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問卷調查研究報告16篇
我們深入探索了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揭示了小學生在學習、社交和心理健康等領域的真實體驗與需求。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但他們在課外活動和情感支持方面的渴望同樣不容忽視。通過這份報告,期望能夠為學校和家長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支持孩子們的成長與發展。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1篇
最近,隨著課業的增多,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也感到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同學在平時的學習中沒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因此我們的視力問題逐漸凸顯。我決定在班里對同學們的視力進行一次調查。
調查結果
在這次調查中,我共調查了25位同學。其中,僅有3位同學的兩只眼睛視力均在5.0以上,這只是占到總人數的12%。還有8位同學一只眼睛在5.0以上,另一只在4.0到4.9之間,而其余14位同學的兩只眼睛視力均在4.0到4.9之間。由此可見,班級同學的視力狀況并不樂觀。
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同學們的視力下降主要是因為沒有注意日常用眼習慣。例如,寫作業時離書本的距離不夠,通常大家都習慣低頭埋頭苦寫,而且長時間盯著電腦和電視屏幕也會對眼睛造成嚴重的傷害。這些不良習慣無疑是導致視力減退的重要原因,我們需要加強保護視力的意識。
建議
在使用電子產品時,務必要注意保持適當的距離和光線,不要在昏暗的環境中閱讀。建議大家在長時間寫作業或觀看屏幕之后,每隔30分鐘就要讓眼睛休息5-10分鐘,或者做一些眼保健操,這樣可以緩解眼部疲勞,保護我們的視力。
結論
視力健康是學習的重要保障,我們必須重視并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保護視力不僅僅是為了現在的學習,也關乎到未來的生活。我們要盡快樹立并落實保護眼睛的意識,避免視力的進一步惡化!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2篇
1.問題的提出
最近,我發現在我們班里,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佩戴眼鏡。看到他們的樣子,我感到很心疼,畢竟近視會給他們的學習、生活甚至將來的工作帶來麻煩。不過,他們似乎并不太在意,開玩笑說自己是“眼鏡戰士”,好像這并不是個大問題。于是,我決定為那些視力尚好的同學提供一些建議,幫助他們預防近視的問題。
2.調查方法
1. 查閱相關書籍和報刊資料。
2. 瀏覽網絡信息。
3. 詢問同學,了解大家的視力情況,以及近幾年視力不良的變化趨勢。
3.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 近視的原因:例如,在車里讀書;在烈日下閱讀;趴著在床上看書;長時間盯著電視或電腦屏幕;看書寫字時與書本的距離過近。
2. 正確做法:1. 坐姿正確,桌子與胸部保持一定距離,筆尖和手之間有一定間隔,眼睛與書本保持一尺的距離。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寫字時要專心致志,坐姿要端正,雙腳自然放平。2. 多去戶外活動,視線多轉移到遠處綠色植物上,避免用不潔的手揉眼睛,當眼睛感到疲勞時,應該多休息,看看遠方。
4. 結論
如果大家希望避免近視,就可以試試我提到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保護眼睛,享受清晰的視界吧!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3篇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班里出現了一些同學未完成作業的情況,同時也有幾位同學在考試中沒有及格。為了更好地了解班級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和課外學習的狀態,我們決定開展一項調查。
二調查方法。
1 直接訪談學生。
2 詢問周圍同學的看法。
三調查情況整理。
姓名情況原因作業完成情況
張XX 優秀 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李XX 良好 上課注意力集中,偶爾有作業未完成
喜歡課外閱讀,擴展知識面
王XX 差 上課不太認真,不按時交作業
通過走訪獲取信息
四結論。
1 經過調查,發現同學們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若不加以引導,容易產生不想完成作業的心理。家長和老師應加強言傳身教。
2 作為學生,僅靠家長和老師的監督是不夠的,自己也必須努力。完成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小學生記憶力強,但也容易遺忘,如果不及時復習,就會把新學的內容忘掉。認真完成作業,能幫助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作業并不是無意義的。
3 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先完成作業,再適當放松,但要確保不影響學習。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4篇
小學生調查報告是由小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進行的各類調查,通過實際觀察和數據收集,反映出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現狀。這些報告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也讓他們對周圍的環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小學生主要關注了校園內外的環境衛生狀況、綠化覆蓋率和噪音污染等方面。
