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實習經驗總結報告
我不僅體會到了教學的復雜性與樂趣,更深刻認識到語言學習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傳遞與思維方式的變革。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我發現,真正的英語教育不僅僅是語法和詞匯的傳授,而是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創造力,讓他們在語言的世界中自由探索、勇于表達。這樣的體驗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投身英語教育事業的決心。
在英語教育方面。根據實習初期的計劃,實習的前兩周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聽課和評課。從第三周開始,我開始體驗幾節正式的英語教學課。真實的英語課堂與我們平時的模擬課堂有著顯著的不同。在實習階段進行試講時,面對的都是我的同學,每位同學都表現得相當優秀。然而,在實際的課堂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知識掌握的深度和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各有不同。教師面對全體學生進行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少數幾個學生。例如,當老師提出問題時,有些學生回答不上來,這時老師該如何應對呢?站在講臺上無所適從顯然無法解決問題。這是我們在上課時經常遇到的挑戰。由于我是初一年級的實習生,一堂課的知識結構相對松散,若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偏差或中斷,就會影響整個教學的流程。在這種情況下,我愈發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并適當地簡化問題。
盡管我為了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試圖簡化知識,但也因此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導致在實習期間犯了一個相對極端的錯誤。初中生大多剛開始接觸英語,雖然有些在小學時學過一點,但總體基礎較為薄弱。在教學過程中,我曾為了追求課堂目標,而將語言知識點過于簡化,甚至對一些相對復雜的知識點避而不談,過于“保護學生”。結果造成一堂課只有機械性的句型和詞匯練習,這樣的課不僅讓學生感到無聊,最后連我自己都覺得索然無味。真正的英語課堂應該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經過仔細分析,我意識到我的課最缺乏的是對語言知識點的拓展,學生的學習僅停留在認知層面,很少要求他們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在接下來的幾節課中,我大膽調整了以往機械的上課方式,將知識點的講解、句型的練習和語言知識的拓展融為一體,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這樣的課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課堂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們普遍喜歡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課程中有一些練習,但這些都是在適當的時機對知識點進行進一步鞏固。
在實習班主任工作方面。根據實習計劃,每位實習生至少要體驗為期一周的班主任工作。為了能夠有更多機會與學生接觸,我將七天的班主任工作分散到每個星期,平均每周擔任兩到三天的班主任。我所在的實習班級是初一年級(1)班,共有六十一名學生。剛開始面對這個班時,我心里有些緊張,擔心學生們不聽我的話。然而,這種擔心在第一天擔任班主任時就被打消了。我緊張得幾乎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實習教師。在學生們眼中,教師都是相當“崇高的”,只要我出現在教室里,大家都規規矩矩,沒有任何違反紀律的情況。在擔任班主任的日子里,我主要負責檢查他們的早操和早讀情況,以及值日生的衛生清掃情況。在這次實習中,我還協助原任班主任組織學生參加初一年級的廣播操比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我還召開了一次以“生活中的點滴感動”為主題的班會,進行情感教育。通過這次的班主任實習,我初步領會到了如何去教育和指導學生,不僅是在學習上,還是在思想文化素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