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村級財務管理現狀的調查分析報告
村級財務管理經過實施代理制后,管理逐步規范化,檔案管理、收入來源透明化和支出決策民主化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財務檔案由專人管理,確保了分類、裝訂和查閱的規范性,避免了過去的散亂和損毀情況。代理制前大部分村的財務底數模糊,現已明確固定資產管理和往來款項的清理,降低了資金流失風險。支出決策實現民主化,需村支部書記與村主任共同審批,增強了群眾的參與感和信任度。財務公開及時且真實,接受群眾監督并完善管理制度。然而,仍存在村干部對代理制理解不足、報賬員履職不力及審計力度不足等問題。建議加強培訓,提高會計隊伍能力,完善委托代理制度,嚴格監督資金使用,并建議鎮政府增加財政預算,以推動村級財務健康發展。
一、村級財務管理現狀
1、財務檔案的管理逐步規范化。
在以前,村級的財務檔案管理存在很大問題,比如記賬憑證上的回行針和大頭針生銹,甚至未能及時清理,更不談裝訂成冊;一些村只用報紙或塑料袋隨意裝著,不少則散落一地;部分檔案因雨水浸泡而字跡模糊,甚至有的被老鼠啃毀,導致查閱時費時費力。自從實施代理制后,所有的賬冊和票據都有專人管理,并進行了分類編號,按規定裝訂和歸檔,同時也實行了檔案查閱的登記制度。
2、明確各村的財務底數。
在實行委托代理制之前,大部分村并沒有認真清理往來款項或固定資產,賬目非常模糊,往來款項和債務關系不清晰,固定資產缺乏專人管理和安全存放,導致集體資金流失的風險大大增加,給村級集體資金的安全帶來了威脅。自村級財務移交前,我們的托管代理中心對所有往來款項和固定資產進行了深入調查,并及時兌現可以解決的款項,明確了固定資產的存放地點并指定專人負責,確保村級資金的安全。
3、收入來源透明化。
針對部分村干部和群眾反映的瞞報集體資金收入的情況,我們進行了調查,檢查近年來各村從區級、鎮級和其他社會單位獲得的補助和捐贈是否入賬,確保本村應收的收入和實際到賬的收入一一核對,并對未入賬的部分進行了追繳,確保集體賬目透明,得到群眾的認可。
4、支出決策民主化。
在未實施委托代理之前,村級的支出往往由村主任或書記單獨決定,缺乏其他村委成員的參與,導致村委內部意見不合,群眾對此也頗有微詞。現行的委托代理制度要求嚴格的審批程序,許多支出必須同時經過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的共同簽字才能入賬,實行了公開和民主的方式,獲得了群眾的廣泛支持。
5、財務公開及時且真實。
此前,村級財務有時未能按時公布,公開的內容也時常不完善,造成群眾的不滿。在實施代理制后,我們確保財務數據真實、按時公開,并認真接受群眾的監督,針對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6、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本鎮制定了有關民主理財、財務公開、會計崗位責任制、出納崗位責任制等一系列制度,從而明確了集體資金管理、開支審批、財務處理及公開的具體流程,確保村級財務管理有章可循。
二、存在的問題
1、對委托代理概念的理解不足。
不少村干部仍然抱有“村民自治”的傳統觀念,認為引入委托代理制會剝奪村級財務的獨立性,導致管理自由度受限,而忽視了相關的財經規定。
2、報賬員履職不力。
部分村級報賬員以村支兩委主要領導的意見來處理財務,未能按照實際情況處理問題,時常出現變相合理化的現象,導致報賬員未能充分履行其職責。
3、審計力度不足。
在一些村級財務中,由于收入來源簡單,主要依賴鎮級撥款,村級自有資金收入少,部分人認為無需進行審計,導致有些調查和審計工作走形式,沒有真正起到監督的作用。
三、今后的工作建議
加強對農經財務人員和村級報賬員的政治與業務培訓,提高會計隊伍的政治敏感性和業務能力,完善委托代理制度,充分發揮托管中心和村級理財小組的作用,嚴格監督資金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大村級財務公開力度,嚴格財務審計,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規范財務管理,維護村級集體利益。
根據上級要求和本鎮的實際情況,自20xx年5月起,我鎮實施“雙代管”制度,即在保留村級集體資金的所有權、使用權和審批權的由鎮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委托代理中心統一管理村級資金和賬目,集中處理會計核算業務。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整體上規范了村級財務管理,確保了會計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防止了資金的挪用和不當開支,保障了集體資金的安全。由于財務工作離不開資金支持,建議鎮政府在年初或年終的財政預算中增加部分資金,以進一步推動我鎮村級財務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