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數學教研組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本學期農村小學數學教研組圍繞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開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果。通過集體備課和資源共享,教師們能夠互相學習,設計符合教學目標的教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良好學習習慣。課堂模式多樣化和教學案例研究活動增強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新教師的培養成為重點,指導老師為其提供了備課與課堂管理的實用技能,并通過公開課展示獲得好評。教研組申請了省級課題,針對學生學習興趣淡漠的問題展開研究。教研組致力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持續優化教學方法,以推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努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本學期農村小學數學教研組依據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為主線,通過規范管理,積極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扎實開展課題研究,開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為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教師的優勢和特長,鼓勵同事之間的互相學習與借鑒,本學期數學教研組采用集體分節備課的方式。每位教師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風格進行調整,力求在教學中體現自身的個性。教案設計應當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1、明確教學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教育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通過引導與規范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教學設計應遵循課程標準,以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為依據安排教材內容,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點、分散難點,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法。
3、鼓勵課堂模式的多樣化。
教學案例的研究是改進教學的重要途徑,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梯,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手段。本學期我們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案例研究活動。每個課題都遵循“三實踐、兩反思”的原則,讓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通過此次活動,教師們不僅能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還能夠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積累反思素材,調整和優化教學決策,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新教師的培養同樣是教研組活動的重要內容。
多位老師在培養新教師方面付出了諸多努力。在兩位新教師公開課前,組內老師通過聽試講、指導和反饋,助力他們順利成長,教導他們如何備課、上課及調動學生積極性,分享了寶貴的教學經驗。其中,沈曉理的指導老師為羅德忠,喬華偉的指導老師為李國誠。在本學期中,指導老師們傳授了寫教案、批改作業、課堂管理和學生思想工作等一系列實用技能。每位新教師還進行了公開課展示,受到了廣泛好評。
三、推廣優秀教師的經驗
(1)朱家選老師開辦數學學習興趣小組的成功經驗。
(2)羅德忠老師的合作與教學法交流。
(3)“每課一考”教學方法的實施。
四、扎實推進課題研究工作
本學期,數學教研組還申請了省級課題,以此作為課程改革和教學方式探索的載體。我們申報的課題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探討》,針對我校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淡漠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經過一個緊張而充實的學期,數學教研組的每位教師都以認真、務實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教學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旨在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生動活潑地成長。在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早已形成共識。我們組將持續修正傳統教育觀念,提升對學生素質培養的關注,研究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愿望,以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