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調查問卷分析心得體會8篇
多個關于社會治安狀況的調研報告顯示,盡管總體治安滿意度較高,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表明,受訪者大多感到安全,認為治安環境有所改善,執法力度較強,居民參與治安工作的積極性高。然而,流竄犯罪、社會矛盾及青少年犯罪等問題仍然突出,影響居民的安全感。針對這些問題,建議加強法制宣傳、提升警力配置、增強社區治安組織及完善矛盾調解機制,以期構建更加和諧的社會治安環境。
治安問題調研報告 篇1
為了深入了解某地區的社會治安狀況,我于20__年暑假進行了針對治安問題的問卷調研活動。本次調研旨在從民眾的角度出發,客觀反映一年來大家對社會環境及治安問題的關注程度和感受。調研結果顯示,20__年整體群眾對治安的滿意度較高,但仍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問題。現將調研結果詳細報告如下:
一、被調研者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主要集中在某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總人口約2萬余人,轄區覆蓋多個行政村和街道居委會,土地面積豐富。為確保代表性,我采用了隨機抽樣的方式,共調查了1000名居民。
在被調研者構成中,性別比例相對均衡,男性占72.1%,女性占27.9%。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學歷的有501人,占50.1%;中等教育學歷的有362人,占36.2%;高等教育學歷的有87人,占8.7%。
二、調研的主要內容與結果
大部分受訪群眾表示對當地的治安環境感到滿意,整體評價趨向積極,表現為:
1、絕大多數群眾在當前治安環境下感到安全,這表明當地的公共安全指數較高。在被調查者中,有909人表示感到“安全”,占90.9%,另有60人認為“基本安全”,占6%。這表明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在此地生活和工作是安全的。
2、對于社會治安的評價呈現良好態勢,915人認為社會治安狀況“好”,占91.5%,66人認為“一般”,占6.6%。另外,81.48%的受訪者認為與去年相比,治安情況“明顯好轉”,而認為“與以前一樣”的占14.64%。這些數據表明,群眾普遍認為治安狀況有所改善。
3、人民群眾普遍認為當地執法部門在打擊犯罪方面的力度大,921人認可打擊力度較強,占92.1%。這反映了地方政府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4、參與社會治安工作的居民積極性高,931人表示社區對參與治安工作的宣傳力度大,占93.1%。大家對政府提出的“群防群治”的建議表示支持,說明這一新模式在群眾中得到了良好的響應。
5、群眾對政府部門執行“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評價也相對較高,有905人認為執行情況較好,占90.5%。這一結果說明,公眾對政法部門的服務態度和執法行為滿意度提升。
治安問題調研報告 篇2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我縣的治安狀況面臨新的挑戰。盡管各類社會事業蓬勃開展,交通、文化、旅游等行業日新月異,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刑事犯罪和社會治安問題的日益突出,尤其是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治安形勢愈發復雜。這些問題使得治安工作面臨新的考驗,我們亟需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對策。
一、當前治安形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刑事犯罪頻發,治安亂象顯現。我縣各類刑事案件數量逐漸增長,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安全感和生活質量。根據統計,盜竊、搶劫等案件依然高發,尤其是流竄作案的情況屢見不鮮,不法分子在城鄉結合部和偏遠地區的活動愈加猖獗。毒品犯罪案件也有所上升,給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二)治安管理力量薄弱,落實不到位。當前,我縣的公安警力配置嚴重不足,尤其在基層派出所中,民警數量遠遠不足以應對日益增長的治安需求。雖然近年來有新力量加入,卻大多數為協警,沒有執法權,這限制了治安工作的開展。經費的短缺也讓基層公安單位在日常工作中面臨諸多困難,包括缺乏必要的巡邏車輛、通訊設備等。
(三)群體性事件頻發,矛盾糾紛無法及時化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的利益沖突與矛盾也在增多,各類上訪事件時有發生,群體性事件更是屢屢引爆?;鶎痈刹吭谔幚韱栴}時的簡單粗暴態度,導致干群關系緊張,矛盾激化,許多本可通過協商解決的問題,卻演變為群體性事件,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邪教活動隱患重重,干擾社會穩定。雖然近年來對邪教的打擊力度加大,但仍有部分邪教活動在我縣悄然滋生。這類組織的滲透性較強,尤其在農村地區,一些群眾因缺乏科學知識而易受其蠱惑,給社會治安帶來了隱患。
