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成人资源,狠狠干狠狠久久,av最新在线,日韩免费va

大學生誠信現(xiàn)狀研究報告(通用7篇)

964個月前

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成為了教育界和社會關注的焦點。通過對大學生誠信行為的深入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誠信不僅是個人品質的體現(xiàn),更是學術環(huán)境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大部分學生對誠信持積極態(tài)度,但在實際行為中仍存在一定的違背現(xiàn)象,這與學業(yè)壓力、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密切相關。面對這一情況,如何提升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術氛圍,亟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的主要內容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主要為線上調查,少量為校內訪談

調查對象:大學生

調查方法:采用網(wǎng)絡問卷調查、社交媒體、隨機抽樣調查

調查人:張偉 李明  陳海龍

調查分工:王麗  周丹  高松梅

二:調查的正文

(一) 前言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歷經(jīng)千年依然熠熠生輝,對于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具有深遠的影響。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行為直接關系到社會的未來與發(fā)展。為了全面了解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我們針對與誠信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涵蓋對誠信的認知、違紀行為、出勤情況等多個方面,力求分析其現(xiàn)狀并探討改善措施。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的形式,參與對象為我校各年級的學生,內容涉及誠信的理解、考試作弊、作業(yè)抄襲與請假缺勤等多個方面。

(二) 調查結果與問題分析

1.大學生對誠信的認知存在差距。

大學生對整體群體的誠信認知較低。盡管“誠信”是學生需具備的重要品質,調查顯示,許多學生對自己群體的誠信水平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大學生整體誠信不錯,無需擔憂”的僅占6%;認為“一般,個別行為不誠信”的占到72%;而認為“較差,普遍存在不誠信現(xiàn)象”的占22%。

大學生對自身誠信的認同較高。調查中,58%的學生表示自己是講誠信的人,41%的人表示基本上講誠信,只有1%的人承認自己不誠信。這種對個體與群體之間誠信認知的反差引人深思。

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個人誠信的標準上要求較高,但現(xiàn)實中不誠信行為卻屢見不鮮,這可能源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以及部分學生在調查中掩飾真實想法的行為。

2.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體現(xiàn)的誠信現(xiàn)狀

關于考試作弊問題。調查結果顯示,高達42%的學生表示可以理解作弊行為,其中7%的人承認自己常常作弊,認為偶爾作弊的也有55%。這背后反映出,部分學生在學習時間安排上存在問題,導致在考試時選擇了不誠實手段。

關于作業(yè)問題。調查顯示,12%的學生表示作業(yè)均由自己完成,59%的學生表示大部分自己寫,部分引用資料;23%和6%的學生則分別表示大量引用他人作品和拼湊他人文章。這顯示出學生對作業(yè)的重視程度不足,常常借助他人勞動成果以求應付老師。

第三,關于出勤問題。對于“如果上課時間與個人安排沖突且考勤嚴格,你會怎樣?”這一問題,38%的同學選擇上課,然后悄悄離開,35%的同學請他人代點名,23%愿意安心上課,4%的同學選擇缺課。顯然,非誠實的行為在阻礙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3.誠信與個人利益的沖突

調查中,71%的受訪者選擇在利益受損時依然堅持誠信,21%的學生則表現(xiàn)出無奈。這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仍將誠信置于利益之上,但也有一些學生在利益誘惑面前搖擺不定。

4.誠信缺失的潛在原因

調查結果反映出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包括:
1)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不誠信現(xiàn)象對學生造成了負面影響,導致他們對誠信的漠視;
2) 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忽視了道德教育;
3) 學校在誠信教育方面的不足,往往重視知識傳授,而忽略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
4) 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如商業(yè)欺詐、學術不端等。

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報告 篇2

一、摘要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誠信狀況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整體素質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大學生的誠信問題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fā)展,也影響到整個民族的未來。在面對就業(yè)、經(jīng)濟等多重壓力的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引發(fā)了諸多討論。本次調查對象為某高校的大學生,旨在探討他們對誠信問題的關注與理解。調查發(fā)現(xiàn),校園內存在的誠信缺失現(xiàn)象引起了同學們的深切關注。本文圍繞大學生的誠信現(xiàn)狀進行了問卷調查與分析,期望揭示出影響大學生誠信的因素。

二、調查概況

1、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誠信作為一種基本的道德標準,對個人與社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然而,隨著社會風氣的變化,誠信面臨諸多挑戰(zhàn),尤其在大學校園中,誠信的缺失似乎愈加嚴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通過本次調查,旨在真實反映大學生的誠信問題,為高校的教育管理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

目的:希望通過此次調查能夠真實展現(xiàn)大學生的誠信狀況,為相關教育機構提供重要信息,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研究方法

