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課程教學安排(通用6篇)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的主要目標是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情,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掌握基本美術知識,表現出強烈的表現欲和較強的色彩運用能力。教學內容涵蓋多種創作形式,如想象畫和手工制作,強調在活動中體驗和嘗試,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材設計注重學生參與和跨學科整合,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激勵學生自主欣賞和創造,同時融入德育教育。教學措施包括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等,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審美情感。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第1篇
一、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簡單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勇于嘗試,特別在表達想象畫和記憶畫時展現出了強烈的表現欲,色彩運用能力也相對較強,整體繪畫作業的完成質量較高。
二、教學目標與任務:
1,通過有趣的美術活動與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繪畫和簡單的手工制作。3,培養學生的空間感知、形象記憶及創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
目標:通過讓學生嘗試不同的工具與形式,進行觀察、思考、繪畫和創作,體驗形狀和色彩的藝術魅力,用設計與制作的樂趣促進學生的美術素養和興趣。豐富他們的視覺、觸覺與審美經歷,啟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重點:理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技巧,靈活運用形狀與色彩,激勵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他們的美術實踐能力,增強動手能力及審美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難點:提升學生的藝術感受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同時融入德育教育。
四、教學措施:
1) 尊重審美規律,給學生更多感受藝術之美的機會,引導他們展開想象,通過比較與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體驗、思考和判斷,從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趣味。
2) 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創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學習環境。
3) 加強師生間的互動關系,強調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參與,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4)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行大膽的教學改革。
5) 改進評價方式,采用自評、小組評估、集體討論、教師反饋和家長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尊重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入學教育
第二周:1 畫出我心中的童年
第三周:2 我的假期
第四周:3 歡樂游樂園
第五周:4 船舶出航
第六周:5 我喜歡的動畫角色
第七周:6 動漫小寶貝
第八周:7 光榮的勛章
第九周:8 迷宮探險
第十周:9 動物造型餅干
第十一周:10 描繪一棵大樹
第十二周:11 泥塑恐龍
第十三周:12 絢麗的天空
第十四周:13 小鳥的家園
第十五周:14 奇妙的夢境
第十六周:15 淘氣堡
第十七周:16 剪影制作
第十八周:17 剪花邊
第十九周:18 折紙動物
第二十周:19 手拉手,交朋友
第二十一周:20 剪紙藝術欣賞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第2篇
一、學情分析:
我校二年級的學生剛剛入學一年,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自控能力。在行為習慣方面,仍需加強培養。經過一年的學習,很多學生已經對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繪畫能力有了顯著提升。我們需充分利用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豐富美術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同時兼顧審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養以及雙基訓練,旨在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二、教材簡析:
本學期二年級使用湘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三冊。教材將觀察力、想象力與表現能力的發展融合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以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教材強調在美術活動中進行多角度的體驗與嘗試,強化學科內容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效應,增強知識的融通性和實用性。該教材僅設14課,顯著減少了課時安排,便于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和擴展,這有助于探索與改革教學形式及評價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進度自編補充教材。
三、單元重點難點分析:
欣賞重點:
1、通過趣味性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勵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欣賞及評價自己的和他人的繪畫作品,培養對繪畫藝術的熱愛與積極的審美情感。
難點:提升學生自主欣賞的意識與能力。
繪畫重點:
1、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熟練掌握彩筆與油畫棒的使用技巧。
2、引導學生觀察并表現身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體會生活的樂趣。
難點:
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與創造,真實表達個人情感。
2、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生活,全面展現于作品中。
手工重點:
1、運用不同材質的紙張和其他材料進行簡單工藝制作。
2、使用橡皮泥、陶泥等材料進行基本泥塑制作。
難點:
1、由簡單的平面折紙逐步轉向立體造型。
2、如何細膩且立體地表現泥塑造型。
四、教學措施:
根據我校的學情以及二年級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以下是制定的教學措施:
1、通過情境導入與趣味啟發,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自主性。
2、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3、注重在學習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體驗與嘗試,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表達自我感受的能力。
4、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設定鼓勵性的評價標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能力。