二、針對突出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警力配置與經費保障。相關部門應重視公安隊伍建設,加大對基層治安力量的投入,確保每個派出所的警力配置達到一定標準,切實增強農村地區的治安防控能力。要加大對公安工作的經費支持,確保公安機關在日常工作中不因經費不足而影響工作效率。
(二)增強群體事件的預警機制。建立健全群體事件的監測與反饋機制,及時掌握民意動態,妥善處理群眾與政府間的矛盾,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和教育等手段,積極引導和疏導群體事件,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矛盾。
(三)嚴厲打擊邪教活動,維護社會安定。各級公安機關要加強對邪教活動的排查力度,結合群眾的情況,加大對邪教組織的打擊力度,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要強化對群眾的科學知識普及,提升其抵制邪教的能力。
(四)強化綜合防控機制。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整合各類資源,形成合力,提升治安防控能力。通過加強社區巡邏與防范,提高市民的參與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治安的良好局面。
(五)提升執法水平與服務意識。公安機關應不斷提高執法素質,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確保公正公信。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提升服務水平,讓群眾感受到安全感和滿意度。
治安問題調研報告 篇3
社會治安的狀況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為了提升社會治安環境,確保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推動經濟的全面發展,經主任會議討論決定,成立了專門調研小組,于6月10日至6月12日在我縣開展了一次關于社會治安的專題調研。調研小組通過查閱案卷、召開座談會、聽取工作匯報、實地走訪及發放問卷調查等方式,先后走訪了下寺灣鎮、道鎮及街道辦等地,召開了3場座談會,參與討論的有部分縣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機關單位負責人、居民及個體戶,共計30余人。在座談會上,調研組發放了100份問卷以收集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調研組還對下寺灣、石門、道鎮、城關等四個基層派出所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實地檢查,并于6月12日下午在縣公安局聽取了社會治安狀況的工作匯報。通過此次調研,調研組對我縣的社會治安狀況有了更為全面和客觀的了解。
一、我縣社會治安狀況的總體評價
近年來我縣圍繞創建平安社會這一主題,全力維護社會的穩定,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使得一些治安較差的地方得到了有效整治,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更好的保護,群眾的安全感明顯提升,社會治安秩序有了明顯改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我縣社會政治環境穩定,群眾性治安事件較少。在“元旦”、“春節”、“五一”黃金周、以及“兩會”等重大節日和重要會議期間,社會秩序良好,安全保衛工作扎實有效。對“門徒會”等邪教活動的打擊力度加大,許多不穩定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類群體性治安案件也得到了妥善處理。
刑事案件的偵破率較高。自20__年至20__年5月份,共立案各類刑事案件157起,成功偵破131起,破案率達87%。摧毀犯罪團伙12個,抓獲違法嫌疑人168人,其中刑事拘留168人,逮捕118人。自20__年以來,縣內僅發生命案2起,全部成功偵破,破案率達到100%。各類案件共立案33起,偵破30起,破案率高達91%。與此相比,“兩搶一盜”案件立案87起,偵破68起,破案率為78%。在20__年至20__年5月期間,共受理治安行政案件574起,查結553起,查結率為96%。與去年同期相比,治安案件數量下降了6%。
