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安排20xx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旨在促進學生的漢語拼音讀寫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能自信地拼讀音節,流暢講述簡單故事,并理解常用詞語的意義。教材圍繞多個與兒童生活相關的專題組織內容,注重知識、能力、方法與情感的整合。教學目標包括激發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提升朗讀能力,以及增強口語交際技巧。教學重難點在于關注學生的個體閱讀體驗,鼓勵其表達見解和參與討論。為實現這些目標,教學措施包括識字與寫字教學、朗讀指導和口語交流活動,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并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正在進入語文學習的深入階段,通過下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熟練運用漢語拼音進行簡單的讀寫,能夠自信地拼讀音節,并學會了一些基本的輕聲運用;他們能夠根據特定的情境或通過圖畫,用普通話流暢地講述簡單的故事。在閱讀方面,學生們能夠準確地朗讀和背誦指定的課文,并能夠將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義。他們開始認識句號、感嘆號、問號,并能根據不同的語氣進行恰當的朗讀。在本學期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掌握正確的閱讀和書寫姿勢,以及握筆的方法,培養了珍惜學習工具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圍繞幾個專題組織單元,以綜合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這8個專題緊密貼合兒童的日常生活,體現時代特征,蘊含教育的多重價值,將知識、能力、方法和情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每個專題內涵廣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單一性。整本教材包括識字、課文和語文園地,各部分內容相輔相成,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課文共21篇,涉及豐富多彩的主題。口語交際的部分不僅涵蓋聽和說,還鼓勵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雖然新課本的“口語交際”欄目并未新增,但內容有所更新,增加了一些有趣的互動小游戲。
三、教學總目標(聽說讀寫能力的安排):
(一)識字與寫字
1、激發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550個,其中250個能夠書寫。
3、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保證字跡規范、端正、整潔。
4、初步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5、能夠用音序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流暢、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物中的插圖進行閱讀理解。
4、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的詞句,積累常用詞匯。
5、閱讀簡單的童話、故事,向往美好場景,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并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寫話
對寫作產生興趣,能夠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口語交際
1、學習講普通話,逐步養成用普通話交流的習慣。
2、能夠認真傾聽他人講話,并努力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夠復述聽到的故事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夠較完整地講述簡單的小故事,并簡要分享感興趣的見聞。
5、與他人交流時,態度自然大方,保持禮貌。6、增強表達自信,積極參與討論,并對感興趣的話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在于識字與寫字、朗讀能力的培養,以及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塑造。
2、教學難點是:
(1)在課文教學中,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體驗,除了討論書中思考題外,還應給予學生質疑和表達見解的機會。
(2)鼓勵學生與他人進行大膽、自信的交流。
(3)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意識。
五、教學措施
1.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為學生提供的550個常用字,希望學生利用已有的初步識字能力進行學習,鼓勵他們以喜歡的方式進行識字。通過多種方式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例如小組學習和擔任小老師等。
采用多種形式,注重生字的復習與鞏固,防止遺忘。
加強寫字指導,確保不僅寫對,而且寫得好。建議每節課都讓學生寫幾字,切實保證書寫質量。
2.閱讀教學。
重視朗讀指導。在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基礎上,引導他們讀出情感。在教學中,盡量避免單調的技術指導,而是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驗課文情感。采用多種方式,比如配音和角色朗讀等。
在課文教學時重視學生的個人閱讀體驗,除了討論思考問題外,應多給予學生質疑的機會,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見解。
重視課外閱讀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優秀的讀物,創造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
3.口語交際教學。
重視創造情境,使學生能夠沉浸其中進行口語交流。在口語交際課前提前做好準備。
除了專門的口語交際課,應重視日常教學中的口語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逐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