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寫作報告(精選7篇)
本次調查報告主要探討了四、五年級學生在作文評改方面的現狀及師生對自我評改的看法。調查對象包括12名語文教師和80名隨機抽取的學生,旨在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依據。教師問卷顯示,大部分教師對傳統批改方式不滿意,認為需要改革以適應現代教學需求,并重視學生的自我修改能力。學生問卷結果顯示,65名學生中大部分愿意為同學批改作文,認為互評有助于提升自身寫作水平,但也有不少學生不愿讓他人批改,反映出自信心不足的問題。通過此次調查,強調了作文評改方式的改革必要性,并提出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的建議,以提升其寫作能力。
調查報告作文 1
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旨在了解學生在作文評改方面的現狀,以及師生對自我評改作文的看法。調查對象為我校四、五年級的語文教師和部分學生,以問卷的形式進行,期望為后續的課題研究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調查對象和范圍:
本次調查問卷分為教師和學生兩部分。教師問卷共發放12份,涵蓋四、五年級的語文教師;學生問卷則發放80份,針對隨機抽取的四、五年級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教師問卷分析:
此次教師問卷發放12份,回收率為100%。
1、“您對傳統作文批改方式的態度如何?”
教師總數(人):12
教師態度: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教師人數: 2 2 8
百分比: 17% 17% 66%
2、“您覺得傳統作文批改的效果如何?”
教師總數(人):12
教師態度: 很好 一般 不好
教師人數: 0 7 5
百分比: 0% 58% 42%
3、“您采用的作文批改模式是什么?”
教師總數(人):12
教師態度: 教師主批--點撥--自批 學生互批 其他
教師人數: 5 2 4 1
百分比: 42% 17% 33% 8%
4、“您對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重視程度?”
教師總數(人):12
教師態度: 重視 一般 不重視
教師人數: 4 8 0
百分比: 33% 67% 0%
5、“您通常采用哪種方式評價學生作文?”
教師總數(人):12
教師態度: 整體分數 制度
教師人數: 0 12
百分比: 0% 100%
6、“您認為哪種評語能激勵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總數(人):12
教師態度: 激勵性 評價 表揚式 評價 客觀評價
教師人數: 12 0
百分比: 100% 0%
分析:
通過對教師的調查,我們發現,傳統的作文批改方式逐漸不適應現代快速發展的教學需求。語文教師普遍認為,作文批改方法亟需改革,大家也在積極探索更高效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自我修改能力。研究此課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學生問卷分析:
本次學生問卷發放80份,回收率同樣為100%。
1、“您是否為他人批改過作文?”
學生總數(人):80
學生態度: 是 否
學生人數: 65 15
百分比: 54.38% 26.31%
2、“您愿意為同學批改作文嗎?”
學生總數(人):65
學生態度: 愿意 不愿 意 無所謂
學生人數: 36 18 11
百分比: 55.38% 27.69% 16.93%
3、“您認為通過互評能夠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嗎?”
學生總數(人):65
學生態度: 能 不能 不清楚
學生人數: 42 14 9
百分比: 64.62% 21.54% 13.84%
4、“您會為同學批改作業嗎?”
學生總數(人):65
學生態度: 會 不會 不清楚
學生人數: 19 38 8
百分比: 29.23% 58.46% 12.31%
5、“您愿意讓同學批改自己的作文嗎?”
