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墻安裝技術方案
玻璃幕墻以其獨特的美學價值和卓越的功能性,成為了提升建筑形象的重要元素。然而,玻璃幕墻安裝的成功與否不僅依賴于精湛的施工工藝,更需要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作為保障。本文將深入探討玻璃幕墻施工方案的關鍵要素,分享在實際項目中積累的重要經驗與教訓,以期為行業同仁提供有益的參考與指導。
XXX市智能科技大廈為高層辦公建筑,整體為框架結構,地上二十層,地下兩層,建筑面積達42000㎡,總高度為88.5米。項目外立面采用的是干掛石材及玻璃幕墻,玻璃幕墻的面積占總面積的約60%。針對該工程的玻璃幕墻施工,我方制定了如下施工方案:
1.1施工要點:
1.1.1測量放線
(1)根據結構設計圖中每層樓板的柱子位置,先在樓板邊緣彈出豎向軸線,并對照已彈出的豎向軸線進行核實,確保精度。在彈線過程中,應控制誤差,分配與消化,避免誤差的積累。核對預埋件的中心線是否與豎向龍骨的中心線相一致。
(2)核實主體結構的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將各層的樓面標高清晰標注在樓板邊緣,進行幕墻豎向分格時,需綜合考慮開啟扇與主體結構的關系。
(3)依據主體結構的垂直度和幕墻節點的具體做法,確定幕墻平面的進出線,確保施工和安裝過程不與主體結構相沖突。
注:以上三點為幕墻的X、Y、Z軸尺寸的基礎數據。
1.1.2安裝緊固件:
在每層樓板或梁內,根據設計要求按部件安裝后置錨板,角碼連接件與錨板需滿焊,焊接部分長度不應小于50mm,隨后以不銹鋼螺栓與豎向龍骨連接。
緊固件的安裝是玻璃幕墻施工中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到幕墻與主體結構的連接強度與安全性。
1.1.3豎向主龍骨安裝:
豎向主龍骨需從下到上逐層安裝,每層通過連接件與結構梁或樓板連接,具體步驟如下:
(1)豎向主龍骨應設計為受拉桿件形式。安裝時,先將主龍骨豎立,底端穿入下層立柱的管內,然后上端調整到連接件的螺栓孔,初步擰緊螺栓。
(2)通過角碼和連接件的調節孔,確保主龍骨的左右上下位置與標高要求相符,且在Z軸方向不超出控制線,確保全部垂直。
(3)主龍骨可通過內套管進行豎向延長,接頭處應留有適當的伸縮縫,以防鋁材因溫度變化而變形,具體尺寸需依據設計文件規定。
(4)安裝至最頂層后使用吊錘復核垂直度,確認無誤后將所有螺栓、螺母和墊圈擰緊,并確保焊縫連續、均勻且符合設計要求,焊藥皮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防銹漆。
(5)一旦豎龍骨固定,必須取掉標準塊并在伸縮縫位置施加密封膠。
1.1.4橫向次龍骨安裝:
在豎向龍骨安裝完畢后,檢查相關參數符合要求后可進行橫向龍骨的安裝。
(1)在立柱表面用線彈出橫向龍骨的安裝位置,確保其準確性,然后固定角鋁,角鋁與立柱之間應放入柔性橡膠墊片。如角鋁位置有偏差,將影響橫向龍骨的水平度。
(2)完成一層橫向龍骨后,需進行檢查與調整,確保其質量符合標準,留出適當的溫度伸縮縫并施加密封膠,選用與型材相似顏色的膠。
1.1.5避雷裝置安裝:
(1)均壓環與建筑主體的避雷系統相結合,需通過扁鋼將預埋件與均壓環進行連接。
(2)扁鋼與預埋件和均壓環進行搭接焊接,焊接長度不得少于75mm,位于均壓環處與梁縱向筋連通的立柱上的橫梁,必須與立柱通過寬度不小于24mm、厚度不小于2mm的鋁帶連接。
(3)在幕墻立面上,未設均壓環樓層的立柱每10米必須與設均壓環樓層的立柱相連通,相應的接地電阻需小于4歐姆。
1.1.6防火層安裝:
(1)防火材料安裝需嚴格遵循設計要求,巖棉應為整塊填充,防火襯板錨固穩固,縫隙需注入防火膠。
(2)幕墻與主體結構之間的縫隙必須用防火材料填裝,填裝時須確保平整,不得留有空隙,并用鋁箔包扎以防潮。
1.1.7結構玻璃組件制作:
該步驟涉及將玻璃通過結構密封膠固定到金屬副框上,需在標準化的車間內進行制作,具體步驟如下:
(1)檢測:打膠前需檢查玻璃的品牌、質量、尺寸等,確認鋁框和膠水的質量及合規性,同時核實圖紙的完整性和技術要求。
(2)凈化:凈化過程是保證結構玻璃組件質量的關鍵,隱框玻璃幕墻的破壞大多源于粘接失效,因此保持清潔是確保粘接質量的前提。
a:凈化材料
對于油性污漬使用二甲苯和丙酮,對于非油性污漬則用異丙醇和水的混合劑。
b:凈化方法
使用不脫絨的棉布沾取溶劑對基材表面進行擦拭,待污漬溶解后用干凈棉布清潔。凈化后需在10至15分鐘內完成打膠。
(3)定位:用定位夾具固定玻璃和鋁框,確保兩者的基準線重合,定位不準需重新凈化與定位。
(4)注膠
a:檢查設備及修整膠嘴。
b:采用膠槍將結構膠注入玻璃和鋁型材之間的空腔,注意壓力調節。
c:注膠后需及時修整,并檢查膠槽是否充滿。
(5)養護
a:注膠完成后應輕拿輕放,七天后方可豎立,養護環境需符合溫度和濕度的要求。
b:組件的疊放應確保不壓碎,適當的墊條放置能避免玻璃因不平而裂。
c:未固化的組件不可搬動,養護期滿后需進行抽樣檢測。
d:進行剝離實驗以檢驗粘接質量,切開實驗周期性檢查固化程度。
e:打膠過程應有詳細記錄,包括時間、膠的種類、環境等信息,并給予編號。
1.1.8玻璃板塊安裝:
單組分硅酮密封膠固化21天后可進行安裝,具體步驟:
(1)玻璃及鋁框周邊需清潔,確保膠水能可靠粘結,鍍膜面應妥善保護。
(2)安裝過程中應特別小心,避免碰撞,必要時使用真空吸盤。
(3)壓塊的安裝應嚴格按照設計間距,確保穩固。
(4)拼縫寬度需均勻,并與相鄰玻璃協調,確保整體外觀平整。
1.1.9窗扇安裝:
(1)窗扇安裝前需核對規格與設計圖紙的一致性。
(2)安裝前清潔窗扇,確保與框架的配合間隙達到密封要求。
(3)連接件采用不銹鋼,任何情況下不得減少其數量,嚴格控制底孔直徑。
1.1.10耐候膠施注:
(1)玻璃組件安裝后需施加耐候密封膠,確保氣密性和水密性,注膠環境需符合規范。
(2)注膠前確保膠的有效性,注意膠水的生產信息記錄。
(3)清潔注膠區域,確保無雜物,通常以丙酮為清洗劑。
(4)縫槽底部需填塞聚乙烯發泡材料。
(5)為保護玻璃,應在可能污染的部位貼膠帶,施膠后立即去除。
(6)耐候硅酮密封膠的厚度應在3.5mm到4.5mm之間,施工寬度應符合要求。
(7)確保膠縫密實,表面光滑,無氣泡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