為了全面了解大學生的誠信現(xiàn)狀,我們對某高校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達到100%。

誠信是個人立足社會的重要基礎。尤其在當前轉型期的中國,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誠信意識不僅關系到個人發(fā)展,更影響到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未來社會的棟梁,大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誠信品質。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涵蓋135名學生,回收問卷135份,另有有效問卷100份。問卷設有10道題,旨在了解學生對自身、家庭及社會的誠信看法。

調查首先關注學生對自身誠信的自我評估。結果顯示,67%的同學認為“誠信是人的基本道德”,但也有不少學生表示“基本是,視具體情況而定”或“不,誠信與我無關”。盡管總體上同學們對自身的誠信狀況持肯定態(tài)度,但仍有部分學生的誠信觀念略顯模糊。

第二問題聚焦于學生對整體大學生誠信狀況的看法。盡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絕大部分學生對此有深刻認同,但認為當前大學生誠信狀況良好的人僅占12%,顯示出誠信缺失現(xiàn)象仍較為普遍。

在調查大學生對誠信問題重視程度的相關問題中,87%的學生表示非常重視。相關調查顯示,83%的同學認為教育不僅應教授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意識,這也彰顯了教育在塑造誠信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在關于學校如何推進誠信教育的問題中,同學們建議建立健全個人誠信檔案、設立失信懲罰措施等,表明大家對于建立誠信校園環(huán)境的共識。

第七個問題探討大學校園中的誠信應涵蓋哪些內容,86%的學生選擇“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顯示了他們對校園誠信的基本認知。

在考核誠信的重要性時,許多學生表示在考試時會選擇不作弊,但仍有部分學生承認會在壓力下選擇抄襲。這反映出在誠信問題上,雖有基本認識,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妥協(xié)和動搖。

詢問社會風氣對個人誠信的影響時,78%的學生認為有顯著關系,這說明學校的誠信教育也需得到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支持。

調查最后一題涉及韓國學術誠信事件,65%的學生認為應對其做出合理處置,顯示出他們對學術誠信的關注。然而,仍有部分學生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反映出社會風氣對大學生觀念的影響。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大學生普遍認可誠信的價值,但實際行動中仍需加強對誠信的踐行。當前,大學生的誠信道德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shù)學生雖認同誠信的重要性,但在具體行為上未能完全體現(xiàn)。許多學生在面對現(xiàn)實選擇時,誠信意識的堅定程度仍顯不足。

在提高大學生誠信道德水平方面,建議通過實踐教育、建立個人信用檔案、營造良好社會誠信文化等多種途徑,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行為。

學校也需聯(lián)合社會共同營造信守誠信的氛圍,讓誠信成為一種社會共識。通過增強社會對誠信的重視程度,從而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使每位大學生都能真正將誠信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

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報告 篇3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為規(guī)范。然而,近年來社會環(huán)境、風氣變遷及就業(yè)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愈發(fā)嚴重。例如,遲到早退、考試作弊、論文抄襲、偽造簡歷、拖欠助學貸款等問題日益突顯,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了深入了解在校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我們對某財經(jīng)大學的本科生開展了一項誠信調查。本次調查于某年通過隨機抽樣發(fā)放了120份問卷,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13份。通過此次問卷,我們初步掌握了該校大學生的誠信狀況。

一、某財經(jīng)大學在校大學生的誠信現(xiàn)狀

現(xiàn)狀一: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學生能保持誠信,認為誠信在交往中是重要的衡量標準。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僅13.6%的同學能夠完全做到誠信,74.2%的同學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能夠做到誠信,而一般情況下能做到誠信的則占11.1%,幾乎沒有做到誠信的學生僅占1.08%。在與他人交往中,50.9%的同學表示十分看重他人的誠信,44.7%的同學比較看重他人的誠信,而不太在意他人誠信的同學僅占0.7%。

誠信作為日常生活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影響著人際關系及社會整體誠信水平。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學生整體誠信水平較高,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基本做到誠信;然而,部分學生因社會環(huán)境和校園風氣影響,未能做到誠信。大學生的誠信水平仍需改進和提升。誠實守信是建立人際信任的重要基礎,這也說明了如今的社會對于誠信的重視。

現(xiàn)狀二:大學生在學業(yè)誠信方面的表現(xiàn)令人擔憂。

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訪同學中,有16.8%認為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非常不妥,36.3%的同學認為不太合適,26.1%態(tài)度中立,而認為可以理解的占超過20%。對于作業(yè)不按時完成的行為,12.0%認為非常不合適,14.4%表示可以理解,27.8%認為完成作業(yè)是否及時無關緊要,而近一半的學生則覺得不太合適。面對作弊行為,44.9%的同學表示堅決反對,29.1%的同學認為不合適,16.2%中立,9.8%則表示可以理解。

