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方案(實用2篇)
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的雙重提升。通過文本的多樣性和課外閱讀的結合,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們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更要引導他們學會思考與表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創造力。這一階段的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啟迪與情感的培養,幫助學生在語言的海洋中遨游,發現更廣闊的世界。
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第1篇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包含課文30篇,其中精讀課文20篇,略讀課文10篇。教材后面附有6篇選讀課文,每個單元設有導入、課例與語文天地三大部分。在第二單元和第六單元,分別安排了“我的愛好”和“語言文字的魅力”兩次綜合性學習。
二、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如下:
1.識字與寫字
(1)培養學生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能運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閱字典與詞典。
(2)認識250個生字,能書寫350個生字及相關詞語。
(3)能夠熟練使用硬筆書寫規范的正楷字,做到字跡整潔。
2.閱讀
(1)用標準普通話流利、自信地朗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的段落。
(2)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逐步實現邊讀邊思考。
(3)借助字典和日常積累理解生詞,注重詞語的運用與積累。
(4)通過上下文把握詞句的含義,領悟課文中關鍵詞所傳達的情感。
(5)抓住段中重點句,加深對自然段的整體理解。
(6)能夠初步把握課文主旨,感受作品中的生動形象和優美語言,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
(7)理解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學習冒號和引號的基本運用。
3.習作
(1)觀察生活,樂于把有趣的見聞與經歷寫成段落,并與他人分享。
(2)掌握寫觀察日記和請假條兩種應用文的技巧。
(3)通過看圖作文,將多幅圖中的內容寫得完整、明晰。
(4)正確使用常用標點符號,如逗號、句號、問號、嘆號等。
4.口語交際
(1)能夠用普通話進行交談,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在交談中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思,認真傾聽他人,有疑問再提出來,培養請教與討論的習慣。
5.綜合性學習
(1)結合語文學習,觀察生活及社會現象。
(2)參與兩次“語文大課堂”活動,積極準備并參與,在活動中通過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將交流與寫作結合。
三、教學措施
(一) 精讀課文的教學
1. 注重字的教學。識字依然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語言環境中培養識字能力,鼓勵學生熟練查字典、自學生字。強調寫字的規范和整潔,逐步提高書寫質量,確保學生能夠正確執筆、運筆。
2. 強化詞句訓練。詞句訓練是小學階段的重點任務,通過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逐漸培養他們的自主理解能力。鼓勵摘抄好詞佳句,增強語言積累。
3. 語文天地的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思考,鼓勵表達個人感受與見解,努力培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4. 加強朗讀與默讀的訓練。朗讀是閱讀的基本功,在課堂上要多讀少講,鼓勵學生通過朗讀表達情感;默讀則應引導學生在獨立閱讀中思考,使他們逐步提升閱讀能力。
(二) 略讀課文的教學:在教學略讀課文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文中所學到的方法,鼓勵他們自主學習、討論,聚焦課文重點,避免將略讀課文教學變成精讀課文。
(三) 口語交際的教學:明確交際的教學要求,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鍛煉交流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個人觀點,積極參與。
(四) 習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樂于表達,增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之間的聯系,提供更多寫作與口語交流的機會,給予鼓勵與表揚。
實踐活動:語文實踐活動應體現學生的主動性,激發探究興趣,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素養,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應當是課內學習的延伸。
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包含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設計了八個專題,分別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致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思維方法、傳遞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容充實,貼近學生生活,反映時代特征,并蘊含深刻的教育意義。每組課文設置了導語、三篇精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精讀課文后附有會認和會寫的字,略讀課文則沒有字音提示,生字會隨文注音。精讀和略讀之間有銜接性語句,并適當提出略讀要求。有幾組課文后附有資料袋,部分課文設計了綜合性學習活動。
全冊書要求識記200個字,書寫300個字,首次涉及的書寫字數超過了識記字數。需要識記的字排在橫條內,需要書寫的字則在方格中。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四、五、七中還歸類安排了一些不適合在課文中安排的字,如與人體器官相關的詞匯等。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四個為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靈活調整,包括“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幾項內容在八個語文園地中交替安排兩次。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46位學生,男生24人,女生22人。
上學期成績最低分學生名單:
(3人以上) 備注
平均分 及格率 優秀人數 中間成績人數 不合格人數
人數
66 73 10 20 16 朱偉業 鄒慧春 胡可平 藍巡 黃志遠
學情簡要概述:
本班46名學生中,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積極,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能按時完成作業。然而,約三分之一的學生缺乏良好學習習慣,學習中懼怕困難,敷衍了事,缺乏動腦能力,在詞匯應用、口頭表達、交際合作、自主學習及習作方面均有待提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是本學期的重點任務。
三、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項目 學生成績提高設想
語文 平均分 及格率 優秀率 差生轉化率 備注
目標指標 67 76 27 12
四、教學措施和方法:
(本學期教材的重點、難點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優補差的主要措施。)
教學重難點:
1. 學會240個生字,能夠準確讀音,認清字形,理解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并正確書寫;會認85個生字,僅要求正確讀音,不進行抄寫、默寫與考試,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
2. 通過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意思,已學詞語能夠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運用,注意語言積累,初步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
3. 通過字典或相關資料獨立閱讀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容,逐漸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和課外閱讀的習慣,要求課外閱讀量不低于7萬字。
4. 逐步培養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夠在觀察基礎上寫出較為具體的內容,學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夠展開想象,靈活自由地表達見聞和幻想,內容具體,情感真實,句子通順完整,并學會使用各種標點符號,學習寫日記。
5. 用普通話清晰流暢地表達幾句話或一段話,確保語句完整通順,言語禮貌。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積極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措施和方法:
(1) 引導學生閱讀思考,逐漸學會在閱讀中反思,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 指導學生熟練使用工具書,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鼓勵自主閱讀和探索思考。
(3) 鼓勵自主、合作和探索的學習方式,倡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4) 緊密聯系學生的閱讀和生活實際,通過小練筆加深讀寫聯系,引導學生運用語文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習體驗。
(5) 在口語交際及習作指導中,循序漸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提升學生能力。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章節 教學內容 課時
1 開學準備工作
2 第一單元 第一課 6
3 第一單元 第二課,第三課 8
4 第一單元 第四課 語文百花園一 7
5 第一單元、第二單元 單元整理 習作講評 第五課,第六課 7
6 國慶放假 7
7 第二單元 第七課,第八課 7
8 第二單元 語文園地二 熟悉的人單元整理 習作講評 7
9 第三單元 第九課,第十課 7
10 第三單元 第十一課,第十二課 7
11 第三單元、第四單元 語文園地三 第十三課 7
12 第四單元 第十四課,第十五課 8
13 第四單元 第十六課 語文園地四 單元整理 習作講評 7
14 第五單元 第十七課,第十八課 7
15 第五單元 第十九課,第二十課 7
16 第五單元、第六單元 語文園地五 說收集的資料 單元整理 習作講評 第二十一課 7
17 第六單元 第十二課,第十三課 7
18 第六單元 第二十四課 語文園地六 習作講評 7
19 第七單元 第二十五課,第二十六課 7
20 第七單元 第二十七課,第二十八課 7
21 第七單元、第八單元 語文園地七 習作講評 第二十九課,第三十課 7
22 第八單元 第三十一課,第三十二課 語文園地八 7
23 復習 7
24 考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