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施方案規劃12篇
本校制定教師活動計劃方案,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顒拥暮诵乃枷胧峭ㄟ^“聚焦有效教學,建設生命課堂”來推動教師崗位練兵,鼓勵全體教師參與,增強適應新課程要求的能力?;顒臃譃槿齻€階段,內容包括教師崗位練兵、教學設計比賽、課堂展示等多種形式,旨在通過實踐反思、團隊合作、校際聯動等方式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評選標準將涵蓋教學設計能力、教學效果等方面,并設立獎勵機制,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活動也強調教師的自我提升和反思,以實現教學改革和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1篇
為了更有效地貫徹落實哈爾濱市教育局“關心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教師,努力打造優質學校”的主題活動,扎實推進全體教師崗位練兵活動,進一步提升教師實施新課程的專業技能與水平,推動我校教育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特依據區練兵方案制定本校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為主線,以“聚焦有效教學,建設生命課堂”為主題,將課堂教學作為課程改革的切入點,提升教學有效性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通過研修活動為載體,依托教研組、備課組等基本單位,開展基于崗位、問題與教師發展需求的學習與研究,全面深化校本研修,切實提高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為新課程改革、學生全面發展及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優質師資保障。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進一步增強教師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專業能力。
2、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構建有效教學的行為模式,顯著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我區教育事業的均衡、持續、穩步發展。
三、活動原則
1、全員參與。教師崗位大練兵是我市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師應人人參與,營造全員教師共同練兵的良好氛圍。
2、校本導向。大練兵活動是20XX年全市校本研修工作的延續與深化,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練兵活動應立足校本,整合研修資源,以研促修,深化校本研修內涵,拓展其外延,提升質量與水平。
3、分層進行。大練兵活動應分層次開展,依據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內容和要求。教齡不足三年的新教師應側重職業基本技能的訓練,逐步規范教學。教齡三年以上的非骨干教師及區級骨干教師則應聚焦新課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獨立設計教學流程,使教學逐漸走向精彩。名優骨干教師則要提升教育思想、智慧與教學風格,使教學不斷趨于經典。
4、實用導向。我的教師崗位練兵工作應圍繞我區小學教學工作主題“聚焦有效教學,建設生命課堂”開展。要認真研究構建生命課堂、實現有效教學的基本要素,從制約生命課堂構建的問題入手,明確崗位練兵的內容與方法,探索實施有效教學的路徑與方法,使練兵成效體現在課堂教學中,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煥發生命活力。
5、實踐為重。教師崗位練兵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教師的學科專業能力,構建生命課堂,實現有效教學;因此崗位練兵必須堅持實踐性原則,所練內容應具有可操作性,貼近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
6、過程導向。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必須在過程上下功夫,關注過程的針對性與連續性。并且,要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充分利用《哈爾濱市中小學教師崗位大練兵記實手冊》,記錄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軌跡。
7、漸進實施。教師的學科專業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師崗位練兵也不應是短期行為,而應扎實開展,分階段、有重點地進行。
8、創新性。教師崗位練兵既要按照全市統一要求,開展必要的練習模塊,也要根據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開展具有學校特色的崗位練兵活動。
四、內容與標準
按照教師專業能力的總體框架設定練兵內容,分為“必練”和“選練”兩個模塊。
“必練”模塊——基本教學能力。
我校依據《哈爾濱市各學段教師崗位練兵內容與標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練兵內容,分類推進、分步驟實施、分模塊達標。
五、途徑與方法
