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長制工作執行方案的全面深化與實施計劃
河流的治理與保護不僅關乎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更是推動地方經濟與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通過明確河長職責、強化監管措施和落實河流健康評估,河長制將實現水資源的科學管理,從根本上提升水域生態系統的恢復力與自我調節能力。這一方案將為實現水安全、人民幸福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基礎,彰顯出國家對水環境治理的堅定決心與科學態度。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有關水管理工作的政策要求,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以問題為導向,遵循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原則,全面推進河長制的實施,構建黨政同責、部門協作、責任明確、統籌有效的水治理機制。專注于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生態修復和監督執法等關鍵任務,實現“水、林、田、湖”綜合治理,共同打造美麗水系。我們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格的要求和更切實的措施,全力推動我鎮河長制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目標任務
通過全面深化河長制,到20年底,實現所有河道和小型水體河長制覆蓋,徹底消除劣V類水體。到20xx年底,水質將得到顯著改善,各類水域如河流、池塘和溝渠等將保持潔凈、環境優美,河清岸綠,人民滿意度將明顯提升。
(一)加強水污染防治
1. 工業污染整治。針對水環境影響較大的落后企業和小作坊開展專項整治,淘汰和改造“臟、亂、差”企業。到20xx年底,完成對鐵拾、湯家店、新涼亭三個村級工業集聚點的污水納管工作。
2. 農業農村治理。推動畜牧業轉型,嚴格執行禁養區和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總量“雙控制”制度。到20年,全鎮唯一的規模養殖場(阿童豬場)實現智能化在線監控并納入環保監管平臺。到20xx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8%以上,推廣化肥和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持續推進綠色防控行動。
到20年,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置實現全覆蓋,村莊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覆蓋率達60%。
3. 河湖清淤。科學開展清淤,20xx年完成河湖清淤萬方,對淤泥中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進行檢測,遵循無害化處理原則,合理處置和利用淤泥,并加強全過程管理,杜絕二次污染。
4. 排污口整治。加強入河湖排污口監管,嚴格控制污水排放總量,確保入河排污口設置合法合規,限期整改未審核項目,對需整改的提出建議并加強監督。
(二)加強水環境治理
1. 提升河道環境。實施河湖綠道和堤防水環境治理,開展綜合整治,確保河湖環境優美,水清岸綠。到20年底,完成大徐溪小流域等治理工程。
2. 鞏固“清三河”成效。強化“清三河”的執行力度,防止垃圾河和黑臭水體的反彈,落實剿滅劣V類水行動,健全河湖保潔機制,保持水體潔凈。到20年,全面剿滅劣V類水。
(三)加強水生態修復
1. 水量調度管理。科學調整生態流量,維持河湖的基礎水面,確保生態環境合理流量。建立監測和預警機制,及時處理藍藻水華問題。
2. 提高防洪能力。加快鎮級河道治理,提高防洪排澇和水系流暢能力,增強水體自凈和生態修復能力。
3. 保護森林濕地。在河湖沿岸開展綠化,禁止侵占水源涵養空間。
4. 水生生物保護。科學實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嚴厲打擊違法捕撈行為,提升生態功能。
三、組織形式和工作職責
(一) 健全河長架構。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總河長,各級河長由聯村干部和村書記擔任,形成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
(二) 完善河長制辦公室。強化統籌協調,負責河長制的實施,制定相關制度,監督任務落實,保障河長制的有效運行。
(三) 明確河長職責。各級河長是水體管理的直接責任人,負責制定治理方案和指導落實工作,確保各項任務的順利推進。
四、工作機制
(一) 建立統一協調機制,確保各部門協同作戰,形成綜合治理格局。
(二) 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任務和責任,增強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 加強督導機制,定期檢查工作落實情況,確保責任落到實處。
(四) 加強宣傳工作,提高河長制的公眾意識,凝聚社會力量參與治水。
(五) 建立獎懲機制,激勵工作積極性,確保河長制各項工作的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