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涂料施工計劃解析(實用2篇)
外墻涂料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準備、基礎處理、膩子批刮、涂刷漆料和質量控制等多個環節。施工前需確保墻面干凈、干燥,含水率低于10%,pH值小于10。針對不同基礎類型,如新建水泥墻面、馬賽克或瓷磚面以及舊涂層,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以確保表面光滑。施工過程中,需使用外墻專用膩子,控制每層厚度在3mm以內,并通過多薄層施工法實現平整度要求。涂刷步驟包括底漆、乳膠漆的刷涂或噴涂,需遵循相關用量和順序。施工完成后需進行修繕和清理,確保成品質量并進行現場保護。施工安全要遵守高空作業規范,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
外墻涂料施工方案 篇1
一、外墻涂料施工準備
在進行外墻涂料施工前,首先需確保墻面符合施工要求。應清理表面的附著物如灰塵、油污及其他雜物。使用專業儀器檢查墻面的含水率,需低于10%且pH值應小于10,以保證涂料的最佳附著效果。如pH值超出范圍,可采用1公斤草酸配50公斤清水進行沖洗,以便達到施工標準。對墻面存在的細小裂縫或不平整部分,需進行適當的處理和修補,保證表面平滑、牢固和整潔。
二、不同基礎處理方法
1、新建水泥墻面
(1)若有砂漿顆粒,需使用角磨機進行打磨。
(2)空洞部分應填充水泥沙漿,確保平整。
(3)空鼓處應鏟除后用水泥沙漿抹平。
(4)如發現泛堿,用草酸處理以達到中性。
2、馬賽克或瓷磚面
(1)清除所有空鼓及松動部分。
(2)對表面進行清潔,去除灰塵與油污。
(3)用水泥砂漿或膩子填補所有孔洞和磚縫。
(4)對整個表面進行第一遍找平膩子批刮。
3、舊涂層基面
(1)鏟除粉化或剝落的涂層,并徹底清洗。
(2)使用膩子填平所有孔洞。
4、磚墻基面清理
(1)清除風化層,確保干凈。
(2)首先在磚縫用找平膩子填補,再進行整體找平。
5、已有裂縫的基層
使用彈性膩子進行裂縫填補,確保在裂縫周邊做滿批,壓實后待其干透,再進行第二次批刮,直至干透后方可進行后續工序。
三、外墻專用膩子的批刮施工
為確保外墻涂料效果,需使用外墻專用找平膩子,其具備良好的附著力、高強度,能有效防止裂縫和起泡現象。
對墻面進行均勻批刮,每層厚度控制在3mm以內,建議采用多薄層施工法。在批刮完后,對不平整的部分進行局部修整,并打磨光滑,直至完全干燥和養護。
1、施工工藝描述
用批刀在劃分好的區域滿批一道膩子,隨即用刮刀沿水平方向刮平,若有凹陷處用膩子修補后再平整。待表面稍干后,沿垂直方向再進行一遍批刮,并用另一把刮刀作豎刮,若需要,填補凹陷再進行豎刮。若平整度不達標,可重復此步驟直至符合要求。
2、施工工藝要求
(1)每次批刮厚度需控制在3mm以內。
(2)完成后的平整度需經過2米靠尺檢查,誤差須小于3mm,施工后24小時內應使用400砂紙打磨,使得表面光滑、細膩,無刮痕和砂痕。
四、修繕、清理與驗收
所有施工工序完成后,應進行最終檢查,如發現有不合格、污染或損壞的地方,應立即進行修補,確保保護區域干凈整潔;同時保持現場衛生,做好施工區的保護工作,為后續驗收做好準備。
外墻涂料施工方案 篇2
一、圖紙設計及建設單位工作聯系單045號要求:
采用“佳美”牌,D9923亞光型丙烯酸外墻乳膠漆、D9945外墻抗堿封閉底漆、J9960耐水性外墻乳膠漆專用膩子粉。
二、施工準備
1、材料要求:
根據建設單位批準的材料廠家簽訂采購合同,主動采購,進場材料需經過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單位進行檢驗,所申報材料需附有合格證書、檢驗報告、自檢記錄及相關材料的復試報告。材料進場后應注意防水及防潮措施。
2、主要機具:
江蘇天辰ZLD620電動吊籃5米三臺、空中滑板8套、電動噴涂機、大漿桶、小漿桶、刷子、排筆、開刀、橡膠刮板、塑料刮板、0號及1號木砂紙、漆罐、大小水桶、橡膠管、鉗子、鉛絲、膩子槽、膩子托板、掃帚、抹布、棉絲等。
3、作業條件:
1)施工時基層含水率不得超過10%,PH值應低于9,表面相對濕度需保持在85%以下(24小時計),要求干燥、無油污和疏松。
2)大面積施工前須先做好樣板間,經過相關質量部門的檢查鑒定后,方可組織班組進行大面積施工。
三、工藝流程:
四、施工要求
1、基層處理:本工程為外墻外保溫墻面涂料施工,涂料刮膩子前必須先用同保溫施工的面層聚合物砂漿進行基層找平及棱角修整等。
2、滿刮膩子:本工程采用廠家直供的專用膩子,膩子粉須與適量的水調配至適合的粘度后方可使用,一般刮涂1—2遍,參考用量為1.2—1.5Kg/㎡,膩子加水后需當天用完。每遍膩子干后應使用砂紙磨平,磨完后需清理浮塵。如果面層涂刷顏色漿料時,膩子也需摻入適量與面層顏色協調的顏料。