大練兵活動的主陣地在于課堂教學及教研組和備課組。各校教研組與備課組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開展練兵活動。
1、實踐反思——基于自我反思的專業能力訓練。
教師需提出符合自身實際的《個人專業能力發展規劃》,設定發展目標,通過專業閱讀、課堂教學實踐、撰寫教育敘事,進行反思性教學,將崗位訓練貫穿于整體教學過程中,以提升技能與自我超越。
2、同伴互助——基于團隊合作的專業能力訓練。
圍繞課堂研究與教學,開展有效的說課、聽課、評課活動,深入研究課堂教學,以教學實例為載體,關注課標研讀與教材解析,加強同伴間的交流與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在校本研修中實現共同成長。
3、強弱合作——基于校際聯動的專業能力訓練。
充分發揮優秀校本研修學校的輻射作用,支持農村與薄弱學校,利用校際資源差異,形成區域大練兵協作體系,推動薄弱學科的進步與發展。
4、行動研究——基于專家引領的專業能力訓練。
以大練兵內容為課題,教研部門深入學校進行專業性指導,與一線教師共同研究,在教學領域開展觀察、實驗、總結與反思,促進科研成果的生成。
5、網絡研修——基于信息手段的專業能力訓練。
搭建教師專業能力遠程教育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建立個人能力發展博客(BLOG)和QQ群,形成共同體。
六、活動安排
崗位練兵活動時間:20XX年8月——20XX年8月
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第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第一階段:
1、制定為期三年的教師崗位練兵實施方案。
2、指導教師制定個人專業能力發展規劃。
3、必練模塊:
①教學設計能力(課程標準解讀、教材解析與資源重組、學情分析、創新教學設計能力)。
②教學實施能力(創設情境、師生溝通、指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處理生成性教學資源能力)。
4、選練模塊:課程開發與資源整合能力。
5、進行教師專業能力階段性(年度)評價。
第二階段:
1、必練模塊:
①教學實施能力(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預見與處理教學突發事件、設計課堂練習與布置作業、教學輔導能力)。
②教學評價能力(學業成效評價、評課、教學反思能力)。
2、選練模塊:
①班主任工作能力(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級管理能力)。
②校本研修能力。
第三階段:
1、必練模塊:教研與科研能力(捕捉研究教育信息、課堂教學問題研究、基于問題的研修、撰寫研究報告能力)。
2、選練模塊:提升教育智慧能力。
3、對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進行綜合評估。
七、組織管理
為確保大練兵活動的組織實施,成立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邱淑萍
副組長:于去斌、王妍
組員:關雁宏、崔旭霞、張娜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2篇
一、指導思想:
教學實施計劃設計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尤其更需要教師積極參與并提升自身素養。為此,學校特組織一系列教師活動,旨在通過這些活動來增強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教學水平,推動教育變革的有效實施。
二、參加對象:
在職教師均可報名參加。若因特殊情況無法參與活動,需提前向教務處提出書面申請,經過審批后方可免于參加。
三、活動內容:
1、教學設計大賽
參賽教師需根據指定主題設計一節完整的教學方案,內容需體現新課改理念,教學目標、過程與評價相輔相成。
2、課堂展示評比
參賽者將選擇一節課程進行現場教學,關注課堂組織、學生互動及教學效果,展示個人的教學風格和能力。
3、教育理念分享會
參賽教師圍繞教育理念及實施經驗進行分享,表達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與快樂,時間控制在8分鐘之內,內容要真切感人。
4、教具制作競賽
教師需在規定時間內制作教具,教具的功能性與創意性是評審的重點,鼓勵使用環保材料和創新思維。
5、課件制作比拼
參賽者需制作出符合教學實際的課件,要求界面美觀、信息傳達清晰,并能夠輔助教師進行有效教學。
四、操作辦法:
1、評分標準
總分為600分,其中教學設計占150分,課堂展示占200分,教育理念分享占100分,教具制作占100分,課件制作占50分。
2、評分細則
各項活動均設有具體評分標準,以確保評選的客觀準確。
3、評委組成
(1)教學設計評審組
(2)課堂展示評審組
(3)教育理念分享評審組
(4)教具制作及課件評審組
4、獎項設置:
按總分進行排名,設一等獎3名,各獎600元;二等獎5名,各獎400元;三等獎8名,各獎200元。再設優秀參與獎若干名,頒發證書。
五、時間安排:
20xx年x月x日
六、活動結束:
撰寫“活動促進成長”總結報告。
七、備注:
1.本次教師活動計劃將作為學校評優及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參賽教師需提前做好準備,積極參與。
2.獲一等獎的教師,可在后續相關活動中享有優先權,并免于再次參賽。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3篇
一.活動時間:
20xx年5月至6月
二.參與對象:
全體中學任課教師。
三.責任單位:
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
四、活動內容:
1、課堂示范賽。鼓勵教師自主報名,各學科組需選派一名代表參加,賽后學校將進行評比。
2、教學設計和課程展示比賽。每位教師需提交一份詳細的教學設計或課程展示的文稿,需附上電子文件。