第三,專項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自20__年以來,針對我縣盜竊、賭博及油區治安問題突出的情況,縣公安局先后組織了冬季破案戰役、打擊“兩搶一盜”專項斗爭和“圣劍”行動,進一步加強了工作力度,成功破獲了一系列影響較大的案件,特別是王飛等人在城內地下室的系列盜竊案及馬進等人在麻子街的原油搶劫案件的偵破,有效遏制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民眾對我縣的社會治安狀況滿意度較高。在這次調研中,我們發放問卷100份,收回96份,群眾對我縣社會治安狀況的滿意率超過90%。通過與社會各界的座談,能夠看出,人民群眾對我縣的社會治安工作及公安工作給予了積極評價,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二、存在的問題
縣委、縣政府對社會治安工作格外重視,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偷盜及販賣原油現象尤為嚴重。根據群眾反饋,每天大約發生偷盜與販賣原油100-200噸,每年損失總計在3600-7200噸之間,造成采油廠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1000萬元至220xx萬元,財政收入的直接損失則約為1800萬元至3600萬元。
2、搶劫、搶奪、偷盜等侵財案件頻發,尤其是在城區,入室盜竊時有發生,雖然每起案件的價值不大,卻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安全感。
3、賭博現象較為嚴重,群眾對于招賭、聚眾賭博的問題反響很強烈。
4、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參與偷盜與打架的青少年逐漸增多。部分城鄉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兒童,法制觀念淡薄、道德水平較低,沉迷于暴力與不良文化,部分青少年因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5、校園周邊及街道拐角的治安問題相對突出,時常發生打斗、搶劫等違法案件。
6、民警素質亟待提升,存在執法粗暴的現象。
三、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加大法制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法律素養。特別需針對《刑法》、《社會治安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要將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作為重中之重,通過更加廣泛的宣傳教育來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
2、加強公安隊伍建設。增強對公安民警的業務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與辦案效率。務必做到文明用語、公正執法與熱情服務,以身作則,體現出公安的良好形象。
3、堅決打擊油區的偷盜與販賣現象,公安部門需采取有效措施,對此類違法活動開展專項打擊,確保生產秩序,保障我縣經濟的健康發展。
4、強化重點區域的防控措施。對校園周邊、街道拐角等治安案件高發地段,采取集中力量,時間和資源進行整治,給予嚴厲打擊。
5、加大對賭博行為的打擊力度,重拳出擊群眾反映強烈的賭博問題,規范娛樂活動,努力扭轉我縣的賭博風氣。
6、嚴厲打擊“兩搶一盜”等違法行為,充分發揮警務室與巡邏隊的作用,堅持夜間巡邏,增強對違法犯罪的預防及打擊力度,為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環境。
治安問題調研報告 篇4
社會治安的好壞對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的生活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為進一步營造和諧的治安環境、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經過主任會議的討論,決定成立調研組,從6月10日至12日對我縣的治安問題進行專題調研。調研組通過查閱案卷、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實地檢查和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先后赴下寺灣鎮、道鎮以及街道辦召開了三場座談會,參與者包括部分縣鄉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機關單位負責人、居民和個體工商戶,人數約30人。此次座談會充分聽取了各方意見與建議,并發放了100份問卷進行調查。調研組實地走訪了下寺灣、石門、道鎮和城關四個基層派出所的工作情況,最后在6月12日下午于縣公安局聽取了關于社會治安狀況的匯報。通過這次調研,調研組對我縣的治安狀況有了較為全面和客觀的了解。
一、我縣治安狀況的總體評估
