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驗收完工報告(精選5篇)
系統性評估項目的各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詳盡的檢查與評審,不僅確保了工程質量的合規性,也為后續的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次驗收不僅揭示了項目實施中的亮點,也指出了潛在的不足,為未來的改進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綜合驗收的成果,正是對工程團隊辛勤付出的最好見證,也是對項目交付質量的最終肯定。
竣工綜合驗收報告 1篇
一、工程概況
本項目由—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x工程,位于—x。建設單位為—x;地質勘察單位為—x;設計單位為—x;監理單位為—x;監督機構為—x;材料檢測單位為—x。
該工程為八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x,最終中標價為—x,建筑物長度m、寬度m、高度m,底層層高m、標準層層高m,基礎形式為混凝土獨立基礎。工程自—xx年x月x日開工,至—xx年x月x日完成并進行了初步驗收;工程檔案資料完整且齊全,已通過總監理工程師的審查。我公司對初驗提出的整改事項已于—xx年x月x日全部整改完畢,符合質量標準要求。至此,我公司已按照施工合同推進完畢約定的承包內容。
二、質量控制措施
中標后,我公司迅速組織精干團隊,精心挑選具備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組成項目經理部,項目技術負責人牽頭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方案》,經過公司技術負責人的審閱后,提交總監理工程師進行審查并獲批。
在施工現場,我公司設立了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及安全管理體系,將質量責任明確分配至每位員工,實施質量與經濟利益掛鉤制度,嚴格執行“三檢”制度,確保對原材料質量的嚴格把關。從施工開始至結束,我們始終依據設計圖紙及相關設計變更文件進行施工,嚴格遵循《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及國家現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根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新規范進行質量驗收,未違反工程建設標準的強制性條文,未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及人員傷亡事故。
三、各分部工程質量情況分述如下
1、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
本分部工程含有2個子分部工程(無支護土方子分部及混凝土基礎子分部),共計5個分項工程和10個檢驗批。
1)所有檢驗批均符合合格標準,質量驗收記錄完整;子分部工程的分項工程均驗收合格,質量控制資料齊全;分部工程相關的安全及功能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符合規范要求,觀感質量驗收合格。
2)基礎工程水泥進場1批、送檢1次;鋼筋進場1批、送檢1次;鋼筋閃光對焊接頭Φ12~Φ25各試驗1組,鋼筋電弧焊Φ16~Φ25各檢驗1組;C10、C25及C30混凝土配合比各做1組,墊層C10混凝土標養試塊留置2組(試塊強度最低值達13.0MPa、平均達15.2 MPa),柱基礎C25混凝土標養試塊留置12組(試塊強度最低值達28.8MPa、平均達35.2 MPa),基礎大放腳頂至地梁下的短柱C30混凝土標養試塊留置1組(試塊強度達39.8MPa),地梁C25混凝土標養試塊留置2組(試塊強度最低值達30.3MPa、平均達35.2 MPa),同條件養護試塊留置2組(7天齡期抗壓強度最小值達到設計強度的95%以上),混凝土試塊強度經評定達合格。
2、主體結構分部工程:
本分部工程分為2個子分部(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及砌體結構子分部),含6個分項工程,共計72個檢驗批。
1)所有檢驗批均符合合格標準,質量驗收記錄完整;子分部工程的分項工程均驗收合格,質量控制資料齊全;分部工程相關的安全及功能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符合規范要求,觀感質量驗收合格。
2)主體結構水泥進場4批、送檢4次;鋼筋進場4批、送檢4次;鋼筋閃光對焊及電弧焊接頭Φ12~Φ25規格共試驗4批,豎向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每層送檢1次。C25混凝土配合比做4組(標養試塊留置32組),C30混凝土配合比做4組(標養試塊留置42組),屋面抗滲混凝土S6做配合比1組(抗滲試塊留置2組),屋面水箱抗滲混凝土S5做配合比1組(抗滲試塊留置2組),構造柱和欄板的C20混凝土做配合比1組(每層留置標養試塊1組);同條件養護試塊每層樓板留置2組(7天齡期抗壓強度最小值達到設計強度的95%以上),混凝土試塊強度經評定達合格。砌體材料為多孔磚和空心磚共進場8次,合格證8份,送檢16次;砌筑水泥共進場2批、送檢2次,M5砌筑砂漿配合比做2次、M10砌筑砂漿配合比做1次;每樓層M5及M10砌筑砂漿試塊各留置2組,砂漿試塊強度評定合格。