教學進度
課題 周次 節次
第1課 影子大王 第1、2周 2課時
第2課 灑水成畫 第2周 1課時
第3課 自畫像 第3、4、5周 6課時
第4課 美麗的昆蟲 第6、7、8周 5課時
第5課 神鳥變樹 第8、9周 2課時
第6課 聽聽畫畫 第9、10周 2課時
第7課 烏龜滾下山 第10、11周 2課時
第8課 神奇的小畫冊 第11、12周 2課時
第9課 大嘴巴 第12、13周 2課時
第10課 童話屋 第13、14周 2課時
第11課 搖滾小精靈 第14、15周 3課時
第12課 紅燈停 綠燈走 第16、17周 4課時
第13課 捏泥動物 第18周 1課時
第14課 請你告訴我 第18周 1課時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第3篇
一、學生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繪畫知識和技能。他們的想象力豐富且大膽,尤其在想象畫和記憶畫上表現出強烈的表現欲望,色彩運用能力較強,整體繪畫水平較高。學生們對美術學習充滿熱情,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與造型表現能力,能夠進行完整的作品構思并進行表現。然而,他們在學習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缺少明確的美術學習目標。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含二十課,主要通過想象這一手段,以“學生與生活、自然”為切入點,激勵學生表現對大自然和生活物象的情感,從而學會用藝術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教材旨在讓學生感知和體會民間藝術的獨特審美趣味,并培養他們對勞動人民的熱愛情感。本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為目標,形式多樣,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滿足他們的創造與表現美的需求。
1、教材內容的編排配有豐富的圖片,展示了學生的活動過程及其作品,便于教師進行教學參考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與一年級教材相比,教材的編排方式有了顯著改變,因此教學設計也需相應調整:
(1)、更加注重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
(2)、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3)、各學習領域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通常會有所交融。
2、編排特點:該教材關注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發展,結合具體的學習活動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升。重視學習過程中美術活動的多角度體驗與嘗試,強調學科內容及其綜合效應,增強知識的交融性與內在聯系,有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
三、教學要求
1、知識教育要點
(1) 理解和感受各種自然形態。
(2) 運用多種手段表現景物。
(3) 通過記憶畫的形式描繪周圍的人和物,豐富學生的視覺記憶。
(4) 了解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欣賞祖國的自然風光。
2、能力培養要點
(1) 激發學生觀察生活、自然的興趣,初步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和觀察力。
(2) 在繪畫過程中,能夠細致描繪所見的形狀,創造色彩鮮明的畫面。
(3) 學生能通過感受與想象,對藝術作品和自然景觀進行相應的欣賞。
3、審美教育要點
(1) 通過欣賞作品,讓學生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
(2) 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具體措施
課堂上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開放的環境,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倡導主動參與和積極探索,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亮點,尊重他們的自尊心,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成長,促進個性發展和全面進步。
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包括:
1、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系統滲透,利用優秀學生的示范作用帶動其他學生。
2、在構圖時要追求飽和、完整、充滿生機與趣味。
3、通過課堂評議作業,結合繪畫技能與工藝制作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第4篇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對象為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美術學習,大部分學生對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具備了良好的想象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分析和判斷能力,能夠進行較為完整的畫面構思與表現。然而,由于學生年齡較小,部分學生的自理能力仍需提高,常常會忘記攜帶或帶錯美術工具,造成作品表現力不足。還有一些學生在完成作業時速度偏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和明確的美術學習目標。
二、教材解析:
本學期所使用的教材為人美版第三冊。這本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美麗的圖片,展示了學生活動的過程以及學生的優秀作品,方便教師進行教學參考,同時也幫助學生自學。整個教材共計22課,活動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由課內到課外”的原則,注重將觀察、想象和表現能力的發展與具體學習活動結合起來;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體驗和嘗試,關注學科內容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效應。這為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和拓展教學提供了便利,也鼓勵了教學形式和評估方式的探索與改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三、學習目標:
1、激發學生對美的感知,培養他們對美術的熱愛和情感,提高觀察力、創造力及表現力。
2、通過美術游戲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及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利用紙張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媒材,勇于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鼓勵學生觀察生活、欣賞美,并用簡短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感受。
4、通過造型游戲的方式,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多種綜合性的探索體驗活動,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5、確保安全使用各類材料和工具。
四、重點與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自身或他人的繪畫作品,培養對繪畫藝術的熱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3、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其在使用彩筆和油畫棒的表現技巧上更加熟練,激勵他們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享受生活的樂趣。
