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方案實施指南(通用7篇)
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關乎居民的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到社區的整體形象與發展。有效的整治方案應綜合考量環境衛生現狀、居民參與度及可持續發展目標,力求通過系統的管理與科學的推進,提升社區的衛生水平,營造一個潔凈、安全、和諧的居住環境。
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篇1
為切實落實合江縣關于社區環境衛生整治的相關要求,結合我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合江縣關于社區環境衛生整治的要求,以高標準、高質量的目標開展整治活動,全面提升社區居民的文明素養,改善社區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做出應有貢獻。
二、活動目標
以提升居民的環保意識為核心,以環境衛生整治為重點,以社區文化活動為載體,全方位推進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力爭將社區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秩序井然、文明和諧的居民生活環境,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三、具體措施
(一)組織領導:成立由社區主任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協作、廣大居民積極參與的領導小組,負責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組織和實施,統籌協調各項活動,確保各項工作有效開展,及時反饋整治進展。
(二)整治內容:
1、加強衛生知識宣傳,提高居民衛生意識。
(1)通過社區宣傳欄、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衛生知識,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提升居民的衛生習慣和健康意識。
(2)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促進鄰里關系,增強居民的參與感及集體榮譽感。
2、開展環境衛生清理,優化社區居住環境。
(1)定期組織社區志愿者開展清掃活動,清除小區內的垃圾雜物,保持公共區域整潔。
(2)加強對小區綠化的維護,定期修剪綠植,種植適合本地氣候的花草,提升社區生態環境。
3、完善垃圾分類設施,倡導垃圾分類行動。
(1)在社區內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提供分類指導,提升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
(2)定期舉辦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加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及操作規范的理解。
4、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增強文明禮儀行為。
(1)組織“文明衛生志愿服務隊”,定期在社區內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勸導居民愛護環境。
(2)在社區內建立文明督導崗,監督居民的衛生行為,及時勸導不文明行為。
5、加強社區安全衛生管理,健全衛生設施。
(1)完善衛生管理制度,定期檢查社區公共衛生設施的運行情況,確保設施安全、有效。
(2)定期對社區內的小賣部和餐飲店進行衛生檢查,確保經營場所的衛生達標。
四、工作要求
1、增強責任意識,強化組織領導。全體社區成員須認識到環境衛生整治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到整治活動中,確保措施落實到位。
2、注重宣傳教育,形成長效機制。將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常態化,推動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讓整治成果得到鞏固。
3、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工作的落實。社區將定期對整治工作進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確保整治活動能夠順利推進。
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篇2
自20xx年5月全國啟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依據20xx-20xx年行動方案的整體規劃,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基本實現了三年工作目標,城鄉環境衛生狀況顯著改善,群眾反響熱烈。為鞏固和拓展這一成果,建立長期管理機制,進一步提升城鄉環境衛生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依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國發〔20xx〕66號),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圍繞改善城鄉環境衛生與人民身心健康,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因地制宜,統籌資源,綜合治理,實現城鄉環境衛生的全面整治,顯著提升居民的文明衛生意識,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主要行動目標
