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方案及措施
潛藏著無數意想不到的危險,稍有不慎便可能釀成慘劇。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救援預案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有限空間作業環境的深入分析和事故案例的我們發現,有效的應急救援預案不僅能夠快速響應突發狀況,還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合理的預案措施不僅包括人員培訓、設備準備,還需加強現場評估與風險識別,確保在危機時刻能夠從容應對,迅速展開救援行動。
1.2 本預案適用于XXXX單位。所有管理人員及參與有限空間作業的現場工作人員需對本預案進行深入了解。
1.3 本預案需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練,并根據演練情況進行不斷修訂和完善。
1.4 編制依據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主席令[2002]第70號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7號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xx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號
2. 危險源(點)分析
2.1 危險源(點)種類
本單位的有限空間主要為污水處理池。
2.2 危險源(點)特性
2.2.1 污水處理池在作業中,工作人員需階段性進入,池內可能缺氧或存在有害氣體,易導致作業人員中毒或窒息。
2.2.2 作業人員在進出及進行維護清理的過程中,面臨中毒、窒息的危險。
3. 應急救援
3.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3.1.1 應急救援小組
為有效開展應急救援,特成立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包括:
組長:張三(職務: ) 電話:
第一副組長:李四(職務: ) 電話:
第二副組長:王五(職務: ) 電話:
小組成員:XXX、XXX、XXX、XXX、XXX
3.1.2 人員職責
組長職責:1、負責指揮事故現場的救援工作,掌握現場事故和人員安全情況,做出現場救援決策,并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到達現場;2、在非工作時間內接收救援信息,立即按預案發布指令;確保信息在搶救過程中暢通。
第一副組長職責:1、迅速趕往現場,組織現場協調工作;2、組織技術人員積極開展救援工作;3、為救援提供必要的安全技術支持和防護物資,并實施現場安全監督;4、在組長缺席時承擔組長職責。
第二副組長職責:1、協助組長完成任務,確保事故現場的救援及醫療救護工作落實到位;2、在組長及第一副組長缺席時接手其工作。
小組成員職責:積極配合現場救援工作,服從應急救援小組的統一指揮與安排。
事故現場目擊者職責:1、事故發生后,迅速召集周圍人員參與救援,并利用現場配備的呼吸設備、保險繩等應急器材開展救援;2、迅速轉移受傷人員;3、利用現場通風設備改善池內的空氣流通。
3.2 應急救援器材
呼吸防護用品:(全面式正壓空氣呼吸器、長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
應急通訊設備:
現場檢測設備:
強制通風設備:
應急照明設備:
安全繩:
救生索:
安全梯:
3.3 應急處理程序
(1)初步評估
現場負責人與救援人員需對事故情況進行初步評估,了解事故范圍及可能的擴散情況。
(2)快速檢測
使用檢測儀器對有限空間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與氧氣含量進行檢測;若無檢測儀器,可采用動物檢測法或蠟燭法進行初步檢測。
動物檢測法:在進入有限空間前,放入小型動物如雞、鴨,觀察其狀態,若生命體態正常則表示空氣質量良好,反之需加強通風。
蠟燭法:在有限空間內點燃蠟燭,觀察火焰情況,熄滅則表明空氣質量不佳,需繼續通風。
(3)強制通風
根據檢測結果,實施強制通風措施以降低風險,確保空氣流通,禁止使用純氧通風。
(4)自我防護
救援人員需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如呼吸器、工作服、安全帽、手套等),系好安全帶以防受傷。
(5)應急照明
在有限空間內的救援應使用12V以下的安全照明燈,電源線應選用絕緣性好的材料。
(6)脫離危險區域
發現有限空間內有受傷人員時,應使用安全帶固定傷員的腿部和上半身,確保其安全提升,避免對呼吸和傷口造成影響。
(7)保持通訊
救援過程中,有限空間的救援人員應與外部監護人員保持通訊暢通,建立明確的信號聯絡。在撤離之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8)緊急救護
救出受傷人員后,需對其進行現場緊急救護,并及時轉送醫院。
4. 緊急救護原則
(1)迅速將窒息者移至有新鮮空氣的地方。
(2)進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
(3)呼叫“120”急救服務,直至救護醫生到達前持續進行心肺復蘇。
5. 事故報告
有限空間發生事故后,相關班組及個人應及時通知XXX董事長,XXX總經理及安全員XXX。
預案的實施啟動
各單位在對本單位污水處理池進行維修或清洗作業時,一旦發生有限空間窒息或中毒事故,本預案將自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