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體驗總結報告9篇
在這段求知之旅中,實習不僅為我打開了職業大門,更讓我深刻領悟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之美。每一次任務的完成,都是對課堂知識的鮮活檢驗;每一次團隊合作,都是對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通過這次實習,我認識到,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溝通、適應與反思同樣是職場成功的關鍵。在總結這些經驗的我也意識到,只有不斷學習和自我提升,才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立于不敗之地。
認識實習報告 第1篇
一、實習目的
專業實習是我們大學生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不僅是一門必修課程,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絕佳機會。在實習期間,我們能夠接觸到課堂上無法學到的實際知識,開闊眼界,增進見識。這為我們將來更有效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工作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專業實習,我們深入了解了過程裝備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并通過撰寫實習報告鍛煉了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提升了解決專業問題的技巧。
一般來說,學校的學習環境與社會的工作環境有著顯著的差異。學校主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而社會則更加關注員工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為了適應社會的要求,我們不僅需要在課堂上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必須親自參與到不同的實習單位中去。實習是我們在校學習期間的重要實踐環節,通過到工廠實地工作,將所學的課本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加深我們對專業的理解。這樣的經歷讓我們不僅僅是看到書本上的圖片,而是真正地體驗和操作,獲得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從而為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堅實基礎。在實習中,我們也能夠發現自身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及時在以后的學習中補充相關知識,為求職做好充分準備,縮短從大學到社會的適應期。
二、實習時間
20xx年2月27日——20xx年3月19日
三、實習單位
天津森大玻璃有限公司
四、實習內容
1. 企業簡介
本公司作為華北地區知名的玻璃加工廠之一,主要生產包括鋼化玻璃和太陽能背板等多種玻璃制品,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如拼接屏、玻璃溫室、玻璃反應釜等)中。
公司秉持“以客戶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長期互惠互利”的經營方針,以最優價格回饋客戶。我們的經營理念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希望營造一個信任、互惠、和諧的合作氛圍,致力于建立穩固的國內外供應鏈。
2. 車間實習
初入車間時,所有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車間的工作環境相對較為艱苦,這讓我有些緊張。不過,第一天上班時,組長為我安排了任務,我按照他的指導開始學習流水線操作。隨著工作的進行,我逐漸適應了車間的環境。在實習的首日,我便參與到產品的生產中,體驗了初次工作的感受。在這段時間里,我開始熟悉車間的規章制度、安全操作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通過閱讀員工手冊和請教同事,逐步了解了車間的整體運作。
與校園不同,工廠實習讓我初步融入了社會。我認識到了許多之前忽視的重要規矩:
(1)遵循上級和公司的制度
工廠由多個車間和流水線組成,工作中必須做到:
①服從班組長的安排,明確崗位職責;
②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執行;
③遵守工廠的各項規章制度;
④熟悉公司流程及生產環節;
(2)注重團隊精神,同時提升個人能力
工廠工作并非個人獨舞,各部門相互配合,團隊精神至關重要。只有團隊合作默契,生產線才能平穩運行。個人能力的提升也會促進團隊的協調發展。
(3)在工廠工作的優缺點
在流水線上,分工明確,要求員工之間的高度契合。這不僅需要我們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能促進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然而,流水線的工作也帶來了重復性和壓力。