3、建筑裝飾裝修分部工程:
本分部工程共分為7個子分部(地面、抹灰、門窗、飾面板(磚)、幕墻、涂飾及細部子分部),共計19個分項工程,涉及133個檢驗批。所有檢驗批均符合合格標準,質量驗收記錄完整,子分部工程的分項工程均驗收合格,質量控制資料齊全,分部工程安全及功能檢驗及抽樣檢測結果符合規范要求,觀感質量驗收合格。
竣工綜合驗收報告 2篇
一、工程概況:
本項目為青山鎮第一水庫級水電站,位于青山鎮西北角,屬于V等小型(2)工程,采用徑流式發電設計。電站設計引用流量為1.8m3/s,設計水頭達420m,選用雙機組并聯的沖擊式臥軸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6000KW,確保出力為2000KW,年利用小時數為5200小時,多年平均發電量為3120KW·h。項目總投資約3500萬元,于20XX年5月15日正式開工,預計于20XX年10月30日完工并提交驗收。
該項目包括引水工程和發電工程兩大部分。引水工程主要涵蓋引水壩、引水渠道的建設,以及引水隧道的開挖和襯砌,前池及溢流沖砂道的設計,壓力管道的土建和安裝等。發電工程則包括主廠房、附屬廠房及升壓站的土建工程,水輪發電機組的安裝以及電氣設備的調試和管理用房、尾水工程、施工道路等相關工程。
二、工程完成情況:
根據各方合作協議的約定,工程設計與施工均按規范要求完成,達到合同規定的質量等級。在工程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青山鎮的相關規定,施工技術、質量保證資料,施工管理資料均齊全有效。根據各方的約定,完成情況如下:
1. 設計項目完成情況:引水工程經過評審合格(引水壩及引水渠道,隧道開挖及襯砌,前池及溢流沖砂道,壓力管道的土建及安裝工程);發電工程評審也已合格(主副廠房及升壓站土建,發電機組安裝,電氣設備調試,管理用房及尾水工程等)。
2. 合同約定完成情況:總包合同、分包合同及專業承包合同均按合同約定的內容完成。
3. 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建設初期及施工圖設計審查技術檔案齊全,監理的技術檔案和管理資料也完善。
4. 試驗報告:經審查,主要建筑材料(如鋼材、水泥、磚、砂、石等)的試驗報告齊全。
5. 工程質量保修書:工程質量保修書已正式簽署。
三、監督與整改情況:
在工程的每個環節中,建設、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密切合作,順利完成各項檢查。質量檢查中,嚴格把控施工質量,需整改的地方,一旦提出要求,施工單位會迅速進行整改。整改后由監理方復查,合格后方可進入下步施工。
監理單位在施工過程中,遵循國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標準,與參建單位緊密協作,確保每一工序按照監理大綱和程序進行,從而保證了工程質量。
四、驗收小組組成:
根據建設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和《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GBJ300-88》的相關要求,建設單位于20XX年7月進行初步驗收,并于20XX年10月30日組織竣工工程的正式驗收。參與驗收的成員包括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及監督站的相關人員。
組長:
成員:
五、工程總體評價:
經過建設、監理、施工及監督等單位的共同努力,青山鎮第一水庫級水電站工程已順利完成,達到竣工驗收的相關條件,現正式啟動竣工驗收程序。
竣工綜合驗收報告 3篇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的需求也愈加迫切,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張,預計到20xx年,全國污泥年產生量將超過6000萬噸[1]。城市污泥的產生迅速增加,成分復雜,具有顯著的污染特征和環境風險。污泥的處理和處置已成為當前污水處理廠面臨的重大挑戰,而對污泥處理廠環保設施的竣工驗收監測則是評估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的重要方法。本文結合實際案例,以某污泥處理廠為例,探討其環保驗收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一、項目概況
本污泥處理廠設計日處理脫水污泥600噸,主要負責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的脫水污泥,日處理量約為255噸,污泥含水率約為80%。該廠采用厭氧發酵和工業化制氣的處理工藝,經過處理后的污泥可作為優質肥料,主要用于綠化和土壤改良。污泥在前處理單元通過計量設備精確稱重后進行裝卸,未脫水污泥和經過沼液處理后的回用水將污泥的含水率由80%稀釋至大約90%。經過調節,污泥被送至厭氧罐區,經過22至24天的厭氧發酵。反應后的消化液流入消化液緩沖池,經過離心脫水實現固液分離,沼渣儲存于沼渣堆放區,含水率為55%。沼液進入厭氧氨氧化一體化設備進行脫氮處理,經過DEAMON池的脫氮和除磷,處理后的沼液部分回用于處理過程,部分排入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還有少量用于廠區綠化。厭氧反應后產生的沼氣經脫硫處理后送入沼氣鍋爐,其余部分經過脫碳處理去除二氧化碳,并并入煤氣管網。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污泥儲存調制系統、厭氧產沼系統、沼氣儲存及外送系統,以及污泥加熱系統、沼氣和沼液處理系統、安全防護系統和生物除臭系統等主要生產設施,同時配備中央控制室、化驗室、配電室、消防泵房、消防蓄水池、汽車衡和沼氣燃氣鍋爐等輔助設施,還有綜合辦公樓等配套工程,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17.2%,全年工作350天,24小時連續運行。根據環評報告和現場調查,敏感保護目標為西廠界方向的A村,距離約800米,東南方向的B村,距離約1.2公里。項目所在地屬于環境空氣質量二類區,聲環境功能為1類區,海域環境功能為二類區。
