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學期教學安排4篇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與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綜合語言能力。教學目標包括掌握基本詞匯和句型,進行簡單日常交流,以及發展聽、說、讀、寫技能。教材《PEP》強調語言實際運用和學生能力培養,并結合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感。課程還注重科學素養的培養,內容涵蓋天氣、溶解、聲音和人體等領域。教師應關注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課外作業,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同時融入中西文化,增強愛國情懷。整體教學設計圍繞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安排課程進度,以確保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第1篇
一、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教育現代化戰略,注重可持續發展理念,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目標,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遵循“四個有利于”原則,即:有利于學生潛能的開發,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利于自學能力的增強,有利于創造性思維及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英語教學的任務: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育任務是激發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及聽、說、讀、寫技能,發展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創新精神;增進學生對世界及中西文化差異的理解,拓寬視野,培養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一級目標)
(一)總體目標
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好奇心,喜愛聆聽英語交流。能夠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參與游戲、進行動作。能夠進行基本的角色扮演,唱簡單的英文歌曲,朗讀簡單的英語童謠。在圖像的幫助下,理解和閱讀簡短故事,進行簡單的個人信息交流,表達基本情感和感受。能夠書寫字母和單詞,對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有所了解。
(二)語言技能一級目標
聽:
1. 能夠根據聽到的詞語識別或指認圖片或實物;
2. 能聽懂課堂中的簡短指令并適當反應;
3. 能根據指令完成任務,如指認圖片、涂色、繪畫、做動作、手工等;
4. 能在圖像和動作的提示下聽懂簡單的小故事并做出反應。
說:
1. 能夠模仿錄音說英語;
2. 能夠互致簡單問候;
3. 能相互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例如姓名和年齡;
4. 能夠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受,如喜歡或不喜歡;
5. 能夠根據表演推測意思、說出詞語;
6. 能夠唱15-20首英語兒童歌曲,朗讀15-20首兒歌;
7. 能夠根據圖文表達單詞或短語。
玩演:
1. 能用英語進行游戲,并在過程中進行簡單交流;
2. 能進行簡單的角色表演;
3. 能表演英語歌曲及簡單童話劇,如《小紅帽》等。
讀寫:
1. 能通過看圖識字;
2. 能在指認物體的基礎上認讀所學詞語;
3. 能在圖片提示下理解簡單的小故事;
4. 能夠正確書寫字母和單詞。
視聽:
1. 能看懂語言簡單的英語動畫片或相應的教學節目;
2. 每學年的視聽時間不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20-25分鐘)。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由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與加拿大Lingo Media國際集團共同編寫,適用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教材特點為:
1. 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
2. 注重能力的培養;
3.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 強調雙向交流;
5. 融合各學科內容;
6. 關注靈活拓展;
7. 實現整體設計。
本學期使用教材為《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英語(第四冊)》(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 4),教材分為六個單元和兩個復習單元,強調語言的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突出興趣的激發,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關注靈活拓展,實現整體設計。
五、全冊教學總目標
1. 能根據“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的單詞。
2. 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的句型。
3. 能夠運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準確。
4. 能在非語言提示(如圖片、手勢、情境)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語言和錄音。
5. 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書寫整潔規范。
6. 養成響亮清晰地讀寫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語調,以增強語感。
7. 在完成任務(如涂色、小制作)過程中學習相關詞句,提升動手能力。
8. 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朗讀已學過的歌詞。
六、教材重點難點
1. 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的單詞。
2. 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的句型。
3. 使用日常交際用語,靈活運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交流,做到勇于表達,發音準確。
4. 在非語言提示支持下,理解清晰的語言和錄音。
5. 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書寫整齊規范。
七、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態度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通常對英語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但少部分學生可能由于遇到困難而降低學習興趣。隨著新學期的開始,學生面臨新的挑戰:培養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教師應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首要任務,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八、主要教學措施
1. 以活動為主,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樂趣,從而促進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2. 通過聽、說、讀、寫、唱、演、畫等多種形式,進行大量語言練習和操練。
4. 設計全面有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習慣,確保書寫整潔、規范。
九、教學進度安排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第2篇
一、任教班級概況:
班級:四(2)學生人數:50人。
學情分析:當學生進入四年級時,他們在各項學科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特別是在科學領域表現出明顯的好奇心和參與的積極性。這個學年是學生培養科學素養的關鍵階段。教學過程中應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科學事實、關注數據證據、勇于質疑,逐步培養出有效的科學思維和良好的科學素養,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與學習效率。
二、教學目標與內容概要:
本冊教科書包含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涵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個主要領域,內容具體為:地球與空間(地球及天空的變化)《天氣》;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屬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和磁)《聲音》;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
每個教學單元都包含七個課題,這些課題既是學習內容,也體現了科學概念與方法的雙向發展與逐步提升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每個教學內容可安排為一個課時,但針對特定的過程和方法,可以進行深入探討,不必局限于一個課時的限制。
“天氣”單元的重點在于讓學生進行長期的天氣觀察與記錄,“天氣日歷”就是這種觀察記錄的工具。教科書主要圍繞如何觀察天氣現象和進行記錄展開,學生通過對記錄的統計與分析,能夠了解科學數據處理的方法,增強對天氣現象的理解。
“溶解”單元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幫助學生建立對溶解的一般認識,這一認識在前概念的基礎上發展。在這里,主要強調物質的溶解特性與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壓力、攪拌和溫度等,而溶解與析出之間的關系也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而通過方糖溶解的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質與水接觸面增大所帶來的加速溶解的效果。