3、涂刷抗堿封閉底漆:底漆為配套漆,涂刷一遍,參考用量為7—8㎡/㎏(一遍),使用前需將底漆充分攪拌均勻。刷、噴第一遍漿時,需先將門窗框用排筆刷好,如墻面為兩種顏色時應在分色線處用排筆齊線并刷20cm寬以利接縫,之后再大面積噴涂。刷涂順序應先上后下進行。若噴漿時噴嘴與墻面的距離應為20~30cm,移動速度保持平穩,以確保涂層厚度均勻。
4、刷、噴乳膠面層漆:使用的D9923丙烯酸外墻乳膠漆可進行刷涂、滾涂或噴涂,若稠度過高可添加10—15%自來水,參考用量為5—6㎡/㎏(兩遍)。兩次重涂間隔時間為4小時。
5、飄窗上下底板、分戶板、陽臺窗臺板、東西墻窗戶套線及樓層腰線等部位的涂料涂刷顏色依建設單位提供的效果圖為準。
五、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1)所選用的刷(噴)漿種類、質量等級、圖案與顏色,必須符合設計及選定樣品的要求以及相關標準。
2)刷(噴)工程應嚴禁出現起皮、掉粉、漏刷和透底現象。
六、成品保護
1、已完成的刷(噴)漿成品需做好成品保護,防止其他工序對產品的污染和損壞。
2、為減少污染,應事先將門窗框用排筆刷好后,再進行大面積涂刷工序。
3、刷(噴)漿前應對已完成的地面面層做好保護,嚴防落漿造成污染。
4、吊籃噴涂機等施工工具使用時嚴禁拖拉在地面上,以免損壞地面的面層。
七、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刷(噴)漿工程整體或基層的含水率:施涂水性及乳液漿時,混凝土與抹灰表面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以防止脫皮。
2、刷(噴)裝工程所用膩子需堅實牢固,不得出現粉化、起皮及裂紋。
4、漿皮開裂:主要原因是在基層粉塵未清理干凈,墻面凹凸不平,膩子過厚或前道膩子未干透即接著涂第二道膩子,最終導致膩子干后收縮形成裂縫將漿皮拉裂。
5、脫皮:刷(噴)漿層過厚,面層漿內膠量過大,而基層膠量少,強度低,干后形成硬殼使之開裂脫皮。應控制漿內膠的用量,為提高漿與基層的粘接強度,可在刷(噴)漿前先刷(噴)一道膠水。
6、掉粉:主要原因是面層漿液中膠的用量過少。為解決掉粉問題,可在原漿液中增加乳液以提高膠量,然后在掉粉面層上重新刷(噴)一道,即可。
7、反堿、咬色:主要原因是墻面潮濕或干濕不均;因趕工期漿涂各遍跟得過緊,前道漿未干即噴刷下道;或由于室內取暖后墻面泛黃;亦可能因室內漏水形成水痕。解決方法為冬季加熱時采用暖氣或電爐,待墻面干燥,涂裝遍數應合理安排,遵循施工順序。
8、流墜:主要原因是路面潮濕,漿內膠量過多干燥緩慢,噴刷漿厚等。應待墻面干燥后再刷(噴)漿。刷(噴)漿時最好由專人負責,確保噴頭均勻移動,配漿要由專人掌握,確保配合比正確。
9、透底:主要原因是基層表面過光滑或表面油污未清清潔,漿涂上去固化效果差,或因配漿時稠度把握不當,漿過稀,噴幾遍也難以覆蓋。要求噴漿前將混凝土表面油污清洗干凈,漿料應具備適當稠度,噴(刷)漿時應由專人負責,噴頭應保持20~30cm的距離,移動速度均勻,避免漏噴。
10、室外刷(噴)漿與油漆、涂料接縫處分色線不清晰: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不夠,執行操作時不認真。
11、皺折、開裂:主要原因是漿涂后未干遇雨導致漿皮皺折,應加強成品保護,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特別是雨季施工時應引起重視。
12、表面劃痕或膩子斑痕明顯:主要原因為刮膩子后未認真磨平且無二次復找膩子所致。
八、施工安全
1)本工程涂料施工屬高空作業,必須遵守相關高空作業的規范要求。
2)施工中所用的吊籃、滑板必須符合安全標準。
3)吊籃使用期間,嚴禁上下人員及物料,以防墜落意外。嚴禁交叉作業。
4)上籃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在吊籃上下運行及停留作業時,作業人員須將安全帶扣在自鎖器上,自鎖器須固定在保險繩上。(自鎖器由吊籃租賃公司提供)
5)吊籃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電動吊籃技術交底及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
6)在雨季,吊籃的提升機及電箱需用防水布覆蓋,同時在電纜與電控箱的各承插接口處用防水膠帶密封,以盡量避免雨水進入。使用前,須打開各承插接口,通風涼干,防止電器事故發生。
7)雷雨天禁止施工,并須在雷雨來臨前徹底檢查吊籃的接地情況。
8)在六級以上大風天氣中,需將吊籃下降至地面或施工面的最低點并固定。
9)安裝懸臂機構時,應做好成品保護,已安裝的門窗及防水層不得損壞,搬運配重及懸臂機構時應輕拿輕放,并在前、后支架下墊木板,避免損壞防水層。對安裝人員應進行技術安全交底。
10)吊籃應距墻面200mm左右,操作人員應面向墻面,在遇到突起物時需用力推開,以避免對墻體的碰撞。
11)電纜線及安全繩在女兒墻轉角處應采取軟材料(例如塑料布、麻袋片等)包裹,防止電纜線和安全繩的磨損以及女兒墻角的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