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成人资源,狠狠干狠狠久久,av最新在线,日韩免费va

三年級語文上學期教學安排計劃(通用7篇)

694個月前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旨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計劃通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規范書寫、加強口頭交流和閱讀能力,確保每位學生能夠自信地進行普通話表達。教材包含32篇課文,涉及多種主題,強調道德教育與語言能力的綜合提升。教學目標包括識記漢字、提高書寫和朗讀能力、理解詞句意義、增強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教學措施將注重自主學習、互動交流和多樣化方法,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幫助后進生提升學習成績,促進整體語文能力的提高。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1篇

這個班級有30名學生,他們已經能夠用普通話自信地進行交流,并且能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們熟練掌握漢語拼音,能夠正確地使用拼音來進行閱讀和書寫。他們學會了根據漢字的筆畫、筆畫順序和部首、結構進行字形的分析和記憶,同時掌握了基本的書寫技巧,書寫姿勢也日漸規范。個別學生在寫作技巧和準確表達方面仍需提升。在新學期里,我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書法訓練、情感閱讀以及基礎寫作能力,力求使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至新的高度。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培養良好學習習慣(5)”、“課文”和“習題”組成。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文字簡練且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練習方式多樣,數量適中。教材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豐富的插圖設計也增強了與課文的關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學習習慣。

(1)繼續確保正確的讀寫姿勢,培養良好習慣;愛護學習用品。

(2)培養主動交流和認真傾聽的習慣,練習用鋼筆和毛筆進行書寫。

(3)鼓勵勤奮朗讀和背誦,培養課后閱讀的習慣。

(4)鼓勵學生經常查字典,積極進行閱讀。

(5)培養用鋼筆和毛筆書寫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熟練使用拼音幫助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2)能夠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了解隔音符號。

3、讀寫。

(1)能自信地認讀459個新單詞。

(2)能夠根據書寫順序正確書寫和記憶272個新單詞,書寫結構對稱且規范。

(3)練習用鋼筆、毛筆書寫,要求字跡正確、工整。

4、口頭交流。

(1)能夠認真聽取他人發言,理解所說內容,能夠簡要復述故事的主要信息。

(2)通過觀察圖片或事物,能夠用普通話表達幾句完整流暢的話。

(3)能夠根據聽到或讀到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語句完整且具有邏輯性。

(4)希望能夠用普通話與他人交流,態度自然、表達流暢且禮貌。

5、閱讀。

(1)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感情豐富地朗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課文,進行角色扮演。

(2)學習默讀課文,理解字句,提出疑問。

(3)能夠結合生活實踐理解常用詞的含義。

(4)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想象所描繪的情境,把握大意。

6、寫作。

(1)關注日常所見所聞,開始嘗試用文字表達。

(2)能夠清晰地記錄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3)學會寫“留言”、簡短的通知等。

(4)能使用標點符號如句號、問號、感嘆號,并學習使用冒號和引號。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規范的書寫、熱愛讀書、積極預習、認真聽講及及時完成作業。

2、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閱讀,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閱讀和書寫的習慣。

3、優化教學方法,結合游戲和活動,增強語言學習的實際應用。通過書法比賽和頒獎激勵,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

4、根據教材內容深入挖掘,重新整合教材,創造性地利用教學資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提升口頭表達能力。

5、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通過豐富的閱讀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6、強調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妥善處理兩者的關系。在寫作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訓練觀察能力,積累寫作素材。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2篇

一、學生學習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班總共有學生28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13名。從整體來看,本班的優等生表現突出,但后進生的比例也相對較高。優等生在學習上具有較強的主動性,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并且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基礎較為扎實,而后進生則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常常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不足,上課時專注度不夠,課下閱讀時間有限,課外知識積累也相對欠缺。在本學期,教師需要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注和指導,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使他們也能與優等生共同快樂學習、共同進步。

由于學校資源的限制,學生們的閱讀量較小,導致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寫作能力也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二、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家鄉的獨特,增強對周圍環境保護的意識;領略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對生活的熱愛;理解親情與友情的珍貴,接受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留意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培養探索與創新的意識;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體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閱讀神話故事與歷史名著,了解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想象力。通過發展語言能力,啟迪學生思維,培養觀察、思考、發現與創造的能力。