“聲音”單元通過一系列實驗逐步引導學生形成相關概念,從物體振動發生聲音開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描述聲音的特性,再到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以及耳朵的功能等。教科書中的各類實驗,尤其是探究性實驗,都為聲音概念的建立提供了支持,使學生對科學有更深的理解。
“我們的身體”單元的宗旨在于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隨著學生對身體結構及器官功能的關注,他們對健康的理解也會逐步深化。
三、具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科學問題的初步理解,特別是在概念形成過程中出現的想法。每個教學單元都有明確的概念目標,進行過程性活動有助于概念的建立。深入了解學生思維變化,就能做出更準確的教學決策,避免讓他們的想象代替實際科學事實,從而確保觀察與實驗得到的證據真實有效。
2、指導學生多次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教科書中有多個實驗涉及這一點,例如“溶解的快與慢”“聲音的強弱與高低比較”“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觀察手臂的運動”“測量心跳與呼吸”“體驗心臟的運作”等。通過引入控制變量實驗,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本質與實驗的基本原則,正確理解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與實驗時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為各單元提供了相應的記錄表,并建議使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絡圖和柱狀圖等多種形式進行記錄。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在“天氣”單元中還要督促學生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周檢查其進展。
4、引導學生用準確的詞匯描述觀察到的現象。教科書中包含大量需要描述的內容,有些是實驗過程的記錄,如“描述洗發水在水中的溶解過程”“描述物體是如何發聲的”等。這種描述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需耐心引導。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匯總和分析,形成科學解釋。例如,在“天氣”單元中,學生需對一個月的天氣記錄進行分類與統計,并利用柱狀圖等方式展示該季節的天氣變化規律。
四、教學設計進度表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第3篇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負責四年級的英語教學,本年級共有學生48人,年齡在9至11歲之間。這些學生身心健康、活潑可愛,學習能力較強。絕大多數同學對英語學習充滿熱情,積極性高漲。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將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開展優生輔導和困難生的幫助,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設有10個單元,主要涉及文具、動物、交通工具、服裝等詞匯,以及一到一百的數字學習。
三、教學目的任務
1、能夠掌握所學單詞,符合四會、三會的要求。
2、能夠掌握所學句型,并滿足四會要求。
3、能夠熟練使用日常交際用語,靈活運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放開口說,發音準確。
4、能夠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協助下,聽懂清晰的對話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書寫整潔、規范。
6、養成響亮清晰地讀英語和說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和語調,以提升語感。
7、在完成特定任務(如涂色、小制作)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的詞句,同時培養動手能力。
8、能夠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四、教材重點難點
1、掌握所學單詞,符合四會、三會的要求。
2、掌握所學句型,并符合四會的要求。
3、熟練使用日常交際用語,靈活運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交流,做到發音準確,大膽開口。
4、借助圖片、手勢和情境等非語言提示,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達到整潔、規范的書寫標準。
五、主要措施
1、以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作為主要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學以致用,從而確保學生英語學習的持續發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演、畫等多種形式,進行大量語言練習,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3、結合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課件,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奠定語音語調的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以培養學生的書寫規范,確保整潔、正確。
5、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施“比、學、趕、幫”活動,設計多種競賽形式,檢驗學生的英語掌握情況。
6、根據各班小組競賽加分的形式,將班級分成多個英語學習小組,采取學生自主管理,教師指導的方式,督促學生自覺完成作業和背單詞的任務。
7、在教授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及民俗時,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汲取其他國家先進的思想,同時增強對祖國文化的熱愛。
8、及時與家長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共同配合,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六、教學時間安排表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
第一周 Unit 1
第二周 Unit 2
第三周 Exercise 1~2
第四周 Unit 3
第五周 Unit 4
第六周 National Days
第七周 Unit 4
第八周 Unit 5
第九周 Exercise 4~5
第十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一周 Unit 6
第十二周 Unit 7
第十三周 Exercise 6~7
第十四周 Unit 8
第十五周 Unit 9
第十六周 Exercise 8~9
第十七周 Unit 10
第十八周 Exercise 1~5
第十九周 Exercise 6~10
第二十周 Review Unit
第二十一周 Final Examination
隨著社會對小學教師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研究的不斷深入,小學教師專業人才的素質結構將會更加豐富。在教學工作之外,我計劃不斷進取,自我更新,努力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而努力。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第4篇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并幫助他們逐步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也要關注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力的發展。適時引入中西方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升他們的全球視野,為將來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一、本學期的教學計劃確定了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目標:
1、能夠在聽完短文后回答相關問題,理解并能夠流利地說出12組對話,進行基本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6個單詞(涵蓋教室、書包、同學、家具、家庭結構、家庭成員、職業、數字、興趣愛好、食品和飲料、餐具等主題),并進行簡單的運用。
3、能夠唱8首歌曲,并能夠聽、說、吟唱相關的兒歌。
4、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理解6個幽默故事,并掌握6項基本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二、教學實施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以語音和語法知識為主的教學內容,注意適應兒童的認知特點,避免成人化的教學方式。
2、沒有必要追求過高的英語學科標準,需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小學英語課程的基本要求,如話題范圍和詞匯量(600-700詞),應符合這個年齡段的特點,避免過度施壓導致學生負擔加重。
3、采用多樣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借鑒多種教學策略,包括情景法、視聽法、直接法、結構法、功能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等,只要能幫助實現教學目標,都可予以采用。
4、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鼓勵相互交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三、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6課時,1.5周。
第二單元:6課時,1.5周。
第三單元:6課時,1.5周。
復習:14課時,1周。
第四單元:6課時,1.5周。
第五單元:6課時,1.5周。
第六單元:6課時,1.5周。
復習:24課時,1周。
第九單元:6課時,1.5周。
第十單元:6課時,1.5周。
第十一單元:6課時,1.5周。
復習:36課時,1.5周。
共計68課時,17周。