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環境衛生管理實施方案(通用2篇)
鄉鎮環境衛生工作計劃旨在全面提升農村環境衛生,改善農民居住條件。計劃通過整治村屯衛生,設定“四有八無”標準,以確保合理布局的衛生設施、負責的保潔隊伍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作內容包括垃圾治理、亂堆亂放整治、廁所清潔、村莊美化及建立長效管理制度。鄉鎮政府需全面動員村民、加強資金投入、突出重點區域,設立考核機制以確保整治效果。通過宣傳教育活動與環保競賽,提升居民參與意識,促進環境衛生工作持續推進,力求實現干凈整潔的鄉鎮環境,并積極打造“幸福鄉鎮”形象。
鄉鎮環境衛生工作計劃 篇1
一、工作目標
今年的工作目標是實現環境衛生的全面提升。通過整治村屯衛生環境,力爭提前完成任務,推動農村生活面貌的顯著改善,使農民的居住環境更加優美,基本構建起整潔、清新、暢通、生態良好的村莊環境。鄉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涉及面廣且任務艱巨,需長期堅持,復雜多變。根據我區制定的三年整治規劃,計劃在一年內見成效,兩年基本達標,三年實現徹底改觀。
二、整治標準
通過環境衛生整治,各村需達到“四有八無”標準。
(一)四有標準:
1、有合理布局的環境衛生設施(如垃圾箱、垃圾池、清運工具等);
2、有一支負責的衛生保潔隊伍;
3、有有效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4、有充足的資金保障。
(二)八無標準:
1、無暴露垃圾。徹底清理路邊、河邊、村內的垃圾,確保不見生活垃圾、糞堆和建筑垃圾,牲畜糞便應堆放在遠離公共區域的地方。
2、無水面漂浮物。清理所有河道、水塘及溝渠中的漂浮物;
3、無亂貼亂畫。清理墻壁、電桿、店面和樹木上的雜亂廣告和標語;
4、無散養家畜。嚴格實施圈養制度,不允許家畜隨意放養;
5、無亂搭亂建和嚴重破損的建筑物。所有違規搭建和坍塌的圍墻、危房需限期修復或拆除;
6、無亂堆亂放。清理路面及農戶周邊的亂堆亂放,柴草應遠離村莊存放且堆放整齊;
7、無污水橫流。疏通所有陰溝和下水道,畜禽圈舍的污水需設置排放管道,嚴禁隨意排放;
8、無雜草垃圾。清除綠化帶中的雜草和垃圾。
三、工作內容
(一)垃圾治理。全面清理村內及周邊的積存垃圾,規范垃圾傾倒點及設施,禁止在河道、坑塘內傾倒垃圾,冬季及時清除積雪確保交通暢通。
(二)整治亂堆亂放。清理村內的雜物和私搭亂建,整理柴草和磚瓦,確保院內物品整齊有序。
(三)清潔農村廁所。通過多種措施提高廁所的清潔程度,消滅衛生隱患,確保公共廁所的專人管理和定期保潔。
(四)加強村屯美化、綠化、凈化。今年區內要建設15個省級綠化示范屯,基本實現“窗前有花,院里有果,屯邊有樹”目標,按省林業廳標準實施。
(五)健全管護制度。結合村規民約,建立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強化日常管理,確保整治工作的長效性。各村要配備保潔人員,負責清掃、垃圾清運及綠化管理。
(六)營造良好衛生氛圍。通過宣傳部門進行全面宣傳,引導村民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工作要求
鄉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旨在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必須提升認識,科學規劃,落實工作。
(一)全面部署,動員全體村民參與。各鄉鎮政府負責該項工作,要求把整治工作宣傳到每個家庭,確保人人參與。
(二)加強指導,增加資金投入。相關部門需加強對整治工作的協調和監督,確保環境衛生專項資金的合理使用。
(三)突出重點,以點帶面。特別要關注“三線一環”附近村屯的整治,清理暴露垃圾和白色污染。
(四)加強檢查,設立考核機制。定期檢查整治進度,展示優秀經驗和典型案例,確保此次整治活動成效顯著,惠及廣大村民。
鄉鎮環境衛生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20xx年鄉鎮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將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正確領導下,以鞏固城鄉環境衛生管理成果為目標,結合實際情況,明確工作思路,積極推進環境衛生工作。重點在于提升專業素養,創新體制管理、改進工作方式、強化日常管理、提升工作效果、提高衛生質量與擴大社會影響力,力求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鄉鎮環境,推動鄉鎮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堅持貫徹落實《鄉鎮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對照環境衛生整治和長效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認真履行各項職責,立足本職、迎難而上,樹立服務意識,以環境整治為主線,充分利用各類競賽活動,落實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考核機制,全面推進鄉鎮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提升社區環境面貌,圓滿完成年度工作任務,積極打造“幸福鄉鎮”品牌形象。
三、開展鄉鎮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具體措施:
(一)全面探索網格式管理與全天候巡查機制,實現管理區域、內容、方法及時間的創新突破,展現鄉鎮環境衛生新面貌。
(二)廣泛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采用多種形式的宣傳手段,使環境衛生管理法律法規深入人心,提高居民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
(三)持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確保鄉鎮環境整潔、美化、規范,基本消除環境臟亂差現象。
(四)強化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和糞便無害化處理,確保垃圾日清日運,清運率達到100%。
(五)積極參與組織“鄉鎮環境衛生競賽”活動,增加環衛工人數量,提升職工比例,加強督查與專業隊伍管理,采用人機結合的清掃方式,提高清掃保潔質量。
(六)加大公共廁所的管理力度,持續開展紅旗公廁評比活動,確保公廁設施完好,定期保潔。
(七)強化河道保潔工作,重點清理兩岸水生植物與沿河垃圾。
(八)落實沿街經營戶的衛生責任,針對主要道路的經營戶實行定時上門收集垃圾,提升經營戶的衛生責任意識,改善道路兩側的市容環境。
(九)嚴格執行《鄉鎮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落實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考核,確保檢查制度的實施。定期進行區域檢查,及時反饋問題,要求社區迅速整改,完善通報制度與交流機制。
(十)加大對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經費預算,改善保潔人員待遇,激發工作積極性,逐步更新和完善環衛設施。
(十一)按照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的要求,逐一整改存在的問題,確保各項整治措施落實到位。
(十二)規范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的督查指導工作,確??己私涃M專款專用,及時、足額到位。
(十三)整理并完善各類基礎臺賬資料,確保上報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實現管理的規范化與制度化,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