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音樂課程教學安排(通用2篇)
七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旨在通過人民音樂出版社的教材,圍繞人文主題展開多元化音樂教育。教材由六個單元和“隨心唱響”部分組成,強調體驗、模仿、探究等教學過程,注重對中華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揚,同時融入全球音樂文化,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創造力。教學目標包括豐富情感體驗、提升審美能力、培養愛國情懷。教師應關注學生個性發展,調整教學策略,提升課堂參與度。具體實施措施包括音樂欣賞、演唱、識譜和創作,課程安排共計16課時,力求在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與參與中,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七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音樂》,專為義務教育階段設計的教科書。該教材由六個單元和一個“隨心唱響”部分組成,共計七大模塊。每個單元圍繞一個具體的人文主題展開,選取與主題相關的教學內容。這樣的安排遵循了課程目標中的“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綜合”等教學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音樂體驗活動的機會。
1、教材的整體結構較以往側重于樂理和識譜的知識體系,轉向以人文主題為核心的多領域音樂教學單元組合,突顯了其文化內涵及教育價值。
2、教材選材強調對音樂文化母語的繼承與發揚,充分展示了中華56個民族,特別是各個地域的傳統音樂特色。
3、對國外音樂材料的選用,打破了過去以歐洲古典音樂為中心的方式,逐漸增加適合中學生理解與學習的多元音樂文化內容。
4、教學內容更貼近現代社會,融入了20世紀的音樂創作與表演的新元素。
5、教學活動的設計多樣化、生動有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拓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二、教學總目標
1、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2、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3、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三、教學實施措施
1、感受與欣賞
本部分教學以音樂為核心,從聲音出發,以欣賞為主。講解要簡潔、生動且富有啟發性。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聯想。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與見解,鼓勵他們勇于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以此提升他們對音樂欣賞的興趣,逐步培養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同時積累欣賞音樂的經驗。
2、演唱
演唱歌曲是七年級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最容易接受和樂于參與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任何一首歌曲的演唱都必須建立在對其含義的理解之上,力求學生能夠表情豐富、感情真摯地演唱。
3、識讀樂譜
樂譜是記錄音樂的基本符號,是學習音樂的重要工具。學生若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將有助于他們參與音樂欣賞、表現和創作等實踐活動。
4、創作
(1)旨在開發學生潛能的即興音樂創作活動。
(2)通過運用音樂素材進行創造性嘗試與練習。
四、具體安排:
第一單元 3 課時 第四單元 3 課時
第二單元 3 課時 第五單元 3 課時
第三單元 3 課時 第六單元 3 課時
七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2
音樂教育是一個多元化的藝術領域,涵蓋了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表現形式。由于學生在年齡、性格、知識背景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他們對音樂的喜好和興趣各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單一化的“知識”或“學科”認知,而應把“促進每位學生個性的發展”視為教學的核心目標,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師應放棄傳統的絕對權威地位,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偏好,抓住他們的興趣點,靈活調整教學策略,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學生現狀分析
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雖然全校大部分學生對音樂持積極態度,但依然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對此不感興趣,課堂參與度低。為此,教師需要充分發揮音樂課程的優勢,使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音樂上冊教材主要包括歌曲演唱,如《啟航》、《我和我的祖國》、《小白船》、《快樂的節日》、《朋友》、《送別》等,此外還涵蓋了音樂欣賞的各個方面。學生將能夠主動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進行簡單的評析。
七年級上冊的教學以歌曲演唱為重點,輔以音樂欣賞,課程分為六個單元,其中包括2節復習考試課和1節機動課,實際授課時間共計16課時。
三、教學目標分析
1、強調音樂學科的核心特征,融入對祖國、社會主義及中國共產黨和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2、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情操,提升審美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3、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其對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使其具備獨立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激發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熱愛與民族自豪感,同時擴大視野,培養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
四、全學期教學的總目標
1、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2、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與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
4、鍛煉學生的藝術想象力與創造力。
5、培養樂觀向上的態度和互助友愛的精神。
五、教學措施
1、遵循音樂教育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課程的特點。
2、注重音樂教學各個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系。
3、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策略。
4、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5、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6、因地制宜地執行《標準》。
六、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 2課時
第二單元 2課時
第三單元 3課時
第四單元 3課時
第五單元 2課時
第六單元 2課時
機動與考試 2課時
全學期共計16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