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測量實習經驗總結報告
在這次工地測量實習中,我深刻體會到測量工作的嚴謹和細致,每一個數據的采集都關乎著項目的成敗。通過實地操作與理論知識的結合,我不僅掌握了多種測量儀器的使用技巧,更領悟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準確的測量不僅僅是數字的堆砌,它背后更是科學決策的基礎。本報告將總結我在實習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關鍵發現,期望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在20xx至20xx學年第二學期末,自2xxx年xx月1日起,我們開展了為期14天的工地測量實習。
由于控制點的覆蓋范圍有限,受到其他地物的干擾,不能直接通過控制點進行測量。我們可以利用某已測得的點,通過鋼尺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從而判斷它們的相對位置,以確定這些點的位置。例如,在材料A與材料B的連接處,材料B的北面采用了這種方法。但是,對于能夠通過經緯儀觀測到的點,尤其是主要地物的特征點,仍應盡量使用經緯儀進行測量。
一、施工測量
(一)建筑基線與建筑物的布置
此時,地形測繪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們在某控制點(5點)所控制的范圍內,選擇開闊地帶繪制出建筑物及建筑基線的位置。建筑物的軸線規格為5m5m,基線為9m9m。
(二)測設數據準備
建筑基線由Ⅰ、Ⅱ、Ⅲ三個點共同確定,我們通過圖解法計算出Ⅰ點的坐標,接著量取Ⅰ、Ⅱ、Ⅲ的方位角,并反算出Ⅱ、Ⅲ的坐標;隨后結合5點坐標計算出5Ⅰ、5Ⅱ、5Ⅲ的方位角及各自的距離D1、D2、D3,從而得到它們與5-6邊之間的水平角1、2、3。
(三)實地放樣
1) 建筑基線的測設
我們在5點安置經緯儀,調整至5-6方向為零,然后瞄準與5-6水平角1相同的方向,在此方向上從5點起量得距離D1,最終得到的點即為Ⅰ點。接著,同樣的方法測設出Ⅱ、Ⅲ點。在建筑基線測設完成后,我們需對其進行檢核和修正,具體方法如下:
①角度:在Ⅱ點安置經緯儀,測量Ⅰ、Ⅱ、Ⅲ三點,通過四個測回計算出平均值,得到改正數。若結果為180,則Ⅱ向外角量測,Ⅰ、Ⅲ向反方向量測;若結果不為180,則Ⅱ向內角量測。通過反復測量Ⅰ、Ⅱ、Ⅲ,直到角度誤差在20以內。
②長度:用鋼尺測量Ⅰ、Ⅱ之間和Ⅱ、Ⅲ之間的長度,若相對誤差小于1/3000,則視為合格,如不合格則需要進行調整。
2) 建筑軸線的測設
在Ⅱ點安置經緯儀,設定Ⅰ、Ⅱ方向為零方向,接著確定90°方向,并在此方向上分別量取2m、12m以確定1點和4點;同樣的方法測設出2、3點。
檢核要求:各邊的相對誤差應小于1/20xx,點143、234的誤差應控制在40以內。
二、經驗總結
每天應制定詳細的測量計劃,并確保按計劃完成各項內容。始終關注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是至關重要的,必須時刻進行檢查。在進行控制測量時,閉合導線測量應確保起始點與終止點一致;在利用經緯儀測量閉合導線的水平角時,需要測量內角而不是外角。進行碎步點測量時,應選擇特征點作為立尺點,避免隨意選擇,按順序立尺以免左右分散。記錄員需記錄測量數據外,需在手簿上清晰標示方向和儀器高度,在備注欄中注明每個碎步點所代表的地物與地貌特征,比如標注消防栓、燈、道路或建筑物的方位等。指定一人協助立尺員繪制草圖,草圖上需標明立尺點的位置,并與記錄員的點號保持一致。在地形圖測繪結束后,應對圖進行實地校核,檢查是否存在錯誤或遺漏,并與其他組的圖紙進行比對,看是否基本一致。團隊成員之間應團結協作,遇到問題共同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案,切忌各自為政,同時還需關注天氣狀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