二、驗收監測步驟
在進行驗收監測時,首先需收集資料和實地踏勘,明確各項執行標準及評估指標,收集企業基本信息,了解企業的建成現狀、處理工藝、運行狀況、主要污染物以及環保設施等;接著,編寫監測方案并布設監測點,確定監測頻次和項目。現場監測應對監測點位進行定位,采樣、運輸、現場監測、交接和實驗室分析等環節須進行全程質量控制;撰寫并審核監測報告。報告內容要求全面、客觀、準確,審核時需關注數據的準確性以及標準的合理應用,確保所有內容完整、無異常數據且解釋合理。
三、標準的確定
環境標準貫穿驗收監測的各個環節,是驗收監測的核心,直接關系到監測結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確定標準的關鍵在于整體把握項目自身及相關評價標準體系[2]。無組織廢氣的排放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惡臭污染物廠界的新擴改建標準;有組織廢氣則依據相應標準進行監測。鍋爐廢氣排放需遵循《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根據報告書的批復意見,廠界噪聲需執行《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中的I類標準。由于該標準已失效,本項目廠界環境噪聲需遵循新頒布的《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xx)中的I類標準。
四、主要污染物的監測
在驗收監測期間,污泥處理廠的處理系統及環保設施運行正常,滿足75%的驗收監測工況要求。
(一)廢氣監測
廢氣監測由無組織及有組織廢氣監測兩部分組成。無組織廢氣主要包括氨、硫化氫及臭氣,其產生環節包括汽車衡、厭氧反應罐、沼渣和沼液儲池等。污泥儲存調制池采用雙層密閉門,厭氧反應罐則采用密閉設備,臭氣通過風機送至生物濾池除臭裝置進行凈化排放。在廠界上風向設置1個無組織排放對照點,下風向設置3個監控點,監測持續2天,每天4次。在監測期間,無組織廢氣氨的濃度最高值為0.13mg/m3,硫化氫最高濃度為0.001mg/m3,均符合《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的相關要求。然而,臭氣濃度則普遍超標,廠界下風向臭氣濃度值在44-203之間,平均濃度為92,高于標準值20的排放要求。上風向臭氣濃度值在49-78之間,平均濃度為60,部分監測點位受周邊環境影響較大,超標現象明顯。造成臭氣超標的原因主要是污泥運輸車輛未使用密封罐車,同時廠界周邊的牲畜圈養和污水處理廠的運行也對監測數據產生影響。有組織廢氣則來自兩套4t/h的燃氣鍋爐和除臭裝置,污泥在厭氧反應過程中不會釋放臭味,主要的臭味來源為污泥儲存調制池,惡臭因子主要為硫化氫。廢氣監測結果顯示,沼氣鍋爐的廢氣排放符合相關標準。
(二)噪聲監測
本項目的噪聲主要來自于空氣動力性噪聲和污泥及沼渣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噪聲。為降低噪聲影響,項目選用國外進口設備,同時對關鍵設備如泵浦和風機進行了隔聲處理。在廠界東、西、南、北各布設一個監測點,監測持續1天,晝間手動監測2次,夜間1次。監測結果顯示,廠界西側和南側的夜間噪聲監測值超出了《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xx)中的I類標準,主要受到附近污水處理廠的影響和運行設備的噪聲影響。
(三)廢水調查
廢水主要包括脫氮、除磷后的沼液和少量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等。環評及批復中對水質的要求為全廠的生產與生活廢水經過處理后,部分作為稀釋污泥的回用水,其余則通過管網排入地方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項目執行了相關要求,處理后的沼液量為530t,其中130t作為厭氧消化反應的回用水,20t用于綠化,其余380t通過管道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
(四)固廢調查
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厭氧反應罐排出的沼渣及生活垃圾。固廢處理要求是將廢物送至垃圾填埋場作為覆蓋土和園林綠化材料使用,并加強對污泥質量的分析。如果重金屬含量超標,沼渣不能用于農業;如果符合標準,則需告知使用方相關的使用規定。項目嚴格落實了沼渣的監測,沼渣主要用于綠化和填埋場覆蓋土。根據處理能力,沼渣排放量約為80t/d,含水率為70%。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034t/d。
五、環保管理檢查
開展對環保審批手續和“三同時”執行情況的全面檢查,包括環評要求的落實情況、環保機構設置及各項環境管理制度。按照各環境要素,從大氣、水、噪聲、固廢等方面全面核實環評要求的排放源、污染物類型及防治措施的實施情況,對于不符合環評批復的內容,需客觀評價并進行原因說明,以供環保管理部門參考。