學生總數(人):65
學生態度: 愿意 不愿 意 不清楚
學生人數: 25 38 2
百分比: 38.46% 58.46% 3.08%
6、“不愿讓他人批改作文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總數(人):38
學生態度: 不好意思 覺得沒有作用 不公平 不清楚
學生人數: 28 4 5 1
百分比: 73.68% 10.53% 13.16% 2.63%
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我了解到大多數學生愿意為他人批改作文,表明他們對當“小老師”的角色充滿興趣。很多同學認為互評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反映出他們樂于吸收他人經驗。盡管如此,仍有不少同學不愿讓他人批改自己的作文,原因主要包括自我評價低、不愿暴露弱點等,這可能與他們的自信心不足有關。如何幫助這些學生建立自信,是未來需要進一步探索的方向。
調查報告作文 2
調查報告作文是一種重要的寫作形式,它通過對特定主題或現象進行深入的調查和分析,旨在呈現真實的情況和數據。調查報告的內容通常涉及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以便全面了解所討論的問題。撰寫調查報告作文不僅需要扎實的研究能力,還要求作者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以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達。
調查報告作文的結構一般包括、研究方法、數據分析、結論等部分。部分通常簡要介紹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吸引讀者的興趣。研究方法則詳細說明所用的調查方式和數據來源,以增強報告的可信度。數據分析部分是核心內容,通過圖表、數據對比等方式展示調查結果,幫助讀者直觀理解所研究的問題。結論部分總結調查發現,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或看法。
在撰寫調查報告作文時,作者需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使用清晰簡練的句子,避免模糊不清的表達,以確保讀者能夠準確理解。引用數據時應注明來源,增強報告的權威性與學術性。調查過程中,尊重參與者的隱私和意見,確保所收集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調查報告作文不僅是學術研究的一部分,也是社會調查和問題分析的重要工具。通過調查,作者能夠深入了解社會現象,發現潛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有時,調查還能夠引發更廣泛的社會討論,促進公眾對某一問題的關注和理解。
總體來說,調查報告作文是一種綜合性強、信息量大的寫作形式。它要求作者在研究前期進行充分的準備,確保調查的有效性和科學性。調查報告作文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演變,但其核心目標依然是通過真實的數據和分析,為社會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調查報告作文 3
調查報告作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見的一種寫作形式,旨在通過實地考察和數據收集,深入探討某一特定主題或現象。此類作文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還需要準確表達所獲得的數據和信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
在撰寫調查報告時,通常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過程、數據分析及結論等部分。調查目的明確了研究的方向,而調查方法則需要描述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比如問卷、訪談或實地觀察。這兩部分為整篇報告奠定了基礎。
調查過程是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詳細記錄了調查的具體步驟,包括選擇樣本、實施調查以及收集數據的過程。這種詳細的記錄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在數據分析部分,學生需要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運用統計圖表展示結果,確保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讀性。這一部分不僅體現了學生對數據處理的能力,也展示了其邏輯思維水平。
結論部分是對調查結果的總結和反思,學生可以在這里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后續研究的建議。這不僅是對調查結果的歸納,也是對自己學習成果的一個反饋。
調查報告作文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增強他們對社會現象的敏銳度與分析能力。通過這種實踐,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培養批判性思維,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調查報告作文 4
暑假期間,媽媽給我報名參加了一個寫作班。班上的同學們每次下課后,都會蜂擁到小賣部去購買各種零食,盡管老師反復強調要注意飲食健康,但同學們卻對此置之不理。上課時,有同學偷偷把零食帶到教室,甚至在課堂上吃,老師為了制止這種現象,只好在下課時站在門口,防止大家買零食。
關于同學們飲食習慣的調查報告
在這個寫作班里,老師一直試圖引導我們關注健康飲食,但很多同學依然在課后選擇購買垃圾食品。老師開會時多次提到,不應讓這些不健康的食品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發現,無論是咸味的小零食,還是含糖量高的飲料,幾乎每個同學的書包里都藏著這些東西。為了調查原因,我決定深入了解。一些同學告訴我,零食的味道吸引人,尤其是看起來色彩繽紛的包裝,讓人忍不住想嘗試。
然而,垃圾食品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卻是極為不利的。例如,很多人喜歡嗑薯片,雖然它們口感酥脆,但其實富含油脂和鹽分。食用過多會導致體重增加,還可能引發高血壓等健康問題。而且,頻繁吃這些零食,會影響正常飲食,使人對主食的攝入減少,造成營養不均衡。在課間時間,嗑零食雖然能帶來一時的滿足,卻會讓我們忽視了健康的重要性。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夠自覺減少對垃圾食品的依賴,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強壯,學習上也能更專注!