從數(shù)據(jù)來看,大學生在學業(yè)上的誠信狀況極需重視,這與大學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后逐漸放松,遲到和曠課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而許多學生對此表現(xiàn)得無所謂,缺乏相應的懲罰措施。由于缺乏監(jiān)管,部分學生在平時未能認真學習,到了考試時選擇抄襲以求通過,盡管這仍是少數(shù)。

現(xiàn)狀三:不同性別、年級和政治面貌的學生誠信狀況存在差異。

大一和大二的同學往往帶著高中時期的單純,而大三和大四的同學則趨于成熟,這種變化也影響著校園風氣。黨員和團員因在入黨和入團過程中經(jīng)過一定篩選,思想和素質整體較高,誠信狀況也相對較好。

現(xiàn)狀四:在校大學生普遍認為誠信在社會中重要,但對當前社會的誠信水平并不滿意。

調查結果顯示,近90%的同學認為誠信在社會中至關重要,58.3%的受訪者認為我國社會的誠信整體水平處于一般狀態(tài)。

雖然誠信缺失的問題依然存在,但大多數(shù)學生仍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這一點值得肯定。然而,在大學生眼中,當前社會的誠信狀況并不理想,令人擔憂。我國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仍需努力。

建議一: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鼓勵學生從自身做起。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誠信狀況將深刻影響社會風氣。我們需要強化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例如組織誠信論壇、國學課堂等活動,以提高他們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大學生也應自覺保持誠信,不應被校園的不良風氣所干擾,堅守自己的原則。

建議二:改革大學教育體制。

大學教育應進行必要的改革與調整。雖然大學教育通常較為寬松,但過于放松往往導致學生對自我要求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容易產(chǎn)生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未能認識到大學學習的必要性。高校可以通過調整教育體制,將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增加課堂參與和創(chuàng)新性作業(yè)的比重,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建議三:營造誠信的校園文化。

學校應樹立榜樣,以誠信為先,自上而下地促進誠信意識的提升。教師應注重自己的言行,成為學生的誠信模范,對學生的不誠信行為進行適當教育與引導。

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將對社會整體風氣產(chǎn)生深遠影響,我們亟需關注學生的誠信水平。通過對某財經(jīng)大學在校大學生的誠信狀況調查,我們初步了解了大學生的誠信現(xiàn)狀。盡管絕大部分學生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但在行為上仍需嚴格自律。在全球范圍內,許多發(fā)達國家在誠信建設上已取得顯著成就,這與其法制體系的完善和全民誠信意識的提升密切相關。我們必須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努力提升誠信水平。隨著不斷努力,大學生的誠信水平將不斷提高,為未來社會的發(fā)展貢獻更多積極力量。

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報告 篇4

1、大學生誠信度的基本態(tài)度分析

從大學生本身的看法來看:

(4)認為大學生誠信水平“良好,毫無擔憂”僅占3.3%,認為“一般,只是個別現(xiàn)象”的占54.7%,感到“較差,存在許多不誠實行為”的占34.3%,認為“非常差,值得關注”的則占7.7%

從社會調查的結果來看:

(1)大多數(shù)人認為大學生在誠信方面的態(tài)度普遍一般或不夠重視;

(2)有23.7%的人經(jīng)歷過北大學生的不誠實行為;

(3)對于大學生的誠信狀況,16.9%的人認為當前大學生的誠信度很好,不必擔心,73.9%的人則認為大學生的誠信度一般,僅為個別現(xiàn)象不誠信,10.2%的人認為大學生誠信水平較差,存在較多不誠實行為。

2、關于考試作弊

(1)在大學生中,有32%的人從未作弊,65.2%的同學偶爾作弊,只有2.8%的人經(jīng)常作弊。

(2)對于作弊現(xiàn)象,27.1%的同學表示反對,認為這是欺騙行為;51.9%的同學認為這是因為學校某些理論課程過于枯燥而又是必修的結果,15.5%的同學持中立態(tài)度,而5.5%的同學則持僥幸心理,欣然接受這種行為。

3、作業(yè)與論文抄襲

(1)在大學生中,僅有9.4%的學生是獨立完成,49.2%的同學大部分自己撰寫,少量引用資料,36.5%的同學則大量引用資料,而有5%的學生完全是拼湊他人的文章。