2、識記常用漢字350個,其中能寫的字為250個。累計認識2400個字,能書寫1800個字。

3、注意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使用毛筆進行仿寫。

4、用普通話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部分提問。

6、學習結合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

7、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品傳達的思想和情感。

8、繼續進行略讀,粗略了解文章大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與精彩段落,進行復述練習。

9、保持閱讀報刊的習慣,收集并與同學交流閱讀的收獲。

10、觀察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心,自由地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與想象,愿意分享習作與他人,享受寫作的樂趣。

11、能夠使用普通話進行有效交流。在交談中認真傾聽,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他人請教,樂于與他人討論觀點,努力生動地講述故事,逐步清晰地表達事情的經過。

1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與社會,用書面與口頭的方式表達所觀察到的內容。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收錄課文30篇,其中精讀課文25篇,略讀課文5篇。每個單元包含導入部分、課例及語文園地三大模塊。第二組和第五組各設置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要求識記的字)、生字表(要求書寫的字)及詞語表。根據要求,學生需掌握350個漢字,能夠書寫250個漢字。

四、教學的主要措施

1、教師需轉變教學觀念,鼓勵學生進行自由閱讀,在自由閱讀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將自主學習貫穿于整個閱讀教學中,強化設計啟發性問題,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2、改革教學方法,課堂中應引導學生合作與探究學習,鼓勵他們多讀、多思、多說、多討論,注重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3、激發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要求每位學生每天閱讀一篇優質文章,并積累3-5個新詞,強化習作指導。

4、加強語文實踐,開展多樣化的語文活動,通過活動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5、加強對后進生的耐心指導,開展互助小組活動,切實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成績。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3篇

新學期已經拉開帷幕,本學期我們班將恢復為一個語文教學班。這次教學安排讓我們在時間和精力上都顯得更加充足。為了確保語文教學工作有效地推進,根據教材特點、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含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設計了八個專題,分別為:多姿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致觀察、璀璨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河山、科學思維方式、傳遞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均由導語、三篇精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及一個語文園地組成。精讀和略讀部分通過連接語互相銜接,并適當提出略讀的要求。本學期將安排習作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學生分析

本班共有54名學生,整體成績呈現明顯的兩級分化。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女生,對語文學習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基礎知識扎實,語言敏感度也較強。有些學生的寫作能力遠超同班其他同學。當前,他們正處于低段向中段的過渡期,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迅速適應,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部分學生,尤其是男生,學習習慣欠佳,書寫潦草,作業延遲,缺乏預習,對課外閱讀興趣不高,日記內容也常常流于形式。如何提高后進生的學習動機,提升他們的學業成績,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的壯麗山河和豐富物產,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情感;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先輩和科學家的崇高品質;接受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

2、掌握字典的使用,培養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練習用鋼筆書寫規范漢字,進行毛筆描紅練習。

3、繼續培養默讀能力,鼓勵學生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4、能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5、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匯和精彩句子,練習復述課文。

6、結合語文學習,培養觀察自然和社會的能力,通過書面和口頭表達自己的觀察成果。

7、著手進行習作訓練,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1、學習240個生字,能夠準確發音、認清字形,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并能正確書寫;校內要求認85個生字,確保讀音正確,不進行抄寫或默寫,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

2、通過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匯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靈活運用。重視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語言積累的習慣。

 五、教學措施

1、明確教學的三維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標準,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合理教學。

2、扎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強化段落訓練——理解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重視識字和寫字,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技巧。課堂教學中要確保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其他練習的時間,并擴大訓練面,讓所有學生參與,保障個體活動時間,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糾正。

3、注意聽說讀寫四者的聯系,讓學生通過閱讀提升表達能力,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充分利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技巧,鼓勵學生寫熟悉的事物,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并關注學生日常知識的積累。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依據課文特點合理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可在課文學習前進行,比如查字典確認字義;有的可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如段落的連接方式(總分結構等);有的可在課后如表達一段話的意思。在學法指導中,不必過多講解道理,而是多讓學生運用所學方法進行實踐,達到熟練程度。

