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教學計劃方案(精選13篇)
食品安全教育活動不僅是培養孩子們健康飲食習慣的關鍵,更是保護他們成長的第一道防線。通過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我們不僅能讓孩子們了解食品的來源與安全知識,還能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選擇。正如“食不言,寢不語”,我們希望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對食品安全的自覺意識,從而為他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為切實落實上級文件的要求,明確工作責任,增強食品安全教育的實效性,提升小班幼兒食品衛生意識,減少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確保幼兒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
二、活動主題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結合xx市的相關政策,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重點實施“六個一”活動:每個班級開展一次食品安全教育活動;全體教職工進行一次食品安全知識宣傳;舉辦一次食品安全自查活動;為食堂工作人員提供一次食品安全培訓;面向教師、幼兒及家長進行一次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利用校訊通、led等渠道普及信息);發放一份食品安全告家長書。
三、活動安排
1.通過幼兒園的led電子屏、宣傳欄、校信通、官方網站以及班級家園聯系欄向家長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2.對食堂的食品存儲和原材料進行一次全面的食品安全自查。
3.各班級組織一次富有趣味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動。
小班將通過《我愛干凈食物》主題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基本的飲食衛生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中班和大班將分別開展《食品上的標志》和《安全飲食》為主題的活動,引導幼兒學會識別食品包裝上的標簽,認識到多食用新鮮蔬果及蛋白質食物對身體的好處,少吃油炸和添加色素的食品,遠離不潔和過冷的食物,并盡量避免在外就餐,以降低生病的風險。
4.為食堂從業人員開展一次專項食品安全培訓,并在教職工會議上進行一次全員的食品安全教育宣傳。
5.通過國旗下講話,提高全園師生的食品安全意識。
6.設立《食品安全》專題宣傳欄,定期更新相關內容。
食品安全關乎每個家庭的健康,尤其是對在園幼兒而言更為重要。我們將不斷推動教師和家長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教育活動中,共同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識:吃東西前要洗手,水果和蔬菜必須清洗干凈,避免食用不潔的街邊小吃。
2、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一只清洗干凈的黃瓜、一把水果刀。
每個孩子一小塊清洗干凈并去皮的黃瓜,擺放在干凈的盤子里。
活動過程:
1、通過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思考小明為什么肚子會疼。
(1)有一天放學后,媽媽來接小明,途中小明餓了,買了一個熱狗。
(2)回到家后,小明又吃了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黃瓜。那黃瓜怎么來的?(從冰箱里拿出來的)
(3)吃了熱狗和黃瓜之后,小明感覺怎么樣?(肚子不舒服、疼痛)
(4)小明去醫院,醫生對小明說了些什么?(教師可模擬醫生的語氣告訴幼兒:街邊的快餐不衛生,不能隨便吃;未洗凈或未削皮的水果也不能隨意食用。)
2、引導幼兒討論還有哪些不安全的食物。
比如,街邊的炸雞、未包裝的糕點、露天的冰淇淋等。
3、現場演示:演示如何清洗和削皮黃瓜。
4、請幼兒洗手后品嘗黃瓜。
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干凈的黃瓜,那么小朋友們的手干凈嗎?誰能告訴老師,吃東西前應該做什么呢?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安全標志,能夠辨別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可能存在風險。
2、提高幼兒的食品安全意識,增強其自我保護能力,培養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健康食品的選擇》
2、各種圖片(健康食品——蔬菜、水果、堅果;不健康食品——油炸食品、罐頭、腌制食品、加工肉類、肥肉和動物內臟、奶油制品、方便面、燒烤類、冷凍甜點、果脯和蜜餞等;過期食品——霉變或變質的食物)。
3、健康飲食游戲板若干。
教學重點:
認識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難點:
辨別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以談話方式引入主題:你們平時喜歡吃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展示食物圖片)
2、引導幼兒你們喜歡的食物種類繁多,但是有些食物對健康有益,而另一些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二、分類各種食品
1、師:食物種類繁多,你們愿意嘗試將這些食物分類嗎?(點擊課件,引導幼兒將食品分為兩類)
(1)健康食品:水果、牛奶、蔬菜。(有益健康的食物)
(2)不健康食品:油炸食品、方便面、果凍、蛋糕、燒烤、甜點、餅干、可樂等(對健康有害的食物)
2、了解不健康食品對身體的影響
(1)請幼兒分享:平時喜歡吃哪些食品?
