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電動勢教學方案
本教學計劃旨在幫助高二學生理解電動勢的概念及其相關公式,掌握電池內部能量轉化的過程,并提升科學素養。教學重點為電動勢的基本概念,難點在于理解電源內部非靜電力對電荷的功。通過復習導入、探究式教學和分組討論,學生將探討電源的工作原理,分析電場力與自由電子的運動,以及電源如何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教師將引導學生理解電動勢的定義及其與電勢和電勢差的區別,探討電源內部的電阻和影響電動勢的因素。通過“科學漫步”部分,學生將了解到日常生活中電池的應用及重要參數。教學反思強調應注重啟發學生思考,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復雜的物理概念。
【教學目標】
1. 理解電動勢的定義,掌握電動勢的相關公式。
2.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電池內部能量轉化的過程,增強科學素養的培養。
3.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電池,感受科技發展的成就。
【教學重點】
電動勢的基本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電源內部非靜電力對電荷做功的過程。
【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講授、分組討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請大家回顧一下上一節課所學的“電源”概念。(展示投影)請看圖書中的電源作用是什么?
教師:(1)用導線連接電源,形成最簡易的電路,這個電路由哪些部分組成?
(2)導線內的電場屬于什么類型的電場?電流是如何產生的?有何特征?為什么?
學生思考后回答:(1)電路由兩部分構成,外部可見的部分稱為外電路;而內部不可見的部分則稱為內電路。
(2)導線中的電場是恒定電場。當電場力作用于自由電子時,電子從電源正極向負極方向定向運動,形成電流。由于導線內是恒定電場,所以電流也保持恒定,電子的定向運動速率不變。
教師:當自由電子在導線中定向運動時,電場力對其做了怎樣的功?電子的電勢能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是正功,電勢能減少。
教師:自由電子的定向運動速率是恒定的,那么能量是否依舊守恒?應該如何理解?
學生:是守恒的。因為自由電子在其定向運動的過程中與帶正電的離子碰撞,受到阻力,電子需要不斷克服這個阻力做功,因此其動能轉化為熱能。
教師大家說得很好,可以概括為,在電源外部,電場力對自由電子做正功,電能轉化為其他能量,同時消耗了電能。這些電能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學生:是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教師:根據前面的討論,大家可以談談電源是如何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嗎?
學生思考后回答:電源內部也有電場,電場方向是從正極指向負極。根據電荷守恒定律,電源需要不斷將自由電子從正極轉移到負極,電子必須克服電場力做功,這種力就是電源提供的“非靜電力”。電源通過非靜電力做功使電荷的電勢能增加。
教師點評并幫助學生建立電源的概念:電源是通過非靜電力做功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教師:我們來看干電池和手搖發電機,討論這些電源中的非靜電力是否相同?它們的作用是否一致?請分享你的看法。
學生思考后分組討論,代表回答。
干電池中的非靜電力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的,而手搖發電機的非靜電力則源于電磁原理。雖然這兩者的非靜電力不同,但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看,它們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教師:電源的種類多樣,它們在進行能量轉化時的能力相同嗎?請舉例說明。
學生舉例:機動手電筒、家用電燈、汽車照明燈等,雖然它們的亮度不同。
教師:在物理學中,我們如何來描述電源的這種能力呢?
2. 電動勢
教師:電源在移動電荷時,會增加電荷的電勢能,這與抽水機提升水的重力勢能非常相似。不同的抽水機能夠將水舉到的高度各不相同,也就是說它們所增加的重力勢能不同。
請思考: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在將正電荷從負極送往正極,或將負電荷從正極送往負極的過程中,非靜電力所做的功越多,它的做功能力是不是也越大?該如何描述非靜電力的做功能力?
學生思考,分組討論,代表回答。教師進一步引導,得出:
非靜電力對電荷做的功與電荷數量有關,單純用做功的多少來反映其能力是不夠的。
將此與抽水機的工作進行類比,非靜電力在把相同數量的電荷從電源一極傳送至另一極時,所做的功越多,電荷所獲得的電勢能也越高。我們可以用非靜電力做功與電荷數量的比值來反映其做功能力。
教師:電動勢也是一個比值的物理量,請完整說出電動勢的定義,并寫出其公式,說明各個物理量符號的含義及單位。
學生經過思考,給出電動勢的定義,并寫出相應的公式。
若電源在移動電荷q時所做的功為W,則W與q的比值中,W的單位為焦耳(J),q的單位為庫侖(C);電動勢E的單位與電勢、電勢差相同,均為伏特(V)。
電動勢的值由電源內部非靜電力的特性決定,與電源的體積和外電路無關。
教師:電動勢E的單位與電勢、電勢差的單位相同,但電動勢和電勢差的物理意義有何區別呢?
學生思考后,分組討論,代表回答。
電動勢:。W表示正電荷在電場力影響下,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所消耗的電勢能,而電壓則表示移動單位正電荷所消耗的電勢能,反映了電勢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能力。
教師:電源內部是否存在電阻?
學生:是的,電源內部由導體組成,也存在電阻,這個電阻被稱為電源內部的內阻,其大小由電源的特點決定。
3. 科學漫步──生活中的電池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中的“科學漫步”部分,并思考相關問題。
問題1:請列舉你生活中常見的電池,并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
問題2:電動勢由哪些因素決定?
問題3:我們學習電源(電池)時有哪些重要參數?
教學反思:
電動勢的講解是一個采用類比法的良好例子,學生對于電源功能的理解相對容易,但當涉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再轉化為其他形式能,以及非靜電力與電場力做功等概念時,他們常常會混淆。教師應在這些方面啟發學生思考,培養他們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