調查地點主要選擇了學校操場、教室和周邊街道等人流密集的區域。通過觀察和問卷調查,我們發現許多同學在課間常常隨意丟棄垃圾,導致校園環境的整潔度大大降低。周邊的建筑工地、交通繁忙的馬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通過統計發現,校園內的垃圾桶數量明顯不足,許多同學在丟棄垃圾時面臨選擇困難,導致垃圾隨意散落。校園外的綠化率也不盡如人意,缺少植被的地方容易形成揚塵,影響空氣質量。
噪音污染也是我們調查的重要內容。在上課期間,來自學校外的交通噪音和附近施工的聲音時常干擾我們的學習。根據調查統計,超過70%的同學表示這些噪音使他們難以集中注意力,影響學習效果。
在總結調查結果后,我們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1)增加校園內垃圾桶的數量,鼓勵同學們養成文明投放垃圾的好習慣;(2)加強校園綠化,種植更多的樹木和花草,改善校園環境;(3)建議學校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降低周圍施工和交通帶來的噪音干擾。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不僅提升了自身的調查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強了環保意識。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和改善我們的環境,使之變得更加美好。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5篇
小學生的消費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小朋友們用零用錢購買各種物品的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變化,消費已成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行為,尤其是在我們的中小學生中,消費意識逐漸增強。家長的寵愛與市場的豐富選擇,使得小學生的消費水平日益攀升。然而,對于小學生的消費行為,社會和學校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糾正其獵奇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缺失,導致他們在消費中尚有很多需要規范的行為。
為此,我們對50位小學生進行了調查,以此深入了解他們的消費觀念(調查對象包括男生和女生)。
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小學生每月都會有零用錢,而他們每天也會花費這些錢。以下是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的小學生每月零用錢的分布情況(見下表)。
自中國實施計劃生育以來,許多中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寵愛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為滿足孩子的需求,父母往往不加節制地滿足他們的愿望,這使得小學生們產生了強烈的消費欲望和物質滿足感。他們常常將錢花在不必要的物品上,為了炫耀而購買名牌商品。我們針對小學生的消費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如下(見下表)。
在調查中,我們也詢問了小學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理應中小學生的零用錢應該是綽綽有余,但實際情況卻是相差甚遠。
當然,父母給子女零用錢是理所當然的,但他們是否關心孩子的消費情況呢?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如下。
數據顯示,父母關注子女消費情況的僅占20%,而大多數父母(70%)對此幾乎不聞不問,另外有10%的父母則表示偶爾詢問。這表明,學生的獵奇心理部分來源于父母的忽視,導致高消費理念在小學生中蔓延,學生們因此產生了強烈的物質滿足感,認為金錢獲取很容易,這種現象需要我們的及時糾正,以防止消費觀念的誤導。
我們的調查還發現,100%的學生表示自己管理每年的壓歲錢。這樣的管理方式可能是造成他們物質滿足感的重要因素,進一步推動了高消費的趨勢。
通過對以上情況的分析,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學校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增強宣傳力度,借助學校和班級的宣傳板,廣泛宣傳合理使用零用錢的重要性,使學生意識到金錢來之不易,培養他們的節儉意識。
學校應加強思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消費行為的對錯。
鼓勵學生多參與實踐活動,體驗勞動的辛苦,深刻理解金錢的來之不易。
家長不應給孩子過多的零用錢,要進行適當的教育,幫助他們走出錯誤的消費觀念。父母應多關注孩子的消費情況,促使他們養成合理消費的習慣。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6篇
隨著寒假的到來,許多人開始期待收到親戚長輩的壓歲錢。小學生們每年能收到多少壓歲錢?他們通常是如何使用這筆錢的?對于壓歲錢,他們又有怎樣的看法?為了探究這些問題,我進行了一個小型的調查。
一、調查時間:
二、調查地點:⒈家庭中⒉同學家
三、調查對象:小學生、家長
四、調查目的:
通過了解小學生如何處理壓歲錢,能夠對這一現象進行有效的統計和分析,從而為小學生及其家長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議和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五、調查問題:
1. 你覺得家長是否應該給孩子壓歲錢?