調查報告作文 5
調查報告是一種常見的寫作形式,旨在對某一特定話題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這類作文通常需要通過收集數據、訪談相關人士和查閱文獻資料來獲取信息,以便提供客觀的見解和建議。
在撰寫調查報告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調查的主題和目的。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對校園環境、社會現象或市場趨勢進行調查。根據研究目的,設計合理的調查問卷或訪談提綱極為重要,以確保獲得準確、有效的數據。
數據收集是報告寫作的核心部分。可以通過問卷調查、面對面訪談或在線調查等多種方式來獲取信息。在此過程中,注意樣本的代表性和調查對象的多樣性,以提升研究結果的可信度。
完成數據收集后,進行數據分析和結果整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可利用統計工具進行數據匯總和圖表展示,從而使結果更加直觀易懂。在分析過程中,應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確保研究結論的科學性。
撰寫報告時需要通過清晰的結構和流暢的語言來呈現調查結果,通常包括、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幾個部分。使用恰當的例證和引用,可以增強報告的說服力,使其更具可讀性。
希望通過這篇調查報告作文的分享,能激發大家對調查研究的興趣,掌握撰寫調查報告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調查報告作文 6
11月20日,上午10點,我們一行五人——我、張小雨、陳偉、我媽媽和小雨的爸爸,前往市中心的商業區進行一次錯別字調查。這次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周圍商家招牌中的錯別字,進一步引起大家對語言規范的重視。在去商業區的路上,我們時刻留意周圍的廣告和店鋪招牌,尋找那些不規范的用字。我們經過一家餐廳,看到他們的招牌上寫著“天上人間”,但我們發現這其實是前一字寫錯了,應該是“天上人間”,前面的一字應為“天”。繼續走的時候,我隨手看了看我的筆記本,封面寫著“勢如破竹”,我發現“竹”字其實用錯了,應該是“勢如破竹”的“勢”。接著,走到一個新開的手機店時,我們注意到上面寫著“最優選”的標語,其實應該是“最優選”的“優”,少了一個“優”字。快到超市的路上,我們看見一個出租房的廣告,帖子上錯誤地把“便捷住房”寫成了“便捷中住宿”。
到達商業區后,我們先去了尚衣閣服裝店,發現店內的宣傳橫幅上寫著“心心相映”,顯然應該是“心心相印”。接著我們發現了一家賣鞋店的告示牌,上面把“鞋”字的“革”旁寫錯成了“衣”旁。再往前走,我們看到一家餐廳的黑板上寫著“舌尖上的美味”,卻把“美味”的“味”錯寫為“味”。我們在一家有機食品店的標牌上看到了“生態·休閑”的字樣,實際上應該是“生態·健康”,把“休閑”改成了“健康”。
經過這次調查,我們對材料進行了分析:我們共調查了30家商鋪,其中有錯別字的商鋪有12家。這些錯別字大多是商家為了增強廣告效果而隨意更改了字詞,也有少數是由于不小心導致的。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很多時候并不注重語言的規范使用,造成了街頭錯別字的出現。
我認為,若是商家因疏忽寫錯了字,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更關注文字的規范性;而如果商家是為了吸引目光而故意更改字詞的,應該選擇恰當且合適的詞語,杜絕隨意更改的現象。只有商家在使用文字上做到規范和正確,街頭的錯別字才能逐漸減少。
調查報告作文 7
調查時間:四月六日
調查地點:市中心公園
調查對象:公園內的垃圾處理情況
調查過程:今天,我和爸爸來到市中心的公園。沒想到剛進公園,我就看到了滿地的垃圾,塑料瓶、紙屑隨處可見,讓人很是失望。爸爸告訴我:“這些垃圾都是游客留下的,公園的清潔工作還需要加強。”我聽后點了點頭,心里不禁感到一陣難過。
沿著步道前行,我忽然聞到一陣刺鼻的氣味,原來是長時間沒有處理的垃圾堆在角落里。我心想,如果大家都不注意衛生,公園的環境會變得多么糟糕呀。繼續走,我發現了一處湖邊,有幾個人在釣魚,而湖水的表面漂浮著一些塑料袋和飲料罐,實在讓人心痛。
在公園的另一側,我發現了一個垃圾收集點。可是,周圍卻還是有不少垃圾被人隨意丟棄,顯得格外突兀。這里的清潔工人雖然努力工作,但似乎總是趕不上游客丟棄垃圾的速度,讓人感到無奈。
白天的時候,公園里還有很多小鳥在歡快地歌唱,這讓我覺得這里的環境還是有機會恢復的。
看到這些,我不禁思考:人們一方面希望能享受干凈的環境,一方面卻又隨意丟棄垃圾。難道不應該為了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而付出一些努力嗎?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積極配合公園管理部門的工作,共同維護我們生活的環境,這樣我們的公園才能真正干凈整潔,成為一個令人愉悅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