近年來我縣以創建平安為目標,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少治安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已經得到整治,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維護,整體的安全感明顯提升,治安狀況有所改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社會政治保持穩定,群體性治安事件較少。在“元旦”、“春節”、“五一”等重要節日及會議期間,社會秩序良好,安全保衛工作扎實有效。對于“門徒會”等邪教活動的打擊力度加大,諸多不安定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群體性治安案件均得到妥善處理。
二是刑事案件的偵破率高。20xx年至20xx年5月,我縣共立案各類刑事案件157起,破案131起,破案率達到87%。成功摧毀犯罪團伙12個,逮捕犯罪嫌疑人168人,其中刑事拘留168人,逮捕55人。自20xx年以來,我縣共發生命案2起且全部破案,破案率100%。八類案件共立案33起,破案30起,破案率91%。“兩搶一盜”的案件共立案87起,破案68起,破案率為78%。在此期間,我縣共受理治安行政案件574起,查結553起,查結率高達96%。與去年同期相比,治安案件減少了6%。
三是專項整治工作成效顯著。自20xx年以來,針對我縣盜竊、賭博及油區治安較為突出的情況,縣公安局相繼開展了冬季破案戰役、打擊“兩搶一盜”犯罪專項斗爭和“圣劍”行動,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破獲了一批影響較大的案件,例如城內地下室系列盜竊案和麻子街搶劫原油案的偵破,有力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得到了群眾的點贊。
四是人民群眾對我縣治安狀況的滿意度較高。在此次調研中,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6份,群眾對我縣治安狀況的滿意度超過90%以上。通過與各界人士的座談,大家對我縣的治安及公安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的認可。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縣委和縣政府對社會治安工作十分重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1、偷盜和販賣原油的現象尤為嚴重。群眾反映,每天約有100-200噸的原油被偷盜或非法販賣,每年損失高達3600-7200噸,造成采油廠直接經濟損失約11000萬-220xx萬元,財政收入也因此損失約1800-3600萬元。
2、搶劫、搶奪、偷盜等案件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城區內,入室盜竊現象頻發,盡管案值相對較小,卻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安全感。
3、賭博現象嚴重,尤其是群眾對招賭及聚眾賭博的反映十分強烈。
4、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參與偷盜、打斗的青少年較為普遍。部分城鄉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兒童)法治觀念淡薄,缺乏道德約束,往往迷戀暴力和色情,未能及時得到引導和幫助,導致違法犯罪。
5、校園周邊及街道拐角的治安問題突出,時常發生打架斗毆、搶劫等違法事件。
6、民警素質亟待提升,偶有野蠻執法和粗暴執法的現象。
三、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法制宣傳要提升群眾的法律素養,重點宣傳《刑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特別是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應成為重點,通過大力宣傳,使全縣人民更加了解和守法,提升法律意識和參與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治安的良好局面。
2、加強公安隊伍建設。要注重對公安民警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案件處理水平,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升辦案質量和效率,發揮好社會治安維護的主力軍作用,做到文明用語、公正執法、熱情服務。公安民警要樹立榜樣,在社會治安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竭力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穩定。
3、對油區的偷盜和販賣原油等違法活動進行嚴厲打擊。公安部門應采取措施,加大對油區違法犯罪活動的專項打擊力度,確保公安民警不參與偷盜或販賣活動,以維護油區的生產秩序,確保我縣經濟的健康發展。
4、加強對重點區域的防控力度。對校園周邊、街道拐角和油區等治安案件頻發地,應集中人力、時間和物力進行重點整治,堅決打擊犯罪行為。
5、加大對賭博行為的打擊力度,嚴厲查處群眾投訴的賭博問題,重點打擊招賭和聚眾賭博行為,同時規范老年活動中心的娛樂活動,堅決遏制賭博的歪風。