2. 如果應該,您覺得合適的壓歲錢數額是多少?
3. 你認為給錢是最好的“壓歲禮物”嗎?
4. 你覺得怎樣使用壓歲錢才是最有意義的?
六、調查方法:
① 網上調查、② 電話采訪、③ 查閱資料、④ 詢問周圍的人
七、調查結果:
小學生對于壓歲錢的看法
大部分小學生傾向于將壓歲錢花在他們喜歡的玩具和食物上,少數同學會用這筆錢交學費或存銀行。還有一些同學會用壓歲錢購買學習用品。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學生表示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他們愿意把一些壓歲錢捐給有困難的同學,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八、感想與結論: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收到的壓歲錢也逐漸增加。有些富裕家庭甚至會給孩子上萬的壓歲錢,雖然這讓孩子們歡喜不已,但也導致了部分孩子亂花錢,甚至購買一些不健康的零食和游戲。我認為,一般家庭的壓歲錢在100到300元比較合適,孩子們自行支配的壓歲錢最好控制在150元以內,若壓歲錢過多,建議由家長代為保管或存進銀行,引導孩子們將這筆錢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7篇
在這次小學生調查報告的過程中,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數據和結果,更多的是面對困難所帶來的成長和啟示。在即將結束的學習旅程中,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深入理解了社會,明白了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差距。20xx年6月15日,這不僅是一個普通的日子,更是我們小學生團隊邁向實踐的一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調查并非簡單的報告撰寫,而是一場思想的探索。過去,我們總是被教導要專注于課本知識,認為只有書本上的內容才是正解。然而,實際上,社會這個大課堂充滿了更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我們需要更積極地去了解周圍的環境,以及身邊的人。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圍繞學校周邊環境、課外活動安排和同學心理健康等幾個主題展開,正是這幾個主題涉及到的學生群體其實在校園生活中常常處于被忽視的狀態。通過與同學們的交流,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學校設施的不足,或者是對課外活動的渴望與實際情況的不符。這些問題的存在,正是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來發聲和改善的。
走出教室,走入真實的校園生活中,我們逐漸意識到自己在調查設計中的不足。與同學們進行討論時,許多問題的提出讓我們對問卷的設計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個問題能選擇多個答案嗎?”“我沒有參加過這個活動,怎么回答?”這些問題生動地展現了我們問卷中的不足之處。在分享經驗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調查方法上的缺陷,例如,部分同學因為時間安排的關系無法參與我們的調查,這使得我們的樣本收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除了我們在調查內容上獲得的經驗之外,這次的挑戰和困難同樣教會了我們許多。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將更加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方法,勇敢地走入社會,去探索和實踐,在陽光下收獲更多的快樂與成長。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8篇
在盡管小學生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都有了顯著改善,但我們依然發現了一些問題。通過我的調研,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小學生在校言語不文明的現象普遍存在,2. 不文明用語的起因多種多樣,3. 孩子們對不文明語言的接受度較高。
1. 小學生說話不文明的現象。調查發現,很多小學生在與同學相處時,偶爾會使用一些不文明的語言,這其中往往是由于情緒失控或者是在爭吵時,尤其是在男生中更為普遍。這種現象需要引起重視,并加以改善。
2. 不文明用語的原因。通過與學生交流,我了解到,不文明語言的產生與周圍環境有很大關系。有的同學因為與他人發生矛盾而忍不住口出惡言;還有些同學出于對他人外貌、舉止的調侃而使用不雅詞匯。許多學生的語言習慣受到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常常模仿父輩或影視作品中的不文明用語,形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不良習慣。