(2)從社會調查來看,對于大學生畢業(yè)論文抄襲現(xiàn)象,71.2%的人認為應當取消學位資格,28.8%的人認為這種處罰過于嚴厲。

4、對求職簡歷美化現(xiàn)象的看法

(1)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有15.5%的人認為這種行為是不誠實的,不應提倡,77.3%的人認為適當?shù)男揎椏梢岳斫猓?.2%的學生認為這一現(xiàn)象無關緊要,可以接受。

(2)從社會角度來看,40.7%的人認為這是欺騙行為,不應被允許;45.8%的人表示可以理解,6.8%的人則認為這只是邊緣現(xiàn)象,無所謂。

5、有錢申請助學貸款的現(xiàn)象

你是否聽說過身邊的同學有錢卻去申請助學貸款?6.1%的同學表示沒有這種情況,45.3%的同學很少這么做,而48.6%的學生則經(jīng)常這樣做。

6、請假理由的造假現(xiàn)象

你身邊的同學經(jīng)常用其他理由搪塞請假事宜嗎?只有3.9%的人沒有,48.6%的人很少這樣做,47.5%的人經(jīng)常這樣。

7、關于編造家庭情況申請學雜費的問題

47.5%的大學生會如此描述自己的家庭狀況,45.3%的同學則按照真實情況講述,但稍加修飾;7.2%的同學則大肆渲染,完全與自身家庭情況不符。

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明顯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人在過往的校園生活中曾經(jīng)有過一些不誠實的行為,但這些行為僅是偶爾為之,非習慣性或常態(tài)。絕大多數(shù)同學基本上還是講誠信的,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狀況總體良好,但個別不誠信現(xiàn)象的確存在,尤其是在某些不太重要或者涉及切身利益的情境下,很多同學難免會有不誠信的行為。社會對大學生的不誠信行為也并不寬容,這意味著大學生的誠信水平還有待提升。

提升誠信水平的建議

要重視家庭教育:家長應該多對學生進行誠信等基本觀念的教育,樹立德育優(yōu)先的理念。誠信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正確的引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

通過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確保個人誠信,將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如實記錄,以有效促使大學生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習慣。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確認識社會,抵御不良現(xiàn)象的影響,學會辨別真?zhèn)危灰簧鐣牟涣硷L氣所侵蝕,并培養(yǎng)“愛心”與適應社會的能力。

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報告 篇5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不僅是個人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在當今社會中,特別是在轉型期的中國,培養(yǎng)人們的道德意識和誠信品質,對于經(jīng)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近日,我對我校部分學生進行了一項關于誠信的調查,發(fā)放問卷20份,全部回收。本次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深入了解學生們對誠信的看法,以及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對誠信的遵守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誠信在學生心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80%的學生認為誠信在傳統(tǒng)美德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大部分學生傾向于將誠信視為一種重要的道德品質,60%的學生認為誠信在為人處世中非常重要,是他們的原則,35%的學生則表示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判斷。在對他人誠信的期待方面,60%的學生認為他人的誠信是進行人際交往的基本前提。

而從自我要求的角度,50%的學生表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誠實守信,40%的學生則認為基本可以,具體情況而定。這一對比揭示了學生對誠信的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差距,理想中的誠信被視為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行為并未充分體現(xiàn),體現(xiàn)出理想與現(xiàn)實操作之間的矛盾;對于他人誠信的高期望與自身實踐的復雜性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少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誠信的遵守存在著靈活性,時常表現(xiàn)為“視情況而定”。

調查還發(fā)現(xiàn),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認為國家助學貸款的償還要求過于苛刻,難以理解,這表明許多同學并未將貸款視為契約,而更像是一種政府資助。盡管國家助學貸款確實帶有資助性質,但其首先作為契約的本質,不容忽視。在“如果申請減免學雜費或困難補助,您會如實說明家境嗎?”這一問題中,70%的學生表示會如實回答,而30%的學生則表示會進行夸大或渲染,由此可見,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并未完全遵循誠信原則。在“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您會如何?”這一題中,80%的學生回答會按時還款,20%的學生則表示會待時而論,或盡量拖延。

雖然誠信從根本上是一種道德責任,但道德責任的實現(xiàn)并不單純依賴自身的道德力量,而需要一個外在約束機制來幫助規(guī)范和調整這些道德價值。在法治社會中,一個健全的誠信體系之所以形成,正是因為相對不誠信所帶來的強大約束力。若個人完全無視道德責任,對其后果自是不堪設想。在許多情況下,遵守契約本身就是實現(xiàn)道德的保障。

在關于就業(yè)誠信的調查中,誠信這一品質表現(xiàn)出明顯的相對性特征。55%的學生認為如果成為企業(yè)領導者,將對大學生的違約行為持理解態(tài)度,視情況而定;60%的學生認為在求職過程中簡歷的適度修飾是可以接受的;而50%的學生則認為如果簽約后找到更滿意的工作,違約是可以理解的。