6、繼續加大對“兩搶一盜”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充分利用警務室、巡邏隊及110處警力量,堅持巡邏、盤查及防控等有效措施,特別是加強夜間巡邏,為全縣的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營造一個安寧和諧的社會環境。
治安問題調研報告 篇5
為深入了解某鄉鎮的治安狀況,我于20xx年暑假開展了對該鎮社會治安問題的調研工作。本次調研旨在反映該地區群眾對社會安全的關注與感受程度。調查結果顯示,盡管總體安全感評價較為積極,該鎮仍存在一些無法忽視的治安隱患?,F將調研的重要發現匯報如下: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該鎮位于某市的郊區,距市中心約2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鎮內共有八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人口約1萬余人,土地面積達75平方公里。
本次調研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以社區與村委會為主要調查對象,調查人數為800人。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如下:1、性別比例相對均衡。調查對象中,男性430人,占53.75%;女性370人,占46.25%。2、受教育程度多樣化: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者350人,占43.75%;高中教育程度者250人,占31.25%;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者200人,占25%。
二、調研的主要內容與結果
大多數受訪者對目前的公共安全環境表示滿意,認為該鎮的社會治安狀況總體良好,具體表現在:
1、絕大部分群眾感到安全。在調查中,有720人表示“安全”,占90%;60人認為“基本安全”,占7.5%,合計高達97.5%的受訪者表示對當前社會治安環境的滿意,這表明該鎮的公共安全指數較高。
2、對所在地治安狀況的評價積極。850人評價該地區治安為“好”,占106.25%;45人認為“一般”,占5.625%。認為與過去相比,社會治安狀況“有顯著改善”的受訪者占82.5%,對此結果的認可表明了群眾的安全感在逐步提升。
3、當地執法機關對打擊違法犯罪的力度得到群眾認可。有780人認為當前打擊力度較大,占97.5%;而認為一般的只有20人,說明該鎮在打擊違法行為及維護公共安全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4、群眾對參與治安工作的積極性高。調查顯示,有790人認為鎮上對于群眾參與治安工作宣傳和動員工作做得很好,占98.75%,這表明群眾對治安防范的新模式表示支持與參與。
5、對執法服務質量的滿意度高。受訪者中有770人認為執法部門服務熱情且嚴格,占96.25%,表明熱情服務理念已深入人心。
三、群眾對安全感的反饋
1、在調研過程中,群眾普遍認為影響治安狀況的因素主要有公共秩序、意外事故等,且在調研中提到的幾種犯罪現象,如盜竊、欺詐等,群眾認為其嚴重程度均不高,影響因素較為分散。
2、在回答“希望解決的主要問題”時,群眾選擇的前幾項依次為加強青少年教育(40%)、提高警察素質(25%)、加大巡邏力度(20%)、維護公正執法(10%)等,這反映了群眾對治安問題的深切關注。
3、對政法機關的工作總體滿意,但仍有提升空間。調研顯示,雖多數受訪者認為執法有效,但由于人力資源及設備不足,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效率降低。
四、問題的分析
本次調研表明,該鎮在提升治安環境與安全感方面已做出努力,然而仍存在如青少年犯罪、盜竊等問題頻發的現象,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犯罪手段逐漸智能化,犯罪年齡低齡化;二是鎮內流動人口多,自我防范能力不足;三是社區治安防控體系尚待完善,四是法律宣傳力度不夠。
五、下一步的對策與建議
治安工作依然是一個需要持續關注的主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加強基礎治安建設,強化對重點區域的治理。
2、大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特別是在治安問題復雜的地區,推動社區警務的實施。
3、加強各級綜治委的建設,提升參與治安工作的群眾組織作用。
4、加大矛盾糾紛的排查和調處力度,防止矛盾激化。
5、加強對治安形勢復雜區域的專項整治,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6、積極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共同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7、提升政法隊伍建設,確保司法公正,增強群眾的信任感。
8、加強對工作措施落實效果的檢查與評估,通過評選“優秀單位”來激勵相關工作改進。
治安問題調研報告 篇6
一、我縣農村治安調查現狀