(2)點擊課件,了解不健康食品的制作過程,討論后教師在我們喜愛的食物中,許多都是不健康的,我們應該少吃或不吃這些食品,才能健康成長。
(3)提問:你還知道哪些不健康食品?(例如:油炸食品、罐頭、腌制食品、加工肉類、肥肉和動物內臟、餅干、奶油制品、方便面、燒烤、蜜餞等)。
教師將幼兒提到的不健康食品逐一展示,幫助幼兒了解更多不健康食品的種類。
三、了解食品安全標志
1、提問:除了不健康食品,還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吃的?(請幼兒討論并回答)
2、觀看課件(展示小朋友喝過期牛奶后肚子痛的畫面)
師:小朋友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
引導幼兒購買食品時,我們一定要查看包裝上的保質期,過期的食品是不能食用的,否則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甚至危險。
3、認識生產日期和安全標志
教師展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并識別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安全標準。
小結:食品包裝上的標記可以告訴我們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是存在風險的,購買時一定要仔細檢查,并提醒爸爸媽媽同樣注意這些安全標志哦。
四、知識搶答
1、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搶答游戲
搶答規則:教師逐一展示帶有問題的課件,請幼兒作判斷,當老師說“開始搶答”后,舉手示意,哪組舉手快就由該組回答,答對后給予一個笑臉,最后笑臉多的小組為勝者。
(1)喝碳酸飲料比喝白開水健康嗎?
(2)多吃油炸食物對健康好嗎?
(3)常吃零食好嗎?
(4)空腹喝牛奶有益嗎?
(5)多吃水果和蔬菜有益健康嗎?
2、教師對搶答環節進行并告訴幼兒正確的飲食衛生習慣:應少吃零食、不吃油炸類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喝飲料多喝水,同時要養成良好的食品衛生習慣。
五、游戲——健康大冒險
帶幼兒進入游戲場景,開始游戲。
游戲規則:幼兒分為紅、藍兩組進行健康大冒險比賽,輪流擲骰子,根據骰子顯示的點數前進,在指定位置按要求執行任務,以先到終點者為勝者。
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討論零食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鼓勵幼兒克制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保持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在快樂的游戲中結束。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視頻,認識食品安全標志及其重要性。(重點)
2、引導幼兒在購物時學會辨別食品安全標志。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老師的引導下重視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
4、通過活動提高幼兒的初步維權意識,懂得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活動準備:
1、食品安全標志視頻 2、食品安全標志圖片 3、貨架 4、角色扮演道具 5、有無安全標志的食品 6、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活動
老師播放一段關于食品安全的小動畫,伴隨歡快的音樂,引起孩子們的注意。
師:哎呀,動畫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幼:有小朋友肚子疼!
師:他們是怎么了呢?
幼:可能是吃了不干凈的東西!
師:對,他們可能沒有認真看食品的安全標志。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識別食品的安全標志吧!
二、認識食品安全標志
1、提問
師:如果小朋友們在超市看到一包零食,你們會怎么做呢?
幼:我要看看它有沒有安全標志!
師:非常好!那什么是食品安全標志呢?我們一起學一學。
出示食品安全標志的圖片
師:大家看,這個就是食品安全標志,它的顏色是怎么樣的呢?
幼:有藍色和白色!
師:它的形狀是什么?
幼:是圓形的!
3、講解食品安全標志的意義:
師:食品安全標志是國家有關部門認可的標志,只有合格的食品才能貼上這個標志。如果我們買到沒有這個標志的食品,就可能不安全,吃了會生病哦!
師:看這個小朋友買的零食,我們來檢查一下有沒有安全標志?
幼:沒有!
師:那旁邊的這些食品呢?
幼:有一些有標志,有一些沒有!
師:所以,我們今后可要認真分辨哦!
三、當小小檢查員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食物,請小朋友們來檢查一下,哪些有安全標志,哪些沒有呢?
幼:有的在盒子角落,有的在邊上!
師:那么,如果找到了沒有安全標志的食品,我們該怎么辦呢?
幼:要告訴大人,不要買!
四、變身小小偵探
師:現在有一個商店老板請小朋友們來幫忙檢查他貨架上的食品,看哪些食品沒有安全標志。找到的朋友可以獲得一個小獎勵哦!
