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課程教學方案
本學期幼兒園大班社會教學計劃以兒童為中心,旨在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社會責任感。班級共有24名幼兒,多數來自私立幼兒園,具備一定的身體和認知能力。教學目標包括引導幼兒認識生活環境、關注社會現象、理解公共行為規范、激發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并培養感恩意識和正確價值觀。課程將為期18周,設置每周兩節社會領域課程,開展12個單元活動。具體措施強調教師應增強社會教育意識,關注幼兒日常行為,及時觀察并抓住教育機會,將社會教育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為他們提供積極的教育影響。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的開始,意味著對家長而言是希望的開啟,對老師來說則是挑戰的來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幼兒的社會教育也隨之發生了轉變。本學期,我將嚴格要求自己,對上一學期的工作進行深入借鑒成功的經驗,反思自己的不足。在新《綱要》和《學校幼兒園教研計劃》的指導下,始終以兒童為中心,促進每位幼兒的個性發展。
二、本班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幼兒24名,多數幼兒是由私立幼兒園轉入我園的,他們在身體、認知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由于班級人數相對較少,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些許挑戰。
三、學期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自身的生活環境,學會關心他人及周圍的事物,明白身邊對他們有幫助的人以及他們的勞動付出。
2、鼓勵幼兒關注社會現象,培養他們對社會的情感,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
3、幫助幼兒了解公共場合的行為規范,能夠分辨是非對錯。
4、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與責任感,為順利升入小學奠定基礎。
5、初步教育幼兒懂得感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具體教學安排
本學期課程安排預計為18周,每周安排兩節課,去除假期后,社會領域將開展十二個單元的活動,計劃每周進行兩次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
五、具體措施
1、教師應增強社會教育意識,關注幼兒日常生活,及時觀察、了解幼兒的行為,抓住有利于教育的機會,建立有效的教育渠道。
2、創造條件,把握時機,將社會教育有機地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為他們提供有效且積極的教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