目前,我縣農村治安形勢相對穩定。從公安局提供的數據來看,今年1-3月份,我縣農村共發生刑事案件580起,同比下降28%,破案310起,破案率為53.5%,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八類案件發生25起,同比下降10%,破案24起,破案率為96%,同比上升2個百分點;命案發生3起,同比下降25%,全數破案,破案率為100%;侵財案件共計520起,同比下降30%,破案280起,破案率為53.8%,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查處治安案件共計1350起,同比下降5.6%。
由此可見,縣委、縣政府實施的農村治安提升計劃取得了顯著效果,農村治安得到有效改善,群眾的安全感顯著增強。在調研中,所有被調查的群眾均表示支持、感謝縣委、縣政府的決策,絕大多數對當前農村治安狀況感到滿意。
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公安機關的辛勤工作。通過調研和座談,我們發現全縣公安機關在面臨警力不足、財政緊張、裝備落后等困難的情況下,創新工作方式,制定有效措施,發揮了維護農村治安的主力軍作用,具體體現在:
(一)堅持嚴打方針,加大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自去年以來,全縣公安機關以實施農村治安提升計劃為主線,相繼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行動,包括春季行動、打擊犯罪會戰、嚴打“兩搶一盜”專項行動等,共破獲刑事案件3600起,其中八類案件300起,命案22起,侵財案件2600起;共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600人,其中刑拘700人,逮捕500人,移訴900人,勞教30人;打掉犯罪團伙70個,成員270人,其中黑惡勢力犯罪團伙35個,抓獲成員170人,破案近210起,整體破案效果繼續保持在全市前列。
(二)堅持打防結合,提升防范能力。
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指揮下,公安機關在全縣選定1700個監控點,全面建設社會治安動態監控系統;努力推進農村警務室的建設,在400個行政村設立了警務室;圍繞“關得上、堵得住、抓得著”的目標,認真落實“30分鐘內響應”的安全工程,積極構建“四道防線”;大大加強巡邏防范,壓縮犯罪空間,在公路巡邏方面,共有警力90名和保安隊伍共計120人,在農村每所學校建立一支專業巡邏隊,共有警力200人,保安隊員近900人。
(三)保持高度責任感,強化安全監督管理。
自去年以來,相繼開展了對非煤礦山、治爆緝槍等專項治理,共收繳炸藥16000多公斤、雷管70枚、導火索400米、違禁物品無數,破案30起,查處違法人員60人,其中刑事處罰15人,行政處罰45人;交通事故共發生85起,死亡45人,傷害75人,直接經濟損失22萬元,同比下降9%、10%、12%、48%;火災事故發生30起,死亡5人,傷4人,直接經濟損失35萬元,同比下降30%、持平、下降45%、39%。
(四)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主要在普法宣傳、青少年教育、以及對犯錯青少年的幫教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有效遏制了犯罪行為的發生。
二、我縣農村治安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委員們在調研中發現的實際情況,認為我縣農村治安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力度和措施,切實解決。
(一)盜竊犯罪依然是影響農村治安的主要因素。
盡管實施了農村治安提升計劃及公安機關持續的打擊,但由于盜竊犯罪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盜竊案件屢禁不絕,仍然是影響我縣穩定的突出問題。從調研情況看,農戶失竊的主要為家禽、家畜、糧食等,雖然案件金額不大,但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安全感。
(二)外來作案人員對治安造成較大影響。
我縣地理位置特殊,近年來外省人員頻繁流入,給當地治安帶來了壓力。根據公安機關分析,外省犯罪嫌疑人占到被抓獲嫌疑總人數的20%-25%,其中安徽籍的最為突出,之后是山東、河南的人員。在調研時,當地群眾普遍反映,盜竊案件多由鄰近地區的人員所為。
(三)部分矛盾未能及時有效化解,導致集體性事件和刑事案件的發生。
(四)青少年犯罪已成為影響農村治安的重要因素。
在農村,部分留守家庭青少年由于缺乏關愛和教育,導致他們法治觀念淡薄、道德水平低,沉迷于網絡,有的青少年由于沒有及時得到幫助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我縣農村治安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直接影響農村治安。
我縣位于交界地帶,近年來交通便利,流竄犯罪得以滋生。這些犯罪行動迅速,給打擊和防范帶來了很大壓力。尤其是周邊的市場為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有的地方還存在著“專業村”,這些地方的作案人員對周邊治安造成了威脅,讓公安機關難以有效應對。