總體目標: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及衛生城鎮創建活動,著力完善城鄉衛生基礎設施及長效管理機制,以城市環境衛生薄弱區域和農村垃圾污水處理、改廁為重點,持續開展整治行動,統籌解決城鄉環境衛生問題,全面提升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水平,實現大氣污染、地表水環境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綜合治理,確保城鄉生產生活環境更加整潔有序、健康宜居。
具體目標:
到20xx年底
——實現6萬個村莊的綜合整治;
——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提升至75%;
——建制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至35%;
——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30%;
——對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分別提高至40%和10%;
——農村集中供水覆蓋人口比例達到80%左右;
——具備條件的縣道實現“田路分家”、“路宅分家”,保持路面整潔,邊溝排水暢通。
到20xx年底
——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提升至85%;
——國家衛生城市比例提高至40%;國家衛生鄉鎮比例提高至5%;
——農村集中供水覆蓋人口比例提升至85%;
——建制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水平大幅提高,行政村垃圾和污水處理水平明顯提升,達到“十三五”規劃相關目標;
——具備條件的鄉道、村道實現“田路分家”、“路宅分家”,保持路面整潔,邊溝排水暢通。
三、工作重點
(一)進一步增強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1.嚴格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20xx〕36號),建立有效的投融資機制,確保政府投入,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加快城市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老舊設施,保障生活垃圾及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
2.推動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與資源回收利用,逐步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垃圾處理模式,加強污泥處理設施建設,提升污泥無害化處置率。
3.改進環境衛生保潔方式,擴大機械化清掃范圍,推廣低塵清掃作業,提高機械化清掃率,有條件的地區將數字化城管平臺推廣至城鄉結合部。
4.加大對村鎮垃圾清運及中轉設施的投入,規范建設垃圾收集處理設施,鄉鎮政府可通過購買服務聘請保潔員定期收集居民點的垃圾,建立村莊保潔制度。
5.因地制宜開展農村污水處理,人口密集村莊可集中處理,人口稀少村莊可建設戶用污水處理設施,重點解決好農村養殖場污水處理問題。
6.推行縣域城鄉垃圾與污水統一治理,實施統一規劃、建設與管理,逐步將城鎮垃圾污水處理設施服務推廣至農村,不斷提升行政村的處理能力。
(二)集中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治理。
7.加強主要場所衛生管理,提升公共廁所建設和維護水平,落實“門前三包”制度,維護市容與社區衛生的整潔美觀,強化霧霾頻發地區的源頭管控。
8.集中清理城市衛生死角,加強對重點地區的整治力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問題,嚴控活禽市場秩序,逐步推行“禽類定點屠宰”制度。
9.加強農村公路管理,提升路面質量、保潔和邊溝疏通,建設必要的生產性基礎設施,規范農業廢棄物處置,強化秸稈禁燒監管。
10.改善鐵路、公路、河流沿線環境衛生設施與綠化,全面清理非法廣告及標志,推廣“污染治理、循環利用、生態保護”流域治理體系,改善農村水環境。
(三)進一步保障城鄉飲水安全。
11.加快實施《全國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重點進行自來水廠改造、供水水質檢測能力建設等。
12.落實《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提高農村集中供水人口比例和供水保證率,優先發展集中供水工程,統籌解決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問題。
13.加強飲用水衛生監測,確保有效落實飲水消毒衛生措施。
(四)繼續推廣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
14.加快農村改廁,鼓勵建設生態廁所,強化對糞便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15.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應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推動公共場所及集貿市場等區域的無害化衛生公廁建設。
16.加強健康教育,引導農民使用衛生廁所,建立廁所建設、管理及使用的長效機制。
(五)廣泛開展衛生創建活動。
17.推動衛生城鎮創建,提升城鄉環境衛生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環境。
18.修訂市民公約,積極推動社區定期組織活動,治理不文明行為,鼓勵全社會參與衛生創建。
19.國家衛生城鎮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發揮示范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落實整治行動的關鍵任務,確保資金與資源到位,開展定期考核。
(二)宣傳動員。結合愛國衛生月活動,廣泛宣傳,激發群眾參與的熱情,尤其要發揮志愿者的作用,并鼓勵學校組織相關實踐活動。
(三)考核評估。認真梳理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整改,提升群眾滿意度,定期發布行動進展,強化典型問題的曝光與治理。
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篇3
