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結對支持學生成長計劃
為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師生關系,學校開展“師生結對幫扶”活動,旨在幫助學習和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活動包含四個實施步驟:確定幫扶對象、制定個性化幫扶計劃、開展多樣化幫扶活動以及總結成效。幫扶重點在于加強思想教育、進行學習指導、參與生活幫扶和密切家校聯系。為促進年輕教師的成長,學校還制定了新老教師結對幫扶方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鼓勵年輕教師虛心請教、積極學習和參與培訓。通過榜樣作用和全方位的指導,幫助新教師提升教學能力。這些活動旨在優化管理、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師生滿意度及學校的科學發展。
篇一:
為了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在學習和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突破困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優秀的校園氛圍,依據有關部門開展“師生結對幫扶”活動的相關要求,特制定以下小學教師結對幫扶工作計劃:
一、活動目的
開展師生結對幫扶活動,旨在優化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切實提升師生的滿意度,是學校科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一活動,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增強自信,改善學習成績。
二、實施步驟
1. 確定幫扶對象。在每學期初的前四周內,各任課教師需深入了解班級情況,選擇3名在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填寫《小學教師結對幫扶活動登記表》,建立相應檔案,并詳細記錄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心理特點及興趣愛好。
2. 制定幫扶計劃。在每學期的第5到第6周,教師需圍繞學生的實際問題,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確保活動產生積極效果。對于短期內能夠提升的目標,要明確月度成績期望;對于難以迅速改善的情況,要逐步分析,制定學期長遠目標。
3. 開展幫扶活動。從學期第6周開始至學期結束,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及其家長保持聯系,深入了解幫扶對象的心理需要和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
4. 整理總結成效。在每學期末,參與幫扶的教師需對活動情況進行全面撰寫相關報告并上報學校。學校將對此進行樹立典型,對表現優秀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三、幫扶重點
1. 加強思想教育。結對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定期與他們進行深入交流,分享個人成長經歷,幫助學生解答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努力用積極的態度和精神影響他們,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迎接現實挑戰。
2. 進行學習指導。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強化學習方法指導與習慣養成,幫助他們重新建立學習信心,明確學習目標,推動學習進步。
3. 參與生活幫扶。教師需關心學生的生活狀況,幫助解決可行的困難;對于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要盡量協調資源,幫助學生消除生活憂慮,全心投入學習和成長。
4. 密切家校聯系。要定期與學生家長聯系,通過短信、家長會或家訪等方式向其通報幫扶活動的目的和進展,交流學生的思想和學習表現,促進家校之間的良性互動,形成協同育人的合力。
四、組織領導
1. 成立“關愛成長,共享知識”師生結對幫扶活動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各年級主任及相關任課教師。
2. 基本工作形式。
(1) 記錄幫扶情況。教師需使用“關愛成長,共享知識”幫扶記錄表,每周不少于1次記錄進展。
(2) 提交幫扶案例。學期末,每位教師需提交1個成功的幫扶案例,需詳細描述幫扶過程中學生在心理和學習成績方面的顯著變化。
篇二:
為了提升我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年輕教師的教學能力,加快新教師的成長,特制定新老教師結對子幫扶活動方案。
一、結對方式:幫扶雙方可根據意愿進行選擇(最佳選擇同一教研組的教師),主要面向工作年限在3年以內的教師。
二、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由校長擔任,成員包括各教研組長及相關老師)。
四、工作要求
(一) 對幫扶教師的要求:
1. 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2. 虛心向指導教師請教。
3. 積極學習教育教學相關知識,認真閱讀專業期刊,做讀后感和教學反思。(需準備專用讀書筆記,每學期至少撰寫一次學習心得)。
4. 熟悉學科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與指導教師合作確定教學研究方向,第一學期在指導下理解課程設計,第二學期獨立開展相關課程。
5. 努力上好每節課,至少進行一次公開課,請指導教師聽評課,比較差距并尋找適合的教學方法。
6. 應定期聽取他人課堂教學,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5節,尤其要關注指導老師的課后交流。
7. 按規定參與各類培訓,鼓勵利用業余時間提升自身能力。
(二) 對指導老師的要求
1. 主動關注年輕教師的思想狀況,發揮榜樣作用。
2. 根據學校對新教師的要求,認真開展全面指導與督導工作,包括備課、上課及課后反思。
3. 幫助新教師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協助其上好各類公開課,及時反饋并幫助解決教學問題。
4. 發揮示范作用,指導教學過程中的各項工作。
5. 關注年輕教師在教學中的困難,并提供相應支持和建議。
6. 定期進行教學評估與總結。
7. 關注年輕教師的生活,給予必要關心與支持。
五、獎勵方案
1. 學校將根據指導教師對新教師的培養情況制定相應的考核與獎勵方案。
2. 新教師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取得長足進步的,將在各類培訓、評優中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