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地區人工降雨實習總結報告
人工降雨技術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氣象數據的精確分析與觀測,我們不僅加深了對降水機制的理解,更意識到氣象干預對農業生產的積極影響。這一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檢驗,更是對氣象科技在實際應用中潛力的深入探討。通過與當地氣象部門的合作,我們見證了人工降雨對緩解旱情、提升水資源利用率的重要作用,深刻體會到了氣象工作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積極角色。
實習目的:
氣象觀測是氣象研究的重要基礎,通過對特定區域氣象狀態及其變動進行系統、持續的觀察與測量,為天氣預測、氣候研究和科學探索提供了關鍵依據。通過本次實習,希望能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培養使用目測方式對風、云變動的測量與估算能力,熟悉室外數據收集的全過程及有效數據的整理方法,同時增強對氣象與氣候數據資料收集思維的理解,加強在數據收集過程中時間觀念的重要性,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個人素養,從而激發對氣象學和氣候學的濃厚興趣。
實習概況
本次實習持續三天,12月15日我們在校園氣象觀測場進行了地面氣象要素的全面觀測;12月16日參觀了廣西氣象臺,見習內容包括短期氣象預測、短時預警及氣象預警系統、衛星通訊網絡、天氣預報影視制作等;12月17日參觀吳圩氣象站,見習地面要素觀測(人工觀測與自動觀測)、高空觀測及人工降雨基地。
實習內容
一、 校園氣象觀測場的地面氣象要素觀測
在12月15日的實習中,我們在校園開展了本學期氣象觀測的綜合實習。之前我們都是在各個部分觀測完后再進行相應的實驗,這次能進行綜合性觀測讓大家充滿期待,感受到氣象觀測員的實際工作。當天我們要進行三輪氣象觀測,內容包括百葉箱內的氣溫、濕度,以及最高、最低溫度的觀測,地面0厘米溫度觀測,地中5、10、15、20厘米溫度觀測,還有降水量、蒸發、日照、風向、風速、氣壓、云量及天氣現象等。
早上8點鐘,我們開始了第一次觀測,分組前往校園氣象觀測場。按照老師的指導操作,首先觀測百葉箱,依次讀取干球及濕球的數值,然后是最高和最低溫度表。在讀取時要注意順序,先讀干球的小數部分,再讀整數部分,盡量減少外部環境對溫度表的影響。觀測完成后要及時關閉百葉箱的箱門,以免后續觀測數據出現錯誤。我們進行了自記溫度計和自記濕度計的觀測。這些儀器能夠記錄每時間點的溫度和濕度,并可與人工觀測的數據進行對比,檢查記錄的準確性。隨后我們還觀測了地面和地下溫度,降水量與蒸發等項目。
隨后我們轉向風速和風向的觀測,使用的是電接風向風速儀,其由感應器、指示器和記錄器三部分組成。感應器固定在氣象觀測場的桿子上,而指示器和記錄器則在室內觀測。通過指示器讀取瞬時風速和風向,記錄器的自記紙能計算出任意10分鐘的平均風速和風向。由于當天風速較小,我們記錄為0米/秒。結束風速和風向觀測后,我們上到六樓對氣壓進行觀測,使用的是動槽式水銀氣壓表。
在氣壓觀測中,我們需要先調試水銀槽內的水銀面,與象牙針尖恰好相接,確保讀數的準確性。整個觀測過程需要仔細,確保數據的可靠性。
完成所有觀測后,我們對記錄的數據進行了審核和修正。
二、 廣西氣象臺參觀
12月16日,早上八點鐘我們各組乘車前往廣西氣象臺。在氣象臺,我們首先觀看了有關氣象發展的紀錄片,了解氣象觀測的歷史及其技術的演變。影片展示了從古代到如今氣象觀測方法的進步,以及現代天氣預測的制作流程。氣象觀測項目涵蓋了云、溫度、氣壓、濕度、風速、降水等多個方面,觀測的準確性和持續性是氣象工作的重要特點。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方能實現高水平的氣象檢測技術及精確的天氣預報。
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氣象臺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及天氣預報影視制作。這里的計算機負責處理來自各個氣象臺站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進行天氣分析和氣候預測的基礎。工作人員向我們講解了天氣預報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應對氣象災害方面的作用。我們了解到,準確的天氣預報不僅能夠減少人們的經濟損失,更能保障生命安全。氣象工作者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還需有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
我們參觀了天氣預報影視制作的流程,了解不同類型的天氣預報節目如何向公眾傳遞氣象信息,幫助各類人群做好未來的安排。
三、 吳圩氣象站見習
12月17日下午2點30分,我們參觀了吳圩氣象站的人工降雨指揮中心及高空氣象觀測。人工降雨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只有在指揮中心的批準下才能進行人工降雨的作業。指揮中心通過雷達監測高空云層的水汽含量,適時向相關站點下達作業指令,實施人工降雨。操作時,地面工作人員會利用高炮或火箭將催化劑送入云中,促使降水的發生。
我們觀察了吳圩氣象站的地面氣象要素觀測。與校園觀測相比,這里的自動觀測儀器更加先進,能夠精準記錄各個時間的氣象數據,減少人為誤差。這種自動化的趨勢在未來會進一步推廣。
我們還參觀了高空氣象探測。通過無線電高空探測儀,我們了解到如何測量各個高度的風向、風速、溫度和濕度等氣象要素,以及每天的定時探測流程。這些數據對于天氣預報的準確性至關重要。
通過這次實習,我對氣象觀測的整個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意識到了氣象工作的重要性與其面臨的挑戰,激發了我對氣象學領域的興趣和探索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