為深入推進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社區衛生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實施方案,旨在有效治理社區環境中的“臟、亂、差”現象,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一、整治目標
自本方案實施之日起,集中力量于三個月內,著重解決社區環境“臟、亂、差”問題。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綜合治理、長期管理”的原則,充分發動社區干部和居民,開展社區環境衛生的全面整治,確保在短期內實現社區環境的顯著改善。建立并完善社區環境衛生的日常管理機制,致力于由短期突擊整治轉向長期常態化管理,為居民創造一個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
二、整治內容
(一)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全面清理社區內外的垃圾,拆除影響社區形象的違章建筑,完善各類衛生設施,實施綠化美化工程,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二)道路環境衛生整治。集中清理社區內的道路及周邊的垃圾與雜物,整治路旁的亂擺亂設、亂停亂放現象,修補缺損的道路設施,開展綠化和美化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三)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整治。集中清理公共活動場所的垃圾,完善相關衛生基礎設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公共區域整潔有序。
(四)水體環境衛生整治。全面清理社區內的河道、池塘等水體的垃圾,禁止違法排污,拆除沿水體的亂搭亂建現象,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五)居民樓前環境衛生整治。集中清理樓道、院落的垃圾,落實臨街住戶的衛生責任制,大力整治違規經營、亂搭亂建及亂停亂放現象,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三、整治標準
(一)社區環境衛生整治標準
1.凈化標準。社區內外不應有雜物亂放、垃圾堆放、污水外泄等現象。主要通道及小道兩側應保持干凈整潔,視野范圍內不得出現垃圾和白色污染物,也不得有未及時清理的垃圾。
2.美化標準。社區沿街建筑應保持干凈整潔,墻面完好無損,公共設施不應出現破損和影響美觀的情況。居民樓及院落內不得有亂搭亂建、亂擺亂放的現象,確保社區的整潔美觀。
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篇4
一、活動時間
自發文之日起至xx月xx日。
二、活動整治范圍
本次活動主要針對背街小巷、集市、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的小型餐飲店、居民小區、以及建筑工地的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整治。
三、任務及責任分工
1、各村村委會需動員村民全面清理自家庭院,及時清除門前垃圾,并規范村內建材擺放,確保清除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2、各社區及駐地單位應組織社區干部和居民,積極參與衛生大掃除和大清洗活動,全面清理室內外環境衛生,消除衛生死角。
3、沿街商戶需嚴格遵守門前“三包”責任制,確保店鋪門前衛生干凈,并對門面和建筑外立面進行清洗和粉刷,整修破舊招牌,確保沿街環境整潔有序。
4、魚化城管執法隊、城市統籌管理辦公室及城市管理科要對拆遷工地進行標準化管理,設置圍擋并硬化出入口,同時清理城市主街道及城中村集中經營現象。
5、市容管理辦公室需保持日常衛生保潔工作,定期清運垃圾,確保市容環境整潔。
6、公共衛生管理站要加強對小餐館的食品衛生監控,加大對公共場所衛生和設施消毒的監督檢查力度。
四、措施和要求
1、各村、社區及駐地單位應高度重視此次活動,認真部署,積極參與各類公共衛生活動,各部門需根據職責做好環境衛生整治,為迎接建國xx周年而努力。
2、各村、社區及駐地單位要組織人員深入到單位、居民院、村落進行環境衛生整治,通過此次活動展現雁塔的良好形象。
3、各村、社區及駐地單位需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確保有計劃、及時總結并落實責任,實施監督檢查,確保活動有效落實。
4、為確保活動的扎實推進,市、區創衛辦公室將于xx年xx月xx日至xx日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包村科室、社區服務中心、城市管理科需在xx月xx日前將環境衛生整治實施方案上報魚化創衛辦,并要求每日將活動進展情況以書面形式報告魚化創衛辦。
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篇5
為切實改善社區環境衛生狀況,為居民創造更加干凈、舒適的居住環境,并提升社區形象,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提升社區整體面貌、改善環境衛生為主要任務,以建設文明和諧的美麗社區為目標,全力營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空間。
二、工作原則及目標
由政府主導,相關職能部門協同監督,各社區組織積極參與,全體居民共同努力。力爭實現社區環境衛生整潔有序,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三、整治范圍及重點
本次整治范圍包括:住宅小區、公共場所,重點整治亂堆亂放垃圾、隨意搭建、占用公共通道、亂貼亂掛小廣告等影響市容市貌的行為。
四、工作措施及步驟
結合我社區實際,采取“疏導與堵塞”雙管齊下的方式進行整治。
(一)從“疏”入手,全面提升環衛設施條件。
1、按照城鄉一體化標準建設垃圾轉運站,住宅小區內設立至少一個。
2、配備專用垃圾清運車輛,同時增設手推清掃車,提高垃圾清運的效率與質量。
3、設置符合社區環境的垃圾桶,合理規劃其在小區及公共道路沿線的位置。
(二)加強措施,以“堵”促效
1、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橫幅、宣傳單等形式,聯合社區委員會,深入居民進行環境衛生法規及整治工作的意義宣傳,增強居民的法律意識和參與意識。