(2)教學難點:
1、提高學生自主欣賞的意識與能力,引導他們細致觀察身邊的事物,鼓勵大膽想象與創造,在作品中細致充分地表達出真情實感。
2、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由平面折紙逐漸過渡到立體造型,提升空間想象能力。
五、教學措施:
1、通過情感導入與趣味啟發,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動性。
2、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欣賞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他們展開想象與比較,提高審美趣味。
3、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尊重并關愛每位學生,充分肯定他們的創造成果。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4、廣泛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例如電影、電視、錄象、范畫、參觀、故事、游戲和音樂等,增強學生的形象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發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探究學習,注重評價過程中個體的差異性,建立以發展為導向的評價體系。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第5篇
一、班級基礎情況分析
在過去一年多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掌握了一些基礎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他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勇于表現自己的創意,對于創意畫和記憶畫有強烈的表現欲,色彩運用能力也較為突出,整體的繪畫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學生們對美術學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能夠進行較為完整的畫面構思與表現。然而,部分學生在堅持學習精神和設定明確的美術學習目標方面還有所欠缺。
二、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包含十八課,主要以想象為媒介,結合“學生與生活、自然”的主題,旨在激發學生對于自然和生活場景的情感表現,培養他們用藝術的視角去觀察生活。
教材旨在讓學生體會民間獨特的審美風格,并培養他們對勞動人民的熱愛。課程的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形式多樣,給予學生廣闊的發展空間,以滿足各類學生在創造和表現美方面的需求。
教材內容中包含大量精美的圖片,展示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及作品,這些都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參考,同時也方便學生自學。教材的編排方式相較于一年級有了顯著改變,因此教學設計也需相應調整:
(1) 更加注重學生活動的設計。
(2) 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3) 各學習領域沒有明確界限,常有交叉與綜合。
(4) 該教材注重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與表現能力結合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體驗與嘗試,增加學科內容的綜合性和相關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全冊教學要求
德育滲透、知識與智能、情感與意志:
1、知識教育要點
(1) 認識和感受各種自然平面形狀。
(2) 運用多種形式表現景物。
(3) 通過記憶畫的方式表現自己心中的人和物,豐富兒童的視覺記憶。
(4) 了解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欣賞祖國的自然風光。
2、能力培養要點
(1) 激發學生觀察生活和自然的興趣,初步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和觀察力。
(2) 在繪畫中努力描繪所見所想的形狀,創作出色彩鮮艷的作品。
(3) 培養學生通過感受與想象,對美術作品和自然景觀進行欣賞。
3、審美教育要點
(1) 通過作品欣賞,讓學生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
(2) 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山河與自然風光。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在備課、課堂教學、智能培養、教學方法改革、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以及作業設計與批改方面,我們應面向全體學生。課堂中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倡導積極參與和探索,保護并發展每位學生的個性。
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尊重他們的自尊心,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中成長,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與全面素質提升。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舉措包括:
1. 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滲透,通過優秀學生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
2. 在構圖時要求畫面飽滿、生動、有趣。
3. 通過課堂對作業的講評,將繪畫技能與工藝制作結合,以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第6篇
一、班級情況分析
1、本班的課堂紀律良好,各科的學習成績也表現出色。
2、學生在以往的美術學習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普遍對美的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具備了初步的審美能力。在作畫的過程中,培養了觀察的習慣,對平面物體的形象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表達能力,尤其是在想象畫和命題畫方面,能夠大膽地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創作。
3、作業完成的速度參差不齊,部分同學習慣于將任務帶回家完成,而少數同學的形象表達能力仍停留在一年級的水平。
二、本學期教學的總要求
1、知識教育要點
(1)認識和感受各種自然平面形狀。
(2)運用復雜平面形狀和組合平面形狀表現自然景觀和物體。
(3)通過記憶畫形式表現個人的人物和物品,豐富學生的視覺記憶和想象力。
(4)應用各種平面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對稱形狀和不對稱形狀的概念。
(5)學習撕、剪、拼、貼等手工制作技巧。
(6)了解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欣賞祖國的自然風光。
2、能力培養要點
(1)激發學生觀察生活和自然的興趣,初步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和觀察能力。
(2)在繪畫中能夠自由表達所見所想,創作出色彩鮮明的畫面。
(3)熟練運用各種工具和材料,進行涂、描、撕、剪、拼貼等,順利完成作業。
(4)通過感受和想象,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和自然景觀的欣賞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通過欣賞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讓學生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美麗山河與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