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消防應急響應方案最新更新
醫院的消防應急預案不僅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底線,更是應對突發災害的關鍵所在。最新的預案強調了提升全員消防安全意識與快速反應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多層次的培訓和演練,確保醫護人員能夠在危急時刻迅速有效地實施應急措施。這不僅關乎設備和流程的完善,更是對每一位生命的承諾與責任。在日益復雜的火災風險背景下,科學合理的消防應急預案將成為醫院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為了加強醫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醫護人員、患者及醫院財產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相關規定,認真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特制定本消防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醫院消防及應急疏散工作分為滅火行動小組、通信協調小組、疏散引導小組、安全救援小組和現場警戒小組,具體職責如下:
1、滅火行動小組:由醫院保衛科及義務消防隊員組成,保衛科科長王曉明擔任組長,并負責火場的臨時指揮,主要負責醫院初期火災的撲救。
2、通信協調小組:由醫院總值班及各部門、重點區域負責人組成,醫院辦公室主任李梅任組長,負責各部門之間的通信和協調工作。
3、疏散引導小組:由醫院保衛科、重點部門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保安人員組成,負責火災發生時人員的安全疏散及財產的安全轉移,由消防專干負責指導。
4、安全救援小組:由醫務部門領導及各臨床科室的骨干醫護人員組成,負責火災期間傷員的緊急救治與轉移。
5、現場警戒小組:負責維護火場秩序,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二、報警和處警流程
1、中控室值班人員需堅守崗位,對全院重要區域進行24小時全方位監控。
2、中控室接到火警信號或電話報警后,須立即通過對講機通知保衛科值班人員和巡邏員快速趕往現場,并電話通知值班領導。
3、值班人員到達現場后,如未發現火災,應查明警示信號的報警原因,并做好詳細記錄。
4、如發生火災,應根據火情立即撥打“119”報警,并將情況反饋中控室,同時開展滅火及疏散工作。
5、中控室根據火災情況,組織相關人員啟動消防應急預案。
三、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與措施
1、為確保滅火和應急疏散工作順利進行,保衛部門應定期檢查,確保消防通道暢通無阻。
2、公共聚集場所應確保消防通道通暢,出入口設有明顯標識,消防通道及防火門不得鎖閉,并提供明確的疏散路線圖示。
3、火災發生時,疏散引導人員應迅速奔赴火場,利用應急廣播指揮人群有序疏散。
4、疏散路線應盡量簡便,確保安全出口的分散利用。
5、疏散引導小組成員應明確分工,統一指揮,確保疏散有序。
四、撲救初期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1、火災發生時,應保持冷靜,采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滅火和疏散。
2、對于可立即撲滅的火災,要迅速行動,抓住時機滅火。
3、對于無法立即撲滅的火災,應遵循“先控制,后撲滅”的原則,先控制火勢蔓延,再進行全面撲救。
4、如火場有人員被困,應遵循“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則,全面考慮制定滅火和疏散方案。
5、火災撲救過程中應遵循“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
6、撲救行動需聽從火場臨時指揮員的統一指揮,明確分工,密切配合。消防人員到達后,臨時指揮員需將現場情況報告他們,并協助消防隊進行滅火和疏散工作。
7、火災撲滅后,保衛部門需積極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落實“三不放過”原則,進行事后處理。
五、通信聯絡、安全救護及現場警戒的程序和措施
1、參與滅火與應急疏散的各相關部門領導與工作人員應打開通信工具,確保通訊暢通,服從通信協調組長的調度。
2、總務科需通知值班水工、電工待命以應對火場需求。
3、醫務部應組織人員在現場及時救助火災受傷人員,必要時與相鄰醫院聯系協調救治工作。
4、醫院車隊應調集車輛,確保交通暢通。
5、醫務、總務及設備部門需對搶救和轉移的物資進行登記和保管,同時與相關部門共同清理火災損失情況。
6、安保人員迅速趕往火場,進行現場警戒,維護秩序。
六、應急預案實施終止后的恢復工作
1、事故報告
應急預案實施結束后,應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若需移動現場物品,應進行標記和書面記錄,妥善保管相關物證,并依照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2、事故統計
對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行匯總、統計和歸納,形成書面文件,為后續處理工作提供依據。
3、事故分析總結
針對此次火災的全過程進行科學識別預案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預案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據。
4、進行獎懲
依據醫院相關制度,對事故過程中表現優秀或失誤的人員進行相應獎懲,妥善處理事故中受傷人員的善后事務,盡快恢復正常的醫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