2、提升保潔力度。增加清掃人員,縮短清掃周期,確保全天候保持環境衛生,及時清理暴露的垃圾。
3、落實整治責任。以教育為先,對違規行為進行現場糾正,指出問題并限期整改,逐步推動整改落實,分為自行整改、督促整改、強制整改三個階段。
4、強化巡查機制。制定每日巡查制度,社區志愿者和環衛部門實行責任包干制度,確保轄區內環境衛生問題能及時發現、處理,建立長效管理模式,確保社區環境衛生長久良好。
5、明確責任制度。推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即: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責任具體落實到每一戶居民及臨街商鋪。
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篇6
為配合我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全面提升社區的環境衛生狀況,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推動社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特根據我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結合我社區近期工作會議關于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安排,以“提升環境衛生”為目標,廣泛動員居民積極參與衛生整治行動,清除衛生死角,改善居住環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切實實現社區整體環境的顯著提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成立工作機構。
1、為確保該項工作的有效推進,成立社區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
組長:xx
成員:xx、xx、xx、xx
保潔員:xx
2、明確分工,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組長負責統籌安排社區的環境衛生及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組員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保潔員負責日常環境衛生的維護工作。
(二)加強宣傳,提高群眾意識。
針對當前社區環境衛生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部分居民缺乏清理意識、垃圾未及時清理等情況,以“環境衛生,人人有責”為口號,以“整潔社區”為目標,在全社區內營造衛生整治的熱潮,提升居民保護環境和愛護家園的意識。具體措施:
1、在社區公告欄張貼環境衛生整治倡議書;
2、利用社區廣播宣傳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3、組織居民參觀學習環境衛生整治成功案例,吸收借鑒經驗。
(三)環境衛生綜合提升
1、清理死角,改善環境。
全面清除社區內遺留的各類垃圾;清理社區內及交界處的積存垃圾、死角及周邊的白色污染;及時處理社區內的糞堆、雜物堆放,確保社區整潔有序。
2、改進村容村貌。
組織居民清除亂掛亂飄的橫幅;清理和粉刷墻壁上的亂貼亂畫及過期宣傳標語,清理建筑物、樹木上的亂拉亂掛;加強對社區建筑的管理,確保建筑材料堆放不影響交通,建筑垃圾及時清理。
(四)建立機制,形成長效的衛生保潔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社區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完善宣傳教育、清掃保潔和監督檢查等機制,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形成可持續的衛生保潔工作體系。
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篇7
為推動我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創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構建適應性的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結合我社區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對象
全社區各個居民小區。
二、實施機構
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社區衛生整治辦”)。
三、實施內容
居民小區的實施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衛生工作、小區環境、住戶衛生。
四、實施標準(見附件)
五、實施方式
1、各居民小區按照市環境衛生整治辦下發的季度考核標準,每月對轄區內的衛生狀況進行自評,計算自評分,并在每月的15日前報社區衛生整治辦備案。
2、每月16日至19日為復查考核時間,由社區衛生整治辦組織考核組進行檢查。
3、考核方式包括查閱資料、現場勘查以及隨即詢問居民等方式。
六、獎懲機制
各小區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實行每月排名,每季度進行考核、通報結果、獎勵與處罰,考核結果將在社區公告欄公示,并在社區會議上進行通報。
1、凡接受市級以上檢查,并獲得書面表彰的,每次獎勵500元。如被市、區、縣明查暗訪查出問題,受到通報批評或者被媒體曝光的,當月的基本考核補助金額將全部扣除,并扣除當月小區負責人個人績效工資的50%。
2、居民小區范圍內若發現有白色垃圾未得到及時清理,每發現一次扣5元。
3、居民區內的雜物堆放、亂養動物、院落不整潔等現象,每發現一戶罰款5元,房前屋后有白色垃圾的,發現一戶扣5元。
4、小區的垃圾收集點未及時清理,周圍散落垃圾,每發現一次扣5元。
5、各居民小區需創建至少3戶環境衛生示范家庭,少一戶扣5元。
6、小區服務中心及周邊環境需保持干凈衛生,若發現有衛生死角,每次扣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