盡管流水線工作看似簡單,但要做好卻并不容易。作為一名作業員,需要對公司的整體運作和作業流程有深刻的了解;要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工廠的同事來自不同地區,文化背景各異,溝通方式也要因人而異。保持禮貌、謙虛和團隊協作是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關鍵。工作態度也至關重要,在工廠內,輕視工作可能導致錯誤,從而造成損失。我意識到自己必須學會認真嚴謹地對待工作,以求職場的專業。
虛心請教他人是快速成長的重要方式。只有保持謙遜,才能不斷學習和進步。
五、感想和總結
這次在森大玻璃的實習讓我深入了解了玻璃制品的生產工藝及企業文化。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讓我深刻感受到技術的重要性,只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好地操作先進設備。
通過這次實習,我看到了課堂上無法獲得的真實體驗,對未來的就業市場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才能意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并努力提升。感謝老師和負責實習的領導們為我們提供這樣寶貴的機會,這不僅讓我拓展了視野,也為將來的職場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歷了這次實習,我更懂得了這一點。
認識實習報告 第2篇
一、實習目的
通過走訪實際的施工現場,切身體驗施工的環境,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初步了解在課堂上學到的建筑工程相關知識,為今后更深入的專業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實習概況
土木認識實習主要包括日常實踐記錄及橋梁施工工藝、鋼結構的施工流程,以及混凝土澆筑的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XXXX年XX月XX日 上午,老師為我們進行實習動員,特別強調了以下幾點:
1. 安全第一,始終保持警惕;
2. 要認真對待此次實習,端正態度,每位同學必須積極參與,不得隨意缺席;
3. 一切行動聽從老師的安排,不可擅自行事;
4. 此次實習將幫助我們大一新生建立對土木工程的直觀認識,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基礎。
下午,我們參觀了主校區的建工實驗室。實驗室分為建筑材料應力與變形測試區和混凝土養護區。首先進入建筑材料應力與變形實驗室,那里兩臺鋼材壓力試驗機尤為顯眼,地面上擺放著許多試件。老師介紹說,這些設備可以施加高達30噸的壓力,并且鋼筋測試的方法有拉伸試驗與下壓試驗。實驗室內還有其他設備,主要用于混凝土試件的壓力測試,以及石料、砂、混凝土的強度與易性測試。還有混凝土培育室,內部24小時保持高溫高濕的環境,盡管目前暫未使用,但我和幾位同學依然進去考察了一番,看到一排排鐵架上擺放著水泥塊,天花板上掛有類似消防噴頭的設備,它們可保持室內高濕度。接著,我們游覽了水力測試實驗室,里面布滿了多種精密的實驗器材,老師表示未來我們會在這里進行相關的實驗。
XXXX年XX月XX日 上午,我們參觀了淮鋼大橋,一座多彩的橋梁。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對于橋梁的基本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師談及了城市道路橋與公路橋的區別:城市道路橋的兩側配有行人道與路燈,并設有欄桿(一般高度為90公分),而公路橋則通常不設人行道,欄桿高度一般為60公分,并且一般帶有綠化帶。老師還提到橋的長度與坡度之間的關系。通常來說,橋身較長的情況下,XXX采用樁基礎,包括基樁和承臺。若樁身完全埋于土中,承臺底面與土體接觸,即為低承臺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且承臺底水平于地面以上,則為高承臺樁基。建筑樁基通常采用低承臺樁基礎。
(1) 樁基需支承于堅固的基礎,例如基巖或較硬的土層,具備較高的豎向承載能力,能夠承受高層建筑的所有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
(2) 樁基具備顯著的豎向剛度(如端承樁)或群剛度(如摩擦樁),在自重或鄰近載荷的影響下,確保建筑物不會發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保持建筑物的傾斜度在允許范圍內。
(3) 利用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整體抗傾覆能力,抵御風和地震帶來的水平荷載和力矩荷載,確保高層建筑的抗傾覆穩定性。
三、實習總結
經過一周的實習,我深刻感受到了施工現場的真實狀況。在技術實踐方面,實際操作與理論知識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然而實際操作常常更加靈活且具備可操作性。掌握專業知識的必須在工作中積極思考,靈活運用,提高自己的創新思維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次實習也讓我有機會接觸社會,獲得了寶貴的鍛煉,明確了未來大學生活的發展方向,尤其是提升語言交流與溝通能力的重要性。通過這周的實習,我不僅對專業名詞有了初步了解,增強了專業理解,也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充分利用每一次實習機會,這次實習所獲得的體驗將極大激發我對土木工程專業的興趣,并將對我未來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