這一系列問題的回答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在誠信與不誠信之間采取了妥協(xié)的態(tài)度,特別是對于未來的選擇,許多學生更關心自身的實際利益。在擇業(yè)過程中,遵守誠信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視,適合自身利益的選擇往往更被重視。這就引發(fā)我們思考,誠信究竟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在面對一些更為重要的事情時,我們的品質到底是堅定還是脆弱?我們應堅持自己的原則還是靈活處理?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在“您認為大學生中,考試作弊的比例大致為”這一問題中,學生的回答分散,認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認為較多的占25%,而較少的則占46%,認為極少的占10%。可見,大部分學生意識到作弊現(xiàn)象的存在,只是在于數(shù)量的不同。在“您能否接受學生作弊行為”這一問題中,50%的學生表示不可以接受,39%的學生認為可以理解,10%的學生認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由此可見,50%的學生在心理上能容忍作弊行為。在平時的考試中,從未作弊的學生占60%,偶爾作弊的占30%,經(jīng)常作弊的占5%。可見,約40%的學生有過作弊行為。

對于作弊現(xiàn)象,50%的學生在心理上對此有一定的認同,而40%的學生有過實際的作弊行為。在大學中,考試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衡量一個學生誠信與否的重要標準。雖然不必將所有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高度進行評判,但考試顯然是個例外,因其直接涉及對學習和知識的態(tài)度。在與同學的交流中,我了解到,過去一個人作弊被發(fā)現(xiàn)時會感到羞愧,并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但如今的狀況已大為不同,他的行為甚至可能引來他人的理解。也就是說,學生對作弊的心理成本較低,不僅體現(xiàn)在操作層面上,更在于周圍同學的態(tài)度和輿論的寬容,而這無疑引發(fā)了我們更深的思考。當作弊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并逐漸被社會所接受時,是否意味著我們在誠信問題上的滑坡呢?

綜合來看,大學生對誠信普遍有著明顯的認同感,并將其視為重要的品質。然而在實踐中,誠信的內化程度尚顯不足,更多的時候表現(xiàn)出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的隨機性特征;誠實守信作為對他人和社會的期待,學生們表現(xiàn)出強烈的渴望,卻在具體的道德實踐中存在一定的“視情況而定”的狀態(tài);對于學生而言,誠信仍然是一種道德層面的存在,尚未形成強烈的契約意識,而沒有契約的遵循,誠信又如何能得到保障呢?歸根結底,誠信反映了一個人在對待自己、他人以及人際關系上的態(tài)度,這不僅關乎他人對我們的評價,更重要的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和實際表現(xiàn)。在調查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是,誠信對于許多學生而言是一種“困境”,因為在品質的對立面,常常伴隨一些更為現(xiàn)實和直接的利益,如何作出選擇并不易。

我們應在心中反思:誠信,真的只是一個困境嗎?

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實施

(一)調查內容

問卷調查:(8道題目)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形式,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抽取20名學生參與問卷填寫。

(三)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大一學生,共100人。

(四)調查步驟

5月12日進行問卷發(fā)放;

5月13日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

5月14日至15日撰寫調查報告并進行深入研究。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在校大學生的誠信現(xiàn)狀

⒈對誠信的看法

⑴您對誠信的重視程度如何?A、非常重視12% B、重視46% C、一般重視30% D、較少重視12%

⑵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誠實守信?A、完全能12% B、大多數(shù)情況下能70% C、偶爾能15% D、幾乎不能3%

⑶您認為學校的誠信環(huán)境如何?A、62%較好 B、一般22% C、較差16%

第一題結果顯示,在對待誠信的態(tài)度上,86%的學生表示非常重視或重視,只有12%的學生對此不以為然,表明誠信仍然是大學生價值觀中的主流。關于第二題,只有12%的學生能完全做到誠信,70%的學生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能做到誠信,15%表示偶爾能做到,3%幾乎無法做到。從心理層面看,絕大多數(shù)人希望在他人面前展現(xiàn)良好的形象,因此相信自己能做到誠信是普遍現(xiàn)象。不過,“偶爾”這一表述暗示學生們在某些情境下可能會偏離誠信原則。部分同學的誠信意識可能取決于自身利益的影響,面對利益沖突時容易做出不誠信的選擇。根據(jù)第三題結果,62%的學生認為學校的誠信狀況較好,這顯示大多數(shù)學生對學校的誠信環(huán)境持樂觀態(tài)度,盡管有些同學提到抄襲、考試作弊的問題,但大部分人仍然相信我們的校園是一個公正的環(huán)境。調查顯示,群體的信任與支持是建立誠信校園的基礎。

