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安排表
制定一份詳盡而科學的教學計劃至關重要。這不僅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方向,還能幫助學生在語言學習的旅程中穩步前行。通過分析教材內容、學生需求及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發掘出適合四年級學生的有效教學策略,旨在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合理的教學計劃不僅僅是日常教學活動的安排,更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工具。
課 程 標 準 對 四 年 級 上 冊 語 文 的 基 本 要 求 | (一)識字與寫字 1.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培養主動識字的積極性。 2.掌握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能書寫。 3.熟練使用字典及工具書,具備獨立識字的能力。 4.能夠使用硬筆規范書寫正楷字,確保書寫美觀整齊,并使用毛筆進行基本的臨摹。 (二)閱讀 1.能夠用普通話流利、準確地朗讀課文,表達感情。 2.逐步掌握默讀技巧,能提出對課文內容的疑問。 3.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詞句含義,體會課文的表達方式和情感。 4.初步掌握文章主旨,感知作品中生動形象和優美語言,與同學分享閱讀體會。 5.在理解句意時,能掌握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如句號、逗號、引號等。 6.積累優美詞匯和句子,課外閱讀不少于5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80篇(段)。 (三)習作 1.關注生活中的細節,樂于進行書面表達,增加寫作自信。 2.能夠多樣化表現見聞、感受,傾向于書寫感興趣或印象深刻的內容。 3.愿意公開分享自己的習作,與他人交流創作心得。 4.能用簡短的書信或便簽進行有效交流。 5.嘗試在習作中加入積累的獨特表達,運用新詞新句。 6.根據表達需求應用冒號、引號等標點。 7.學習修改明顯錯誤的句子,提升作品質量。 8.每學年進行約16次的課內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他人交流,認真傾聽并理解談話內容,能就不明之處提問。 2.理解他人講話的主要內容,并能簡潔轉述。 3.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見聞,分享感受想法。 4.能主動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感染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就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提問,有目的地收集資料,參與討論。 2.結合學習觀察自然與社會,書面與口頭表達觀察結果。 3.在老師指導下組織語文活動,增強合作學習的能力。 4.在生活和學習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具體問題。 |
全 冊 教 材 簡 析 | 本冊為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共分為四大塊:習慣培養、習作、課文和單元練習。 1、“習慣培養”部分共3課,引導學生選擇性閱讀,掌握做讀書筆記的方法,觀察身邊的事物。 2、“課文”部分包含24課,分為7個單元,內容題材豐富,體裁多樣,有助于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3、“習作”部分共7課,旨在貼近學生生活,強調實踐和體驗,內容既有趣又靈活,幫助學生增強寫作信心及創新能力。 4、“單元練習”部分共7個,以綜合性練習為主,涵蓋字詞、朗讀、寫字和口語交際,意在提升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
本 冊 教 學 目 的 要 求 | (一)思想品德教育。 1、在知識傳授中注重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2、在激發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對漢語言文化的熱愛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通過語文學習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理解自然,吸收中華優秀文化,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語文教學。 1、學習習慣的養成。 (1)掌握并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珍惜學習用品。 (2)培養主動發言、專心聽講的習慣。 (3)堅持朗讀、背誦和課外閱讀,主動查字典、識字。 (4)規范使用鋼筆、毛筆,保持書寫整潔。 (5)養成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并選擇性閱讀課外書籍。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輔助識字與普通話學習。 3、識字與寫字。 (1)能準確讀出350個生字。 (2)能按筆順書寫和默寫生字250個,保持書寫端正勻稱。 (3)繼續用鋼筆練習書寫,保持正確、整潔。 (4)繼續用毛筆練習,確保字形端正,紙面干凈。 4、口語交際。 (1)認真聆聽他人發言,并能夠轉述要點,講述課文內容。 (2)在看圖或觀察后,能用普通話連貫表達。 (3)就所聽所讀內容,能用普通話回答問題,保持語句完整。 (4)愿意參與討論,主動發言。 5、閱讀。 (1)流利、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或背誦指定內容,學會默讀。 (2)結合生活經驗理解常用詞匯,掌握課文大意。 (3)按要求預習課文,能通過字典學習生字詞,提出問題并閱讀適合的書籍。 6、習作。 (1)鼓勵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清晰寫出自己的經歷。 (2)學習書寫書信,能夠正確使用基本標點,包括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掌握冒號和引號的使用。 |
學 生 情 況 分 析 : | 所任教的四年級(2)班共有32名學生。根據前期了解,該班學生基礎良好,經過前三年的學習,基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大部分學生聰明活潑,上課積極性較高。 然而,部分學生基礎較薄弱,學習習慣不佳,需要重新引導。對于對學習缺乏興趣或生活環境特殊的學生,老師應加強關注,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爭取成績提高。 在心理健康方面,大多數學生積極向上,樂于助人,尊重師長,團結同學。但對少數性格內向的學生,需要加強鼓勵,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
提 升 教 學 質 量 措 施 : | 1、立足教學改革,強化教改意識,準確把握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任務。注重教法與學法研究,努力更新教學理念,實現教學突破。 2、結合教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教育機會,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 3、做好因材施教,提升中等生的學習水平。堅持“兩頭抓,中間帶”的原則,對優秀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耐心幫助后進生,挖掘他們的潛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
五、教學進度安排:
單元 | 教學內容 | 課時 | 周次 | 日期 |
第一單元 | 習慣培養(7) | 16 | 1—3周 | 9.1—9.17 |
1、問候老師 | ||||
2、愿得長久 | ||||
3、兩首古詩 | ||||
4、金秋時節 | ||||
習作一 練習一 | ||||
第二單元 | 5、獻花給領導 | 15 | 4—6周 | 9.20—10.8 |
6、名勝古跡 | ||||
7、藝術追求 | ||||
8、歷史的瞬間 | ||||
習作二 練習二 | ||||
第三單元 | 9、我心中的風景 | 15 | 6—8周 | 10.9—10.20 |
10、奇特的自然 | ||||
11、詩與遠方 | ||||
12、秋日的故事 | ||||
習作三 練習三 | ||||
第四單元 | 13、歷史的啟示 | 11 | 9—10周 | 10.21—11.7 |
14、偉大的發明 | ||||
15、文藝的復興 | ||||
習作四 練習四 | ||||
第五單元 | 16、努力的意義 | 15 | 11—13周 | 11.8—11.26 |
17、夜宿寺廟 | ||||
18、維生素的故事 | ||||
19、互聯網的奇跡 | ||||
習作五 練習五 | ||||
第六單元 | 20、誠信的價值 | 11 | 13—15周 | 11.29—12.10 |
21、鳥的故事 | ||||
22、我們共同的傳說 | ||||
習作六 練習六 | ||||
第七單元 | 23、自然的奇跡 | 11 | 15—16周 | 12.11—12.25 |
24、對聯的藝術 | ||||
25、古代的智慧 | ||||
習作七 練習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