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成人资源,狠狠干狠狠久久,av最新在线,日韩免费va

四年級英語上冊課程教學安排(通用17篇)

651個月前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旨在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其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自信心。教學內容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注重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同時融入中西文化,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教材分為多個單元,涵蓋基礎單詞、句型及日常交流能力,通過情境表演、角色扮演、游戲等多樣化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教學目標包括掌握交流用語、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并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新能力。重點在于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獲得成長。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篇

 一、指導思想

在教育過程中,全面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思想。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根本目標,重視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深入貫徹“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四個理念,即: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

 二、四年級英語教學的任務:

四年級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樹立自信,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以及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和想象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識,拓展視野,增強愛國情懷,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三、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一級目標)

(一)總體目標

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好奇心,樂于傾聽他人用英語交談。能夠根據(jù)教師的簡單指令參與游戲或完成任務(如涂色、連線等)。能進行簡單的角色扮演,唱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表達個人情感和感受。能夠在圖片輔助下理解和閱讀簡單的小故事,交流基本的個人信息。能夠書寫字母和簡單的單詞,并對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產(chǎn)生興趣。

(二)語言技能一級目標

聽力:

1. 能根據(jù)聽到的詞匯識別或指認圖片及實物;

2. 能聽懂課堂上簡短的指令并做出響應;

3. 能根據(jù)指令進行簡單的任務,例如指認圖片、涂色、畫圖等;

4. 能在圖片和動作的啟示下理解簡單的小故事。

口語:

1. 能根據(jù)錄音模仿英語發(fā)音;

2. 能互相問候,進行簡單交流;

3. 能交換基本個人信息,如姓名和年齡;

4. 能表達簡單情感和偏好;

5. 能根據(jù)表演猜測意思、說出相關詞匯;

6. 能流利地唱15到20首英語兒童歌曲和15到20首歌謠;

7. 能根據(jù)圖畫和文本說出單詞或短句。

表演:

1. 能用英語參與游戲并在其中進行簡單交際;

2. 能進行簡單的角色表演;

3. 能表演簡單的英文歌曲及童話劇,如《小紅帽》等。

閱讀與寫作:

1. 能通過圖片識字;

2. 能在指認物體的情況下正確讀出所學詞匯;

3. 能借助圖片理解簡單的小故事;

4. 能正確書寫字母和單詞。

視聽:

1. 能理解簡單語言的英語動畫片或教學節(jié)目;

2. 視聽時間每學年至少10小時(平均每周20到25分鐘)。

 四、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選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由課程教材研究所與加拿大學術機構LingoMedia合作編寫,專為小學四年級學生設計。此教材遵循教育部發(fā)布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具有以下特點:

1. 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

2. 注重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3. 突出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

4. 強調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5. 結合其他學科的內容。

6. 重視靈活的學習擴展。

7. 采用整體設計的方法。

本學期使用的教材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英語(第四冊)》(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 4),本冊教材劃分為六個單元和兩個復習單元,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和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雙向互動。

 五、全冊教學總目標

1. 能按照四會和三會的標準掌握所學詞匯。

2. 能按照四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 能靈活運用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交流并自信表達,確保發(fā)音正確。

4. 能在情景設定、手勢及圖片提示下理解清晰的交際內容。

5. 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書寫整潔規(guī)范。

6. 養(yǎng)成響亮、清晰地朗讀與交流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和語調,以提高語言感覺。

7. 在完成任務(如涂色、小制作等)過程中學會相關詞匯和句型,同時提升動手能力。

8. 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學過的歌謠。

 六、教材重點與難點

1. 能按照四會和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的詞匯。

2. 能根據(jù)四會的標準掌握所學的句型。

3. 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自信進行基本的交流,確保發(fā)音的準確性。

4. 能在情境、手勢和圖片的支持下理解清晰的語言內容。

5. 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確保書寫整潔與規(guī)范。

 七、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態(tài)度分析

四年級學生大多數(shù)對英語學習充滿熱情,但仍有個別學生可能因遇到困難而產(chǎn)生挫折感。特別是新學期開始后,學生面臨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要求。教師應關注全體學生的發(fā)展,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為首要任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各班教師應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知識接受情況及上學期的學習成績等,以便適應教學需求。)

 八、主要教學措施

1. 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學習中運用,確保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 通過聽、說、讀、寫、唱、演、畫等多種形式,增加語言的實踐和練習。

3. 將直觀教具與多媒體課件結合使用,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和語調基礎。

4. 設計貼近實際、高效的課外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書寫的整潔與規(guī)范。

 九、教學進度安排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2篇

 一、教學目標:

在本冊英語學習中,我們將繼續(xù)探索如何介紹自己和同學,掌握如何講述自己的愛好,如何詢問他人的意見,如何進行簡單的交流與討論。

1. 能夠聽懂并識別常用語音,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

2. 能夠掌握教材中所學詞匯和句型,培養(yǎng)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

3. 能夠進行日常交流的讀、說、聽、寫,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4. 理解并運用基本的語法知識,初步建立語法意識。

 二、教材分析:

新學期伊始,我仔細研究了修訂版英語教材和教學大綱,深入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明確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本冊教材繼續(xù)關注數(shù)字的表達、個人喜好的食物、如何詢問方向等內容,同時還將學習一些與美國文化相關的節(jié)日,描述人、物體和動物的特征,并進行特征的比較。我們將學習能力的表達、請求允許的方式及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教材有幾個顯著特點:

1. 強調了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2.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其自由表達;

3. 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提供互動與合作的學習機會;

