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調研總結報告(精選5篇)
小學生的調查報告揭示了當前校園內環保意識的普遍不足。通過問卷和實地觀察,調查顯示,盡管有部分同學積極撿垃圾,但大多數同學對環境清潔的關注度不高,尤其在食堂和操場附近存在垃圾隨意丟棄的現象。調查還指出,學生們在面對環保問題時的應變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只有少數同學具備基本的環保意識。為改善這一情況,報告建議學校和家長應加強環保教育,鼓勵學生參與實際操作,并定期進行環?;顒?,以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行動力。
小學生的調查報告 篇1
我們的環境與生活息息相關,這就像鳥與天空,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深圳是一座美麗的現代化城市?!谤i城飛揚,未來深圳”正是對這座城市最好的詮釋。深圳不僅風景如畫,但在這美麗的背后卻隱藏著一絲“憂慮”,因為一些市民的環境意識不強,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和諧的“陰影”。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進行了一個關于環境狀況的調查。
小學生調查報告中提到:塑料污染,令人堪憂!
塑料的出現無疑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垃圾卻讓我們的環境承受著沉重的負擔。
塑料浪費:在我們班級和校園的垃圾桶旁,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塑料瓶和袋子被隨意丟棄,顏色各異,五光十色。一個個空的飲料瓶躺在垃圾堆里,令人心痛。
塑料回收:經過調查,我發現大部分人(高達90%)并沒有認真區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垃圾。這種“混合”現象是塑料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大家能將垃圾分類,有效進行回收,塑料污染將會大大減輕,而我們的生活環境則會煥然一新。
一次性塑料袋:現代生活中,一次性產品雖然方便,但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一次性產品不僅浪費資源,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比如,我們日常購物時常用到的塑料袋,雖然方便,但幾乎每家每戶都在使用。人們總覺得便宜又實用,卻不知道這些塑料袋的隨意丟棄正在無情地破壞我們的生態環境。
小學生調查報告還提及,水體污染,健康隱患。
水是生命之源,缺水則無法滋養萬物。“清澈的小溪,魚兒游動”似乎成了過去,水質的惡化令人堪憂?;蛟S有人會說,城市中有瓶裝水可供飲用,但這并不是解決水污染的根本辦法,瓶裝水也會消耗水資源,并且長期飲用瓶裝水對身體健康并無益處。
圳水調查:我曾到深圳某條小河邊進行調查,發現這里的水質已遭到嚴重污染。河水渾濁,水面漂浮著不少塑料垃圾,刺鼻的異味隨風而來。原來,這里周圍有很多缺乏環保意識的人,他們在河邊隨意傾倒生活廢物,造成了環境的嚴重破壞。即使小河經過治理,仍然因為泥沙和流失的水土,而難以恢復清澈的樣子。我還看到附近有工業廢物堆積如山。
所以,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何飲用的水總是帶著一股異味。這是對環境破壞的警示。
在小學生調查報告中,我深受啟發:我們需要從現在起,積極行動起來。我和同學們組成了環保小組,開展環?;顒?,努力成為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小學生的調查報告 篇2
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小學生們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增加。許多同學在課后并沒有養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特別是在保護視力方面。我決定在班級里對同學們的視力狀況進行一次調查。
調查結果
這次調查我共收集了30位同學的數據。結果顯示,只有3位同學的視力在5.0以上,約占調查人數的10%。有一只眼睛在5.0以上,另一只在4.0-4.9之間的有8位。兩只眼睛的視力都在4.0-4.9之間的有19位。由此可見,同學們的視力普遍不佳。
分析
根據我的觀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同學們缺乏保護眼睛的意識。在寫作業時,許多同學并沒有保持合適的書寫距離,導致眼睛疲勞。長時間盯著屏幕看電視或電腦也對眼睛造成了傷害。顯然,這些不良習慣是視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必須從小樹立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建議
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中不要看明亮的屏幕。對于需要長時間寫作業、上網或看電視的同學,建議每半小時休息5-10分鐘,閉眼放松,或進行眼保健操,以緩解眼睛的疲勞。
結論
眼睛是我們獲取世界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保護眼睛至關重要。我們必須立即增強保護視力的意識,否則將可能面臨失去清晰視力的嚴重后果!