認識實習報告 第3篇
實習時間:
9月1日-9月3日
實習地點:
鄭州市黃河水利委員會
實習學生: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09級3班學生
實習項目:
對黃河水利工程的基本構造、管理機制及其運作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明確我專業未來將承擔的責任與使命。
實習內容:
為了讓我們水文專業的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專業,學校在新學期前特意組織了一次為期三天的認識實習。盡管時間不長,但此次實習鍛煉了我們的觀察能力,也幫助我們對專業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激發了我們的學習熱情。我們不僅在參觀中收獲了知識,更深入了解了專業相關內容,同時培養了我們的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態度。
一、認識實習動員大會(8月31日):
在動員會上,老師們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本次實習的目的地、工作內容,以及可能遇到的情況和應對措施。
二、鄭州概況:
鄭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3.65,北緯34.76。它東臨開封,南接新鄉,西靠洛陽,北與安陽相鄰,素有“豫省首府”之稱,是河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鄭州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
鄭州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降水量在600-800毫米之間,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地形上,鄭州南高北低,丘陵、平原交錯,既有廣袤的農業土地,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鄭州的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資金。
鄭州市擁有多條河流,主要包括黃河、淮河及其支流。其中,黃河在鄭州境內流經的長度約為120公里,是市內重要的水源。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土保持工作成為了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這也是我們此次實習所要重點了解的內容。
水資源日漸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瓶頸,特別是鄭州作為省會城市,水資源的短缺更為突出。盡管年均降水量約為700毫米,但由于城市化快速發展,水資源壓力逐漸增大,亟需通過科學管理和合理規劃來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鄭州市內有多座水庫,水資源總量雖然充足,但分布不均,必須加強水資源的調配與管理,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認識實習報告 第4篇
一、總述
作為一名對電力及電氣工程充滿熱情的學生,我深知,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僅靠書本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親身參與實踐、實際觀察設備和工作流程是深化理解的關鍵。本次認識實習旨在通過親自體驗電力生產的核心設備與整個生產流程,加深我們對智能電網和智能化技術的認識,并幫助我們在學業生涯中更清晰地確立目標。實習期間,我們參觀了校內實驗室、北京國電通公司,并聆聽了中科院博士及相關教授的授課,還獲取了豐富的視頻資料來幫助我們學習。通過這幾天的實習,我接觸到許多之前未曾了解的技術,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令我大開眼界。
二、實習時間及地點
7月7日
上午:實習動員大會
下午:參觀校內實驗室
7月8日:
下午:參觀北京國電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7月9日
上午:校外、校內專家講課
三、實習內容
1、實習動員大會
在7月7日上午的動員大會上,帶隊老師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實習的計劃和注意事項,使我們對實習的目的與意義有了清晰的認識,為順利開展實習奠定基礎。
2、參觀校內實驗室
7月7日下午,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游走于各個實驗室,主要探討了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和電力系統的構成。具體內容如下:
火力發電:
火力發電是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經過加熱水產生蒸汽,通過蒸汽來推動渦輪及相應的發電機完成發電的過程。簡而言之,它通過化學能轉化為熱能、機械能,最終生成電能。在所有發電方式中,火力發電歷史悠久且發揮著重要作用。
火力發電系統主要包括燃燒系統(以鍋爐為核心)、汽水系統(由泵、加熱器、凝汽器等組成)、電氣系統(如汽輪發電機和主變壓器)和控制系統。其中,前兩者負責蒸汽的產生,電氣系統實現能量的轉化,而控制系統確保系統的安全與高效運行。提高熱效率是火力發電的重要任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則是提升鍋爐的蒸汽壓強和溫度。
老師還通過視頻展示了其他幾種發電形式:
(1)水力發電:利用從高處流向低處的水流,轉化其位能為水輪機的動能,最終產生電能。
(2)風力發電:將風的動能轉變為機械動能,進而驅動發電機工作。
(3)核能發電:依靠核反應堆中的核燃料裂變反應所產生的能量進行發電。
3、參觀北京國電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在7月8日下午,我們赴北京國電通公司進行參觀。內容如下:
(1)公司簡介:
國電通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基于通信信息技術的智能電網開發與服務。公司在智能電網應用、信息通信網絡平臺建設等領域具備豐富經驗,屢次榮獲各類創新和服務獎項。未來,國電通公司將以“以IT改變電力”為使命,不斷推動電網的智能化與現代化發展。
(2)主營業務:
1、智能電網相關業務——智能電網關鍵產品
公司專注于研發智能電網的相關產品,如智能交互終端和電動汽車交互終端等,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智能園區解決方案。其項目涉及北京、河北等地,實現了智能小區和電力光纖到戶的有效應用。
2、用電信息采集業務
旨在通過系統采集用戶的用電信息,進行異常檢測及電能質量監測,確保用電的安全與穩定。
3、云計算及物聯網業務
利用新技術開發智能電網可視化管理平臺,提升電力設備的運行效率和管理能力。
(3)典型案例:
公司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如天津中新生態城智能小區、青海750KV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等,展現了其在智能電網領域的技術實力與服務能力。
4、校外校內專家講課
在7月9日上午的課程中,中科院的毛天露博士為我們介紹了智能建模的重要性,包括虛擬現實和建模技術的實際應用。熊建國老師分享了創業項目“開吃吧”的經驗,鼓勵我們關注技術與市場的結合。
認識實習報告 第5篇
一、實習目的
在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城市水利專業的學生們進行了為期四天的水工認識校外實習。本次實習的目的是通過對成熟的水利工程和豐富的地質條件的現場參觀與學習,加深我們對水利工程及典型地質現象的理解;了解水利水電工程樞紐的整體布局、構成和運行管理;熟悉各類建筑的結構形式及其功能;明確水利水電工程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性,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實習時間和地點
實訓時間:XX年5月24日—XX年5月27日
實訓地點:合肥市肥東縣;六安市霍山縣、舒城縣。實訓安排:周一(5月24日)上午參觀肥東撮鎮排灌站,下午訪問水工模型室;周二(5月25日)上午前往霍山,下午參觀佛子嶺水利樞紐;周三(5月26日)上午考察橫排頭水利樞紐,下午參觀淠河干渠;周四(5月27日)上午前往龍河口水利樞紐,下午返回合肥。
三、實習內容
實習的第一站是肥東撮鎮排灌站,在這里我們初步了解了排灌站的結構、組成和功能,逐漸認識到水利樞紐工程的一部分。隨后,我們參觀了佛子嶺水利樞紐。佛子嶺水庫是我國在建國初期,自行設計的具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連拱壩水庫,主要用于防洪,同時兼顧灌溉、發電和航運等功能,由治淮委員會佛子嶺水庫工程指揮部負責設計,指揮汪胡禎,政委張云峰。
水庫于1952年1月開工建設,1954年11月竣工,歷時約兩年零十個月。水庫位于淠河東源上游,壩址距離巴山縣城西南約17公里,漫水河和黃尾河的水流進入庫區。壩下的東淠河流經兩河口,與西得河上的響洪甸水庫匯流,最終流入淮河,實際控制的水域面積達到127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為4.96億立方米,最大洪水位為130米,汛期有效庫容為1.2億立方米,死庫容為1.25億立方米,其防洪標準為千年一遇。