4. 設計了多樣化的選做題,幫助學生發(fā)展特長,符合新大綱的要求。

 三、班級情況分析:

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們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大多數(shù)同學對英語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但也有部分學生的興趣有所減弱,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我們需要繼續(xù)關注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四、教學創(chuàng)新點:

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包括一些新的語言現(xiàn)象,如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和簡單的比較。在描述動作和狀態(tài)時,我們需要階段性地、多樣地進行練習,確保長時間的語言輸入。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語言知識,形成實際運用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1. 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課程目標的要求,結合《新標準英語》教材及教師用書的建議,開展三年級起點第三冊的教學。

2.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重點,旨在提升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通過任務型活動如調查、小組合作、情景模擬等,增強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非單一的機械重復。在聽說能力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學生的讀與寫的能力。

3. 新大綱的要求使我更好地理解了教學的靈活性,推動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更加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和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

a. 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和諧的課堂氛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提升學習效果。我始終把微笑帶入課堂,用熱情與耐心對待每位學生,尊重他們的意見,理解并鼓勵他們的努力,特別是要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這樣的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b.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我避免單一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內容和學生群體,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如錄音、視頻、計算機等,并結合實物、圖像等直觀教學,創(chuàng)造互動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度。

c. 針對學生作業(yè)和考試的改革

我對英語作業(yè)和考試進行了多次研討,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使學生更多時間參與有趣的作業(yè)。在全校范圍內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而英語期中測試也得到了改進,受到了學生的喜愛。通過有趣的活動,如唱英語歌曲、表演劇本、進行情境對話等,增強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六、課時安排

第一周: Unit1 period1-2

第二周: Unit1 period3-6

第三周: Unit2 period1-4

第四周: Unit2 period5-6 Unit3 period1-2

第五周: National Day

第六周: Unit3 period3-6

第七周: Unit4 period1-4

第八周: Unit4 period5-6 Unit5 period1-2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3篇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共有學生30人,其中有特困生2人,其余均為中等生,優(yōu)秀學生約有5名。

在上學期的期末測試中,整體成績表現(xiàn)較為平平,主要問題在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也顯得不夠靈活。本班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xiàn)出較大的興趣,因此在新的學期教學中,需要繼續(xù)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教學要求和目標

1、讓學生獲取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基本的英語交流用語,培養(yǎng)初步的英語交際能力。

2、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為他們打下扎實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掌握日常基本英語交流用語,初步具備使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

5、遵循英語教學的規(guī)律,融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適時介紹中外文化差異,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語言和思想的基礎,同時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6、在課堂學習課本知識的加強對英語知識的擴展、延伸和深化。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按照四會和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的單詞。

2、能夠根據(jù)四會要求掌握已學的句型。

3、能夠在情境中熟練地使用所學的四會句子。

4、能夠在圖片、手勢和情境等非語言提示下,理解清晰的語音和錄音。

5、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書寫整潔規(guī)范。

難點:

掌握基本英語交流用語,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能夠標記出不懂的單詞,并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隨時記筆記。

 四、方法措施

1、認真?zhèn)湔n,研究教材,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效率,確保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靈活運用多種英語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直接法和全身反應法,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與游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3、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環(huán)境,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第二語言”,實現(xiàn)“生活中融入英語,英語中融入生活”。

4、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認可他們的進步(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培養(yǎng)朗讀與書寫的好習慣。

5、注意教材的靈活性與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升基礎好的學生水平。

6、多教授chant、歌謠或小故事,促進學生對單詞和句型的記憶。充分利用課本中的課文,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游、問路、看病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

7、鼓勵后進生。對后進生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及時糾正錯誤觀念,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潛力,鼓勵他們追求進步。課堂上多使用鼓勵性語言,掌握評價藝術,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發(fā)現(xiàn)并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教師要耐心幫助他們,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引導,提升教學質量。

 五、教學進度安排:

1--2周 MyClassroom

3--4周 MySchoolbag

5--6周 MyFriends

7--9周 Recycle1

10--12周 MyHome

13--14周 Dinners Ready

15--16周 Meet My Family

17--18周 Recycle2

19--20周 Recycle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4篇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開始學習英語一年,基本掌握了26個字母和一些常用單詞,同時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然而,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低,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最初學習英語時的熱情有所減退,學習的目標也模糊不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學將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遷移與拓展。要尊重和理解學生,幫助他們分享學習中遇到的挑戰(zhàn)與樂趣,使每位學生都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獲得成長與進步。

 二、全冊教學總目標

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材特點,特設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 充分考慮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圍繞課堂知識重點進行一系列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新知、提升能力。

2. 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渠道,激發(fā)學生對使用英語的國家與文化的興趣。

3. 創(chuàng)設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緊密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多聽、多說、多寫、多練,提升學生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日常學習習慣,提升他們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增強語感,并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三、全冊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主要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他們樹立初步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言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學習習慣;使他們能夠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并培養(yǎng)他們觀察、記憶、思維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

1、強調語言應用

本教材承襲交際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鍛煉。無論是在整體設計、內容布局、活動安排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緊扣學生的生活實際,突顯語言的交際功能,將話題、功能、結構與任務緊密結合,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全身反應法”,讓學生在節(jié)奏感強的歌唱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2、注重能力培養(yǎng)

本教材貫穿了“學會學習”的主題,強調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估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實例運用語言的能力。

3、重視興趣引導

本教材在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設計等方面,致力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教學內容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與實際需求,選擇的話題充分考量小學生的興趣。