五、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很多關于食品安全的知識,大家都覺得有用嗎?下次購物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哦!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5
為有效實施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幼兒及家長對食品安全的認識與重視,確保孩子們在飲食方面的健康與安全,按照教育部門的統一安排,定于6月11日至17日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動。
活動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通過多種形式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幫助幼兒及家長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與食品安全意識。使他們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全社會關注和支持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二、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3日—6月27日。
三、活動主題
攜手共建安全飲食環境
四、主要安排
(一)啟動食品安全教育活動
首要召開班主任會議,具體說明活動方案。在此基礎上,于6月13日在幼兒園會議室舉行教育活動的啟動儀式。
(二)多渠道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1、利用戶外電子屏滾動播放“攜手共建安全飲食環境”的活動主題。
2、充分利用班級博客、家園聯系欄等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
3、6月13日上午,各班級將開展豐富多彩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動,引導幼兒科學飲食,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五、工作要求
1、各班級和相關科室要精心組織,積極籌備,利用宣傳周的機會,提高幼兒園食品安全教育的水平。
2、請各班級記錄活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并進行宣傳,以提升此次活動的影響力。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水果腐爛的過程。
2、了解腐爛的水果是不能食用的。
3、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4、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初步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水果的變化》、新鮮水果若干、透明塑料袋、標簽紙、水、觀察記錄表、彩色筆、白紙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水果的變化》,
并進行集體討論:
這些是什么水果?為什么水果會變成這樣?
你是如何判斷這些水果開始腐爛的呢?
腐爛的水果能否食用?為什么?
2、請幼兒分組進行實驗:
將一份新鮮水果和一份切開的水果分別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封好袋子,貼上標簽并寫上日期。
將這兩袋水果放在科學觀察區。
為每位幼兒準備一份“觀察記錄表”,提醒幼兒每天觀察水果的變化,記錄顏色和氣味的變化,按照日期填寫。
3、幾天后,當水果出現腐爛現象時,請幼兒分享他們的觀察結果,一起討論腐爛的開始時間,并記錄下天數。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常見食品安全問題及其預防措施。
2、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
加強對食品安全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因食品問題導致的小朋友身體不適的案例(如肚子疼、嘔吐等)。
2、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識別安全食品,避免食品中毒。
二、知識講解
在預防食品安全問題時,首先要保持個人衛生,定期洗手、洗澡、換衣物,保持指甲短整齊,同時要注意飲食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和不暴飲暴食的好習慣。要謹記“八不吃”的原則,不吃生冷食物、不食用不潔的水果、不吃變質食物、不食用未徹底加熱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過期的零食、注意食品標簽,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是預防食品中毒的第一步。
1、識別食品中毒的特征
潛伏期一般較短,通常在食用后的幾分鐘到幾個小時內發病,常見癥狀包括腹瀉、腹痛,有時伴隨嘔吐和發熱。
2、預防食品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不良衛生習慣可能會將細菌帶入食物中。
(2)選購新鮮、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洗干凈。
(4)盡量避免食用剩余的飯菜。
(5)不吃發霉的糧食和食物,霉菌毒素可能會導致中毒。
(6)小心誤食有毒物質。
(7)不在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品。
(8)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水,避免生水或不潔凈的水。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讓他們明白綠色食品對健康的益處。
3.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1.有關小兔子生病的圖片,以及各種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圖片若干。
2.真實的健康食品(如水果、蔬菜、堅果)和垃圾食品(如火腿腸、方便面等)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引導,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播放小兔子生病的圖片)老師跟大家介紹一位小朋友,名叫小兔子。今天它來到我們班,可是它似乎生病了,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嗎?你們覺得小兔子可能怎么了?(幼兒自由討論,表達各自的想法。)
哦,原來是這樣。小兔子昨天吃了太多東西, resulta 它的肚子開始疼了。
(繼續播放垃圾食品的圖片)看,小兔子吃了很多零食,還吃了燒烤和喝了汽水。難怪它要生病了。小朋友們,你們認為我們可以吃那么多垃圾食品嗎?那我們應該多吃什么,少吃什么呢?(幼兒思考并舉手發表意見。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2.識別垃圾食品與健康食品