六、監測中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1)工況要求。監測結果受工況的影響,設施需在正常穩定運行且達到75%以上的工況才能進行驗收,包括環保設施、臭氣密閉及處理、噪聲防護措施和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2)氣象條件。氣象因素對監測結果影響顯著,需選擇符合要求的氣象條件進行監測,注意氣壓、風速、風向等因素對廢氣和噪聲的影響,并視情況調整監測點位。(3)周邊環境。周邊環境調查對監測點設置起決定作用,盡量選擇不受外部環境影響的方位進行監測,以全面真實反映被測單位的污染程度,以便調查和監管部門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4)全程質量控制。應確保所有人員在崗前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采樣點布局合理規范、運輸、儲存、分析、報送均符合操作標準,監測設備也需符合國家標準并在檢定有效期內使用,確保監測的全過程實現高質量控制。
七、建議
建議加強對調和后污泥質量的分析,若不符合《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84),則沼渣不得用于農業。需落實沼液的環保管理,避免高濃度有機廢水對污水處理廠造成影響,確保其穩定達標排放。同時建議推動污泥運輸單位使用密封罐車,防止異味和污水泄漏造成環境污染。落實除臭間和消防泵房的隔聲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達標排放。提高燃氣鍋爐的脫硫效率,確保工程整體運行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不超過核定指標。應加強設備日常維護,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確保企業的正常穩定運行,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竣工綜合驗收報告 4篇
該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由貴州花溪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承建,設計單位為貴陽市設計院,監理單位為貴州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勘察設計則由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負責。經過一段時間的有序施工,該工程現已竣工。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城市綜合管網建設項目,管道系統采用D=800混凝土預制管,安裝方式為平基安管法。基礎采用300厚的砂石墊層,管道周圍30cm范圍內填充碎石,回填土分層壓實,路面恢復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本標段涵蓋K1+200至K1+450,設計管道長度達到250米,其中部分管道埋于河道內,采用C25混凝土保護,項目包括8座檢查井,其中地面上設置6座磚砌檢查井,河道內設置2座鋼筋混凝土檢查井。
二、工程進度情況:
本工程于20XX年3月1日正式開工,項目組首先完成了管道的溝槽開挖及驗槽工作,隨后開展基礎墊層施工、管道安裝、管座施工、檢查井砌筑、閉水試驗、管溝回填及路面恢復等各項任務。河道部分則經過淤泥清理至基巖層、基礎混凝土澆筑、模板支設、管道混凝土澆筑、及檢查井施工等作業。至20XX年9月5日,完成路面混凝土鋪設,河道內的檢查井施工也基本結束。整個施工過程進展順利,無任何質量或安全事故發生。
三、質量評估的主要依據:
1、工程設計圖紙、設計變更及甲方簽署的工程聯系單;
2、工程承包合同;
3、《城市排水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XX;
4、《市政管道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5、《埋地混凝土管道施工標準》04S520。
四、項目班子組成及質量控制情況:
(1)、根據設計要求及項目特點,我單位組建了專業項目班子,并針對本工程編制了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主要工序制定了《施工方案》。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迅速到位,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圖及《施工方案》執行,確保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如標高控制、材料檢驗、施工順序與工藝流程得以嚴格管理,及時記錄施工情況,全面接受監理單位的監督,能夠及時落實監理提出的質量整改意見,以保證工程質量與工期。
(2)、質量控制資料核查情況:
①質量控制資料:砂漿試塊強度檢測報告1份、混凝土強度檢測報告8份,其中見證檢測2組,均符合設計要求。本工程包含1個單位工程、3個分部工程、10個分項工程、30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全部符合標準。②原材料:水泥、砂、石均通過復檢合格;D=800混凝土預制管合格證齊全,并經過見證取樣復試合格;鋼材合格證齊全,見證取樣合格;檢查井蓋及磚材合格證齊全,復檢結果合格。