4、關注雙向交流

本教材強調雙向交流,注重中西方文化知識的融合,所選內容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5、本教材注重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精選學生需要了解、感興趣、易于學習且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語言材料相結合。

 四、教學措施

1、學生在學習了一年英語的基礎上,重點考慮他們活潑好動的特點,以活動為教學主線,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實踐,確保英語學習的持續(xù)發(fā)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等多種形式,進行豐富的語言練習。

3、結合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課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為基礎的語音、語調打下堅實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y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guī)范、正確。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5篇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四年級英語教學的目標在于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初步的自信心。教師應幫助學生鍛煉語感,建立良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他們能夠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教師還應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語言的綜合運用,鼓勵學生實踐,突出興趣的激發(fā),靈活拓展知識,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學情分析:

經(jīng)過三年級的學習,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已初步養(yǎng)成良好習慣,紀律管理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但由于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仍然需要更多的引導與激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多樣且有趣的教學形式。本學期的教材較之前要復雜,教學任務相對繁重,除了繼續(xù)鞏固四會單詞外,還增加了四會句子的要求。任務型教學將依然是本學期的重點,教師需引導學生在任務中靈活運用所學內容,幫助他們逐步適應。

 三、教材內容及目標:

本冊教材共分為十一個模塊,其中包含一個期末復習模塊。每個模塊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本模塊的語言內容,第二部分則提供多種任務型練習,包括歌曲或韻律詩的學習。學習這些歌曲和韻律詩的目的有三: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節(jié)奏感;二是提高發(fā)音的準確性;三是通過介紹西方文化,拓展學生的視野。本冊學生將學習如何表達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將要進行的活動,詢問和說明能力,獲取許可,談論體育和旅行,掌握數(shù)字13至20以及十二個月份的表達。課程將繼續(xù)提升學生運用語句的能力,確保他們能夠理解和掌握每個模塊的目標句,并實現(xiàn)簡單的交流。

 四、本冊重、難點:

1、本冊詞匯量增加,使得單詞的認讀難度加大(如2、4、9、10模塊)。

2、本冊涉及兩種時態(tài):現(xiàn)在進行時和一般將來時的使用。

3、各模塊目標語句的學習與運用。

 課時教學進度:

Module1 Numbers 9.1—9.17

Module2 Directions 9.19—9.30

Module3 Activities 10.8—10.21

Module4 In the park 10.21—10.31

Module5 Food 11.1—11.14 (復習)

Module6 Abilities 11.15—11.28

Module7 Travel 11.29—12.12

Module8 Sports Day 12.13—12.19

Module9 Happy Birthday 12.20—12.31

Module10 The Months 及復習 20xx年元月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1、重視培養(yǎng)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小學生通常由好奇心驅動,一旦產(chǎn)生興趣,就很容易投入學習。

2、注重培養(yǎng)語感。通過語感的培養(yǎng),學生能更樂意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從而提高交際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情感教學,激發(fā)學習欲望

1、注重師生情感交流,以增強學生對教師的親切感。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通過友善的態(tài)度和積極的交流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他們愿意主動學習。

2、如朋友般的師生關系

(1)教師需以高素質的業(yè)務能力贏得學生的尊重,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平日里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有助于建立信任關系。

(2)用愛去激勵學生。教師應以關愛和支持來鼓勵學生,特別是對于學習較慢的學生,給予他們信心和動力,避免以批評打擊他們的自尊心。

(二)情境教學,營造學習氛圍

語言學習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支持。教師應努力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運用所學。

1、使用教具,激發(fā)學習興趣

通過生動的圖片和實物展示,縮短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距離。

2、運用簡筆畫,增加學習趣味

簡筆畫形象生動,能幫助學生輕松理解難點,從而增添學習樂趣。

3、利用多媒體,激發(fā)思維

通過音頻和視頻材料,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樣的學習情境,提升學習效果。

(三)口語教學,培養(yǎng)交際能力

1、運用肢體語言,激發(fā)表達愿望

(1)通過手勢和表情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理解指令和語言。

(2)運用TPR教學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

2、通過英文歌曲、兒歌等方式,提高語言感染力。

(1)給每個學生起英文名字,以增加課堂趣味性。

(2)在課堂中穿插歌曲,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情緒。

(3)運用順口溜和謎語等形式,加深學生對語言的記憶。

3、開展多種活動,激勵交流

(1)通過游戲教學,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合作意識。

(2)組織各種形式的比賽,激勵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四年級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教師需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幫助他們夯實英語基礎,培養(yǎng)長期學習的興趣。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6篇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表現(xiàn)相對較好,整體學習成績呈現(xiàn)出均衡的趨勢。學生們對英語的興趣較高,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常通過個別輔導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他們共同進步。

 二、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2、提高學生的語感,打下良好的語音和語調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學生具備用英語進行基本日常交流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5、適度引入中西方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材分析:

1、重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確保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關注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促進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培養(yǎng)未來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4、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

5、加強學科間的整合與滲透,讓學生通過學習英語獲取其他學科的知識。

6、確保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7、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他們拓展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8、確保不同學段的銜接,以促進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順利過渡和整體質量的提升。

 四、教學措施

1、認真?zhèn)湔n,深入研究教材,確保課堂內容的及時掌握。

2、運用多種肢體語言豐富教學效果。

3、在課堂上開展趣味活動和游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4、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參與感。

5、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盡量運用已學的英語進行交流。

6、引導學生多閱讀英語圖書、故事和畫報。

7、與學生多交流,進行口語訓練,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五、主要教學目標:

1、能聽懂并會說12組會話,以進行簡單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并能進行簡單運用。