樞紐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輸水鋼管和發電廠四個主要部分組成。攔河壩為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東岸端為重力壩,西岸端為平板壩,整體長約413.5米,包含20個垛和21個拱。1983年,壩體加高1.5米,并在防浪墻上增加1.1米,使得壩頂高程由原來的128.46米上升至129.96米;防浪墻的頂高程也從129.56米增至131.06米;最大壩高則從74.4米提高到75.9米。溢洪道位于東岸山凹,采用開敞式設計,于1984年將原有5孔擴建為6孔,堰頂凈寬63.6米,孔寬10.6米,最大泄流量為7540立方米每秒。泄洪鋼管有3道,管徑為1.975米,布設在第13、14、15號垛內,最大泄流量為225立方米每秒。發電引水鋼管則有6道,供兩座電廠使用,總發電流量為98.25立方米每秒。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淮河的嚴重水患,毛澤東主席曾發出“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在那樣的條件和經驗匱乏的背景下,水庫工程的建設踏上了歷史舞臺,施工隊伍來自全國各地,工程技術人員則由治淮委員會、六安干部學校及多所大專院校的應屆畢業生組成;技術工人則來自上海、蚌埠和合肥,而民工則多是六安、阜陽地區的農民,甚至中國人民解放軍改編的第一水利師也參與了整個艱巨的工程建設。施工期間,工地的最大上工人數曾達到一萬余人。工程的鋼材使用量達到8010噸,水泥使用6.3萬噸,土方和石方分別為99萬立方米和82萬立方米,混凝土使用23.9萬立方米。大壩的垛拱澆筑完成后,成功抵御了洪水的沖擊及1956年6月17日的5.25級地震,顯示出其結構的穩固和耐用。
巍峨的大壩屹立在群山環繞之間,壩身銘刻著毛澤東主席手書的“要把淮河修好”八個紅色大字。站在壩頂俯瞰,青山疊翠,白云繚繞,水波蕩漾,仿佛詩畫中的美景;湖面如鏡,船行其間,水天相連,山水相依;庫區內的“臥佛”、“睡美人”、“獅子巖”、“老鷹洞”等景點,形態各異,令人贊嘆不已。1958年,朱德、劉伯承等國家領導曾親臨水庫視察,郭沫若先生親自題寫“佛子嶺水庫”門額,劉海粟大師則書寫了竣工紀念碑文,使得佛子嶺水庫聲名遠播。國際大壩委員會主席托蘭先生稱贊佛子嶺大壩為“世界一流的防震連拱壩”,而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的院長也贊嘆道:“連拱壩的設計實在出色,中國的工程師真不簡單!”
認識實習報告 第6篇
一.實習總結流程
20xx年5月15日 參觀校園內的圖書館和實驗室
20xx年5月20日 參觀學校的體育館,游泳館 20xx年5月22日 參觀校史館和文化展廳
20xx年5月25日 參觀商業中心,了解商業運作
20xx年5月30日 參觀生態園區,了解可持續發展
二.實習目的
1) 通過參觀不同場所,提升學生對多元文化、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技能的認識,鞏固已學理論,激發學習熱情。
2)通過現場參觀與圖紙對照,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提高對實際操作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3)通過實習,深入了解各個領域的運作流程,熟悉相關理論知識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4)通過務實的學習過程,樹立學生的勞動意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三. 實習安排
5月15日,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校園內的圖書館和實驗室進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各個設施的功能與使用情況。
5月20日,我們班級分組參觀體育館和游泳館,仔細觀察其設計理念和內部布局,拍攝相關照片記錄。
5月22日,幾位老師帶領我們深入了解校史館和文化展廳,探討校園發展歷程及其背后的文化。
5月25日,我們以宿舍為單位前往商業中心,體驗商場環境,觀察商業活動與消費者互動。
5月30日,我們集體徒步前往生態園區,欣賞自然景觀,討論可持續發展理念。
四. 紀律與出勤情況
在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實習紀律,認真聽從組長指揮,仔細聆聽老師的講解,努力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遵守時間,按時到達集合地點,積極參與活動,確保完成所有實習任務。
五. 實習內容
1、專業知識
參觀校園內的各類設施,分析以下內容:
1)根據專業知識,分析參觀設施的設計布局是否合理;
2)觀察內部空間的利用情況,分析功能分區及流線設計,探討其設計優勢與劣勢;
3)評估設施的安全設計與使用便捷性。
2、運作流程
通過參觀相關場所,了解以下內容:
1)各類設施的基本運作模式與特點;
2)了解與管理、服務相關的流程及其影響;
3)分析場所的環境與體驗對用戶的影響。
3、觀察與記錄
在現場觀察中,記錄以下內容:
1)設施的維護與管理模式;
2)各類活動與服務的執行細節;
3)相關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方法。
4、具體知識點
1)了解設施規劃與設計原則,包括人流動線,安全法規等;
2)探討設施的可持續性設計,包括環保材料的使用和節能措施;
3)分析商業模式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探索其對策。
認識實習報告 第7篇
一、 實習的意義和目的