(二)農村勞動力的大量外流削弱了自我防范能力。
外出務工已成為我縣農民的主要生計方式。大約有30萬勞動力外出,這導致村莊空心化和家庭留守化現象普遍,家中留守的多為老年人和兒童,防范能力較弱,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
(三)群眾文化素質偏低,普法教育不足,法律意識淡薄。
由于地方投入不足和宣傳形式單調,普法教育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造成部分群眾在出現問題尤其是糾紛時,往往選擇暴力解決,容易引發惡性案件。在發現違法行為時不愿意或不敢制止,致使公安機關失去了最佳處理時機。
(四)警力不足嚴重削弱了公安機關維護治安的能力。
目前,我縣共有民警500余人,警力比例遠低于國家標準,這使得派出所只能應付突發事件,缺乏主動的治安防范措施。群眾能夠看到的只是在案件發生后出動的警務工作,缺少從根本上預防的措施。
(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不到位。
一些地方的黨政領導對治安工作重視不夠,缺乏系統研究和協調,基層組織功能逐漸弱化,加之干群關系緊張,參與群防群治的積極性受到限制。
四、對進一步做好農村治安工作的建議
(一)加大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
要進一步加大對各類侵財案件的打擊力度,保持高壓態勢,確保及時處理農村治安和刑事案件,讓群眾看到違法行為受到了應有的處罰,提升群眾的安全感;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到社會治安維護中來,形成良好的治安氛圍。
(二)建立健全農村安全防范機制。
一是落實治安防控責任制,由當地黨委和政府統籌負責;二是建立健全農村基層治保會,每個村民小組要設立治安小組,確保責任到人。三是完善以鎮級為主的調解機制,強化矛盾化解,減少派出所的工作負擔。
(三)加強公安隊伍建設和資金保障。
一是增加財政預算,保障公安機關的正常運作;二是推動刑偵隊伍建設,提高破案能力;三是增加基層派出所警力,確保其能夠有效開展治安工作。
(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組織凝聚力。
(五)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法律意識。
通過加強文化和道德教育,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使其能夠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六)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積極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要針對外出務工家庭的特點,形成有效的教育網絡,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確保青少年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導,有效預防其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治安問題調研報告 篇7
最近,我參加了一項有關治安問題的調查問卷實踐,深刻體驗了當前社會治安的方方面面。這個過程讓我認識到,保障社會治安是一個關乎民生福祉的重要課題,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深遠。
在調查期間,我走訪了多個社區,聽取了居民對治安問題的看法和建議。這段時間的經歷讓我意識到,治安情況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獲得的反饋信息也極具參考價值。
許多居民對社區的治安狀況表示基本滿意,認為在警方的努力下,犯罪率穩中有降。然而,也有一些突出的問題亟待解決。
問題之一:部分地區流竄犯罪現象時有發生,給居民帶來了心理上的恐慌和不安。
根據調查結果,許多小區在夜間的巡邏力量顯得不足,導致一些不法分子趁機作案。尤其是在城市邊緣和偏遠地區,治安隱患更為顯著,居民反映有時候連基本的安全感都難以保障。
問題之二:社會矛盾加劇,因小事引發的暴力事件屢見不鮮。
一些因為鄰里糾紛、家庭問題引發的傷害案件頻頻出現,這不僅讓受害者倍感無奈,也讓周圍的居民感到憂心忡忡。現如今,許多年輕人缺乏解決矛盾的有效途徑,直接導致問題不斷升級。
問題之三:迷信與偽科學活動仍然影響著部分居民的思想,阻礙了治安的穩定。
一些人的盲目迷信讓他們容易相信謠言,聽信不良分子的煽動,甚至參與到一些違法活動中去。這不僅破壞了社會的和諧,也讓治安問題更加復雜化。
問題之四:城市與鄉村結合部的治安問題更為突出,各種案件頻發。
調查顯示,在城市與鄉村交界處,盜竊、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尤其是小偷小摸的事件頻發,居民們紛紛表示這使他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治安力量需要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布控。