⒉對誠信的態(tài)度

⑷您認為教育程度與個人誠信相關嗎?A、相關84% B、不相關16%

⑸日常小事是否能反映一個人的誠信意識?A、能67% B、不能33%

⑹校園商業(yè)活動對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有影響嗎?A、非常大51% B、一般35% C、影響不大14%

第一題的結果顯示,84%的學生認為教育程度與個人誠信有關,強調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應重視道德的培養(yǎng)。第二題的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認為日常細節(jié)可以體現(xiàn)一個人的誠信意識。良好的日常習慣如不遲到、守時、誠實待人都反映了誠信,對于未來的影響深遠。調查的第三題結果顯示,51%的學生認為校園商業(yè)活動影響顯著,許多同學在校園內有過遭遇欺騙的經(jīng)歷,可能動搖了他們對誠信環(huán)境的信心。對待不誠信現(xiàn)象,部分學生選擇沉默,而非主動反抗,這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誠信缺失問題。

3、誠信教育與建設的必要性

⑺您認為開展誠信教育和建設是否必要?A、必要94% B、沒有必要6%

⑻您認為最有效的誠信教育途徑是什么?A、改善校園環(huán)境29% B、提升個人素養(yǎng)39% C、加強誠信宣傳23% D、表彰誠信行為9%

調查顯示,94%的學生認為開展誠信教育至關重要,6%的學生則認為沒有必要。第二題中,39%的學生認為提升個人素養(yǎng)最為重要,而29%的學生建議改善校園環(huán)境。可見,誠信教育需兼顧內外因素。內在修養(yǎng)是影響誠信的根本因素,若個人品德修養(yǎng)得以提升,即使面臨不良環(huán)境,也能夠堅持誠信原則。校園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和誠信意識的提升同樣必不可少。

(二)大學生誠信現(xiàn)狀的成因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既有外在社會環(huán)境,又有教育體系的問題,更與學生自身素質有關。

1、外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1)迅速發(fā)展的知識經(jīng)濟讓“重智輕德”現(xiàn)象突出。

(2)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對誠信構成挑戰(zhàn)。

在社會誠信危機的情況下,部分大學生因缺乏自律,容易迷失方向,尤其是忽視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標準,追求物質利益時,往往會違背誠信原則。

2、教育體系的缺陷

(1)應試教育的盛行影響誠信教育的實施。

(2)缺少有效的約束機制。

(3)誠信教育的重要性尚待提升。

3、學生自身素質的缺失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不僅來自外部社會和教育,還源于個體自身的誤區(qū)與不足。

三、應對措施

為改善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我們應采取一系列相應措施。

(一)正確評估大學生的誠信現(xiàn)狀

我們應看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誠信道德方面表現(xiàn)良好,誠信品質在大學生中占據(jù)主流,且大學生應作為社會的道德標桿。

(二)建立誠信檔案

加強誠信教育不僅需要個人努力,也需引入制度約束機制,建立誠信檔案,從多方面記錄學生的信用情況,以促進誠信意識的養(yǎng)成。

(三)擴展誠信教育載體

可利用各種活動和課程,將誠信教育融入大學生活,培養(yǎng)學生對誠信的認知和自覺。

(四)教師應樹立誠信育人的榜樣

教師作為道德典范,應該以身作則,營造積極的教育環(huán)境。

(五)推動社會誠信文化建設

整個社會需共同營造誠信文化,讓誠信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準則,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

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報告 篇7

大學生的誠信品德培養(yǎng)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至關重要。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對誠信的重要性有較高的認識水平,然而對于社會整體的誠信狀況卻持較低評價;調查還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實際行為之間存在明顯的偏離。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他們在誠信認知與實際信奉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本文通過對某大學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現(xiàn)狀,并提出強化誠信教育、培養(yǎng)良好誠信意識及誠信行為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調查,現(xiàn)狀分析,誠信教育,提升誠信素養(yǎng)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之本,正如俗話所說:“沒有誠信就沒有立足之地。”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現(xiàn)如今,我們周圍卻充斥著失信現(xiàn)象。失信問題遍及社會,對大學生而言,這不僅關乎個人道德,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在本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各種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共發(fā)放問卷650份,回收640份,有效問卷626份,調查對象為某大學的07級及08級學生,問卷內容涉及與大學生誠信相關的問題,例如對社會誠信的看法、學業(yè)誠信及日常生活中的誠信等。

