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研究分析報告
功能性食品被視為食品行業的未來趨勢,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其認知較低,只有50%的人了解功能性食品,且大多數對市場上產品的認知模糊。52%的人認為功能性食品對健康有幫助,但效果不顯著;而對適用人群的認識則存在誤區,55%的人認為適合中老年人。消費者在選擇時更關注價格和效果,同時更傾向于在藥店購買。調查還指出,功能性食品不能替代藥物,大部分人對此有明確認識。當前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市場監管和標準化、虛假宣傳嚴重以及高成本。為改善市場環境,建議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消費者知識普及,并提升產品成分安全性與有效性,使功能性食品能更廣泛惠及大眾。功能性食品不僅提供基本營養,還具備增強免疫、延緩衰老等健康促進作用。
功能性食品被認為是當今食品界的未來趨勢,吸引了廣泛的關注。為了了解消費者對功能性食品的認知水平,并在社會上推行其應用,我設計了一份針對不同年齡和消費水平的調查問卷,結果令人滿意。
一. 社會調查
1. 調查結果及分析:
(1) 調查結果:
1)對功能性食品的理解:僅有50%的人對功能性食品有所了解;25%的人對其一概不了解;25%的人表示比較清楚;
2)對市場中現有功能性食品的認知:大多數消費者對哪些產品屬于功能性食品尚不明確,受廣告影響較深;
3)對功能性食品功效的認可:52%的人認為其對身體有幫助,但效果一般;25%的人則認為其益處顯著;23%的人對其效果沒有明確看法;
4)適用人群的認識:10%的人認為適合兒童;5%的人認為適合青少年;55%的人認為適合中老年人;20%的人認為適合特殊時期的人群;30%的人認為適用于所有年齡段;
5)產品形式的偏好:29%的人更傾向于片劑或膠囊;38%的人傾向于粉劑;25%的人更喜歡液體或膏狀;少數人提到飲料和糕點等形式;
6)獲取信息的渠道:8%的人不知功能性食品;30%的人通過朋友或親戚了解;50%的人通過媒體廣告獲知;10%通過醫生或社區活動;2%通過其他方式;
7)關注的功能:62%的人重視其調節身體機能的功能,如改善睡眠質素、增強記憶力等;30%的人看重預防和輔助治療疾病的功能;18%的人關注其美容等其他功能;
8)選擇因素:20%的人關注品牌和包裝;35%的人重視成分;54%的人更關心價格;61%的人優先考慮效果;
9)購買偏好地點:28%的人選擇超市;35%的人選擇專賣店;27%的人選擇藥店;10%的人選擇網絡購買;
10)關于功能性食品能否替代藥品的看法:2%的人認為可以;93%的人認為不可以;5%的人不清楚。
(2) 分析:
1)雖然大多數人對功能性食品有所了解,但認知程度不高,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完全不知情;
2)消費者對功能性食品的認知受制于廣告宣傳;
3)大部分人對其功效持認可態度;
4)對適用人群的理解存在誤區;
5)消費者最看重的是改善健康的功能;
6)價格和效用是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
7)更多人傾向于去藥店購買,而非超市或專賣店;
8)多數人明白功能性食品不能替代藥品。被調查者提及的知名品牌有:鈣爾奇、蟲草烏雞精等。目前市場上對功能性食品的常識普遍缺乏,消費者的認知幾乎為零,導致了一些虛假廣告的現象。中國功能性食品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監管、標準化等方面亟待完善,保健食品的成本較高,也制約了其普及。
2. 調查建議:
(1) 盡快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健康的功能性食品市場環境;
(2) 加強消費者對功能性食品的知識普及,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 提升功能性食品成分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4) 降低產品成本,使功能性食品更廣泛地惠及大眾。
二. 功能性食品的定義與分類
(1) 根據國際生命科學學會的定義,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營養和保健功能的食品,適合特定人群食用,并不能替代藥物治療;
(2) 分類:
按消費對象分:1)日常功能性食品;2)特殊功能性食品。
按科技含量分:1)強化食品;2)初級功能性食品;3)高級功能性食品。
三. 功能性食品的健康促進作用:
功能性食品除了提供常規的營養價值外,還具備調節生理功能的獨特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增強免疫力;2)延緩衰老;3)輔助調節血糖;4)抗氧化;5)改善記憶;6)緩解疲勞等。
四. 當前功能性食品行業面臨的問題:
(1) 產品結構不合理,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2) 企業分布不平衡,西部地區企業數量少;
(3) 科技投入不足,缺乏高效的新產品;
(4) 虛假宣傳問題嚴重,誤導消費者;
(5) 市場上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的事件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