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年度發展計劃
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如同燈塔,為學生的求知之路指引方向。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培訓學校年度工作計劃,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能夠激發他們的教學熱情,最終服務于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對過往培訓成效的反思與我們發現,系統化的培訓安排能夠有效增強教師的教學技能與團隊協作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推動學校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
一、指導思想
本年度培訓工作以國家教育方針和上級教育部門關于教師培訓的相關政策為指引,旨在建設一支具備高尚師德、精湛業務、全面教學技能和扎實基本功的教師隊伍。同時強化教科研能力,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以“優質課程評估”為重點,致力于教師的持續發展,積極探索我校教師培訓的新模式,培養適應現代教育需求的創新型、學習型、高素質教師隊伍。
二、工作目標
1、強化師德教育,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培養熱愛教育、樂于奉獻的教師團隊。
2、努力拓展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新秀及教學能手等優秀教師群體的成長。
3、構建一個教師、家長與學生相結合的“新課程學習社區”,深入開展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三、工作要點
1、理清年度工作思路,避免工作盲目化。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國家及省、市、縣關于教師繼續教育的文件,深刻理解政策精神,明確工作任務及要求。
2、以新課程教材的實施為契機,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將“主動學習、探究學習”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實課堂教學的民主性,鼓勵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建立“尊重、關愛、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鼓勵教學創新,挖掘和推廣創新教育的優秀案例。
3、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提升學歷水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知識,妥善處理“學歷、能力和努力”的關系,將研究型、終身學習和自主發展的教師素質作為努力方向。
4、繼續推進教師“自主培訓”計劃,加強培訓的自主性和多層次性,營造適合教師成長的學習環境,鼓勵教師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全面提升教師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及心理輔導方面的能力。
5、全面掌握每位教師的教學情況,對新入職教師進行跟蹤聽課、評課與交流,不斷提升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四、工作措施
1、加強校本培訓的管理。
將教師培訓工作置于學校工作的重要地位,以此為突破口,切實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
2、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新課程師資培訓為核心,重點抓好“優質課程評估”工作,確保全體教師完成培訓任務,更新《校本培訓記錄冊》的相關內容。
3、內部挖掘人才,利用校內的優秀教師培訓校內教師,積極開展“師徒結對”活動,明確師徒雙方的職責,利用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承擔校本培訓的任務,通過講座、示范課等形式,分享評課經驗,讓所有教師受益。
4、為教師參與個性化培訓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5、實施“一人學習,眾人受益”的培訓模式,選派骨干教師或教學新秀外出學習,歸來后撰寫學習報告,并通過校本培訓時間對全體教師分享,交流學習經驗,采用專題講座、經驗分享等多種方式,確保實現“一個學習,多人收獲”。
6、圍繞新課程改革,積極開展“六個一”業務技能大練兵活動,通過校本培訓分享新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與嘗試,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制定閱讀計劃及推薦書目,并撰寫教學反思或課程改革心得,安排專題研討與讀書活動。
7、根據上級培訓要求和本校教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培訓內容及方式,繼續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新課程培訓、學科科研培訓等活動。
8、持續總結培訓工作的經驗,系統整理和分類積累的資料,形成規范的培訓工作檔案,并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五、具體工作安排
1-3月份
整理20xx年度教師培訓工作制定20xx年度培訓工作計劃。
2、召開專題會議,總結20xx年培訓工作,發放20xx年培訓工作計劃,收集各單位的年度總結與計劃。
3、對20xx年度《校本培訓記錄冊》進行初步驗收,及時接受上級的審查。
4-6月份
組織各學校的業務主任參加縣局擬組織的全日制校本培訓,并對各校的培訓工作開展專項檢查。
7-9月份
1、組織報名參加第三輪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師,為暑假的集中培訓做好準備。
2、做好第二輪繼續教育培訓合格教師的頒證準備工作,并開展全面的總結與研討。
3、安排發放第三輪繼續教育的教材和記錄冊。
4、鼓勵教師及社會人員參加普通話培訓與測試。
5、妥善安排暑假期間的教師培訓工作。
11-12月份
進一步落實第三輪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檢查各校的校本培訓情況,并檢查《校本培訓記錄冊》的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