認識實習是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的重要環節,是培養我們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最佳途徑。它不僅是學生專業知識的鞏固與擴展,也是對行業運作模式的直接體驗。在實習過程中,深入探索、細致觀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過實際的體驗才能獲得第一手的經驗,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我們也應學習并秉承工人師傅和技術專家的優良品質,以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開闊視野,提高在生產實踐中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工科學生而言,認識實習是必修的課程,通過這次實習,我們能夠對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形成更直觀的認知,增強對專業知識與實踐環節的理解。通過參與實際的生產流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所學專業的特點、內容及其在工程領域的重要性,為專業思想的理解和鞏固打下基礎,還能增強對專業的熱愛。實習也是鞏固和加深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使得我們在專業技能上更加扎實,能夠更自信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情況。通過工廠參觀各類工藝流程,我們為后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實習基本情況介紹
此次實習的背景選在海天機械制造加工有限公司,依據新會計制度準則展開,主要任務是根據海天公司12月份的經濟業務,分崗位編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日記賬和明細賬,并依此編制科目匯總表和總賬。還需根據崗位分工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利潤分配表,并撰寫財務分析報告。
此次實習的特色在于我們以三人為一組實施輪崗機制,每兩天更換角色,讓每位成員都有機會體驗出納、會計和財務主管的職責與任務。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手工記賬后,我們還運用了用友ERP軟件進行憑證的輸入和輸出,輸入包括企業信息和憑證,而輸出則是我們最后形成的財務報表。這一過程充分體現出我們的專業實習與經濟發展及時代進步的緊密聯系,強調了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為我們的未來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實習心得
在實習的第一到第二天,我擔任財務主管。這兩天與出納和會計相比較,表面上我的工作似乎較輕松,但責任重大。我需要協助出納和會計進行日常核算,包括憑證審核、轉賬及結算等,核查1-33號經濟業務相關資料和憑證,并及時指出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小組完成了建賬、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并順利完成前33項業務的科目匯總表。
在實習的第三到第四天,我的角色變成出納。此時我深刻感受到出納工作的忙碌和辛苦。除了核對前33筆經濟業務的現金、銀行存款明細賬及總賬余額外,我還需完成34-66筆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的核算和填制。在這期間,我不禁想到,若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我還需經常到銀行核對存款余額,并對不符之處完成銀行余額調節表。這就要求出納不僅要熟練掌握專業知識,還需具備極大的細致和耐心,因為出納職位直接涉及資金,任何疏忽都可能影響到個人利益。
認識實習報告 第8篇
實習是每位大學生必須經歷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讓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更好地理解社會,也幫助我們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知識。通過實習,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了檢驗,也讓我們意識到課堂上無法學到的一些實際經驗,從而拓寬了視野,增加了見識,為我們將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習是我們邁向職場的第一步。
一、實習目的
會計作為一門專業,主要涉及對經濟業務的計量、記錄、計算、分析及決策參與等方面,旨在提升經濟效益。會計工作與經濟管理密切相關,經濟發展越快,會計的作用越顯重要。
經過半年的大學學習和對《基礎會計》的學習,我對會計的基本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相關的理論和方法。然而,單靠紙上談兵并不能真正掌握這門專業知識,若無法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我依然會感到無從下手。我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際的會計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一領域的知識。
