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教學總結報告
在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虛心學習與同組老師的指導,迅速適應教學要求,重點關注拼音和生字的教學。拼音作為識字基礎,教師投入大量精力,幫助學生解決發音難題,提高拼音拼讀能力。教師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記憶字形,培養其主動學習能力,采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強調良好書寫習慣,關注學生的寫字態度,制定明確的寫字要求并激勵學生通過比較進步。通過這些具體措施,學生的語言能力逐漸提高,培養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書寫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虛心學習,迅速適應一年級的語文教學。
由于近幾年我一直從事高年級的教學工作,所以當我開始教授一年級時,感到有些不適應。我積極尋求各位同組老師的指導,努力掌握一年級語文教學的新方法,抓住課堂的重難點。我充分利用各類的資源,力求上好每一節課。我還上網查找相關的教學資料,如課件、教案和教學實例,幫助學生提高課堂的參與感。
二、具體的教學措施
1、重視拼音的教學。
拼音是小學生識字的基礎。一年級的學生在入學后不久就應該學會拼音,這不僅讓他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也提升了他們的自學能力。我在拼音教學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希望能夠幫助每位學生跟上進度。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對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區分比較困難,而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發音也不夠準確。針對這些問題,我每節課都會抽出一定時間進行復習。孩子們逐漸能夠區分平翹舌音,大多數學生也能準確讀出前后鼻音,拼音的拼讀能力得到了提升。完成拼音教學后,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已逐漸形成,只要是拼音讀物,他們都能順利閱讀。我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一些簡單的拼音讀物,鼓勵他們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從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2、掌握方法,創造性地記憶字形。
識記生字是低年級學生的重要學習任務。如何讓識字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我努力的方向。面對形態各異、發音不同的生字,學生們想要牢牢記住,需要掌握有效的字形分析和記憶方法。因為每個學生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經歷都各不相同,我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去記住字形,教師進行指導但不強求統一,及時表揚那些積極動腦的孩子。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都得到了培養。學生們能夠利用自己的思維方法創意地記住生字。
例如,對于“河”字,有的學生根據筆畫和筆順進行記憶;有的則用學過的字進行聯想,認為“三點水”加上“可”就是“河”;還有的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認為“水較少,可以游過去,所以是‘河’”。不同的思維方式,得到了相似的結果。
3、養成習慣,指導學生認真寫字。
一年級的寫字教學至關重要,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深遠的影響。在寫字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寫字態度和良好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單純追求寫字數量和速度。
我對學生提出以下三點寫字要求:
(1)整體觀察字的形狀。是方的?是長的?還是扁的?
(2)注意筆畫的到位。清晰每一筆的位置、起始點和特點。
(3)寫完后,要與范字進行比較,看看自己寫得是否相似。
在每次書寫檢查時,我鼓勵學生通過比較,選出自己認為寫得最漂亮的字,并在旁邊標記一個“☆”,以此來激勵他們認真寫字,激發寫字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出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生字教學時,我還將學生為生字組詞作為一個重要環節,采用“給生字寶寶找更多朋友”等有趣的方式鼓勵孩子們想出更多的詞語,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展示,既增加了學生的詞匯積累興趣,也促使全班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