3、能聽從指令,進行相關活動。

4、能夠演唱3首英語歌曲。

6、能聽、說并唱出7首歌謠。

7、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7篇

 一、學生現(xiàn)狀分析:

四年級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30人。

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我對本班同學的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學生的成績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容易走神,且小動作頻繁。本學期將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提升他們在聽說讀寫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New Standard English,學習一年級起點第八冊的內容。

2、English Childhood,教授《英語的童年》。與外籍教師合作,開展口語課程,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鼓勵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學習英語,勇于表達和展示自己,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11個模塊,其中包含一個復習模塊。每個模塊又分為兩個單元。通常情況下,第一單元介紹該模塊所需學習的語言知識,第二單元則提供多種任務型練習,包括歌曲或小詩。本書旨在幫助學生運用語言,組織和創(chuàng)造表達方式,突破口語表達的瓶頸。

 四、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語音語調以及書寫基礎。

3、盡可能使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交流。

4、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五、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將幫助學生掌握英語中的將來時、過去時和愿望表達方式。提升他們的發(fā)音和書寫能力,培養(yǎng)他們在聽說讀寫方面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口語教學方面,將與外籍教師深入探討如何實施英語教學,讓學生多與外籍教師交流,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口語自信心。

 六、教學措施:

在教學前期,準備好教具:錄音機、多媒體設備、生字詞卡片和掛圖等。課時安排:本冊教材總共有11個模塊(其中包括一個復習模塊),每個模塊預計用6個課時完成。每周安排6個課時,其中包括復習和測試課程。

我將在領導的指導和同事的監(jiān)督下,努力工作和學習,以求自我進一步提升。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8篇

 一、學生分析:

四(1)班目前有39名學生。經(jīng)過一年的英語學習,學生們的基礎差異較大。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他們在聽、說、認讀和書寫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并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然而,班級內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兩極分化,尤其是一些插班生的英語水平相對較弱。

 二、內容與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92個單詞,以及掌握13組短語和9個簡單句子,要求在實際語境中能夠正確運用,并理解簡短的英語材料。

2、能夠聽說認讀16個單詞。

3、能夠完成6個手工制作項目。

4、能夠聽懂并會唱8首英語歌曲。

5、能夠理解并吟唱12首兒歌。

6、能夠參與并完成6個課堂活動。

7、能夠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8、能夠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教學目的:

1、針對已有一年學習基礎的學生,要求進一步提升英語水平,增強對英語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語言能力,使學生敢于自信地用英語交流,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表演。

2、夯實語音、語調及書寫的基礎。

3、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夠根據(jù)拼寫和發(fā)音的規(guī)則正確認讀和書寫單詞。

 四、重點難點:

1、四會單詞的教學。

2、每課會話的熟練掌握。

3、四會單詞的拼寫練習。

 五、教學策略:

1、認真?zhèn)湔n,深入研究《新標準英語》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確保學生在當堂內容上能夠掌握所學知識。

2、創(chuàng)新使用多種英語教學法,如情境教學法、直接教學法以及TPR全身反應法,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3、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習得“第二語言”。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優(yōu)質的語音語調基礎,并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子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語言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認可他們的進步(尤其是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培養(yǎng)朗讀和書寫的習慣。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9篇

 一.班級情況分析

根據(jù)上學期的情況,四年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表現(xiàn)出色,整體成績較為突出,學習興趣也相當高漲。在教學中,我常常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他們互相學習,個別輔導后共同進步。

 二.教學目的

1. 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自信;

2.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升他們的語音語調和寫作基礎,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英語日常交流能力;

4.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5. 適當介紹中西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三.教材分析:

1. 強調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語言的實用性和交流性,同時保證語言學習的真實性;

2. 注重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為將來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3. 強調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4.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多樣的方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

5. 強調學科內容的整合,促進跨學科知識的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獲取其他學科的知識;

6. 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7. 關注教材配合,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拓寬自我發(fā)展空間;

8. 注意中小學不同階段的銜接,確保各階段順利過渡,提高整體英語教學質量。

 四.教學措施

1. 認真?zhèn)湔n,深入研究教材,把握課堂教學內容;

2. 利用多種肢體語言輔助教學;

3. 在課堂上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和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

4. 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

5. 鼓勵學生在業(yè)余時間盡量多用英語進行對話;

6. 多閱讀英文畫報、英文故事和英文書籍;

7. 多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行口語訓練。

 五.主要教學目標:

1. 能夠聽懂并表達12組對話,進行簡單的交流;

2. 能聽、說、讀60個單詞和短語,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并靈活使用;

3. 培養(yǎng)傾聽和參與活動的能力;

4. 能夠唱3首英語歌曲;

5. 會聽、說、唱7首民謠;

6. 能完成6項自我評估活動;

7. 能理解6個簡單的中西文化知識。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0篇

 一、教材分析

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材是依據(jù)“新課程標準”一級要求制作的。本教材倡導“任務導向”的教學方式,旨在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在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中實現(xiàn)學習目標,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感和學習策略的調整,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該教材共分為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包含5課,共20課。

 二、學生分析

經(jīng)過一年的英語學習,絕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依然保持濃厚的興趣,但個別學生可能因遇到困難而產(chǎn)生學習動機下降的現(xiàn)象。本學期教學重點應放在學生發(fā)展上,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面向全體學生,既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也要扎實開展教學。教師需在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任務型教學,設計豐富且多樣的教學活動,以實現(xiàn)有效的學習目標。

