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撰寫格式(實用2篇)
清晰的可研報告格式是確保研究成果有效傳達的基石。通過精心設計的結構,可以幫助讀者快速理解研究背景、方法及結論,進而提高報告的可讀性和學術價值。研究中發(fā)現(xiàn),遵循標準格式不僅能提升研究的專業(yè)性,還能幫助研究者在日后進行成果的復盤與反思,形成更加系統(tǒng)的學術思維。掌握可研報告格式,對于科學研究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 1篇
一、標題
可以使用比正文稍大的字體(如三號或四號)并選擇一種不同的字體(例如黑體)來呈現(xiàn),上方留出2—3行的空間,下方留出1—2行的空間。
二、署名
在標題下方一行,通常寫上“××單位課題組”,在右上角標注一個“x”,然后在首頁的末尾劃一橫線并添加注釋,同時將“x”與課題內容相對應。注釋內容應包含課題的級別、性質、歸屬、立項年份、負責人的姓名、參與成員(顧問)的姓名、撰寫本研究報告的作者及一些感謝致辭。也可以單獨列出一頁,或在正文末尾的括號中詳細說明具體的工作與參與者。
三、內容摘要與關鍵詞
內容摘要是對研究報告中所描述的背景、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得出的結論以及提出的新見解的簡要概述,建議在100—300字之間。內容摘要標題用中括號并使用變體字,與“××單位課題組”之間空1—2行。
關鍵詞的設置除了幫助檢索外,還能提醒讀者在閱讀本研究報告時特別關注這些詞語,通常選擇2—5個關鍵詞,緊接在“內容摘要”之后,其中“關鍵詞”同樣用中括號并使用變體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報告的核心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問題的提出:⑴揭示存在的問題或困難;⑵研究的目的和意義;⑶研究現(xiàn)狀的綜述;⑷本課題相關關鍵概念的界定。
2、課題研究目標:目標的制定應與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思路保持一致,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
3、課題研究的思路與框架:此部分需清晰地闡述對本課題研究思路的獨特視角,以及研究對象的選擇、工具、步驟等方面的問題。
4、課題的內容與方法:這是研究成果的核心,全面展開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
5、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結果是基于研究過程中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進行整理后所呈現(xiàn)的客觀事實,這些結果反映了最終的發(fā)現(xiàn),可通過圖表直觀表達,也可用簡明文字說明。
五、結論
結論是整個研究過程的總結。它是在研究結果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判斷和歸納得出的更高層次的成果或觀點,闡述研究結果的意義及未來的工作方向。
六、存在的問題與后續(xù)研究
七、報告撰寫時間:
一般放置于正文右下方。
參考資料格式
引用對象的基本格式:
書籍類:作者名《書名》(出版社,×年×月版)
期刊類:作者名《文章標題》(《期刊名》,×年第×版)
報紙類:作者名《文章標題》(《報紙名》,×年×月×日)
成果匯編
一、封面
包含課題來源、立項編號、課題名稱、負責人和承擔單位、立題時間及結題時間等信息。
二、目錄
三、主報告
正文使用小四號字,1.5倍行距;大標題(題目)使用三號字,粗體黑體;一級子標題使用四號黑體;二、三級標題與正文同字號,字體調整。附件篇幅較多時,正文可用五號字,單倍行距,標題字號適當縮小。
四、附件
包括課題申報表、研究方案、立項通知、子課題研究報告、階段性研究報告、相關研究論文、調查表及其他相關材料。對于學生作品,通常不納入匯編;如附上典型教案或課堂實錄,需加上相關點評,以說明個案與主要成果之間的聯(lián)系。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 2篇
指導教師:XXX
課題組成員:XXX
目標:通過本次研究,提升同學們的節(jié)水意識,并在規(guī)定期限內順利完成各項任務。
內容:探討水資源的價值,水污染的影響,水的特性以及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目的與意義:我們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同學對節(jié)水的認識不足,未能充分重視水污染問題。小組決定圍繞身邊的水進行深入研究。
任務分工:論文撰寫:設計調查問卷:
發(fā)放調查問卷:進行訪談:
資料檢索:
活動計劃:
1月29日-1月31日:開展主題討論,確認研究目標
2月1日-2月3日:制定實施方案
2月4日-2月5日:分配各自任務
2月6日-2月11日:開展研究工作
方法:
1:從校內抽取60名學生(男30,女30),并選擇3位不同科目的老師進行采訪,同時向10位家長及學生進行調查,并發(fā)放問卷(可采取網絡調查形式)。
2:利用網絡和書籍等資源查找相關資料。
3:對收集到的網絡和書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
4:根據(jù)整理結果撰寫相關報告。
5:對報告與論文進行修改和完善。
可行性:成員分工合理,每位組員能夠根據(jù)個人特長完成相應任務,以確保研究報告的順利完成。
預期成果:研究論文
(結合實際情況,附上調查結果的深度反思,并引用相關名言以激勵同學們珍惜水資源)
體會:在這一研究性學習中,同學們提升了實踐組織能力,不但在學術上更為努力,同時對水資源的珍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希望大家能通過此次調查,增強節(jié)水意識,從每一滴水做起,提升責任感及工作能力。
教評: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們鍛煉了實踐能力,強化了水資源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