小學生的調查報告 篇3
在我們的校園里,你是否發現,有一些問題正在悄然影響著我們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這些問題就像潛藏的暗礁,隨時可能影響到我們的學習氛圍。我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記錄了我們班級的一些學習情況,下面是我調查的結果。
我對班上的同學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有30位同學參與,其中有12位同學反饋出了學習上的困擾,比例達到了40%。這些困擾主要包括:課后作業量過大、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及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不暢等。其中,作業量過大是最普遍的問題,許多同學表示放學后常常要加班加點完成作業,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休息和娛樂,同時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在一個小時的課堂上,多數同學容易走神,難以保持長時間的專注。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了許多同學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比如,有的同學習慣于一味死記硬背,而不去理解知識的本質;還有的同學在備考時,沒有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結果臨近考試時才匆忙復習,效果往往不理想。某些同學在與同學交流時也感到困惑,溝通不暢使得合作學習的效果打了折扣。
由此,我建議大家應該更加分配好自己的學習時間,做一個合理的作息表。學習方法方面,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不妨試試制定學習計劃,通過有效的復習和交流,增強學習的樂趣和效果。只有這樣,我們的小學生涯才能更加豐富多彩,健康成長。
小學生的調查報告 篇4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我在學校聽到同學們談論有關環境保護的話題,這讓我對小學生在校園內的環保行為產生了興趣。我決定對我們學校的環保情況進行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觀察。
三、調查情況和材料整理
在這次調查中,我共發放了2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84份。調查結果顯示,有76名同學表示他們在校園內會隨手撿起垃圾,而108名同學則表示他們不太關注校園環境的清潔。通過實地觀察,我發現,在一些地方,雖然有垃圾桶,但仍然會看到一些垃圾隨意丟棄在地上,尤其是在食堂和操場附近。
我注意到在清晨和放學時段,部分同學在校園內騎自行車時并不遵守規則,這可能會影響到周圍的環境和其他同學的安全。經過統計,我們發現,有96名同學能夠遵守校園的環保規定,而其余的88名同學在環保方面表現得不夠積極。
四、結論
通過調查,我發現有近一半的同學在校園內環保意識不強,撿垃圾的人數雖然占了部分,但仍不足以讓校園環境保持整潔。為了營造更好的校園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提高環保意識,積極參與校園的環保行動,不隨意丟棄垃圾,遵守校園規則,共同維護我們美麗的學習環境。
小學生的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小學生的環保意識狀況。
2、改善教室及活動區域的衛生環境。
3、促使校園環境的整潔與美觀。
4、通過總結調查結果來提升學生們的環保意識。
二、時間與地點:
1、時間:
2、地點:某某小學四年級教室
3、調查人:張三
4、調查對象:本班的學生
三、調查過程
1、在5月23日上午,我走進四年級教室,準備對同學們進行調查。我事先設計好的調查問卷向全班32位同學發放,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順利完成了本次活動。雖然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我也收獲頗豐。
四、調查問題:
簡答題1:如果你看到路上有人亂扔垃圾,你會怎么做?
簡答題2:如果你在地上發現了垃圾,你會采取什么行動?
簡答題3:如果你有一張紙,而周圍沒有垃圾箱,你會如何處理?
簡答題4:在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下,你會隨意扔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通過被調查學生的回答,我們可以分析他們在不同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和環保意識。
2、根據他們對環保問題的認識和應對措施,可以判斷出他們的環保意識水平。
結果顯示,經過我的調查,了解到有18位同學的環保意識一般,12位同學的環保意識較強,還有2位同學的環保意識非常薄弱。
六、調查分析:
這個結果讓我感到震驚,在這32位同學中,只有少數同學具備基本的環保意識,而大多數同學對個人的環保行為完全不加關注。調查顯示,我們班級學生中,有一半的人在環保意識方面嚴重不足。
七、結論:
1、我班同學的環保意識較為薄弱,在遇到問題時做出的決策往往草率、隨意。
2、我班同學對環保的認識不夠深入,對于一些應該自己處理的細節問題也表現得很不在意。
3、我班同學在環境衛生方面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還有同學將垃圾扔進綠化帶。
八、建議:
1、學校應積極開展一些提高學生環保意識的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實際操作。
2、家長也應注重對孩子的環保教育,培養他們的相關知識和能力。
3、開展一次針對環保的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4、每個班級應配備一個環保箱,建議學生定期記錄環保衛生狀態,并提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