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村聯戶走訪調研總結報告(實用4篇)
我們不僅見證了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更感受到居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調研顯示,聯村聯戶的有效合作,不僅提升了社區的凝聚力,也為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新思路。通過交流與互動,發現許多家庭在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方面的成功經驗,這些寶貴的信息將為進一步政策制定提供堅實的依據。
進村入戶調研報告 1
一、群眾的思想狀況
1.大多數群眾態度積極,擁有獨立見解,具備一定的政策知識和全局觀念。他們從公正的立場出發,提出意見、想法和建議,比如關于用電困難、渠系維護、村莊道路硬化以及經濟發展的問題,均體現了合理性和合法性。
2.部分群眾處于消極狀態,滿足于現狀,對問題漠不關心,對周圍情況一無所知。
3.極少數人則過于自私,只考慮個人利益,而忽視集體利益,追求金錢和物資,對發展缺乏意識、計劃和行動。
二、調研過程中提出的合理訴求
1.xx村的二級提灌站年久失修,無法提水,直接影響到兩個鄉的群眾生產和生活用水。
2.xx二組的住戶面臨電力不足的問題,需要更換一臺增容變壓器。
3.xx村三組到村委辦公室的道路亟需硬化。
4.xx二組的社道同樣需要硬化。
三、工作落實情況
針對以上訴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已開始分步解決。
1.立即組織群眾對xx二級提灌站進行修復和改造,以解決群眾的用水問題,截至21號已全部完工。
2.對于xx二組的變壓器增容問題,書記親自向相關領導匯報,預計很快會得到解決。
3.在爭取交通局支持上,計劃于年底之前完成對優勝3組社道的硬化工作。
四、調研結論
調研狀況:
1.村民的結構不盡合理,勞動力水平較低,文化程度需提升,發展理念亟需更新。
2.大部分群眾堅韌樸實,勤勞善良,對政府的期望值較高。
3.少數群眾的素質較低,缺乏理性,需進一步進行教育和引導。
4.群眾的合理需求亟待解決,但鄉政府力不從心,需要上級項目的支持,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上下齊心才能實現目標。
進村入戶調研報告 2
一、指導思想
深入開展“聯村聯戶調研活動”,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積極發揮鄉鎮干部的作用,重點圍繞農民的實際需求和困難,努力尋找解決方案,切實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與水平,為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作出貢獻。
二、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7月31日
三、活動內容
鄉機關干部應當深入基層,切實做好調研工作。要關注實際效果,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切實把黨的政策和鄉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傳達到村民中去,努力解決一系列影響村民生活和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1、農業生產支持。要科學評估當地的農業生產形勢,鼓勵農民種植適合本地區的高產作物,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困難,確保農業穩定增產,增收目標的實現。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對農村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進行排查,積極推動維修和改建,改善交通條件,使農民出行更加便利。爭取資金支持,推進水利設施建設,保障農業灌溉需求。
3、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對村莊環境衛生的宣傳和管理,組織志愿活動,動員村民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提升村莊的整體形象。重點整治村莊周邊的“臟、亂、差”現象,努力營造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
4、矛盾糾紛化解。加強對基層矛盾的排查和化解,深入開展“走訪送法”活動,積極宣傳法律法規,增強村民的法治意識,妥善解決民生問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5、民情溝通與反饋。要深入到各個村組,了解村民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需求和遇到的問題,積極收集意見和建議。7月底前要完成民情檔案的整理工作,為后續的工作提供依據。
6、文化活動推廣。組織豐富的文體活動,激發村民的參與熱情,增強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積極倡導傳統文化,傳承優秀鄉土文化,提升居民的文化素養。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落實。由鄉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牽頭,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2、分類指導實施。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當地特點的調研方案,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各村要明確自身的工作重點,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3、強化監督評估。鄉黨委、政府將定期對調研活動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對進展緩慢、存在較多問題的村,派出專業團隊給予支持和指導。
