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實施方案
我們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與思維能力的提升。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豐富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他們在語言的學習中感受文化的深厚底蘊。我們要堅信,語文教學不僅是語言的學習,更是心靈的溝通與思想的碰撞。
一、教材分析
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圍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個主題進行編排,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均包含閱讀、綜合性學習、寫作和口語交際四個部分。
本冊書的六個單元依次涵蓋:成長、祖國、名人、文化、探險與動物。
第一單元精選了與個人成長密切相關的五篇文章,第二單元則聚焦于贊美祖國、表達愛國情懷的五篇課文,第三單元的內容主要圍繞名人故事展開,第四單元挑選了與文化藝術相關的文章,第五單元展現的是人類對自然界的勇敢挑戰,而第六單元則圍繞動物主題,匯集了數篇描繪動物的佳作。
在閱讀部分的選文方面,教材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語言文字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篩選,吸收了許多名家名篇,注重整體感悟、品味語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蘊、抓住要點及發表見解,以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綜合性學習方面,第一、三、五單元設定了三次小規模、層次較少的活動,我們稱之為“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第二、四、六單元則包含三次規模較大的綜合性活動,稱為“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小活動包括:成長的煩惱、我也追“星”、漫話探險,均與單元主題緊密結合,旨在引導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延伸。每個綜合性學習均提供了多個活動選項,以便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增加了教學的開放性與創造性。
本冊書還包括名著導讀,介紹了高爾基的《童年》、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及法布爾的《昆蟲記》。這些作品不僅與課堂閱讀緊密關聯,如《童年》對應成長單元,《魯濱孫漂流記》對應探險單元,而《昆蟲記》則與動物單元相連,旨在引導學生探索更廣闊的閱讀天地。
課外古詩詞背誦部分選擇了十首經典古詩詞,鼓勵學生朗讀并背誦,以豐富他們的文化底蘊。
漢語知識方面則強調對實詞的了解。
二、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上一學期的學習,班級學生情況如下:
1、學生對語文課的認識和理解有了顯著提升。
2、能主動嘗試和探索問題,對于開放性問題有獨立見解。
3、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4、課堂中涌現出一些積極引領的學生,課堂教學氛圍良好。
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
1、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尚未完全養成。
2、學習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常顯得較為盲目。
3、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與合作探究精神有待加強。
4、學生之間的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產生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特別是有個別學生成績僅在20分左右。
5、閱讀積累較少,視野不夠廣闊。
三、教學設想
要注重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目標往往重結果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而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結合。
要關注教學內容的開放性,使語文課從單一走向綜合,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封閉轉向開放,以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拓展視野,深化理解。
第三,教學方式需強調互動性,實現師生之間的和諧、平等與互動。鼓勵師生互教互學,形成學習共同體。
第四,要重視教學過程的活動性,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自主活動來掌握知識,融會貫通。
第五,教學手段要多樣化,引入各種信息化手段,以增強課堂吸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第六,要靈活組織教學形式,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七,教學評價應多元化,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擬定以下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特性出發,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
2、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內容的綜合性,突出重點,強調知識、能力的內在聯系,重視積累與感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提升觀察、記憶、思考、聯想與想象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4、強調實踐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科學訓練技能,靈活運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避免繁瑣的分析與機械的練習。
5、創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打通課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
6、注重改正不良學習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7、實施分層教學,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
8、重視雙基教學,即關注學生知識的傳授與道德的教育。
9、根據社會形勢推行語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10、通過“雙體互促”模式的課堂教學,增強合作精神,提高中下層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績。
11、實行作文教學中的互批共批,提高寫作水平。
12、優化作業管理,確保每節課、每單元都能達到學習目標。
13、開展分層輔導,面向所有學生。
14、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激發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15、利用優秀學生輔助學習困難學生,推行“一幫一”的學習策略。
16、開展課前一分鐘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分享、小故事、成語解說,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培優輔差計劃
主要措施:
1、培優重在鼓勵優秀學生,輔差則專注于提升學習困難學生的能力。
2、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創造機會,讓優秀學生能展示實力,也讓學習困難學生能受益。
3、利用課外時間,如晚自習、文體課等,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輔導與訓練。
4、鼓勵優秀學生發揮優勢,帶動學習困難學生,幫助他們理解學習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學習困難學生,重點引導他們進行更多的學習與重復,提升其語文能力,注重其學習態度和積極性的改變。
6、鼓勵優秀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上進行更多的創新與嘗試。
六、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 從百草園到百味書屋(4)爸爸的花兒落了(3)
第二周 丑小鴨(2)詩兩首(2)傷仲永(3)
第三周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第四周 黃河頌(3)最后一課(4)
第五周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2)土地的誓言(2)木蘭詩(3)
第六周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2)鄧嫁先(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2)
第七周 音樂巨人貝多芬(2)福樓拜家的星期天(2)孫權勸學(3)
第八周 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3)復習(4)
第九周 段考
第十周 五一放假
第十一周 評講試卷(自修)社戲(4)安塞腰鼓(3)
第十二周 竹影(2)觀舞記(2)口技(3)
第十三周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戲曲大舞臺(3)偉大的悲?。?)
第十四周 荒島余生(4)登上地球之巔(3)
第十五周 真正的英雄(2)短文兩篇(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2)
第十六周 珍珠鳥(3)斑羚飛渡(4)
第十七周 華南虎(2)馬(2)狼(3)
第十八周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馬的世界(3)作文講座(4)
第十九周 復習
第二十周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