一、調查的主要內容

(一)關于社會誠信的看法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誠信在學生中普遍受到認可,成為重要的道德品質。在調查中,63.3%的學生認為誠信在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從認識的角度來看,多數(shù)學生將誠信視為重要品質,33.3%的同學認為誠信不僅是道德約束,也應是法律約束。然而,也有33.3%的學生認為誠信已經(jīng)不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的判斷。從對他人的要求來看,70%的學生認為誠信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任何情況下都應堅持這一原則。從自身角度來看,53.3%的學生認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誠信,但不到50%的學生選擇了其他選項,結果令人失望。

在關于交往中的誠信問題中,大部分學生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96.6%的學生表示最信任的人是父母,46.6%的學生選擇信任老師,63.3%的學生信任身邊的好朋友。86.7%的學生表示信任誠信的人,46.6%的同學認為身邊講誠信的人較多,但也有50%的同學的看法是“一般”。

通過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誠信作為道德操守被學生重視,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踐行卻沒有足夠體現(xiàn)。理想追求和實際操作之間存在顯著差距,學生對他人品質的要求表現(xiàn)得十分強烈,但對自己的誠信實踐卻相對薄弱。這表明,誠信對部分學生來說并非一貫的道德修養(yǎng),而是嚴重依賴于具體情況,在實際生活中是否遵守誠信往往是“視情況而定”。

(二)關于學業(yè)的誠信問題

在如何看待當前學術界的誠信問題中,46.6%的學生認為學術腐敗與誠信原則相悖,應該堅決抵制,這顯示出他們對教師學術風氣的高期待。在“無人監(jiān)考時是否考慮作弊”一題中,76.7%的學生表示愿意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在“您是否有過抄襲論文的經(jīng)歷”中,13.3%的學生表示自己從未抄襲,43.3%的學生承認整段抄襲,但絕不整篇抄襲,10%的學生表示為應付作業(yè)經(jīng)常抄襲。關于作業(yè)的態(tài)度,66.7%的學生表示偶爾抄襲,只有20%的人表示從不抄襲他人的作業(yè)。如果作業(yè)未完成,有66.7%的學生選擇如實告知老師,并承諾過幾天補交。調查還顯示,36.6%的學生曾有過作弊念頭,但因學校懲罰嚴重而未實施。

在大學中,考試不僅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也是誠信的重要體現(xiàn)。雖然我們未必能將所有事情都上升到道德層面,但考試無疑是例外,因為它關系到學生對學習和知識的態(tài)度。筆者在與同學交流中聽到,過去一位作弊被發(fā)現(xiàn)的學生會感到羞愧,承受很大的輿論壓力,而現(xiàn)在這種情況有所緩解,周圍人對其作弊行為的看法甚至趨于理解。也就是說,當前作弊的成本相比過去已大幅降低,這種成本包含操作手段上的,也包含周圍同學的看法和輿論的寬容。這反映出在誠信方面的潛在滑坡。

(三)關于信貸誠信的問題

調查顯示,66.7%的學生表示無論如何也會償還國家助學貸款,說明大多數(shù)同學已經(jīng)認識到助學貸款是一種契約,而非單純的經(jīng)濟資助。盡管國家助學貸款具有資助性質,但它首先是一種契約,學生需要履行。在“若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是否會按時還款”一題中,66%的學生表示會按時償還,13.3%的學生則表示將依據(jù)未來收入情況再做決定。關于校園內廣泛存在的透支手機卡現(xiàn)象,70%的學生表示絕不會做這種失信的事情,16.7%的學生則表示會視經(jīng)濟情況而定,若經(jīng)濟緊張才會考慮透支或更換電話卡。在面對撿到錢的情況下,83.3%的同學會立即歸還多找的錢,83.3%的學生會把撿到的錢包原封不動地歸還,63.3%的學生遭遇100元假幣時會交給銀行,這一切都展現(xiàn)了誠信的重要性。

盡管誠信歸根結底是一種道德義務,但實現(xiàn)這種義務并不僅依賴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外部約束機制來調節(jié)和控制道德價值取向。在法治社會中,誠信體系健全,制度對于失信行為的約束力極強。一個人如果完全無視道德義務,將不得不面對艱難的處境,契約的遵守本身就能確保道德的實現(xiàn)。

(四)關于生活中的誠信問題

中國傳統(tǒng)美德中強調拾金不昧和“一言九鼎”。在面對“看到他人遺留物品時會怎么做”的問題時,絕大多數(shù)同學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80%的學生表示絕對不會拿走不是自己的東西。在朋友約定方面,46.6%的學生表示風雨無阻,按時赴約,33.3%認為可以根據(jù)情況等雨后再走,20%的同學則認為朋友會理解其遲到的原因。在對幫助同學的態(tài)度上,46.6%的學生表示會盡全力去做,43.3%的學生則表示會盡力而為,即便未能完成也沒有關系。關于網(wǎng)絡誠信,63.3%的學生承認自己有時說實話,有時也會撒謊,僅有16.6%的學生表示會真誠對待網(wǎng)絡朋友。

