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學期人教版科學實驗教學規劃
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更要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與實踐能力。通過人教版的課程設計,我們旨在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讓每一次實驗成為他們知識成長的契機,進而在實踐中建立科學概念,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一.指導思想
本教學計劃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旨在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一個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科學學習體驗。我們將內容與現代科技發展相結合,利用基礎性且易于理解的科學實驗活動作為學生探究的核心,注重科學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相互融合。通過以小學生豐富的生活經歷為脈絡,構建課程單元,實現了在“生活經驗”引導下的內容整合。為了幫助學生在新教育理念下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特制定如下計劃: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的三年級學生共有兩個班。這些學生雖具備較為開闊的視野,但在基礎知識掌握和專注聽課技巧上仍顯不足。課堂氣氛雖然活躍,然而對于問題的深度思考尚顯欠缺,動手實驗多數情況下更偏向于隨性玩樂,而非有目的有計劃的探究。本學期的科學課程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我要從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通過小制作、小種植、小實驗等形式,結合科學課程的新標準,靈活運用教育技術手段,有創造性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落實科學課程的新標準,推動科學教育邁入新階段。
三.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材共包含25課,知識內容可劃分為六個主題:
(一)科學在生活中:(1—5)課,以學生的玩具經驗為切入點,拓展到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教材中設計有趣的探究活動,通過親身實踐,引導學生認識到科學無處不在,生活與科學息息相關。
(二)我們如何認識世界:(6—9)課,從學生已有的觀察和認識出發,探索身邊事物,了解現象背后的科學道理,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與步驟,為學生的科學探究之旅打下基礎。
(三)天氣現象與生活:(10—14)課,以學生對天氣的直接體驗為線索,通過觀察、記錄、整理等活動,增強學生對周圍科學現象的觀察意識,培養他們探究日常常見科學現象的熱情。
(四)水科學:(15—19)課,以學生對水的認知為基礎,深入探討水的分布與特性,進行水的狀態變化、浮沉現象等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水的基本特性。
(五)周圍空氣的科學:(20—22)課,通過對空氣成分、來源等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清新空氣的重要性。
(六)(23、24)課,圍繞學生對玩具的理解,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探究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意識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的密切關聯。
四.教學總目標
依據科學課程的特點,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切入點,實施基礎且規范的科學探究活動。教材圍繞“走近科學”、“親歷科學”、“自主探究”的主題展開,兼顧知識傳授和探究能力培養,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觀察、思考,提出并解決問題,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與應用能力。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 日期 | 內容 |
1 | 9月3日—9月7日 | 1玩具中的科學 |
2 | 9月10日—9月14日 | 2我們身邊的動植物 3科學在我身邊 |
3 | 9月17日—9月21日 | 復習 |
4 | 9月24日—9月28日 | 4怎樣認識物體 5文具分類 |
5 | 10月1日—10月7日 | 6哪杯水熱 7水溫變化 |
6 | 10月8日—10月12日 | 8哪杯水多 9不倒翁實驗 |
7 | 10月15日—10月19日 | 復習 |
8 | 10月22日—10月26日 | 10認識水 11浮沉現象 |
9 | 10月29日—11月2日 | 12浮與沉的改變 |
10 | 11月5日—11月9日 | 13水面的秘密 |
11 | 11月12日—11月16日 | 14水往高處流 |
12 | 11月19日—11月23日 | 復習 |
13 | 11月26日—11月30日 | 15天氣與生活 16今天的天氣 |
14 | 12月3日—12月7日 | 17我的雨量器 |
15 | 12月10日—12月14日 | 18我的風向儀 19一周的天氣 |
16 | 12月17日—12月21日 | 復習 |
17 | 12月24日—12月28日 | 20空氣的存在 |
18 | 12月31日—1月4日 | 21空氣的組成 |
19 | 1月7日—1月11日 | 22我們需要清新的空氣 |
20 | 1月14日—1月18日 | 復習 |
21 | 1月21日—1月25日 | 復習 |
22 | 1月28日—2月1日 | 學期結束工作,2月1日寒假開始 |
六.評價工作安排:
(一)注重學生平時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及探究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在動手實踐中深入學習科學知識。
(二)成立學習互助小組,優秀學生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
(三)建立學習組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鼓勵每位學生積極參與。
七.教研專題與研究措施
從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出發,以實驗為主,結合社會實踐,確保學生通過動手實驗體驗日常現象,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其進行再現,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實驗驗證,同時思考觀察到的現象并撰寫觀察報告,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學習過程。
八.教研課安排
依據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開展聽評課活動,通過個人講課與聽課相結合的方式,講公開課不少于1節,聽課不少于15節,不斷提升自身授課水平。
九.業務學習
(一)第一周學習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教研組計劃。
(二)第二周學習本冊科學教材。
(三)第三周學習科學課程標準。
(四)第四周到第二十周,學習教師建議1—17條。
十.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依據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第九周進行玩具拆裝活動,第十四周開展科學探索故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