要注意到學生能力的差異,教學內容應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在知識復習中及時補救。注重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要加強識讀和拼寫訓練,兼顧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同步提升,以及英語在交際中的應用。

 三、培養(yǎng)的學習目標

1、能夠掌握本冊教材所學單詞并符合四會與三會的要求。

2、能夠熟練運用本冊教材的句型,達到四會的標準。

3、能夠自如使用日常交流用語,靈活應用所學句型進行簡單交流,做到敢于開口,發(fā)音準確,并符合場合要求。

4、能在圖片、手勢和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協(xié)助下,聽懂清晰的語言和錄音。

5、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書寫規(guī)范、美觀。

6、形成良好的英語聽、讀、說、用的習慣,能夠自覺模仿語音和語調,逐步提高語感。

7、在任務型學習中運用相關語言知識完成特定任務,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提升。

8、能夠演唱所學的英語歌曲,朗誦已學的兒歌。

9、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自學英語的方法。

 四、教學措施

1、課堂教學盡量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努力營造英語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聽英語和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2、根據(jù)學生特征,將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合,科學設計詞匯教學、對話練習和復習鞏固。

3、通過多樣化的PPT和手勢呈現(xiàn)單詞及對話場景,靈活地將所學內容綜合練習,如師生間的快速問候和自我介紹,學生間的相互問候和表演等,讓學生在不同情境中運用所學對話。采用先聽后說,再讀寫,先整體后局部的教學方法。

4、課堂上積極開展多樣的活動教學,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效率。

5、詞匯教學上可利用實物和圖片,增加復現(xiàn)次數(shù),反復練習,注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6、逐步滲透任務型教學,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英語完成任務的能力。

7、適當增加教學內容,采用滾動式教學和重復鞏固的方法提升學習效果。

8、在語音教學中,采取“分散呈現(xiàn),集中歸納,經(jīng)常接觸”的方法。

9、初步引導任務型教學理念的滲透。

 附:教學進度安排表

第一周:Unit 1 Lesson 1&2

第二周:Unit 1 Lesson 3&4

第三周:Unit 1 Lesson 5

第四周:Unit 1 復習

第五周:Unit 2 Lesson 1&2

第六周:Unit 2 Lesson 3&4

第七周:Unit 2 Lesson 5

第八周:Unit 2 復習

第九周:Unit 3 Lesson 1&2

第十周:Unit 3 Lesson 3&4

第十一周:Unit 3 Lesson 5

第十二周:Unit 3 復習

第十三周:Unit 4 Lesson 1&2

第十四周:Unit 4 Lesson 3&4

第十五周:Unit 4 Lesson 5

第十六周:Unit 4 復習

第十七周:綜合復習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1篇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已經(jīng)對英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和一些基礎能力。他們即將進入四年級的英語學習,絕大部分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聽、說、讀、認能力。然而,也有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對三年級的內容掌握得也不是很扎實。四年級的教材對學生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強調了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本學期我們將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教學進度,確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的開發(fā)反映了外語教學理念的延續(xù)和創(chuàng)新。教材在廣泛分析和研究國內外小學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吸取了其精華,并形成了獨特的編寫框架。課程設計結合了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特別針對我國小學的教學實際,創(chuàng)造了一套適合我國學生的外語教學模式與方法。

 三、課程目標:

1. 能夠理解和參與12組基本對話,進行簡單的交流。

2. 能夠聽、說、認讀84個單詞,并且進行聽、說、讀、寫25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單詞(如教室、書包、同學、家具、家庭成員等)的基本運用。

3. 能參與7個“TPR”相關活動。

4. 能制作2個小手工。

5. 能唱8首兒童歌曲。

6. 能聽、說、吟唱8首童謠。

7. 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 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 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文化知識。

 四、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

1、會話教學(Let’s talk / Let’s play):這部分將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表演和游戲的方式將對話融入情景中,幫助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師生共同參與表演,邊學邊練,強化交際能力。

2、詞匯教學(Let’s learn / Let’s do):此部分將采用直觀示范法,通過游戲、實物或卡片等方式進行詞匯教學,詞匯學習與會話相結合,充分利用TPR活動,系統(tǒng)講解單詞的構成與書寫。

3、語音教學(Let’s spell):四年級上冊的語音教學可采用模仿競賽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元音的正確發(fā)音;運用卡片、投影和多媒體等工具指導發(fā)音;通過游戲形式鞏固單詞記憶。

4、閱讀教學:應將重點放在四會單詞和句子的學習上,引導學生掌握基本句型,特別強調復數(shù)形式。鼓勵學生替換句中的關鍵詞,創(chuàng)造新句。要求能夠聽、說、讀、寫相關的詞匯和句子。

5、其他板塊教學(Let’s sing / Let’s chant):這部分將采用全身反應教學法,不僅適用于熱身環(huán)節(jié),還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具體做法包括:

(1) 在每節(jié)課中融入歌曲與韻律。

(2) 靈活運用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入、復習、活躍氣氛等)。

(3) 通過多種表演活動進行學習,story time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調整。

(4) 結合課內外的學習,增強學習效果。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2篇

實施新的四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為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在一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通過豐富有趣的活動來運用教材,形成了一種具有特色的課堂環(huán)境,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勇于表達英語的習慣。以下是我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課堂前的準備,師生互動表演。

上課前的歌曲演唱已成為英語課的一項常規(guī)。其目的是為了聚焦學生的注意力,調整他們的情緒,讓他們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我不僅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動作讓學生邊唱邊表演,還自己積極參與其中,用表情、肢體語言與學生進行互動,使他們感受到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全身心準備迎接新課的開始。