小朋友們,每天我們應該吃什么食物呢?我們應該少吃什么呢?不應該吃哪些東西呢?(我們應該多吃糧食、蔬菜和水果等,少吃零食和燒烤等,尤其是過期變質的食物要絕對不吃。)
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認識那些營養豐富、健康的食品,包括糧食、蔬菜等。
幫助幼兒理解常見的垃圾食品,如:燒烤、加工零食、油炸食品等如何危害我們的健康。
3.強調飲食安全的其他注意事項
除了分辨健康食品與垃圾食品外,小朋友們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在吃東西之前一定要洗手,生吃的蔬菜和水果也要確保清洗干凈。
另外,家里剩下的飯菜一定要加熱后再吃,變質或過期的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吃主食和新鮮的水果蔬菜,少吃零食和加工食品,堅決不吃變質和過期的食物。
同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
活動延續: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所吃加工食品的保質期。
2.鼓勵幼兒跟隨父母去超市購物時,要提醒他們注意食品的保質日期。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認識日常飲食中的安全問題,初步了解如何安全地進餐。
2、學習詞語:“細嚼慢咽”的含義。
二、活動準備:
掛圖《安全進餐》,操作卡片《安全進餐技巧》(一)、(二)、(三)。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思考小動物們為何會遇到飲食安全的事故。
(1)故事前半部分。今天,熊貓醫生的診所里又來了新客人。小狗旺旺跑進來,呼嚕呼嚕地咳嗽,熊貓醫生關心地問:“小狗,怎么了?”小狗指著自己的喉嚨,聲音沙啞得說不出話。熊貓醫生用手電筒仔細檢查,發現小狗的喉嚨里卡了一根小骨頭。就在這時,貓咪咪咪也來了,它一邊捂著肚子一邊哭,熊貓醫生趕緊問:“小貓,你怎么了?”小貓說它吃東西太快,卡住了。熊貓醫生便開始幫助它們,將卡住的骨頭取出來。
(2)請幼兒觀察操作卡片(一)、(二),并提問討論:
1、小狗為什么會被骨頭卡住?
2、還有誰來找熊貓醫生呢?
3、小貓又是怎么回事呢?
(3)故事后半部分。小貓的媽媽說:“今天小羊邀請朋友們來家里聚會,準備了好多美味的食物,大家都興奮地吃起東西來,但卻因為吃得太快而出現了問題。”熊貓醫生提醒小貓和小狗:“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可以邊吃邊玩,食物要細嚼慢咽,不能急于吞咽哦。”小貓和小狗認真地點頭,離開醫院時心中暗自記住了熊貓醫生的話。
2、學習安全進餐的方法,逐步掌握吃魚和蛋黃等食物的正確方式。
(1)請幼兒觀察掛圖:熊貓醫生在提醒小動物們吃東西時需要注意什么?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怎樣安全地吃煮雞蛋的蛋黃?小結:熊貓醫生強調,吃東西時不能邊吃邊說,食物要細仔細地咀嚼,緩緩吞下。這樣的習慣可以避免卡住喉嚨的情況。
(2)教師提問:魚是我們喜歡的食物,但身上有許多刺,怎樣吃魚才能避免被刺卡住?小結:吃魚前要先把看得見的刺去掉,吃的時候慢慢咀嚼,同時要注意不要把飯菜混在一起吃,這樣取刺時方便一些。
(3) 學習小兒歌。 吃魚須謹慎, 安全第一線, 吃魚時不急, 吃飯要分清。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10
教學目的:
讓幼兒了解食品安全知識,認識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因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健康風險。隨著季節的變化,氣溫上升,食品更容易受到污染。幼兒園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動”,幫助孩子們樹立食品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問答方式引導幼兒想一想:我們在吃東西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讓幼兒分享自己知道的食品安全小常識,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和參與感。
二、重點講述
要強調個人衛生的重要性,教導幼兒在吃東西之前要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要養成適量飲食的習慣,不要暴飲暴食。向幼兒介紹食品安全的“八不”原則:不吃過期食品、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的水果、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吃未經熱處理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過多的小零食、不隨便從陌生地方購買食品。
1、了解食品安全知識的重要性。
鼓勵幼兒記住食品的保質期,注意識別食品外觀,選擇安全的食品,以確保身體健康。
2、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若發現食物有異樣,應該及時告訴老師并停止食用。教導幼兒關注身體的反應,出現不適要及時求助。
3、預防食品安全問題的措施。
a. 鼓勵幼兒在飯前便后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
b. 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食物。
c. 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不將食物帶入教室。
d. 盡量選擇在學校食堂就餐,確保飲食安全。
e. 不喝生水,建議飲用經過處理的開水。
4、食品安全基本常識。
(一)常見的食品安全隱患及預防
1、腐敗變質的食品:幫助幼兒認識食物變壞的標志,如異味、顏色變化等,避免食用。
2、細菌污染:通過簡單的例子教會幼兒,生肉、生蛋等食品必須經過高溫烹飪才能食用,并強調要保持廚具的清潔。
2. 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
(1)食品的保存:教導幼兒學習不同食品的保存方法,如冷藏、冷凍等,增強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2)理解保質期的概念,鼓勵孩子們在購物時關注食品標簽,選擇新鮮健康的食品。
通過這次教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食品安全知識,激發他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培養他們良好的飲食習慣,為未來的健康打下基礎。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食品安全知識,幫助幼兒在選擇和購買食品時做出更好的判斷,保障他們的健康成長。
2、增強幼兒的食品安全意識,培養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識,幫助幼兒知道怎樣選擇對身體有益的食品。
教學重點:
了解合理飲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配套課件:
小班健康課件《食品安全意識》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話題
今天大家的午餐有什么好吃的呢?有沒有讓小朋友們特別喜歡的呢?