3. 小學生對不文明語言的接受度。這次調研也顯示,很多小學生對使用不文明語言并不感到羞愧,反而覺得這樣說話有些“有趣”。他們往往認為在玩耍或競爭的時候使用一些俏皮話和調侃本是正常現象,而沒有意識到這些行為的負面影響。
通過調查,我們還發現,小學生出現不文明用語的情況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場景:
1. 玩耍時:在進行游戲時,由于競爭激烈或有人作弊,導致雙方使用激烈的語言進行攻擊。
2. 公共場合:在課堂或活動中,個別學生因受到影響而使用不文明語言,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取笑他人。
3. 私下里:一些同學在與某些朋友的關系較差時,不敢當面表達不滿,轉而在他人面前小聲私語或背后議論。
經過分析可以發現,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許多不文明語言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而來的。年級較高的學生往往因為心理發展的原因,傾向于用不文明的語言來宣泄情緒,盡管并無惡意,但對同學之間的和諧氛圍造成了負面影響。
理應意識到,作為現代社會的小學生,我們肩負著傳承文明和禮儀傳統的責任。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努力以身作則,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共同創建一個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希望我們的家長和老師能夠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校園充滿文明的氣息。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9篇
一.調查背景
最近,我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因為長時間上網而出現了視力問題。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明顯受到了影響。我決定進行一次深入的調查。
二.調查方法
1. 我會詢問一些因上網而近視的小學生,了解他們上網前后的感受變化。
2. 我還計劃對小學生的上網行為進行調查,看看他們上網的主要活動。
三.調查記錄
時間:12月4日 我找到了一位小學生,詢問他因上網導致近視的經歷。他告訴我:“以前我覺得上網很有趣,所以天天玩,結果學習成績下滑,眼睛也開始近視。現在我決心不再上網了。”
時間:12月8日 我發放了一份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小學生的上網活動。調查結果讓我震驚,約有50%的小學生是在上網玩游戲,30%的則是看視頻,僅有20%的小學生是在上網查資料。
四.調查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1. 小學生不應沉迷于上網游戲,這不僅會影響學習,甚至可能造成視力問題。
2. 如果小學生必須上網,應該為自己設定明確的時間限制,以避免近視的發生。
五.改進建議
1. 小學生應盡量減少上網時間。
2. 不應進入網吧等場所。
3. 上網時應避免玩游戲,防止沉迷。
六.個人感受
1. 通過對小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我認識到,上網確實對學習有害。希望那些熱衷于上網的小學生能夠認識到問題,努力戒掉網癮,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10篇
學生:
指導老師:
一、課題的起源
在2月22日,寒假結束了,我校全體師生滿懷期待地回校。在這一天的下午,課室里傳來陣陣歡聲笑語,老師還未進來,同學們就已興高采烈地交流著這段時間的趣事。作為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寒假,六年級的同學們格外興奮,他們即將告別這段校園時光,踏入新的中學生活。不知道大家在這個寒假里做了哪些特別的事情?為了更好地了解本班同學的寒假生活,我決定進行一次調查。
二、實施方案
1、確定研究主題并制定研究方案。
2、設計調查問卷,專門針對六年級(1)班的同學進行調查。
3、對收集到的問卷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
4、撰寫調查報告。
三、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四、調查的時間、對象及內容:
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我校六年級(1)班的學生
調查內容:了解我校六年級學生寒假期間的生活安排及相關活動的時間。
五、調查結果分析
此次調查共收集到52份問卷。
1、寒假安排:
在寒假中,有規劃的同學有49人,占總人數的94.2%;而沒有進行規劃的同學僅有3人,占5.8%。有計劃的同學中,在上午8:00至11:00學習的占33.3%,參加興趣班的占23.3%,觀看電視的占40%,其他占3.4%;在下午1:00至5:00時,63.3%的同學選擇學習和午休,而36.7%的同學則選擇外出游玩或運動;晚上的7:00至9:30,有60%的同學在看電視,40%的同學在學習。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同學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寒假生活。
2、參加興趣班
在外參加興趣班的同學有7人,占總數的13.5%;而不參加的同學有45人,占86.5%。雖然是畢業班,但大部分家長并未強制要求孩子們參加語文、數學和英語的提高班,所參加的興趣班多為少年宮組織的特長課程。
4、作業情況
每天只做半小時作業的同學有7人,占13.5%;做一小時的同學有35人,占67.3%;而做兩小時以上的同學有10人,占19.2%。由于假期中正值春節,大家在春節期間往往沒有時間做作業,很多同學選擇在春節前后的兩個星期內完成,因此往往一次性做作業時間較長。
9、社會活動參與
在假期里,進行社會活動的同學有49人,占總數的94.2%;沒有參與的同學則有3人,占5.8%。參與社會活動的同學中,有23.1%是調查環保問題,有38.5%關注壓歲錢的使用,以及38.5%涉及其他問題。這說明同學們不僅關心周圍的事物,還對生存環境保持關注,展現了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并重視實踐能力的提升。
10、旅游情況
假期中,有參加國內游的同學為13人,占25%;參加國外游的有2人,占3.8%;而沒有外出旅游的同學則有37人,占71.2%。我們還發現,出行的同學在出發前都會查閱相關書籍或上網了解目的地的相關知識,顯示出同學們在做事時的計劃性。
11、閱讀情況
在假期閱讀一本課外書的同學有9人,占17.3%;閱讀兩本以上的同學有43人,占82.7%。這表明全班同學在假期里充分利用時間,多閱讀課外書籍,擴展知識面。有的同學在假期中共讀了10本書,全班共閱讀154本,人均閱讀3本。書籍種類中,學科類與勵志類占72本,童話、幻想、偵探類占59本,世界名著及武俠小說占23本。從這些閱讀內容來看,同學們充滿了求知欲和好奇心。
12、壓歲錢使用情況
同學們在春節期間獲得了不少壓歲錢,并且合理使用。調查結果顯示:
從統計結果來看,絕大多數同學將壓歲錢用來購買學習用品和書籍,反映出同學們對學習的重視;其次一些同學選擇把錢存入銀行,作為未來的大學生活準備;還有少部分同學將壓歲錢捐給希望工程,體現了他們的愛心。
13、觀看電影情況
今年上映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引發了轟動,假期中觀看該電影的同學有45人,占86.5%;沒有觀看的有7人,占13.5%。這說明充滿奇幻色彩的青少年電影作品在同學們中間非常受歡迎。
六、建議
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同學們的寒假生活豐富而快樂,但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
1、我們居住的小區文化設施較少,學校或小區組織的活動近乎沒有,導致許多同學除了做作業和閱讀外,就是看電視,部分同學一次觀看電視長達4小時。看太多電視不僅影響視力,還可能影響學習。我們參加的社會活動類型單一,缺乏多樣性,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關注青少年的成長,提供健康的文化和娛樂場所,同時建議同學們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合理安排生活。
2、眾多家庭的電腦尚未連接互聯網,原因在于家長擔心我們在網上接觸到不健康的信息。家長們的擔憂是出于對我們的關心,但他們是否意識到如今是信息時代,知識更新迅速,老師經常要求我們上網查找資料,網絡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我希望學校能夠向家長們宣傳上網的積極意義,并告知他們我們正在努力做網絡文明的小使者,建議家長為電腦安裝過濾軟件。從統計結果來看,我們上網主要用于搜索信息,偶爾玩玩游戲而已,所以家長們請放心,我們能控制自己。
3、《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熱播表明年輕觀眾對優質影片的強烈需求,希望影視制作人能多拍攝類似的適合我們的電影作品。
4、希望同學們在下個假期中能夠更合理地安排生活,使得假期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附:調查問卷
寒假轉瞬即逝,新學期的生活已然開始,大家都滿臉笑容,紛紛想要分享假期的經歷。讓我們來一次寒假生活分享會吧!
你在寒假中有安排,有計劃嗎?a.有() b.沒有()
1、你在外參加一些興趣班嗎?a.參加() b.不參加()
2、你每天一般看多長時間的電視?a.半小時() b.一至兩小時() c.三至四小時()
3、你每天做多長時間的作業?a.半小時() b.一小時() c.兩小時以上()
4、你寒假在家做家務事嗎?a.經常做() b.有時做() c.不做()
5、你寒假玩不玩游戲機?a.經常玩() b.有時玩() c.不玩()
6、你上網嗎?a.經常上() b.有時上() c.不上()
7、你參加社會活動嗎?a.有() b.沒有()
8、你進行社會調查嗎?a.有() b.沒有()
9、你假期外出旅游嗎?a.國內游() b.國外游() c.沒旅游()
10、你寒假看課外書嗎?a.不看() b.一本() c.兩本以上()
你都看些什么書?