3、教學研究論文評選。
五.具體安排:
1.備課階段(5月1日——5月10日):各學科組將組織學習最新的教學大綱和標準,明確各年級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教師們需確定自己的參賽主題,深入研究教材,完成教學計劃。(同時上交教學設計或課程展示文稿)
2.試講階段(5月11日——5月20日):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由同年級教師共同研究、修改教案,并進行試講。
3.課堂示范賽階段(5月21日——6月5日):教務處將按照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學科順序進行統一安排。(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4.開展論文評選活動。
六.獎勵設置:
課堂示范賽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論文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教學設計或課程展示比賽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4篇
為推動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升,增強教學能力,提升教育質量,特制定以下教學實施計劃設計方案。
一、成立工作小組
組長:李明華
副組長:張志強
組員:全體學科教師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1日——20xx年11月3日
三、活動成員:
學校所有教職工
四、活動內容
1、開展集中培訓。學校將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優秀教學案例視頻,了解不同學科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學習他們對教育的熱愛、嚴謹的教學態度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提升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的專業素養和道德情操,鼓勵教師們立足教學、勇于探索、積極創新,努力成為優秀教育工作者。讓每位教師深刻感受到,優秀教師就在我們身邊,身邊每一個值得學習的人和每一件感動我們的事,都是我們成長的動力,只要我們滿懷熱情,踐行教育理想,我們都能成為優秀的教育者。
2、進行經驗交流。學校將從領導和教師兩個層面分別召開工作會議和學科組會議,通過學科組的形式開展經驗分享會,討論優秀教師的共同特質,深入探討教學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案,提升對教育工作的認識,明確教學方向,為實現高質量的教育目標貢獻智慧與力量,全面落實教育部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進行心得分享。全體教師在集中培訓和經驗交流的基礎上,認真反思自身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制定實現自我提升的目標和計劃,撰寫心得體會,組織學科組進行分享討論。通過向優秀教師學習的活動,進一步增強教師們熱愛教育、奉獻教育的理想信念,以良好的教學風氣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5篇
教學實施計劃設計,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一環。通過制定詳細的教師活動計劃方案,不僅能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與學習效果。在本學期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特別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力求創造一個更為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為此,我們將在本學期初召開一次教師活動計劃布置會,以便于大家共同探討和完善實施細節。
一、指導思想:
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結合國家教育方針,旨在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課堂管理能力,推動更具創造性和實效性的教學方法,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
二、活動日期:
20xx年9月15日(星期五)
三、參與人員:
全體校內教師
四、活動安排:
1、上午9點,集中在教室進行教學理念的分享會,促進教師間的經驗交流。
2、9:30,進行小組討論,圍繞新學期教學目標展開深入探討。
?、俑骺平處熆偨Y上學期教學經驗與教訓。
?、谔接懕緦W期的重點教學策略與計劃。
3、中午12點,安排集體午餐,增進教師間的溝通和聯系。
4、餐后進行團隊建設活動,增強教師團隊的凝聚力與合作精神。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6篇
一、 活動背景:
