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實習心得報告
在這段充滿挑戰與收獲的化學教育實習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思維的啟迪與情感的共鳴。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我發現他們對于化學的好奇與求知欲是我們教育者追求的動力。我也認識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只有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悟其價值。這份報告不僅是我個人成長的記錄,更是對化學教育未來探索的深思與期待。
1、聽課;聽課是整個化學教育實習的重要環節。在我剛到xx中學的前兩周,主要的活動就是聽取各位老師的課。不同老師各具特色,有的幽默風趣,有的嚴謹細致,這讓我欣賞到不同的教學風格和優點。
起初,我以為聽課只是形式,真正的實踐才是關鍵,但我逐漸意識到,聽課也是一種技巧,掌握了聽課的能力同樣重要。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優點,廣泛地聽取不同老師的課程使我能提煉出精華,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起初我對文科班的化學課并不感興趣,更不愿意聽新老師的課。后來在同伴的鼓勵下,我嘗試去聽其他老師的課程,才發現每位老師都有其獨到之處,文科班的老師講解細致入微,而新老師則具有更強的趣味性。慢慢地,我開始享受聽課的過程,只要能有所收獲,我便感到心滿意足。
在實習期間,我還聽了高二和高三的課程,不同年級的授課方式也各不相同。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文科班與理科班在化學學習上的態度存在明顯差異。相比于高一和高二,高三課程的知識難度和容量更大,聽著老師從容不迫地舉例,我突然意識到,我們這些實習生在化學教學上仍顯得稚嫩。
2、備課;備課是化學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細致的備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我認為備課是一場持久戰,第一次備關于物質分類和分散系的課程,從暑假開始到上課前夕,我不斷地修改和完善課程內容。有時我會質疑自己是否太過于用心,但在對比用短時間備課與充分準備的效果后,我明白了備課的重要性。
在物質分類和膠體這節課中,我花了大量時間備課,深入研究課件,理清了我認為最合適的教學思路,最終順利地完成了一節連貫的課程。而在離子反應的課程中,由于備課時間不足,我未能掌握課程的所有細節,導致上課時頻繁忘記重要的知識點,課程結束后,我感到雖然講完了內容,但并未深入透徹。要想上好一堂精彩的化學課,必須認真備課,研究不同的教學思路,形成屬于自己的教案。
為了提高備課效率,我們決定由整個化學科組的實習生共同備課。在統一教學目標下,分配任務讓每位實習生負責不同課時的課件。理想雖然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由于課件不是我親自制作的,在試講和正式上課中,我常常無法順利銜接知識,導致了課堂知識的斷檔,授課也變得不夠流暢。這次經歷讓我意識到,課件必須親自制作,只有這樣才能對內容有更深的理解,才能順利銜接自己的教學思路。
3、講課;我非常感謝xx中學的老師,尤其是楊劍老師,在他的支持與幫助下,我們化學實習生獲得了許多上課的機會。在國慶假期前,我們率先進行了一節關于化學計量在實驗中應用的習題課。第一次上課,雖然講的是習題,但我還是感到相當緊張。過程中,有些計算我自己都不夠熟練,面對學生臨時提出的問題,我也無法迅速反應,這暴露了我高中知識的不足。
國慶假期后,我們正式開始講授新課,主要內容是必修一第二章的物質分類和離子反應。這兩個專題都是高中化學的基礎,物質分類是學習化學的根本,而離子反應則貫穿整個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原理,講好這兩節對學生后續學習極為重要。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我成功完成了這兩節課程的教學任務。
真實課堂與微格教學的區別顯著,有時上完一節課的效果并不完全由教師的授課質量決定,學生能否跟上老師的節奏同樣重要。學生的參與使教學變得有意義,知識的有效傳遞需要師生之間的共鳴和互動。
在xx中學,我講授了近30節課,每一節課都有獨特的收獲。在實習期間,我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分散系及其分類的課程中,我探索了傳統教學與探究性教學的對比;在離子反應的第二課時(離子方程式書寫),我嘗試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的結合;在離子反應的第三課時,我進行探究性與驗證性教學方法的比較。每一次嘗試都帶來了新的收獲,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我獲得了更深的感悟與體驗。
4、反思;教學反思是實習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持續的反思促使進步。在實習期間,每節課后,我都進行教學反思。在不斷思考和改進的過程中,我逐步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并形成了初步的教學風格。
二、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的工作并不算多,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學習到了許多班級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有效管理班級的策略。
1、公平、平等對待每位學生;
xx中學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宿舍管理尤為重要。宿舍有相關規定,違者會扣分,作為班主任,我最忌諱的是班上學生被扣分。如何處理扣分問題成為一大難題。不同老師有不同的懲罰方法,我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如果獎懲標準不一,必然引發學生不滿,久而久之,班主任的威信將受到影響。相反,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能夠在他們心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讓他們意識到班主任為大家所有人的利益著想,進而愿意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2、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
如今的高中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更希望能自主管理班級,而不是單純地接受教師安排。學生對班級管理都有自己的見解,并希望實施自己的想法。作為班主任,應該培養班委的管理能力,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指導和支持,以自己的經驗作為參考,讓學生汲取有益的經驗,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又能提升學生的能力。
3、創造班級文化氛圍;
班級文化是班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南海中中學,開展了班級口號和班徽設計比賽,這是以往高中所缺乏的活動。通過一致的口號和班徽、班服等標志的建立,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級座位的合理安排也是一種技巧,通過將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學生合理組合,可以形成一個小型的學習圈,從而提升班級的學習氛圍。
三、實習感受
這兩個月的實習生涯,雖說不算長,但在國慶假期和軍訓的間隙中,真正用于聽課、備課和上課的時間并不多,卻讓我收獲頗豐。無論是教學還是班主任工作,我都與xx中學的老師、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非常感謝xx中學的所有老師,尤其是化學科組的楊劍老師,在他的指導下,我們才能快速成長。也要感謝高一化學科組的所有老師,以及我的指導老師兼班主任華老師,正是由于老師們的寬容與支持,才讓我有機會積累更實在的經驗。感謝高一17班的所有學生,這兩個月是我大學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
雖然實習結束了,但友誼之樹才剛剛種下,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xx中學會越來越輝煌,老師們會越來越幸福,學生們也會越來越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