11、你怎樣利用壓歲錢?a.給父母保管() b.存入銀行() c.買學習用品、圖書() d.捐給希望工程() e.其他()
12、你觀看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嗎?a.看了() b.沒有看()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11篇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同學們發現小學生中近視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引發了同學們對小學生近視成因、近視人數以及如何有效預防近視的綜合調查。
二、調查方法
1、通過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閱讀有關近視的書籍、報紙,或者向家長進行咨詢。
2、對班級同學進行問卷調查,結合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
3、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和歸納。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調查發現,我國小學生近視的原因主要包括沉迷電子產品和電視觀賞,不認真進行眼保健操,以及習慣性趴在床上看書等,導致視力逐漸下降。
四、結論
2、近視已經被認定為全球三大疾病之一,我國青少年近視的總人數已經達到2.7億。數據顯示,在8-12歲的小學生中,每47個兒童中就有一個近視,且這一比例仍在上升。
3、為了有效預防近視,我們需要遵守以下幾點措施:
(1)每天堅持進行遠眺和眼保健操,參加課間操活動,并保證學習環境光線充足。
(2)避免在床上看書或寫字,保持正確的姿勢。觀看電視的時間不宜過長,應控制在1小時以內,且保持至少兩米的距離。
五、感受
近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因此我們必須認真保護眼睛,讓眼睛在需要工作時能夠正常運作,在休息時適當放松,確保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12篇
小學生調查報告
緣由
自從開學以來,班上有不少同學未能按時完成作業。這導致我每次向老師提交作業時,都得報出很多同學的名字,幾乎沒有一次作業是全員提交的。作為班級的課代表,我終于忍無可忍,于是決定對同學們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一番調查。
調查過程
我讓各組組長記錄下那些未按時交作業的同學,并詢問他們的原因。
我們班一共有八個小組,平均每組有兩個同學沒有按時交上作業。班級總人數為59人,其中按時提交作業的有43人,占總人數的接近五分之四,剩下的16人未交作業,大部分集中在第四組。其他小組也有一兩名同學未交作業。
分析結果
1、最近幾次老師布置的英語作業量不大,難度也適中,按理說完成不應該有問題。
2、通過調查我發現,許多未交作業的同學將寫作業的時間花在了玩游戲上,雖然玩得盡興,但也因此受到了老師的批評。
結論
未能按時提交作業的原因主要有:
1、部分同學沒有記下作業內容,所以對作業一無所知,自然無法完成。
2、一些同學明明知道有作業,卻把作業本放在班里,回到家后無從下手。
3、還有同學是完成了作業,卻忘記將作業本放進書包。
4、個別同學只寫了一半,結果因為困倦而睡著,第二天只能交出沒寫完的作業。
種種事實表明,絕大多數未按時交作業的情況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
建議
同學們在老師布置作業時,要認真記錄;晚上睡前最好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并確保書包整理好,第二天早晨帶上就能順利上學。這樣,你就能夠按時完成作業了!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13篇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在校學生的課外活動參與情況。
2、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
3、提高學生課外活動的意識和興趣。
4、通過總結與調查結果,推動學校活動的豐富多彩。
二、時間與地點:
1、時間:5月20日
2、地點:xxxx小學四年級教室
3、調查人:xxx
4、調查對象:本班學生
三、調查經過
1、在5月20日上午,我在四年級教室進行了一次調查,發放了事先準備好的問卷給全班38位同學,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順利完成了調查任務。
四、調查題目:
簡答題1:你平時參加哪些課外活動?
簡答題2:你認為課外活動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
簡答題3:你希望學校增加哪些課外活動?
簡答題4:在課外活動中,你最喜歡的是什么?