5、持續做好優生補差工作,采用“一幫一”等形式鼓勵同學之間的互助,幫助潛力生建立學習信心。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4篇

 一、指導思想

遵循《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字課程標準》的新思想,努力體現新的教學觀念和教材觀,在課堂上積極實施互動教學和創造性教學。采用情境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倡導以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理念,確保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情感、參與、自主、生活和開放性,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導者。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含課文32篇,其中精讀24篇,略讀8篇。每個單元分為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部分,繼續以專題為導向組織模塊,設計了8個主題,依次為:多姿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致觀察、璀璨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以及展現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容豐富,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體現時代特征,蘊含深厚的教育價值。

教材的特點:

(一)通過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增強教材內容的整合性。

(二)結合專題設置“綜合性學習”,落實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和目標。

(三)更新大量課文,并合理安排精讀與略讀內容。

(四)優化課文與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五)改進“語文園地”的表現形式,豐富內容,使其更具吸引力。

學習目標:

1、通過課文學習,感受生活的豐富多樣,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情;了解祖國壯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物產,培養熱愛祖國和自然的情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先輩和科學家的優秀品質,接受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觀察與思考的能力。

2、要求學生會認200個漢字,寫出300字的短文,累計識字20xx個漢字。

3、能熟練使用字典,學習用詞典,具備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鋼筆書寫規范的楷體字,同時用毛筆描紅。

4、能夠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夠針對課文中的理解困難提出問題。

6、學習通過上下文聯系、以及借助字典和詞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關鍵字句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7、能夠基本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初步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8、初步學習略讀,概括課文要點。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和精彩片段,背誦不低于10篇優秀詩文,并能復述相關內容。

10、初步培養讀書和看報的習慣,積極收集并與同學分享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11、開始進行寫作練習,形式不拘,記錄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12、講述故事時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在講述見聞時力求清晰明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

13、結合文學學習,觀察自然與社會,用書面與口頭的方式表達所見所聞。

 三、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1人。根據上學期的教師反饋,大部分學生學習意愿較強,但因年齡尚小,頑皮現象較為普遍,作業完成情況較好。經過幾天觀察,發現有幾位同學的識字能力僅達一年級水平,甚至低于一年級的學生,書寫能力同樣不盡如人意。大多數學生的分析能力較弱,學習習慣有待改善。

三年級是基礎學習的關鍵一年,無論是鋼筆書寫還是作文寫作,均有新的要求。本學期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及聽說讀寫能力,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教學策略

積極參與策略: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個性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5篇

在新的學期來臨之際,我深感重任在肩,有必要對三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規劃,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一、加強團隊合作學習的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活動和討論,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分享自己的見解,傾聽他人的意見。我們將通過多樣化的口語交流課,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同時培養他們在小組合作中相互支持和共同學習的意識。

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許多學生在傳統教學中仍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和直接的解答,這常常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我將在閱讀活動后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嘗試自我解決,引導他們利用各種資源尋找答案。只要是他們獨立思考并找到的結論,無論正確與否,我都會給予肯定和贊揚,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不斷進步。

三、確保完成本冊的識字與寫字任務

通過介紹新的字詞,讓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在鞏固鋼筆字的基礎上,我將引導他們學習毛筆字,讓他們感受漢字的獨特魅力以及書法藝術的精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設置展示區,展現學生的書法作品,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書法的興趣,培養書法愛好者。

四、繼續訓練學生的自讀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我會采用“范讀——默讀——品讀——朗讀”的方法,讓學生不僅理解課文的內容,還能感受到優美詞句的魅力,并學會積累這些好詞好句,理解其表達的深意和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影響。

五、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通過學習范文,學生將掌握多種寫作技巧,能夠按照一定的結構觀察和描述所見的事物,寫出建筑物的特點、喜歡的水果或蔬菜的特征,甚至是寵物的外貌和習性。引導他們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動作來展現人物的特點。