看到大家的反應,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話:“民以食為天”。這說明了食品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占據了多么重要的位置。
大家能分享一下平時喜歡吃的食物嗎?
真是五花八門啊,不過,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哦。
今天在這個課上,老師想帶大家一起探索食品的世界,學習一些食品安全的小知識。
(二)了解“垃圾食品”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食品,比如辣條,是對身體有害的,我們稱之為“垃圾食品”。
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垃圾食品呢?
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關于垃圾食品的信息,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
大家平常喜歡吃這些東西嗎?
但是要知道這些食品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真的很可怕哦。
食品安全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大家怎么打算以后在飲食上做出改變呢?
比如少吃零食、不吃油炸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看來今天的活動大家收獲頗豐啊。
(三)培養食品衛生習慣
要做到安全飲食,除了選擇正確的食品,我們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老師這邊準備了一些小貼士,大家可以看看,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呢?
大家的決心真是令人鼓舞。老師相信你們能夠做到,真正實現健康飲食。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對食品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讓我們一起攜手維護食品安全,構建健康堡壘。
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句話:安全飲食,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銘記這份承諾吧!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 能夠辨認哪些是安全食品,哪些是危險食品
2. 培養幼兒對安全食品的興趣
3. 了解不安全食品對健康的影響
活動準備
安全食品(水果、蔬菜、堅果)和危險食品(薯片、糖果、火腿、快餐)若干
活動過程
1. 故事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個叫小明的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嗎?那老師就來講講他的故事吧。小明愛吃零食,每天都想吃各種各樣的東西,你們猜他都吃了些什么?哦,你們說他愛吃薯片和糖果。沒錯,他就喜歡那些東西,午餐后還要吃快餐,媽媽讓他吃水果可他總是拒絕。小朋友們,假如你們的媽媽讓你們吃水果,你們會聽話嗎?小明總是拒絕,所以他并不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今天他剛吃完炸雞,肚子就開始疼了。哎呦!小明用手捂著肚子喊‘好痛!’媽媽聽到后,立即帶他去看醫生。你們猜醫生會說什么呢?哦,醫生會說他吃得太多了。那你們知道小明都吃了哪些東西嗎?(薯片、糖果、快餐、炸雞)這些東西好不好呢?小明吃了這些東西后他的肚子怎么了?哦,疼痛啊。老師要告訴大家,小明吃的這些都是不安全的食品,食用后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甚至讓一些小朋友變得胖胖的。
2. 分辨安全食品與危險食品
小朋友們,知道什么是安全食品,什么是危險食品嗎?老師這里有一些食品,來幫我找出哪些是安全食品,哪些是危險食品吧!把危險食品放到藍色的籃子里,把安全食品放到紅色的籃子里。看來藍色籃子里的食品很少,難道危險食品真的這么少嗎?讓我看看。誒,紅色籃子里怎么會有薯片呢?小朋友,薯片是什么類型的食品?哦,是危險食品,那我們應該把它放到哪個籃子里呢?對,危險食品要放到藍色籃子里。水果呢?誰能告訴我水果為什么是安全食品?看來小朋友們真聰明。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小明剛出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挑一些安全食品送給小明。你們認為應該選什么呢?哦,蘋果、香蕉、牛奶。你們說的都是安全食品,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哪些安全食品呢?哦,原來我們周圍有這么多的安全食品。
3. 對危險食品說:不!