 二、模仿與表演,引導學生開口。

低年級的學生通常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在教學中,我通過聽、看和教師的示范,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說英語。

Hi!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老師面帶微笑,舉手親切地問候學生。Good morning, Miss Yang!學生們齊聲回答,聲音響亮。How are you?瞬間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Fine, thank you. And you?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積極響應,與老師和同學握手問好。這樣獨特而互動的問候方式,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幫助那些在村校中常常感到羞怯的學生逐步克服了膽怯的問題,為他們以后大膽說英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復習表演,積累語言應用。

由于農村學校缺乏語言環(huán)境,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學生學習。我每一堂課都提前安排(5-10分鐘)進行復習。每次復習時,我盡量將已學的內容編排成一個小節(jié)目或者富有趣味性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進行表演。例如,學習完第二冊的Unit 3c后,在復習時,我將已學的字母、單詞和對話串聯(lián)起來。

首先以猜字母的方式讓11位學生上臺展示字母卡,并進行表演。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對話,學生們用已學的句子進行互動。這種輕松有趣的復習形式,不僅幫助學生鞏固了語言知識,還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新課表演,輕松學習。

教授新的內容是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常這一過程過于嚴肅,教師反復地講解,而學生們則顯得格外認真,效果卻不一定理想。如果在授課中融入一些小型的表演,比如猜詞比賽或歌曲,課堂則會顯得更加活潑和靈動。例如,在學習Unit 6c對話“Happy Birthday to You”時,我通過歌曲引入新課,并安排5位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營造出慶祝生日的氛圍,讓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在角色表演中,學生們自然地學習了新句子,整個過程中充滿歡聲笑語,成功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五、操練表演,鞏固應用。

課堂上的操練應多樣化,以鞏固新知識。在操練過程中加入適量的動作和場景表演,效果更顯著。

例如,在Unit 6新授后,我提問:過生日真的快樂嗎?同學們紛紛舉手示意想過生日。然后我提出要求:愿意過生日的同學需要找兩位同學扮演“爸爸”和“媽媽”。接著,學生們圍成一個圈,中間放上蛋糕,插上蠟燭,輪流進行慶祝,最后在悠揚的《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歌聲中結束。

通過啟發(fā)學生將新舊內容結合起來,增強了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這樣的教學不僅幫助學生們鞏固了所學內容,還使他們在互動中愉快地學習,促進了英語水平的提升。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3篇

為幫助學生在四年級英語學習中取得良好成績,特此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四年級共有2個班,學生基礎水平較為均衡。他們已經(jīng)接觸英語一年,仍然對英語學習充滿期待與熱情。不過,隨著學習深度的增加,部分學生可能會面臨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來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期教學目標:

教師將在課前進行充分備課,準備教材及了解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確保課堂教學的流暢和高效。在課堂上,教師將專注教學,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趣味化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提升學習動力,因此我將通過多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去。課后及時總結反饋,記錄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并據(jù)此調整教學方法。我會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環(huán)境中積極學習。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將放在口語能力的提升,注重交際活動,旨在全面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 鼓勵學生“大膽說”,在課堂上給予他們充分的“表演空間”,促使他們在實踐中獲得自信,從而激發(fā)他們對英語的興趣。

2. 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幫助成績稍弱的同學,以此實現(xiàn)互助共進。

3. 結合情感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確保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更好地吸收知識。

五、各模塊的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能詢問和回答有關上課和喜歡的課程。第二單元:能夠使用所學句型表達個人愛好。第三單元:詢問和描述自己及他人在一周內的活動。第四單元:學習四季名稱及相應氣候特征的形容詞,并能描述在不同季節(jié)的活動和穿著。第五單元:以季節(jié)為主題,學習相關詞匯和句型,并進行復習,提升學生在實際環(huán)境中用英語交流的能力。第六單元:談論家庭成員的外貌特征和職業(yè)。第七單元:利用所學詞組,討論正在進行的活動,初步了解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

六、教學時數(shù)和課時安排:

1.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四年級上冊的全部內容,目標是讓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從而實現(xiàn)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

2. 課時安排:每周2節(jié)課,1節(jié)活動課,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應在4節(jié)課內完成,活動課則用于鞏固練習。

七、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強調口語教學,避免“填鴨式”教育,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開口,通過情景對話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

2. 注意情感教學法的適度運用,確保既不不足也不過度。

八、教具準備:課件、學習卡片。

進度安排:周次1、2 3、4 5、7 8、9 10 11、12 13、14 15 16、17 18 19-22教學內容:

Unit 1 School life Unit 2 Hobbies Unit 3 Days of the week Unit 4 Seasons期中復習及考試Unit 5

Weather Unit 6 Family第二階段性考試Unit 7 Communications

Review期末復習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4篇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xù)教四年級的英語課,具體是4、5、6班。四年級的學生在經(jīng)過一年多的英語學習后,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能夠根據(jù)教師的指導進行相關的學習活動,聽、說、讀、寫等技能都有了初步的發(fā)展。具體分析如下:

1、聽力方面,學生的訓練得到了有效提升。他們能夠聽懂所學的詞匯和句子,并進行準確的練習。然而,仍有部分學生的聽力較弱,在聽力訓練中容易分心,導致無法理解內容并出現(xiàn)錯誤。

2、關于閱讀,學生的練習較為充分,他們喜歡閱讀,整體效果良好。大部分學生能夠流利地朗讀所學內容,并能夠與同伴進行角色扮演,語音和語調基本準確。但也有少數(shù)基礎較弱的學生,發(fā)音和表達仍需加強。