面對這些治安問題,眾多居民和專家一致呼吁應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治安水平。要加強社區的治安組織建設,增強居民的治安意識,讓每個人都成為治安的參與者。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提高居民法律意識,鼓勵他們勇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還需加大對社會矛盾的調解力度,設立專門的調解機構,讓矛盾在萌芽狀態得到解決。
通過這次治安調查問卷的實踐,我深刻體會到作為公民在維護社會治安中的重要性。未來,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
治安問題調研報告 篇8
根據縣局黨委的工作安排,我所利用假期進行了針對治安問題的調研,現將調查結果匯報如下:
一、鎮域基本情況
本鎮位于豫東某縣的西部,東臨某市,南面與某鄉接壤,西鄰某村,北面與某鎮相接??偯娣e約為50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為60000畝,常住人口約5萬人。下轄18個村委會:東村、西村、南村、北村、朱村、李村、王村、劉村、張村、趙村、錢村、孫村、周村、吳村、鄭村、馮村、江村、何村。全鎮有機關單位5家,金融機構2家,公共設施10處,特種行業5家,流動人口30人。由于本鎮交通條件尚不理想,經濟發展緩慢,加之外來務工人員較少,治安狀況較為良好,流竄性犯罪案件較少發生。
二、近期在治安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維穩機制,努力維護社會穩定
1、加強情報信息工作。我所不斷完善情報信息的管理,充分發揮信息員的作用,深入挖掘潛在的、動態的情報信息。今年以來,及時向上級報告各類信息10條,已被采納的有10條,為及時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化解矛盾提供了重要依據。
2、加強重點人員監控工作。今年以來,我所對重點上訪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和排查,建立了長期管理機制,認真開展疏導化解工作,未發生越級上訪事件。
3、加強社會矛盾排查工作。對各類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預警、早處置,從而有效維護了我鎮的社會穩定。
4、做好重大活動的安保工作。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做好縣局交辦的各項安保工作,確保重大活動順利進行。
(二)強化打擊力度,維護良好社會秩序
根據縣局的部署,今年我所積極開展了多項專項行動,包括“春雷行動”、“夏季攻勢”、“打擊經濟犯罪大會戰”等,有效維護了社會治安的穩定。
今年共立刑事案件30起,破案12起,破案率達40%。其中,侵財案件18起,破案7起,破案率為38.9%。
(三)近兩年發案特點
過去兩年內,所有侵財案件共34起,其中夜間案件8起,白天案件26起。盜竊案件中,盜竊電動車19起,占55.9%;入室盜竊5起,占14.7%;搶奪案件2起,占5.9%;其他侵財案件8起,占23.5%。通過對案件區域進行分析,發現東側地區案件發生較為集中,共計26起,占76%。盜竊電動車的犯罪嫌疑人疑似來自周邊縣市。
(四)強化防范管控,提高社會治安管理能力
1、認真做好夜間巡邏工作。
2、全面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有效降低可防性案件的發生。
(五)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治安行政管理水平
1、認真做好110接處警工作。24小時接處警,確保對每一起警情都能及時響應。
2、認真做好戶籍服務工作。我所本著“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的原則,優化服務流程。
三、影響治安的主要原因:
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各類矛盾日益突出,維穩壓力加大。
(一)部分群眾法律意識薄弱,法制觀念不強,社會矛盾逐漸加劇。
(二)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較多,留守人員以婦女和老人居多,缺乏對不法行為的抵制能力。
(三)本鎮政府對治安形勢重視程度不足,未能有效開展群防群治的工作,夜間巡邏形同虛設。
四、明年在維穩方面的計劃:
(一)求真務實。發掘適合本鎮實際的工作模式,提高警務效能,讓民警有更多時間深入社區、服務群眾,努力提升整體素質。
(二)進一步落實常態化巡防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真正發揮安保作用。
(三)圍繞社區警務戰略,推動派出所成為綜合性的治安防控實體,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