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執行方案在秋季學期的應用
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案不僅僅是對傳統課堂的挑戰,更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積極培養。通過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靈活的課堂結構,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與思維深度。重要的發現是,互動式學習和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實踐能力,最終實現素質教育與學科知識的有機結合。只有不斷完善這一實施方案,才能讓數學課堂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1、思想準備
備課組首先深入學習兗州一中“三步六段”教學法的成功經驗,積極調整教學理念,形成統一的思想。經過多次研討,我們確定出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課堂改革模式。我們要進行有效的學生動員,引導他們從傳統的被動接受學習轉向主動探索學習。
2、學生分組
根據數學成績和能力水平,將學生進行分組安排,每班最多分成八個小組,每組人數不超過6人,組內成員應涵蓋不同層次的學生。每組推選一名組長。組長負責組內成員的學習任務分配、討論組織與展示安排等。我們鼓勵組長和優秀生發揮帶頭作用,激勵后進生積極學習,勇于請教。全組成員要服從組長的安排,遵守課堂紀律,確保課堂活動的有序進行。
三、編寫導學案
1、編寫的指導思想
導學案是教與學的具體實施指南,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課堂改革的成敗。我們的編寫指導思想是: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集體研究、達成共識;保證質量、符合校情;分層次、難度適中;明確導向、確保學習效果;提前一周、統一格式;一課一案,確保每節必備。
2、導學案的格式
章節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寫人:____審核人:_____時間:___班級:_____姓名:_______
(一)學習目標
(二)重點難點
(三)知識鏈接
(四)新課學習 (包括知識點、問題設計、典型例題等)
(五)達標訓練
(六)作業布置
(七)課堂小結
(八)學后反思
3、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的核心任務是確保導學案的質量,按時完成相關工作。
(1)設定每周一下午2:50為集體備課時間,進行個人簽到,并記錄備課情況。
(2)主備人需在周一完成本周的導學案初稿(任務在上周一分配)。周一下午進行中心發言,講解主要知識點、難點、問題設計及解決方法。其他老師可進行補充,達成共識后定稿,并確保在周二前印出。
(3)制定下周的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分配導學案編寫任務,同時安排示范課。
四、“35+10+X”課堂教學流程
每節課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課中又細分為六個步驟。
【課前】
上課前,師生都應做好導學案,確保共同參與,有備而來。
1、老師的任務:
老師在課前需充分準備教材與導學案,了解學生情況,預測課堂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初步設計師生互動、小組合作及競爭的方案。
2、學生的任務:
(1)學生的主要任務是進行預習。上節課最后10分鐘,學生會收到導學案,并在老師指導下初步預習。在課外需花X小時進行預習,首先閱讀課本,然后查閱導學案。通過自學、小組合作、請教老師等多方式解決大部分內容,對于較難的c、D級問題初步形成困惑,便于課堂中解決。對未解決的問題或經過他人幫助后仍有疑問的內容,需用紅筆標記。
(2)上課前,課代表在黑板上寫下本課的學習目標,組長安排代表在黑板上板書需展示的知識點、例題或練習題解答,便于課堂展示及老師了解學情。
【課中】
前35分鐘:通過六個步驟組織教學,落實學習目標。
(1)重申目標
在學生完成預習的基礎上,重申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內容。
(2)學情調查
課前5分鐘抽查導學案(可抽查3份左右),使點撥更具針對性。
(3)問題匯總
上課伊始,各組將存在的問題寫至黑板,學生可自行提出疑問。老師根據學情調查結果進行梳理,并快速設計解決方案。
(4)精講點撥
針對匯總問題,組織學生展示,由學生自己講解。老師在關鍵環節進行點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和思考,全方位關注和調控參與學生,鼓勵他們積極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5)課堂檢測
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效果檢測,提問或書面形式皆可,時長約六分鐘。學生間互相評出成績,老師對各組成績進行匯總,并給出評價。
(6)小結作業
沒有小結,學生的課堂學習將變得散亂。老師要引導學生自我小結,歸納規律與方法。由于作業在預習中已基本完成,作業要求當堂完成或訂正。組長收回導學案,待老師批閱,這也是本節課堂循環的終點。
后10分鐘:最后10分鐘課代表發下節課的《導學案》,老師引導學生預習下節課,明確目標、提供方法提示、破解難點,并進行初步預習。這10分鐘是為下節課的學習做準備,也是下個課堂循環的起點。
【課后】
師生應進行課后反思,反思是進步的基礎。
(1)老師的工作:
老師需反思課堂教學,設計出解決學生未清問題的方案,并將其納入下節教學內容,對收回的導學案進行批閱,特別關注學生落實情況。個別問題可進行面批,共性問題通過習題課解決。
(2)學生的工作:
①學生回顧課堂活動,回想自己參與的程度、展示情況、提出問題的數量及為組內成功做出的貢獻等;②對課堂內容理解不透及未解決的問題,要通過同伴合作、請教老師等方式及時解決,爭取做到每課必清;③做好總結與糾錯,重要知識點、易錯點須記錄在糾錯本上,將導學案與糾錯本作為復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