3、在口語和寫作能力上有所提高。學生能夠根據(jù)創(chuàng)設的情境進行對話練習。四年級的學生在口語中表現(xiàn)較積極,基本能夠用新學的語言進行交流,學習態(tài)度積極,參與熱情高,展現(xiàn)出對英語的喜愛。其中一些學優(yōu)生在小組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能夠引領小組成員開展口語活動,運用語言得當。他們樂于創(chuàng)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口語和寫作練習,這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繼續(xù)使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材包含6個新授單元和2個復習單元。每個單元分為A、B、C三個部分,共12頁,復習單元為6頁。

這套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培養(yǎng)語感,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及書寫基礎,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日常交流能力,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培養(yǎng)觀察、記憶、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還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世界意識,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

2、注重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3、突出激發(fā)學習興趣。

4、重視雙向交流。

5、融合多學科內容。

6、關注靈活性和擴展性。

7、實現(xiàn)整體設計理念。

8、提供豐富的多媒體材料。

 三、教材內容和目標

1、能夠聽懂并會說12組對話,實現(xiàn)簡單交流。

2、能夠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并能進行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的練習。

3、能聽并參與6個TPR活動。

4、能聽懂并跟唱8首歌曲。

5、能學會3個小制作。

6、能夠聽懂并會唱8首童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夠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一)會話教學

1、將會話教學融入情境表演,讓師生共同參與表演、練習和交際活動,避免將會話教學變成單純的跟讀。

2、會話教學應側重于四會(聽、說、讀、寫)掌握單詞和句子的能力,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句型,鼓勵他們替換關鍵詞語造新句。

(二)詞匯教學

1、通過實物、道具和卡片來輔助教學。

2、將詞匯學習融入會話教學中。

3、充分利用TPR活動的優(yōu)勢。

4、注意示范詞匯的發(fā)音。

(三)語音教學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時總結長短音的規(guī)律,鼓勵他們發(fā)現(xiàn)更多已學單詞以驗證規(guī)律,或根據(jù)發(fā)音規(guī)則讀出未學過的新詞,提升學習信心和自我學習能力。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5篇

 一、學生情況分析:

經(jīng)過一學年的英語學習,四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有了初步認識。大部分同學表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互動頻繁,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作業(yè)完成情況也較好。然而,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存在走神、作業(yè)延誤等問題,學習效果參差不齊,家長支持力度不足,導致學習英語的能力出現(xiàn)明顯分化。

 二、教學目標及要求:

本學期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增強學習自信心;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還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適當介紹中西文化,增強愛國情感和國際視野,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教學重點及主要目標:

本學期教材的特點包括:

1.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

2.注重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3.突出提升學習興趣。

4.重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

5.融合跨學科的知識內容。

6.注重靈活的教學擴展。

7.實現(xiàn)整體性的教學設計。

本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和兩個復習單元,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重點提升學習興趣,重視交流互動,同時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靈活擴展教學內容。具體的教學重點和目標為:

1、能夠聽懂、會說12組對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夠聽、說、認讀60個單詞及詞組,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涵蓋學校、時間、服裝、天氣、購物、動物、數(shù)字、顏色等主題),并靈活運用。

3、能夠參與6個TPR(全身反應)活動。

4、能完成3個小手工制作。

5、能夠唱8首英語歌曲。

6、能夠聽、說、唱7首童謠。

7、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夠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9、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針對上述情況,本學期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開展教學:

1、將會話教學與情境表演相結合。

2、巧妙運用實物、頭飾、卡片及兒歌等輔助進行單詞教學。

3、利用讀寫課程時間對學生進行單詞書寫的指導。

4、繼續(xù)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采用小老師帶徒弟的形式,幫助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同學。針對部分學生“喂不飽”的現(xiàn)象,將繼續(xù)把課程C的內容滲透到A和B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進一步加強口語及日常用語的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在課堂上努力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每周安排兩個課時,每個單元共12頁。第1到2頁展示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不占用課時);第3至8頁為重點教學內容,各用一個課時,總共6課時。第9至12頁為選學內容(不占用課時)。

課時安排如下:

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Unit1 Our School 6課時

Unit2 What Time Is It? 6課時

Unit3 Is This Your Skirt? 6課時

Recycle 1 3課時

期中復習檢測 3課時

Unit4 It’s Warm Today 6課時

Unit5 How Much Is It? 6課時

Unit6 At a Farm 6課時

Recycle 2 3課時

總復習 6課時

共計 51課時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6篇

為了順利開展四年級上冊英語教學,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jīng)接受了基礎的英語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并逐漸培養(yǎng)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本學期,將繼續(xù)鼓勵學生從基礎知識入手,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并保持熱情高漲。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部分學生在紀律方面表現(xiàn)不佳,學習進度較慢,常常無法按時完成作業(yè)。針對這種情況,我將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實施因材施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以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將設立英語興趣小組和輔導小組,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促進班級整體水平的提升。針對個別學生,也將制定詳細的輔導計劃,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落實,盡量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本學期的學習內容。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以學生為主體,鼓勵他們主動探索新知識,親自實踐,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活動,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精神。

二、教材分析

素質教育是教育系統(tǒng)的基本內涵,也是國家實施教育的方針。本教材是依據(jù)素質教育理念編寫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教材不僅僅是教授英語語言知識,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升,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這套教材在提升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以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為導向,旨在推動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開發(fā)他們的潛力,引導他們形成合理的跨文化認知和理解觀念。

“面向世界、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未來”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本教材貫徹這一思想,使學生學會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生存與發(fā)展,為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貢獻。