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增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教師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特此制定本教學實施計劃設計方案。通過本次活動,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使教師們在工作中不斷成長,進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生?;顒又荚诩ぐl教師的教學熱情,分享教學經驗,共同探索新鮮的教學方法,以推動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二、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組織教師們的共同參與,增強教師的團隊協作意識,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意識,鼓勵教師們在教學中勇于挑戰自我,不斷追求卓越。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夠增進教師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分享教學經驗,攜手并進,共同促進學校的健康、和諧發展。
三、活動主題:
“攜手共進,教學創新”教師活動計劃設計
四、活動時間:
本次活動將于4月15日下午進行。
五、 活動地點:
學校多功能教室
六、 活動參與者
學校全體教師。
七、 活動內容
1.專業知識問答(共設定五十道問題,圍繞教學理論及實踐知識,分為選擇題和填空題,提高教師對教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2.團隊建設游戲(游戲規則:教師分為若干小組,通過簡單的團隊協作游戲,增強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游戲勝利組將獲得獎勵)。
3.教學案例分享(邀請若干位教師分享自己的成功教學案例,鼓勵互動交流,以激發大家的靈感與思考)。
4.創新教學展示(各組教師準備一個創新的教學活動,進行現場展示與討論,評選出最佳創意獎項)。
八、獎項設置:
最佳創意獎、優秀參與獎若干,活動獎勵可選擇教師實際需要的教學工具或書籍,預計人均價值在百元左右。
九、活動經費預算:
每位教師人均100元。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7篇
一、活動目的:
為了提升學校的教學創新氛圍,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致力于提升青年教師的現代教學能力,進而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為了快速度培養青年教師,給予他們鍛煉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使更多的優秀青年教師嶄露頭角。
二、活動對象:
所有28周歲以下的在職教師。
三、活動內容及評審標準:
1、板書設計;主要考察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書寫能力和圖畫表達能力。
2、“三師教育”主題演講比賽;
3、學科特色展示。語文學科要求進行課文朗讀,數學學科考察解題能力;英語學科為原文朗讀;美術學科進行寫生展示;音樂學科可選擇器樂或聲樂表演;計算機學科制作小報;體育學科進行口令展示。
四、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廣泛宣傳,組織所有教師學習活動的相關精神與要求,明確認識此項活動的重要意義。
第二階段:工會、團支部以及校辦、教學處共同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第三階段:總結與表彰,進行活動的最終評選。
五、評委組人員安排:
組長:李漢銀
板書設計小組負責人:陳健、張蘭娣、劉國鋒、謝敏秋、劉軍霞
三師演講小組負責人:劉建興、范新豐、陳健、柳惠芬、成紅
學科特色小組負責人:蔡海峰、張蘭娣、劉國鋒、謝敏秋、劉軍霞
六、時間安排:
1、4月18日制定活動方案;
2、4月19日進行方案學習;
3、4月25日正式實施;
4、4月30日公布比賽結果,舉行青年教師聯誼晚會及頒獎典禮。
七、評獎方式:
本次基本功比賽設有單項獎與組織獎。
1、單項獎分別在語文、數學、英語及藝體學科中各獎勵前三名;演講比賽選出前六名獲獎者。
2、組織獎授予那些成功組織本辦公室教師進行教學基本功訓練,且獲獎人員較多的辦公室。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8篇
一、 活動目的
為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促進教學理念的更新與實踐,增強教師的團隊合作意識,營造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充分展示我校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創新精神,學校教務處擬于下學期開展以“共繪教育藍圖,攜手成長進步”為主題的教師教學實施計劃設計系列活動。
二、 活動主題
共繪教育藍圖,攜手成長進步
三、 參與活動對象
全體教師:張偉、李華、王芳、趙強、陳靜、劉洋、王麗、孫濤、周敏、陳晨、吳杰、何磊、徐婉、丁磊、張艷、朱欣、林濤、鄭麗、周鵬、朱雨、劉瑤
四、 活動安排
1、“教學設計展風采”作品征集
2、分享教育心得交流會
五、具體活動細則
(一)“教學設計展風采”作品征集
1、作品要求
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具體的教學實施計劃,內容應具有創新性,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將設計方案以Word文檔形式提交,文件名為“教學計劃+姓名”,于12月1日前發送至教育處。
2、評選規則
(1)方案符合教學目標,邏輯清晰,內容科學合理。(20分)
(2)創意獨特,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0分)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合理,操作性強。(20分)
(4)關注教學過程的多樣性與適應性。(20分)
