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課程安排
英語教學計劃是英語教師組織和實施教學的重要依據,目標包括基礎知識掌握、綜合運用能力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創新意識培養以及學習方法指導。學期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基礎詞匯、語法結構,流利閱讀和理解課文,并強調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提升。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激勵他們自主學習,樹立愛國情懷。學生基本情況分析顯示,盡管部分學生基礎薄弱和學習動力不足,整體學習態度較好,教師需因材施教,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教材方面,使用人教版英語教材強調聽說能力,包含豐富的活動和自我檢測內容,旨在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計劃是英語教師教學組織和實施的核心依據。根據國家的教學標準和教材內容的要求,結合具體教學班級的特點,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期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方面的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基礎詞匯和常用表達,能夠流利地閱讀和理解課文內容,同時能夠進行拼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有效運用所學知識,能夠連貫地朗讀課文,正確的語音和語調基本掌握,需要理解并運用教材中出現的語法結構,如:未來時態、情態動詞、過去進行時、直接引語轉間接引語、現在完成時、現在完成進行時等。
2、技能與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注重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能力。教師應豐富閱讀和寫作素材,促使學生多讀多寫,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在聽力訓練中,幫助學生掌握聽力技巧,增加聽的頻率; 在口語能力的培養方面,建議每節課前進行5-10分鐘的口語訓練,持之以恒,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
本學期注重在知識傳授的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鼓勵他們自主學習英語,培養愛國情懷,樹立崇高理想。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尊重師長,團結同學,樂于助人,文明言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4、創新意識與能力培養:
本學期將重點關注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為學生創造活躍的英語學習環境,可設置“英語角”,培養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教師在每節課結束后,適當引導學生對當課內容進行延伸,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及創新意識,同時鼓勵學生在每個單元的學習中做小制作,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和創造力。
5、學習方法指導:
本學期將積極推行“自主互助型課堂”模式,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是課堂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亟需提高預習自學的效果。課堂時間將側重于學生實踐,例如采用1:3的授課模式,給予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與習慣。教師應當放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主動提升學習興趣,最終實現學會、會學、會用的目標。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分析,一班的平均分為56分,優等率為0%,及格率為40%;二班的平均分為54分,優等率同樣為0%,及格率為37%。整體來看,一班的平均成績稍高于二班。兩班普遍存在低成績學生,特別是有12人和13人在考試中得分低于50分。部分同學在一年級時就已經表現出學習困難和紀律松散的狀況,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態度還是比較端正。經過初中一年級的學習,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英語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這是本學期英語教學的有利條件。然而,仍有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未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
1、學生的知識基礎:
初二學生在過去一年的英語學習中,已對英語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語音、詞匯和語法方面具備了初步的基礎。然而,仍有一部分學生基礎較差,發音不準確,不能按照音標正確地閱讀單詞,甚至有的對國際音標一無所知,這些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優等生,帶動中等生,幫助低成績學生,從而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2、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
因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能力發展水平也存在較大差距。部分同學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而大多數同學在聽、說、讀、寫方面仍顯不足,甚至有同學無法聽懂簡單的課堂用語,更不用說用英語進行表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因材施教,給予不同的引導。
3、學生的學習態度:
大部分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能將學習放在首位,認真聽講和完成作業。但也有部分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造成學習動力不足,甚至對學習失去信心。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佳,影響班級氛圍,教師在之后的教學中需加強與這些學生的溝通,幫助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
4、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經過一年半的初中生活,學生們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經驗,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課后進行復習。然而,部分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成績逐漸下降。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教學成績。
三、教材分析:
1、本學期使用的人教版英語教材(新目標)為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試用修訂本,共包含12個單元,其中包括2個復習單元和2個文化單元。每個單元后均附有self-check部分。新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 詞匯量大,每個單元新單詞較多,最后一課的內容得到豐富,每課的練習題數量也有所增加。
(2) 教材緊貼我國國情,去除不適合的外國內容,增強教材的真實性和適用性。
(3) 每個單元配有多種課內外活動,學生參與的機會增加,有助于能力的提升。
(4) 《新目標英語》強調聽說和活動,語法部分相對較少,更加重視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2、本學期教材學習內容包括500多個單詞,涵蓋簡單的交際會話和日常用語。每個單元設有明確的語言目標、功能點及語法結構,并分為a和b兩部分。a部分為基本語言內容,b部分為知識擴展與綜合運用。每單元還附帶self-check,便于學生自我檢測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