學習和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英語作為中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其教育屬于基礎教育階段,這一階段對個人的終身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教材致力于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使他們具備實現(xiàn)個人可持續(xù)發(fā)展所需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

整套教材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能力、主體意識、獨立工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判斷能力。內容設計將避免單純的模仿和機械重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支持。

三、教學內容

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為基準,引導學生融入英語語言環(huán)境,了解西方文化習俗。

四、教材重點難點

1、能夠掌握所學單詞的讀、寫、聽、說四項能力。

2、能夠掌握所學句型的運用。

3、能夠使用日常交流用語,活學活用,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fā)音準確。

4、能夠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下,理解清晰的語言表達和錄音內容。

5、初步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整潔規(guī)范。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一)詞匯教學方法與技巧

1、課前預習詞匯。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先掌握課文中的新詞匯,通過講解和分析理解詞義及用法。

2、直觀教學。通過實物、圖片、動作、手勢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直觀地掌握詞匯意義。

3、依靠課文中的第一次印象。通過強烈的第一刺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準確的詞匯意義、用法和發(fā)音。

(二)句型教學方法與技巧

1、語用導向的句型教學。通過在課文中突出需要練習的句型,與實際語境結合進行操練。

2、結構導向句型教學。根據(jù)句型設計,兒童可以運用可替換的詞語進行句型操練,以達到對句型結構和語法知識的準確掌握。

六、教學目標

學生需掌握重點單詞和句型,增強聽說能力,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習俗,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七、注意事項

考慮到孩子們的思維方式以漢語為主,因此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其中。

八、教學進度

(略)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 17篇

 一、教學理念

依據(jù)《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我們倡導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實踐任務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本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參與性,強調通過交流與合作,幫助學生能夠自信地用英語進行日常溝通。

 二、學生特點

本學期,我擔任了兩個大班的四年級英語課程。盡管班級人數(shù)較多,但四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充滿好奇、活潑好動的階段,他們對于外語學習抱有熱切的期望。學生們的模仿能力及記憶力較強,但在理性和邏輯思維方面相對較弱。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根據(jù)《國家英語課程標準》與《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精心編寫,旨在為四年級第一學期的英語教學提供全面的支持。教材吸納了國內外優(yōu)秀小學英語教材的精華,結合現(xiàn)代英語教學理論及實踐經(jīng)驗,形成獨特的編寫體系和教學模式。

教材的主要特點包括: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確保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及生活奠定基礎。

3、關注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以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4、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習動機。

5、加強學科間的融合與滲透,幫助學生借助英語學習獲取其他學科的知識。

6、強調教材的靈活性與易操作性,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7、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拓展學生的發(fā)展空間。

 四、教學的難點與重點

1. 掌握所學單詞,達到“四會”、“三會”標準。

2. 熟練應用所學句型,達到“四會”的要求。

3. 通過靈活運用句型,能夠在簡單交流中使用日常用語,做到敢于開口且發(fā)音準確。

4. 在不同非語言提示的輔助下,理解清晰的言語與錄音內容。

5. 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保證書寫整潔規(guī)范。

 五、學習目標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集中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建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及自信心,同時提高他們的語感、語音與語調基礎,助力學生初步掌握日常交流的英語能力。還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學習本教材,學生將達到以下目標:

1. 逐步培養(yǎng)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愛,樹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2. 能夠在簡單的日常生活與課堂情境中進行基本交際,比如問候、談論家人朋友等輕松話題。

3. 聽懂簡單的指令并做出反應,理解配圖小故事并進行口頭描述,能夠唱一些英語歌曲及背誦簡單兒歌。

4. 養(yǎng)成基本的英語學習方法,通過英語學習獲取更多知識。

5. 形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掌握基本的英語交際禮儀,全方位提升綜合素質。

 六、教學措施

1. 以活動為主線設計課堂教學,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如游戲、競爭、謎語、音樂、詩歌和角色扮演等,使教學生動有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2. 通過聽、說、讀、寫和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語言訓練與實踐。在對話教學中設計各類競賽與游戲,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在唱跳中學習。例如:藏卡片、快速口語比賽、快速聽音指認等活動,幫助學生深刻印象,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為了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更多語言學習的情境,使用視覺教具如圖片、模型和實物,以及結合錄音和視頻等電子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將手勢和身體語言與單詞、短語甚至句子結合起來,讓學生全身心參與,達到手腦結合的效果,增強注意力。

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我們還需設計全面而高效的課外作業(yè),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詞匯與句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下是本學期的課時安排:

Module 1 - 3課時

Module 6 - 3課時

Module 2 - 3課時

Module 7 - 3課時

Module 3 - 3課時

Module 8 - 3課時

Module 4 - 3課時

Module 9 - 3課時

Module 5 - 3課時

Module 10 - 3課時

Review Module - 4課時

《四年級英語上冊課程教學安排(通用17篇)》.doc
將本文下載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導出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双柏县| 西青区| 祁东县| 新竹市| 南昌市| 上杭县| 县级市| 洱源县| 兴义市| 遂溪县| 五家渠市| 都兰县| 拜城县| 西昌市| 佛坪县| 万源市| 阳西县| 宜城市| 泾阳县| 泰和县| 丹凤县| 伊金霍洛旗| 邻水| 西城区| 安国市| 馆陶县| 鹰潭市| 巨野县| 梅河口市| 鄂托克旗| 介休市| 红河县| 扎赉特旗| 通州区| 广水市| 桐柏县| 万山特区| 大石桥市| 泰安市|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