進村入戶調研報告 3
根據縣委、縣政府開展“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的整體部署,縣直某單位迅速組建工作隊進駐某鄉鎮某某村,以“聯村聯戶、訪民情、辦實事、促發展”為主題,圍繞該村的農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廣泛開展了對農村生產生活的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概況
1、地理、人口
某鄉鎮某某村位于某某縣西南部,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某國家森林公園。全村劃分為1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達221戶,總人口802人,其中勞動力411人,常年外出務工的有251人;村中“三留守人員”共86名,包括留守老人33名,留守婦女20名以及留守兒童33名。
2、基層組織
某某村共有黨員20人,占村總人口的2.49%。其中外出黨員6人,占黨員總數的30%,30歲以下的黨員有4人,占黨總數的20%,而60歲以上的黨員有8人,占黨員總數的40%。低學歷黨員較多,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有17人,占黨員總數的85%;只有3名黨員擁有高中文化及以上的學歷。村委會構成包括5名成員,支委會有3人(兼職)。
3、經濟狀況
某某村的耕地總面積為2329畝,包括水田504畝和旱地1825畝,農業收入主要來源于煙葉種植、外出務工、糧食種植及養殖,部分農戶還發展了商業和加工業,全村人均年純收入為3450元。目前尚未成立村辦企業。
(二)新農村建設情況
1、基礎設施逐漸完善,鄉村環境持續改善
村支兩委積極爭取州、縣及相關部門支持,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新修村組公路7.5公里,基本實現了村組道路的硬面化,交通狀況明顯改善。水利設施建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今年,全村800余畝耕地完成了土地治理,穩步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的建設。
2、農村經濟穩步增長,農民收入持續上升
為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村支兩委多年來注重增加農業基礎投入,推動煙葉種植的發展,鼓勵培育煙葉種植大戶,從而帶動了農民的致富。對于不適合煙葉種植的區域,則因地制宜發展糧食生產,并鼓勵農民外出務工,農民的收入逐年提升。
3、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增強
在各項政策的引導下,全村居民均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解決了不少農民看病難的問題。中央的糧食直補政策也已全面落實,進一步增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和信心,使得農村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營造了和諧的農村氛圍。
二、“聯村聯戶”活動開展情況
在縣委、縣政府召開“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動員會后,縣直某單位迅速組織實施,成立了以辦黨支部書記、主任為組長的活動工作小組,制定具體方案并迅速深入某鄉鎮某某村,開展“聯村聯戶、訪民情、辦實事、促發展”活動。工作組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通過召開村民大會、院落會等形式,深入宣傳政策,逐家逐戶走訪,收集民意,努力做到心連心促發展。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成功走訪了220戶,召開村民會議4次,填寫了相關問卷并掌握了民情民意數十條,實現了全面覆蓋,入戶率達到100%。
三、主要工作做法
一是高度重視,增強認識。縣委、縣政府召開動員大會后,縣直某單位迅速召開全員大會,專門研究活動,成立了以辦黨支部書記、主任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確保活動有序推進。
二是多樣宣傳,積極發動。為營造良好的氛圍,工作組通過召開大會、發放宣傳手冊、現場交流等方式,深入宣傳黨的各項惠農政策,提升了農民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三是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協同推進。工作組入駐后,迅速與村支兩委取得共識,圍繞土地治理、春耕生產等中心事務開展相應工作,全力推動相關政策的宣傳和實施。
四是重視工作方法,嚴守紀律。在調研過程中,工作組注重保持與群眾的緊密聯系,貫徹執行“只幫忙、不添亂”的原則,努力樹立良好的干部形象。
五是注重真情實意,確保走訪全覆蓋。工作組在走訪期間,積極與農戶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確保對每戶居民情況的掌握,增強了干部與群眾之間的信任感。
四、調研中反映的突出問題
盡管在政策扶持下,某某村基礎設施和民生條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村務公開不足,村民知情權受限。由于村辦公室未能正常使用,導致村務公開和信息透明度不足。
二是教育支出負擔較重,孩子上學路途遙遠,農戶家庭教育壓力未見減輕。
