受農村危房改造優惠政策,并按年提出分批危房改造計劃,報鎮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由鎮人民政府申請補助。
5、組織實施。各村民委員會要嚴格按照人民政府的要求,認真落實危房改造工作,建立相應的工作目標和責任追究制度。
(四)組織和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全鎮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領導,鎮政府成立由鎮長李偉為組長,武裝部長王偉為副組長,各包村干部以及村建辦、國土所、扶貧辦、民政辦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規劃、指導、協調和組織實施等工作。各村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村委主任為第一責任人,指定1名副職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2、強化宣傳力度。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變化,各村要利用新聞媒體、廣播、村內宣傳欄以及發放政策明白卡,廣泛宣傳改造對象及政府補助標準,提高政策的知曉度。
3、明確工作責任。危房改造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各村要明確任務,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落實。鎮直單位要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履行各自職責。扶貧辦、民政辦負責確認農村貧困戶、農村低保戶和優撫對象等困難群眾,配合落實組織實施工作。國土所負責落實必要的農村危房改造宅基地用地計劃指標,鎮政府定期對各村的危房改造工作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
4、完善工作機制。危房改造工作需建立“層層分解任務,級級落實責任,及時反饋信息,定期督查工作,年終考核”的目標責任制,并建立長效的、動態的危房改造工作機制和監管機制。要完善補助資金公示制度、審核制度和透明管理撥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