③混凝土及砂漿配合比由資質實驗室出具,留存的試塊及強度標號符合設計要求。路面恢復和保護管道所用混凝土均為商品混凝土,其原材料合格證及試驗報告均由混凝土供應商提供。經核實,質量控制資料齊全有效,符合要求。
五、分部工程質量評估:
本工程在定位放線、溝槽開挖、驗槽、管道安裝、管座施工、檢查井砌筑、管溝回填、路面恢復等各項工序的交接均經過嚴格報驗和審批,所有材料的現場見證取樣和送樣都做到及時、同步,取樣、送樣及試驗鑒定的全過程均符合相關規定。所用鋼材、水泥、管材及構配件均具備相應的合格證和現場復檢報告,商品混凝土及砂漿的配制均嚴格按實驗室的配合比進行。在監理及相關人員的有效管控下進行施工,確保各類材料質量證明手續齊全,報驗檢測合格,隱蔽工程通過驗收,管道閉水試驗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各部位的尺寸、標高及坡度符合設計要求;觀感質量檢查達到了設計目標。
本工程的各分部和子分項檢驗批的主要控制項目及一般項目均符合質量驗收規范要求,其施工質量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亦滿足設計文件和合同約定。本工程的自評等級為合格。
我單位已將本工程的物質資料、施工記錄資料、技術管理資料及施工管理資料整理完整,特申請相關部門依照程序進行竣工綜合驗收。
竣工綜合驗收報告 5篇
一、工程概況:
XX項目位于XX市的核心商務區,位置優越,周邊配套設施齊全,交通便利。項目周圍環境優美,西靠綠意盎然的公園,東鄰繁華的商業街區,南臨高檔住宅區,北接主要交通干道,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項目的建筑設計獨具匠心,兼具現代與傳統元素,旨在打造一個集購物、休閑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圈。
二、工程完成情況:
本項目按照各方合同約定,已圓滿完成設計和施工任務,整體工程質量達到合同標準。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國家及地方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全面落實標準規范。因本項目地基土質復雜,主體結構特殊,施工難度較大,承建單位制定了詳細的施工組織方案和分階段的實施計劃,確保各項施工工序的順利進行。各項施工技術資料、質量保障記錄及材料出廠檢驗報告均齊全,審查結果如下:
1、設計項目完成情況:包括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內外裝飾工程;給排水系統、消防設施;建筑電氣安裝;電梯系統及室外景觀工程等。經審核,基礎、主體、內外裝飾工程均達到設計合格標準,給排水工程和電氣工程亦均符合要求。
2、合同履行情況:經審查,所有總承包、分包及專業承包合同均按約定內容完成,滿足合同要求。
3、技術檔案及施工資料:建設前期及施工圖設計審查等技術檔案齊全,監理資料和施工管理檔案也完備有效。
4、試驗報告:主要建筑材料(如鋼材、水泥、磚石和電氣材料等)的試驗報告齊全,均符合相關標準。
5、質量保修文件:工程質量保修書已簽署,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及房屋使用說明書亦已完成。
三、監督與整改情況:
在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通力合作,成功完成了各項檢查任務。在質量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均已及時整改,監理單位復查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施工環節。施工過程中,監理單位嚴格依據國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標準,確保了工程各道工序的合規,保證了整體工程質量。
四、驗收單位組成:
根據《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暫行規定》和《云南省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管理規定》,建設單位于20xx年XX月XX日組織進行了初步驗收,隨后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進行了分戶驗收,最終于20xx年XX月XX日完成了正式竣工驗收,參與單位的人員組成符合相關要求。
五、驗收整改情況:
本工程遵循云南省建設廳相關文件要求進行了分戶驗收,驗收過程中各參與單位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施工單位已針對這些意見進行了全面整改,并經過復驗合格。相關單位出具了《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記錄》和《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檢查記錄》。項目還進行了樁基礎的靜載與動測試驗,并由省質檢站進行了主體結構及室內環境檢測,所有檢測報告均由質監部門提供,結果合格。
六、工程總體評價:
在建設、設計、監理、施工及監督單位的共同努力下,XX項目已順利竣工,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現組織正式竣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