(5)體現教育公平與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20分)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二)分享教育心得交流會
1、時間:12月5日(星期五)中午
2、地點:教師活動中心會議室
3、主講人員:(每位分享者準備500字左右的發言內容)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9篇
一、指導思想
依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強調“要全方位關注離退休教師的政治生活,使他們在晚年生活得更加安心”,并遵循中共中央國務院的相關政策文件,旨在切實加強對離退休教師的關愛和管理工作。我們將從思想上重視、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離退休教師,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陽光夕陽”關愛離退休教師活動方案。
二、組織領導
為推進離退休教師的管理工作,確保離退休教師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特成立關愛離退休教師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活動安排
1、在六月初完成對離退休教師相關情況的統計與調研工作(負責人:xxx)
2、六月中旬召開一次座談會。向離退休教師宣講國家和地方的老齡工作政策、法律法規,分享教育局的最新文件與會議精神,旨在實現“六個老有”的目標,并介紹學校的發展動態,鼓勵離退休教師積極發揮他們的專業才能,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負責人:)
3、“溫情端午、喜迎佳節”活動。在端午節臨近之際,為離退休教師準備端午節禮品,傳遞節日的祝福。(負責人:xxx)
4、定期走訪慰問離退休教師。學校將成立走訪慰問小組,每學期至少進行一到兩次的走訪活動,落實包保責任制。通過深入交談,了解離退休教師的思想、情感和生活需求,并及時向學校關愛離退休教師工作小組反映情況(負責人:)
四、活動要求
1、統一思想、提升認識
離退休教師的管理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離退休教師的安寧與幸福是學校和諧發展的基礎。要從政治和大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此次活動的重要性,將關愛舉措轉化為自覺行動,真正落實到位,成為溫暖人心的工程。
2、穩健推進、確保成效
根據學校的相關要求,按部就班地開展各項工作,確保在思想、情感和生活方面關心到每一位離退休教師,使他們度過一個安詳的晚年。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10篇
為提升教師的教學實施能力,促進其專業發展,并充分發揮參與教師的示范作用,實現資源共享與共同進步,特此決定開展一場教師活動計劃方案,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20日下午
二、活動地點
教育培訓中心三樓會議室
三、活動詳細安排
14:00-14:40李老師進行示范教學(課題由李老師自行確定)14:40-15:20參與教師進行觀摩評課
15:25-15:50李老師分享在外學習的心得體會15:50-16:30項目負責人介紹具體的實施方案與操作流程
四、參與人員
全區中學語文教師
五、注意事項
1.學校需安排學生提前10分鐘到達上課地點。
2.觀摩教師請務必提前10分鐘到場簽到(期間注意安全)。每位參與者需撰寫一篇觀摩心得,并于10月25日前提交至教研組王老師處。
3.授課教師需于10月23日前將教案、課件及教學反思一并提交至教研組王老師處。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11篇
一、活動對象:
參與教學實施計劃設計的全體教師、學生及家長。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1日9:00至20XX年10月15日18:00
三、活動要求:
教師可以在活動中分享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經驗,學生及家長則可提出建議與反饋,旨在促進教學的互動與交流。所有發言需真實表達個人觀點,并確保原創且不抄襲。
四、參與方式:
參與者登錄教學實施計劃設計專題網站,選擇學?!昙墶嗉墶處熜彰顚憘€人信息→選擇意見反饋模板(提供多種模板供選擇)并輸入反饋內容(需要符合字數限制)→提交反饋。成功提交后,將會顯示提示:您的反饋已成功提交,同時將收到一封確認郵件。
教師可在指定平臺查看反饋信息,系統會將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匯總,并提供回復功能,確??梢约皶r與參與者溝通交流。
所有反饋將在活動期間進行審核,并按主題分類展示在相關欄目。通過審核的意見,將以各種形式發送到教師的郵箱中,從而達到師生及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
五、活動評選
從10月16日到10月31日,根據參與和反饋情況,在全校范圍內評選出優秀反饋者,給予一定獎勵,并展示優秀意見在教學實施計劃設計活動專欄內。
教師活動計劃方案 第12篇
為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教師的持續發展,及時應對教育改革的挑戰,推動學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經深入研究,決定在我校全面開展教師活動計劃,特制定教師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學習型社會,實現個人持續發展”為理念,以豐富活動內容、培養學習習慣、提升教育品質、增強綜合能力為目標,以建設書香校園為載體,以校本培訓為基本形式,通過開展教師活動,推動學校特色發展,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教育能力和教學水平,打造符合現代教育要求的教師隊伍,進一步促進學習型學校的構建。