當然,自主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有些學生可能過于堅持自己的觀點,而對教材中的標準答案產生質疑,造成在考試時思考不夠成熟。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個別交流能力較弱的學生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成績不理想。這些都是我在過去一年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在新學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確保能為學生創造豐富的學習體驗,不辜負自己的教學使命。我相信,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6篇

 一、班級情況分析

經過上一學年的學習,全班同學的語文基礎已經逐步扎實,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對語文充滿興趣,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在上個學期,通過豐富的課外閱讀,學生們不僅提高了識字能力,還積累了大量詞匯,對語文學習有了更深的理解。然而,仍有少數學生對讀書不夠熱衷,識字量較少。這部分同學將是我在本學期重點關注和幫助的對象。我對語文教學充滿信心,期待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所有學生在新學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設有8個單元,每單元包含4篇課文以及8個語文園地,整個課程包含32篇課文和8項口語交際。各單元內容圍繞以下主題進行:第一單元:春天的故事;第二單元:愛與奉獻;第三單元:熱愛祖國與家鄉;第四單元:思考與創新;第五單元:熱愛自然與了解自然;第六單元:培養良好品質;第七單元:面對問題的思考;第八單元:探索科技的奧秘。

本冊教材的特點如下:

1. 加強了道德教育。教材中不僅注重每單元內容的集中性,還在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中設置了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思考題,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和判斷能力。

2. 通過發展語言能力,促進聽說讀寫協調發展。教材將聽說訓練與課文內容相結合,每個單元除了有聽說訓練外,還安排了口語表達和寫作練習,強調語言能力的綜合提升。

3. 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強調實用性。保留了部分經典課文的選取了多篇貼近兒童實際生活的新篇章。

 三、教學目標

1.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夠通過拼音識字和糾正讀音。

2. 認識400個字,能夠書寫300個字。要求學生認識的字能正確讀音,理解其含義,書寫字形正確,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整潔。

3. 學習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提升獨立識字的能力。

4. 熱愛閱讀,培養閱讀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標準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夠背誦指定課文及自己喜愛的片段。

5. 學會根據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課文中的詞句意思,主動積累新詞匯。

6. 能夠閱讀適合的課外讀物,并與他人交流感受,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8. 建立講普通話的習慣,愿意與他人交流,認真聽取他人發言,主動與他人對話,能簡潔明了地講述故事和經歷,態度自然大方且有禮貌。

9. 對周圍事物保持好奇心,樂于觀察大自然,積極參加學校和社區活動,能夠表達個人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本冊教材的重點在于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指導,其中寫作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1. 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的識字量有所減少,與上冊相比,減少了50個生字。識字教學應引導學生找出生字與已學字的聯系,激勵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熟悉的部件與新字學習結合。要求學生能夠準確讀音、理解字義,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識字。寫字教學應遵循“少寫字,寫好字”的原則,確保學生能正確掌握字形和用法。

2. 閱讀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應運用多樣化的讀書方式,重視朗讀指導,教師必要時可示范朗讀,以幫助學生提升語感。閱讀教學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他們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同時要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讓學生在理解的同時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3. 寫作指導

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需要循序漸進,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可以通過課間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鼓勵他們摘錄優秀句段以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在作文批改中,給予積極反饋,讓學生明白優點與改進之處,從而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五、教學措施

1. 通過漢語拼音幫助學生正確讀音,分析字形,理解詞義。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通過游戲和活動來鞏固識字效果,關注學生的寫字姿勢,以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 注重朗讀指導,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結合插圖和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詞匯和句子的意思。

3. 從整體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靈活使用教材。

4. 發揮“學習伙伴”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熱情參與討論,通過游戲、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

5. 鼓勵學生積累優美詞句,利用作業進行復習鞏固,提升他們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的應用能力。