二、實習過程
會計是一項重視經驗的職業,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會在求職時帶來優勢。在學校的努力下,我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實習機會,參與了會計的模擬實操。這段實習時間,我盡量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我積極遵守紀律,確保按時到達,認真完成分配的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在為期兩周的實習中,我全面參與了出納工作,涉及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編制、賬目的登記以及會計報表的制作,親自操作了各個環節。我從課堂走入了真實的環境,逐漸理解了會計工作中的細節和復雜性。我認真學習了各類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并在此過程中錘煉了自己的技能。盡管在課堂上我學過會計理論,但在實際操作中,我意識到具體業務與書本知識存在差異。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將所學知識運用自如。
實習期間,我圍繞理論與實際操作的不同,探究內部控制的實施、新舊會計政策的銜接以及特殊賬目的處理方法等問題。在觀察和請教老師的過程中,我逐漸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達成了我的實習目標。盡管有學生在實習時感到課堂知識無用,但我認為沒有基礎知識的積累,又怎能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呢?
三、實習感悟
雖然這次實習時間短暫,但我從中收獲頗豐,學習到很多在學校中難以接觸到的實際知識。會計工作本身就很瑣碎,有時在面對繁雜的賬目時,我曾感到厭倦,甚至因為焦慮而頻頻出錯。然而,反思之后我意識到,只要用心去做,反而能收獲樂趣和成就感。正如梁啟超所言:“凡職業都具趣味的,只要你肯干,趣味自然會涌現。”在會計的工作中,務必避免馬虎大意和心浮氣躁。成功的關鍵在于恒心、細心和毅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此次實習的結束并不代表學習的終結,讓我在專業知識和待人處世方面都受益匪淺,我心懷感激,感謝學校為我提供了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
認識實習報告 第9篇
一、認識實習的重要性及目的
認識實習是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這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也是對工業生產流程的直觀了解。在實習過程中,我們應當深入現場,認真觀察,以獲取第一手經驗,鞏固理論知識,確保完成指導老師的任務。我們還應學習工人和工程師們的勤奮與敬業精神,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開闊視野,并在生產實際中錘煉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工科學生而言,認識實習是一門必修課程。通過這次實習,我們能夠對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進一步了解專業的實際運作。接觸真實的生產過程不僅使我們對專業的性質和內容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同時為我們培養專業思想、深化專業熱愛奠定基礎。實習也有助于我們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從而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再者,參觀工廠的各種工藝流程,為后續的技術學習和專業課程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實習要求
1. 實習期間需注意著裝,避免穿著背心、短褲和拖鞋,以防機器運轉時由于高速、高溫而造成的傷害;
2. 在實習期間必須遵循帶隊老師的指揮,不得擅自離隊或隨意操作機器的按鈕和開關,亦不可觸碰生產線上的物品以免受傷;
3. 不得遲到、早退或無故缺席,若因特殊情況無法準時到達或無法參加實習,須提前向班長或帶隊老師請假;
4. 實習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認真聽取教師或師傅的講解,若遇到不懂之處,可以隨時提問,并做筆記;
5. 實習期間要保持嚴肅認真,禁止喧嘩和打鬧。
三、實習日程安排及內容
日期
星期
地點
20xx-03-25
星期一
專業介紹、實驗室參觀、藝術學院展室參觀
20xx-03-26
星期二
早上:參觀威仁物流
下午:參觀沃爾瑪超市
20xx-03-27
星期三
咸陽必高印務有限公司參觀
20xx-03-28
星期四
環球印務有限公司(永鑫紙箱廠、臨潼)
20xx-03-29
星期五
西安海宏包裝責任有限公司(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