二、組織機構:
為有效組織和實施本方案,經研究決定成立“鯉溪中學教師活動領導小組和學習小組”,成員構成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實施原則:
1、整體性原則。教師活動計劃是涉及教育理念革新、工作生活方式變革、教師素養提升和學校文化建設的系統工程。學校應科學規劃、綜合安排教師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妥善處理好活動與工作、實踐與研究、學習與反思的關系,將教師的學習習慣培養與書香校園建設、理論素養提升與實踐能力增強緊密結合,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導向性原則。依照新課程改革精神,結合基礎教育的實際需求,將活動視為工作的必要,通過多樣的活動形式吸取優秀文化,弘揚民族傳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廣泛的活動影響到學生、家庭和社會,努力營造學習型的社會氛圍。
3、有效性原則。開展活動切忌走形式化路線。要引導教師結合活動進行教學反思,以專業發展和學科深度為目標,引發教師的持續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并及時轉化為實踐應用,活動應與校內培訓緊密結合,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活動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學習研究中提升專業水平。教師活動應以自學為主、集體學習為輔;學習時間應以業余為主、集體交流為輔,促使讀書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和樂趣。
4、激勵性原則。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引導教師積極參與活動,確保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學校將教師的活動狀況納入年度業務考核,并記錄在業務檔案中。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個人,學校將予以表彰。
四、具體要求:
1.制定個人活動計劃。在學校工作計劃的指導下,教師需制定個人活動計劃,計劃內容可包括學校及教育局推薦的項目,也可自選閱讀的文章、期刊或教育專著。
2.推薦優秀資源。利用網絡資源,各教研組長負責組織,每月至少推薦一篇優質文章。
3.記錄學習筆記。每篇筆記需標明標題、日期、摘錄及不少于100字的感悟。鼓勵教師每天至少專注閱讀一小時、每月至少閱讀一本期刊、每學期至少精讀一本教育教學書籍。
4.撰寫心得體會。每學期應精讀至少一本教育書籍,并在學期末提交一篇高質量的心得體會,字數不少于1000字。
5.參與論文評比。鼓勵教師養成撰寫教育教學案例和隨筆的習慣,積極參加各類論文和案例評比。
6.參與交流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教師活動交流會,教研組可推薦一名優秀代表參與交流。學校將評選出“優秀參與教師”。
五、主要措施:
1.保障學習條件。加強圖書室和閱覽室的建設,確保教師所需書籍的配備齊全,鼓勵教師自行購書,學校將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助,滿足教師的學習需求,并提升圖書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使閱覽室成為學校重要的教育資源。
2.確定學習時間。學校可通過多種方式安排一定時間,組織教師集中進行學習,使集體學習與自學相結合,以個人自主學習為主。
3.開展系列活動。按照集體學習與個性學習結合、專業學習與人文學習相結合的思路,開展系列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舉辦常規研讀交流,定期推薦優秀文章,組織教師交流心得體會,為教師提供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分享學習的樂趣;每學期組織“校園學習周”活動。
4.加強檢查考核。對教師的活動情況采取不定期抽查與學期末總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并將教師的活動情況納入期末績效考核體系。
6.評選與表彰。在每年度中,評選表彰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教研組和個人,以及優秀的學習筆記與心得體會,樹立榜樣,推廣先進經驗。
7.編輯活動成果。每學期將教師的優秀心得體會及隨筆整理成冊,在全體教師中進行學習與交流,促進相關活動的進一步深入開展。
六、活動時間與內容:
(一)九月上旬:動員部署階段
1.進行宣傳動員,制定實施方案。
2.完善組織結構和制度建設。
(二)十一月至四月末:推進階段
1.根據推薦項目,配備教材和書籍,確保學習開展。
2.活動領導小組監督并指導各學習小組的活動開展。
3.教師有計劃地參與學習,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
4.在校園網開設活動專欄,舉辦學習交流會和沙龍等。
5.進行階段性成果總結與評價激勵。
(三)五月至六月:年度總結與表彰
對全校教師活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學校將通過層層選拔,推出典型經驗,舉辦學習交流會,并評選“活動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