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備課組年度工作規劃
本學期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以提升歷史教學質量為核心,強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學觀念,結合新課標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目標包括建立服務學生的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研團隊的合作與科研能力。具體工作包括常規教學管理,強化教研活動,整理教學資源,關注教師發展,制定高一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策略,以及高二教學安排。復習策略強調基礎知識掌握、課堂點撥、專題復習,以及教師情感投入與高質量復習資料的使用,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合格率,培養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歷史學科人才。
一、指導思想:
以提升歷史教學質量為核心任務,借助創新思維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融合課改的新理念、課堂教學的新思路,通過轉變觀念,積極探索,實施教學改革,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觀念,持續推動教研組全體教師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與理論,深入鉆研歷史專業知識,以提升本學科的教學質量為目標。
二、工作目標:
1、建立以學生為本、服務學生的教育理念。
2、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真研究新課標教材。在課堂中大膽革新傳統教學方式和觀念,以新理念打造新課堂,以新思維培養新教師,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3、構建一個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教研團隊,爭創特色學科。
三、具體工作:
1。聚焦常規教學管理。
(1)督促組內每位教師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明確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并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根據學生實際,探索適合的教學方法,確保高質量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安排,使教學計劃真正落到實處。
(2)要求每位教師在備課和授課時認真對待,規范布置和批改作業,積極進行課后輔導。杜絕無教案上課、缺乏交流反饋的現象,提倡生動有趣、有意義的教學過程。
2、強化教研活動,提升歷史組的科研水平。
鼓勵教研組教師深入學習新課標和課程改革文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領悟新理念;鼓勵教師結合課堂經驗進行總結與升華;同時積極支持教師參與各級各類教學論文的評比和優質課堂的觀摩與評選,并提供必要的幫助。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提升團隊的教科研能力。
3、積極整理教研組的教學資源,建設高質量的題庫和備課材料。
4、關注每位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的教學工作,從備課、上課到課后指導,給予關心與支持,營造互學互助的學習氛圍,致力于形成一支以青年教師為主的高素質歷史教師團隊,在校內外都能產生積極影響。
5、高一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策略:
根據學業水平測試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提高復習效率與合格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1)、研讀《學業水平測試標準》,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以提升復習的實效性。
(2)、結合教學進度和測試安排,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在每年的5月初完成三本必修課程教學,教師團隊共同備課,整理相關資料,并在課堂上分發給學生,進行有效的點撥,之后安排一次模擬考及其他綜合訓練。
(3)、加強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這包括重要的歷史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重要概念等?;A分占學業水平測試分數的約70%,主要考查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與識記,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及格率,也為高考打下基礎。
(4)、注重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5)、依據新課程改革要求,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方法。
與以往的歷史教學相比,當前的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及學習方法指導。許多試題不再局限于所學教材內容,而是提供新的材料與情境,考查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在平時學習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總結知識的學習方法,并理清解題思路,形成簡潔準確的書面表達。
(6)、關注復習的重點與熱點,進行專題復習。
針對近年學業水平測試的題型,重點與熱點已成為復習的關鍵,因此在復習中要特別注重。在第一輪復習中應覆蓋重點內容,而在第二輪時可以采用專題形式進行復習。
(7)、其他注意事項:
在學業水平測試復習中,為了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還需關注以下幾點。
①情感投資:讓學生喜愛你和你的學科。從心理學角度看,教師的情感投入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
②精選復習資料:復習資料不在于數量,而在于高質量,一份合適的資料足以幫助學生。建議利用《歷史學業水平測試導引》作為依據。
③考前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平時易錯的題目,給予適當的解題指導,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6、高二教學方面:
(1)本學期完成兩本選修課的教學,逐步進入高考復習階段。
(2)在教學中,對選修與必修內容進行合理整合。
(3)引導學生調整心態,盡早進入準高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