誠信是人與外界良好交往的基石,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他如何能在社會立足呢?然而,許多學生在這方面依然抱有僥幸心理,這會給他們未來社會生活帶來困擾。我想,沒人會愿意與一個失信之人交往。在這個相對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中,我們應當逐漸培養(yǎng)誠實守信的好習慣,嚴格自律。

(五)對誠信教育的態(tài)度

調查顯示,7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當然,也有10%的學生持反對意見。70%的學生希望借助電影進行宣傳教育,56.6%的學生傾向于通過實踐活動,而36.6%的同學則認為開設道德修養(yǎng)課更為合適。不過我認為上課的效果可能不夠理想。6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23.3%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而且60%的學生認為建立誠信法規(guī)是必要的,33.3%的同學認為很有必要,這說明大家對誠信的渴望。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大家對誠信教育持積極態(tài)度。通過教育和自律精神的結合,養(yǎng)成誠信的良好品質將是美好的未來。

二、誠信危機的原因

大學生誠信意識的減弱不能簡單歸結于道德品質的下降,而是有著深層次的社會原因。

社會轉型期的負面影響使學生誠信意識降低。目前我國正處于市場經(jīng)濟制度建立的初級階段,大學生在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也受到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新觀念、新文化的影響。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日益滲透到大學生的思想中,這使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出現(xiàn)多元化特征。這些變化可能導致學生在行為認知和道德評價上產(chǎn)生錯位,認為不誠信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謀生的手段,甚至是獲取利益的途徑,這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信仰造成了負面影響。

教育本身的缺陷也在削弱學生的誠信意識。教育被稱為“百年大計”,然而當今社會中,“重物質、輕信譽”的現(xiàn)象逐漸蔓延至教育領域。教師個人的誠信素養(yǎng)、教育觀念和職業(yè)道德等,都會對學生的誠信表現(xiàn)產(chǎn)生影響。學校在執(zhí)行各種規(guī)章制度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公正和不誠信,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大學生的誠信意識。

大學生在對誠信的認同上存在矛盾。誠信作為一種德性,是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但社會對大學生誠信度的評價不高,同時大學生自身對本群體的誠信道德認同感也較低,導致在個人與群體的誠信認同間形成矛盾心理。

三、如何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

誠信既是思想觀念的認知過程,也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積累過程,既包含內在修養(yǎng),又需要外在的約束與規(guī)范;它既是自身成長的需求,也是時代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要求。高校應從多個方面強化誠信教育。

教書育人,強調誠信。誠信是道德修養(yǎng)和成才的基礎,教書育人應當把誠信教育作為根本,時刻強調誠信的理念。教師應當做學生的榜樣,以行動取信于師生之間。課堂教學要持續(xù)關注誠信教育的內容,同時利用校園網(wǎng)絡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自我管理,促進誠信。隨著高校素質教育的推進,學生的自立意識、自主意識增強,管理與評價自己的能力亦在提升。應引導學生意識到誠信與誠信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干部和黨員作出表率,成為誠實守信的模范,同時組織同學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將誠信的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引導學生建立誠信自律制度及考評體系,并通過創(chuàng)作誠信格言激勵自律。

實踐教育,突出誠信。當前,學校的誠信教育必須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可與企業(yè)建立誠信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體驗誠信行為的機會;在專業(yè)見習和實習階段加強指導;開展主題為誠信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服務、勞動、調查、參觀等活動傳播誠信文化,講述誠信故事,實踐誠信原則,塑造誠信品質。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唯有在法律法規(guī)健全、現(xiàn)代信用制度逐步完善的背景下,與家庭及社會的誠信教育相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成功解決當代大學生面臨的誠信危機。

《大學生誠信現(xiàn)狀研究報告(通用7篇)》.doc
將本文下載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導出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青铜峡市| 临沭县| 阿克苏市| 香港 | 紫金县| 卓尼县| 汉源县| 邹平县| 康乐县| 丰顺县| 临汾市| 伊春市| 兴业县| 屯昌县| 武邑县| 任丘市| 象山县| 盘山县| 合山市| 云和县| 濉溪县| 五常市| 鞍山市| 教育| 措美县| 南陵县| 班玛县| 眉山市| 友谊县| 千阳县| 永泰县| 长武县| 淮北市| 大邑县| 蒲城县| 天水市| 洮南市| 荆州市| 元阳县|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