誰記得小明肚子疼的原因啊?哦,吃了危險食品啊,那面對這些不好的食品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對!這個小朋友說得很好,我們應該拒絕吃危險食品。我們已經知道危險食品對身體不好了,那讓爸爸媽媽知道該怎么做呢?恩,回家后告訴爸爸媽媽,危險食品對我們的身體有害,我們不能吃。
幼兒園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篇13
一、活動名稱
健康小食客
二、活動對象
小班幼兒(3-4歲)
三、活動目標
1.了解發霉、變質及過期的食品是不能食用的,能夠通過外觀、氣味和狀態來辨識這些食品;
2.認識到在進食前需要洗手,培養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3.掌握正確的洗手步驟,確保雙手清潔。
四、場景創設
1.準備教學課件
2.食物模型及道具
五、活動開展
1.知識學習
(1)教師通過課件播放一個小朋友準備去和伙伴們一起玩,但突然肚子痛,雙手捂著肚子,苦苦地呻吟“哎喲,好痛啊!我得去廁所!”
教師提問
T:小朋友,你們覺得畫面中的小朋友怎么了?
幼兒進行討論,猜測發生了什么事情。
T:為什么小朋友會這樣呢?
C:……
T:很可能是因為他吃了不干凈的東西。
他可能沒有洗手就吃東西。
他可能吃了壞掉的食物。
(2)課件切換到小朋友在醫院中掛吊瓶的畫面。
T:小朋友,你們知道他為什么肚子痛,還要打吊針嗎?我們一起看看發生了什么吧。”
(3)觀看課件,內容顯示小朋友因為沒洗手而吃了發霉和變質的食品。
教師提問:
T:你們覺得他為什么會生病呢?
C:……
T:因為他在吃東西前沒有洗手,他吃的東西怎么了?
C:……
T:他吃了發霉、變質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吃嗎?為什么呢?
C:……
T:變質的食物可能有細菌,吃了可能會生病,嚴重的還會中毒哦!
教師這個小朋友之所以生病,是因為他沒有注意飲食衛生,沒洗手就吃了發霉和變質的食品,吃了不衛生或細菌超標的食物會導致身體不適。
2.體驗環節
(1)食物放大鏡:認識哪些食物不能吃?
教師向孩子們展示不同的食品,讓他們觀察這些食品是否新鮮或變質。展示的食品包含8-10種常見的,部分是新鮮的,部分是變質的。
(2)全體動員——學習五步洗手法
T: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所以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不能隨便吃發霉變質的食品,還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和上廁所后都要洗手,究竟怎樣才能把手洗干凈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五步洗手法。
首先用清水把手浸濕。(兒歌:濕濕手)
然后用洗手液擦洗手心和手背。(兒歌:打肥皂)
搓搓手心,再搓搓手背,交叉搓一搓。(兒歌:搓搓手心,搓搓手背,雙手交叉一二三)接下來用清水把泡泡洗掉。(兒歌:沖沖水,洗干凈)
最后用干凈的毛巾把手擦干。(兒歌:甩甩手,擦擦干,我的小手真干凈)
3.測試(使用多媒體一體機展示圖片,教師請幼兒回答,若沒有多媒體設備,幼兒園可用圖片代替)
(1)請小朋友指出哪杯牛奶是可飲用的:
A.變質的牛奶(圖)
B.新鮮的牛奶(圖)
(2)請小朋友選擇哪個面包不能吃:
A.有葡萄干的面包(圖)
B.有霉點的面包(圖)
(3)在下面小朋友吃東西的行為中,哪些是不利健康的?
A.檢查食物有無霉點(圖)
B.臟手拿食物(圖)
(4)什么是不能吃的變質食品?
A.發出異味的食物(圖)
B.長了小斑點的食物(圖)
教師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今天的活動就到這里。大家要記住,在吃東西前,我們要仔細觀察食物是否安全,可以先看看有沒有霉點、變色,再用鼻子聞聞有沒有異味。如果顏色和氣味不對了,就說明這個食物壞了,不能吃哦。
六、活動延伸
1.在家庭中: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辨別發霉或變質的食物,了解新鮮食品與過期食品之間的區別。
七、附件
中國教育風險預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