五、調查結果:
1、通過被調查者的回答,我了解到大部分同學參與了體育、藝術等多種課外活動,其中有22位同學表示參加過足球,18位同學參與過繪畫,15位同學則選擇參加音樂活動。
2、在關于課外活動對學習的幫助方面,27位同學認為有幫助,11位同學認為沒有幫助。
3、對于希望增加的活動,12名同學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實驗活動,10位同學希望增加書法班。
六、調查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同學對課外活動持積極態度,并愿意參與各種活動。然而,也有部分同學對于活動的參與興趣較低,這可能與活動的安排和宣傳有關。通過分析,我發現參與課外活動的學生,普遍在課堂表現上更加積極,學習興趣也較高。
七、結論:
1、在校同學的課外活動參與情況良好,絕大部分學生愿意參與到各種活動中。
2、需要進一步豐富和改進課外活動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3、學校和老師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興趣,適時調整活動安排。
八、建議:
1、學校可以定期舉辦課外活動推介會,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活動選項。
2、鼓勵學生自主組織興趣小組,增加活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3、家長應多支持孩子參加課外活動,培養其興趣愛好。
4、開展一次關于課外活動的主題班會,讓同學們分享心得和體會。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14篇
通過這次小學生調查活動,我們發現: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教育資源的豐富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但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校園環境的衛生狀況和同學們的環保意識亟待提高。每天放學時,校園內難免會看到廢舊紙張、食品包裝物隨意丟棄的現象,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和衛生隱患。提高環保意識和做好校園衛生管理是我們當前必須面對的重要任務。在我們的學校,雖然有老師和保潔人員每天進行清潔工作,但單靠他們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也需要積極參與其中,共同維護我們的學習環境。
我也意識到:我們是校園的一份子,保護校園環境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應該樹立環保意識,節約每一份資源。若每個人都能做到環保,積極參與保護校園環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將會得到極大的改善。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創造一個整潔、舒適的校園環境而奮斗。
為此,我們建議從自己做起,從小事著手,具體要做到:
不隨意扔垃圾和廢棄物,要將垃圾妥善放入指定的垃圾桶。
學校已經設立了垃圾分類投放點,我們要積極參與其中,并向身邊的同學宣傳環保知識。
節約用水、電,盡量不浪費每一張紙和每一分錢。
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積極使用可循環利用的生活用品,降低對環境的傷害。
如果看到同學有破壞校園環境的行為,要勇敢地提出意見,幫助大家一起改善環境。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15篇
1.調查對象年齡偏小
在進行小學生調查時,由于參與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相對有限。這意味著在問卷設計或調查過程中,可能需要特別注意問題的表述方式,確保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問題的含義。如果調查問題設計得過于復雜或難以理解,可能導致學生無法給予真實的反饋,從而影響調查結果的有效性。
2.調查內容缺乏針對性
小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點與成人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進行調查時,內容需要特別貼合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如果調查問題過于抽象,無法與他們的實際體驗產生關聯,學生可能會感到無趣,進而影響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導致調查結果不夠真實和可靠。
3.調查方式單一
傳統的小學生調查多以紙質問卷為主,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往往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面對眾多問題時,學生可能會因為感到乏味而草率填寫,導致信息質量下降。采用多元化的調查方式,如線上調查、游戲化問卷等,能夠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從而獲得更為有效的信息反饋。
針對以上問題,經過分析,我認為以下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小學生調查的效果。
小學生調查報告 第16篇
總評:能從小學生的視角出發,提出了學校環境的問題,并結合調查結果,詳細敘述了環境衛生不佳的具體情況。文章內容豐富,條理清晰,能夠有效地表達出對保護環境的關注和熱情。
總評:能夠按照要求進行寫作,圍繞主題深入探討,詳細描述了學校周邊環境臟亂的原因。文中抓住了關鍵點,邏輯嚴謹,表達流暢,展現了對綠化和環境保護的熱愛。
總評:文章緊扣主題,通過觀察和調查,清晰地闡述了由于同學們缺乏環保意識,校園環境逐漸惡化的現象。結尾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環保建議,使得文章更具啟發性,突出了中心思想。
總評:從環境問題出發,通過細致的觀察與思考,反映了學校衛生狀況的現狀,有效使用詞匯表達出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和保護意識,展現出小學生的獨特視角。
總評:
能夠認真撰寫,圍繞中心主題展開,清晰地表達了環保意識不足帶來的環保問題,同時提出了改善環境的建議,增強了教育意義,有效地突出了文章主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