6. 鼓勵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培養學生提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7篇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0人,整體學習情況呈現出明顯的兩級分化。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女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高漲,基礎知識相對扎實,語言能力較強。但是,有個別學生的寫作能力顯著高于同班其他同學。當前,他們正面臨從低年級向中年級過渡的關鍵階段,急需在教師的指導下快速適應這一變化,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明確自我定位,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而部分學生,尤其是男生,存在學習習慣不佳的問題:字跡潦草,作業拖延,未進行課前預習,課外閱讀較少,日記內容簡單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他們的學習進步,也讓他們在學習中缺乏自信。如何有效輔導后進生,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成績,是我們當前重點關注的任務。

通過我的觀察,本班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本學期,我將針對班級存在的具體問題,在教學工作中深化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主要教學內容、編排體系及其特點):

本冊教材包括36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6篇,略讀課文7篇。教材設有九個專題,依次為:兒童生活、科技環保、珍愛生命、自主自立、哲學故事、關注人類與自然、了解傳統習俗、熱愛自己的家園、塑造美好的情懷等。每個專題內容豐富,貼近學生生活,體現時代特色,蘊含教育價值。每個單元由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和一個積累與運用模塊組成。精讀課文后會附有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會認、會寫的生字用紅色拼音標注,文中出現但不要求默寫的字則用黑色拼音標注),而略讀課文后面沒有會寫字的安排。全冊書要求學生能認識并寫出232個字。

每個積累與運用模塊由八個欄目組成:“溫故知新”、“語海拾貝”、“點擊成語”、“開心一刻”、“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習作百花園”、“自主閱讀園地”。

三、大綱、教材教學要求:

1. 在語文學習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的壯麗河山與豐富物產,培養對祖國和自然的熱愛;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先驅和科學家的優良品德;接受關愛他人和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增強語言能力的啟迪學生思維,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與思考能力。

2. 會寫232個字。

3. 學會使用字典和詞典,具備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和用毛筆進行描紅。

4.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 繼續學習默讀,學會對課文中的不理解部分提出問題。

6. 學會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語的含義;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

7.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8. 開始學習略讀,粗略了解文章大意。

9.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句段。背誦優秀詩文10篇。練習復述課文。

10. 初步培養閱讀和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書籍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11. 開始習作練習,不拘形式地表達見聞、感受和想象,樂意將自己的習作分享給他人,享受寫作的樂趣。

12. 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時做到清晰明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 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和社會,書面和口頭表達觀察所得。

四、教學措施:

1. 引導學生讀書和思考,讓他們逐步領悟在閱讀中需要思考哪些問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 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和資料庫,培養他們獨立閱讀和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探索并自主解決問題。

3. 緊密結合學生的閱讀和生活實際,基于課文內容進行小練筆,增強讀寫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運用語文中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

4. 重視朗讀指導,給予示范,播放錄音或范讀,采用多樣化的方法,確保每篇課文都有足夠的朗讀時間,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插圖和生活實際的聯系,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5. 在口語交際方面,貼近學生生活,增強交際自信,逐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要求。

6. 對學生的習作指導應做到循序漸進,系統化。

五、閱讀教學中的自主互助學習

葉圣陶先生曾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這里強調的正是自主創新的重要性。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快節奏、大容量、高效率的語文課堂已成為時下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同時創造機會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增強自信,逐漸相信自己是具有學習潛力的。在課堂教學中,立足自主、互助的學習模式,注重學生的發展,確保課堂高效,深化教學改革。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自主學習、明確目標、展示交流及鞏固訓練四大環節,以實現從“講堂”到“學堂”的轉變,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確保有效學習的實現。

《三年級語文上學期教學安排計劃(通用7篇)》.doc
將本文下載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導出文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泸水县| 蓝田县| 祁东县| 都安| 寿阳县| 吉隆县| 乳源| 寿宁县| 当雄县| 兴化市| 驻马店市| 华池县| 西吉县| 碌曲县| 瓮安县| 渝中区| 珠海市| 周宁县| 云林县| 苍梧县| 北碚区| 静海县| 台山市| 安远县| 东安县| 闻喜县| 砚山县| 卢氏县| 河池市| 雷山县| 太白县| 子长县| 陆川县| 钦州市| 太和县| 买车| 金平| 汪清县| 宝坻区|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