三是就醫難題依然存在,農戶就醫需前往較遠的衛生院,合作醫療的報銷政策落實效果不佳。
四是文化生活單一,村內缺乏健全的文化活動空間,居民文化參與度低。
五是移民政策執行不夠明確,部分農戶搬遷補償不及時。
六是退耕還林相關補償不清晰,農戶對相關款項的理解偏差較大。
七是留守兒童的問題突出,缺乏必要的情感與教育支持,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五、后續工作建議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改善村辦公室建設,增強村務公開力度,確保村民知情權。
二是鼓勵村級教育發展,適度恢復偏遠地區的教學點,減輕農戶負擔。
三是優化農村合作醫療政策,使農戶更易理解并享受其帶來的實惠。
四是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加強文化設施建設,促進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
五是對移民補償及退耕還林政策進行清理與整頓,確保信息透明。
六是推動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建設“留守學生之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
七是重視年輕農民的培養,確保農村黨員的可持續發展。
進村入戶調研報告 4
根據縣委辦公室關于開展“聯村聯戶調研活動”的相關安排,我單位組織了調研組,由局長__擔任組長,成員共計5人,于4月13日正式進入村莊開展調研。此次調研采用深入走訪、召開座談會和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廣泛收集村民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生活條件及其他民生問題的意見與建議,以便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幫助村干部理清發展思路,現將調研情況進行匯報:
一、基本概況
XX村位于XX鎮南側,距縣城約10公里,現轄6個村民小組,共258戶,人口約1020人。全村耕地面積2200畝,水田300畝,旱地1900畝。20__年全村總收入達150萬元,農業收入60萬元,養殖業收入40萬元,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他收入20萬元,人均純收入1600元。目前,村內勞動力人數達到500人,外出打工的有200多人。
鄉政府積極引導XX村發展以經濟為重點的產業結構調整,利用良好的自然資源發展特色農業,推廣統繁統供,推動勞動力輸出,村道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村內養殖XX牛約400頭,花椒種植面積達到350畝,各類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村民對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表示滿意。
XX村兩委班子配備齊全。村黨支部設有書記1人,委員3人;村委會設有主任1人,委員3人。現有黨員40人,其中男性黨員34人,女性黨員6人,預備黨員5名,積極分子7名。黨員平均年齡為55歲,60歲以上黨員達8人,36-59歲黨員24人,35歲以下黨員8人。村干部的基本工資得到保障。
二、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調研中,我們通過實施“三帶三問三幫”的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在村委會的協助下走訪了XX村238戶(總戶數258戶),確保入戶率達到92%。通過走訪,大家反映村委會班子團結高效,群眾的滿意度達90%以上,但仍存在多項問題:
1組地勢較優,但因缺乏水源,發展果業和養殖業遇阻,直接影響經濟收入。
2、3組存在交通不便的問題,尤其是雨天出行困難,飲水問題也較為突出,老人和兒童的飲水安全面臨困境。
4、5組位置較好,但飲水和灌溉水源短缺,導致糧食和其他農業產值受限。
在走訪過程中,大家對村委會的工作給予肯定,但也反映了一些問題,如:
1、發展不平衡,已有部分家庭脫貧,但還有近80%的家庭生活依然困難,主要問題在于缺乏技術和資金支持。
2、水利基礎設施薄弱,雖然村在河流附近,但灌溉渠道不足,部分地區仍面臨干旱。
3、飲水困難,很多農戶依賴淺井供水,淡季水源不足,飲水困難,亟待解決。
4、居住條件差,部分農戶仍住在土窯,造成生活不便,村內道路建設滯后。
5、產業結構不合理,需進行全面規劃。
6、農村技術推廣不足,農民對新技術缺乏了解,影響了農業效益。
7、村務管理亟待規范化,信息傳遞效率低下。
8、土地分配不均,部分家庭因人口增加而土地不足。
9、黨員老齡化嚴重,年輕黨員數量稀缺。
10、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教育資源匱乏,影響了家庭發展。
三、意見和建議
針對調研結果,XX村民風淳樸、潛力巨大,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制訂科學的發展規劃,促進特色產業發展。
2、爭取政策支持,解決飲水問題,特別是為偏遠住戶提供水源保障。
3、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村民的科技水平,促進產業多樣化。
4、配合縣鄉部門,合理劃分村民的居住和耕地,以改善居住條件。
5、建議靈活調整土地政策,使每個家庭都能得到適當的土地分配。
6、關注老弱病殘人士,增強對他們的扶持力度。
7、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務管理的效率。
8、加強村務公開,提高財務審計監督,確保村務健康運轉。
村干部要積極協調各方關系,確保惠民工程的順利實施,加強勞務輸出的宣傳,提升村民的文化生活質量,共同推進新農村建設。
調研組成員:
組 長:__x
副組長:__x
成員: __ __x
20__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